第7章 處世之道——操縱你的生活(1)
- 誰在操縱你
- 孫旭宏
- 4802字
- 2016-01-14 10:37:56
淡化你的光芒,生活更幸福
示弱,是一種經營人生的策略,需要一定的智慧的技巧。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生策略往往被我們許多人忽略。我們都喜歡逞強而不甘示弱。我們寧可家庭破裂,也不愿向愛人低下頭。但冷靜下來,我們不難發現,在強手如林的社會競爭中,我們常常因為忽略了示弱,無形中拉長了抵達成功彼岸的直線距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優秀的,所謂優秀指的就是比其他人強勢。但是我們不知道,當你比別人強勢的時侯,無形中就起到了攻擊他人的作用。若長期處在這樣的情景中,弱勢的一方就會感到壓抑、不舒服、不愉快,長此以往,人際關系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示弱,學會在人群中找平衡,找平衡不僅是在不如別人的時候,在比別人強時更應該注意做好,這樣可以調節人際關系。
夫妻關系同樣是人際關系的一種,而且更復雜、更微妙,所以也存在示弱的問題。在這里要講的婚姻經營藝術就是指“示弱”的藝術。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過強,過于突出自己,就會給他人以很大的壓力,在工作中如此,在婚姻中更是如此。任何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去選擇一個總是提醒自己無能和低劣的對象來喜歡,相反,一個常犯小錯誤但能力出眾者則降低了這種對對方的壓力,縮小了雙方的心理距離,保護了對方的自尊,因而也會贏得對方更多的愛。
要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白璧微瑕”比“白璧無瑕”更能贏得別人的喜愛。
當丈夫過于優秀時,會使妻子感到自卑,從而提心吊膽、生怕自己的丈夫離開自己,結果把每根神經都調動起來,觀察老公的一舉一動、蛛絲馬跡,動不動就會為一點點小事鬧起來。到最后丈夫真的對妻子產生了厭煩,于是,一個好好的賢妻良母變成了怨婦。此時,假如強勢的丈夫學會示弱,就可以增加妻子的安全感,會增進夫妻的情感,使婚姻和諧。
但是,這里所講的示弱決不是作假,絕對不是過分放大妻子的優點,或者干脆把妻子的缺點說成優點,而是要真誠地表示對妻子優點的欣賞、關心妻子,并幫助妻子,使她和你一起同步成長。
那么,作為女性,在現代的婚姻生活中應該怎么給自己定位,來維護自己幸福的婚姻呢?尤其是那些有自己的事業并已經獲得成功的女性們更要認真地想一想。誰都想有一個幸福美滿舒適的婚姻生活,但是如果不懂經營藝術就難免會因自己的原因與愿望相左而陷入尷尬境地。
當妻子是一個非常獨立能干的人時,往往會讓丈夫感到他的存在已經沒有了意義,因為,男性的特征之一就是強悍,他們以能保護弱小和女性為驕傲,這也是男性在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價值。當丈夫覺得,自己的妻子并不需要自己關心和幫助時,很可能會渙散夫妻關系。所以提醒能干的妻子們也要學會示弱,不論你在社會上是怎樣的強大但是回到家里你仍然是一個丈夫的妻子,要把你的情感需求毫無保留地流露給自己的丈夫。
妻子示弱并不表示她怕丈夫或者不如丈夫,而是充分利用女性的優勢使丈夫感到男人的責任在肩,要將加倍的愛獻給妻子,她需要他愛護照顧,從而營造一個美好的婚姻環境。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關心和幫助的地方,我們為什么非要自己承擔,好像我們真的能承擔一切似的?為什么不把這個機會交給自己最親愛的老公或者老婆?恰到好處的示弱,會帶來夫妻間來自對方的真誠關懷,會使夫妻關系變得更融洽,相互之間也多了一份理解和恩愛。
你的性格是哪種顏色
根據色彩喜好度研究人的心理,目前在世界各地可謂風行不衰。顏色心理學家指出,顏色的嗜好也顯示出其人對異性的態度和日常生活的形態。換句話說,對于色彩的喜惡,可以反映出一個人心中潛藏的愿望。
1.喜歡綠色的人
綠色是“紅”與“藍”的中間色。挑選綠色的人性格上也居于兩者之間。既有行動力,同時又能沉靜思考,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特質。也就是兼具優雅與理性,喜好寂寞又謹慎保守。行事不會逾越本分,非常明白自我的立場。由于性情冷靜,無論面對任何事都能冷靜處理,而且絕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別人信賴。對于別人的請求或委托,總是欣然接受。
2.喜歡茶色的人
茶色是深沉而樸素的顏色。喜歡這個顏色的人,很在乎事物內層的精神性表現,所以很能了解人世間的寂廖、孤寂。雖然你的存在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內在卻具有良好的潛質。誠實又富有責任感,很容易被別人接納。但是,有時太過于孜孜不倦,而顯得有些不知變通。此外,對于容易明白的事情,偶爾會用力過度,做無謂的深刻思考。
3.喜歡藍色的人
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顏色,正巧和紅色所具有的形象相反,它象征冷靜和浪漫。一看到藍色,就令你心情安定沉靜,同時提高想象力。喜好藍色的人,多具有善良和豐富的感受力。神經纖細,容易感傷,對人也十分敏感,一個人獨處時,常無法忍受那種孤寂。經常渴求戀愛的對象,而且也希望為溫暖的愛所包圍。是與其愛人而寧愿被愛的典型。個性樸實,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
4.喜歡紫色的人
紫色,是紅和藍兩個性格極端的顏色混合而成,因此,這個顏色充滿著神秘不可理解的復雜情調。喜歡這個顏色的人,可以說藝術家類型的人,內心強烈渴求世人肯定你的才能,有時顯得太過虛榮,裝飾過度。面對知心朋友,不妨坦率以待,但是由于平時內向又性情不定,旁人很難理解你真正的想法。此外,有時你也會大發雷霆,但決不至于歇斯底里。
5.喜歡紅色的人
紅色是代表精心和行動的顏色,而紅色的食物或飲料也通常具有提神醒腦的功能。喜歡紅色的人,個性積極,充滿斗志。而且意志堅強不輕易屈服,凡是依照自己的計劃行事,一旦無法實現便覺不順心。如果完全不依原先所預期,會有猛烈反彈的舉動。盡管如此,碰到多少困難,都不能輕易打倒這個精力充沛的人。
6.喜歡橘色的人
橘色是不太討人喜歡的顏色,特別是不受女性歡迎。可是,喜歡橘色的人卻具有出眾的社交性格,可以與任何人融洽相處。這種人最適和從事推銷員、空中小姐、旅館服務員的工作。經常笑臉迎人、先向人打招呼問好。喜歡與人相處,不喜歡獨處。喜歡上別人時,通常以朋友的身份愛慕對方,而不會以大膽熱情示人。另外,這種人非常喜歡新鮮事物或是稀奇古怪的東西,對人生擁有永不熄滅的情趣。
7.喜歡白色的人
白色象征單純,代表神、理想。偏愛白色的人大多不會將自己的感情清楚地流露在外。看待事物不會單取外表的光輝璀璨,會進一步探索內在的本質。你的存在決不是光芒萬丈,因為你本身便不愛好表現,其實你擁有不少突出的優點。你的個性實在,做事努力認真,責任感強,所以深受他人信賴,常有人向你請教各種事情。
8.喜歡黃色的人
與金屬相結合的黃色,是理論性思考事情的“理智之色”。看到黃色,便容易提高自制力和注意力。喜好黃色的人,大多屬于理論家類型。雖然才能出眾,卻容易恃才傲物。由于自尊心強,又對自己的能力極具信心,因此,經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盡管如此,有時又能溫順服從,表現出合作的個性,由此而言,毫無疑問,愛好黃色的人是一位生命力很強的人。
衣著中隱藏的“秘密語言”
你喜歡胖子還是瘦子?喜歡貓還是狗?喜歡甜食還是辣味……這些都折射了不同的心理特點。而作為人類“第二皮膚”的衣飾,更是我們探究對方心理的一個良好側面。
一般說來,人們對衣服折射心理的了解多表現在色彩上:常穿白色的人高貴純潔,但不可靠近;喜歡紫色的人情感比較浪漫;喜歡黃色的人天真爛漫;喜歡藍色的人誠懇真摯,富有幻想;喜歡黑色的人抑制感情但渴望關懷愛護……但是這樣的分類都過于簡單,衣服所表現出的心理遠沒有這么簡單。
1.冷色or暖色
大家都認為,喜歡穿暖色系服裝的人,比如紅色、橘色,往往內心更加溫暖平穩,而心理學分析告訴我們,事實恰恰相反。喜歡暖色系的人內心更為不安,對生活懷著更多的不確定感。美國心理學家彼得·羅福博士研究發現,喜歡穿紅色服裝的女性被認為是“具有豐富愿望的年輕型”,生活中她們常常感到不滿足,富有冒險精神,追隨流行時尚,但其變幻無常的性情常常令人捉摸不透;而喜歡綠色系的女性被認為是“堅韌實際的母親型”,生活中的她們安于現狀,行動慎重并很努力。只是這類人往往害怕冒險和超前,性格內向且常常壓抑自己的欲望,在感情方面羞于主動。
2.多彩or單色
日本心理學教授澀谷昌三認為,衣飾多彩的人外向開朗,但內心充滿不安,正是為了彌補這種不安,他們才選擇高色調的衣飾。他們對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有強烈的不確定感,對工作待遇等問題也常感到不滿意。和外表的亮麗多彩完全不同,他們其實有著畏縮不前的個性,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與之相反,喜歡穿簡單顏色衣服的人對自己的滿意度很高,有明確的自我定位,不會隨波逐流。他們生活態度實際,感情也很穩定,在人際關系上會以自己的標準來選擇交往的對象。他們并不張揚自我,但關鍵時刻會毫不畏懼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3.褲裝or裙裝
職場中,穿褲裝的女性較有女人味,穿裙裝的女性較強悍。沒錯兒,這一點恰恰與我們平常的想象背道而馳。心理研究表明,喜歡穿男性化職業裝的女性往往表現出這樣的心態:她們希望像男性一樣工作,以實力決勝負,不靠女性的身份博得特權。因此她們的協調性很好,不易與人沖突。這類女性在離開工作場合之后往往會解除對自己的限制,行為舉止變得很淑女。而工作時喜歡穿得很女性化的人,是希望運用女性特質贏得成功。她們有冷靜計算以求得生存的特點,和外表呈現的柔弱很不一樣,可以算做潛意識里很有征服欲的人。
4.夸張or簡樸
每個人都有身體隔離界限,而作為“第二皮膚”的衣飾就是最基本的一道隔離界。澀谷昌三曾指出,如果一個人的界限感很薄弱,那么他除了感覺不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也很難掌握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因而也不善于和人交往,總是感到不安。想要增強界限感的人,就會穿上和別人明顯不同的醒目服裝。此外,隨著衣服和皮膚貼合程度的增強,也能強化人的這種界限感,對自己的身材自信滿滿,穿著華美的女性,往往隱藏著更加不安的內心。不考慮身材,喜歡穿著寬松舒適服裝的人,則是不追趕流行,能掌握自己步伐的人。他們一方面能穩守自己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會有較好的人際關系。
字相與性格
筆跡心理學,簡稱筆跡學,是根據心理學和生理學原理,研究不同人的書寫習慣所表現出來的筆跡符號的形態特征,及其反映出來的書寫者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行為個性特點的一門科學。通俗地講,筆跡心理學是以筆跡為窗口,來研究不同的人是如何把人性的屬性以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方式表達出來的科學。它是目前在歐美一些國家崛起不久的一門新興應用學科。對于現今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
醫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與雙手是息息相關的,手部活動是人體最復雜的活動,腦部活動大部分為手而設,手能通過許多方式反映人的內心世界的活動狀況。書寫便是手腦聯合的產物。學者們從這一角度出發而普遍認為,筆跡就是腦跡,字跡是大腦的書寫。人在書寫時,與其說手在寫,不如說是大腦在寫。指尖的各種運動形式只不過是人內心世界在無意識下的一種不加修飾的流露,是被傳遞到手指上的無意識的思想。就像指紋能證明一個人的個體特征一樣,寫字時的每一筆每一畫都能反映出每個書寫人獨特的個性。所以說,通過筆跡可以挖掘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目前,最常用的筆跡特征分成七大類:
第一類:書寫的壓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體的能量。重壓力者表明其生命力強、自信、專橫、頑固;輕壓力者則說明書寫人敏感、主動性差、缺少勇氣和抵抗力。
第二類:筆畫的結構方式代表了書寫人面對外部世界的態度。書寫一筆一畫的標準型反映了辦事認真、通情達理、紀律性強的心理特點;筆畫有過分伸展、夸張的書寫方式則反映了愛虛榮和隨時想引起別人注意的心理特點。
第三類:書寫的大小是自我意識的反映。大字型的書寫是情感強烈、善于表現自己和自我為中心的體現;小字型則反映了精力集中、細致、焦慮和自我壓抑的心理特點。
第四類:連筆程度反映著思維與行為的協調性。連筆型反映出有較強的判斷、推理能力和恒心;不連筆型則反映了有分析能力、比較節制和獨立性強的個性特點。
第五類: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與社會關系的反映。字行上傾表明書寫人熱情、有勇氣、有抱負;字行下傾則反映了情緒低沉、悲觀、失望、氣餒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