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吳子兵法》“審敵虛實而趨其危”的謀略與運籌技巧(2)
- 管理者必備兵學謀略與運籌技巧
- 李曉蕊編著
- 4822字
- 2015-09-11 11:27:47
——《吳子兵法·治兵》
[譯文]大凡兩軍交戰的場所,都是流血犧牲的地方,抱必死決心就會闖出生路,僥幸偷生就會遭到滅亡。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將領,要使部隊感覺就像坐在漏船上,伏在燒屋之下那樣,急迫地采取行動。這樣即使機智的人也來不及去周密謀劃,勇敢的人也來不及去振奮軍威,只能當機立斷,奮力拼搏,才可保全自己,打敗敵人。因此用兵的害處,猶豫最大,全軍失利,多由于遲疑。
原典
凡戰之要,必先占其將而察其才,因形用權,則不勞而功舉。其將愚而信人,可詐而誘。貪而忽名,可貨而賂。輕變無謀,可勞而困。上富而驕,下貧而怨,可離而間。進退多疑,其眾無依,可震而走。士輕其將而有歸志,塞易開險,可邀而取。進道易,退道難,可來而前。進道險,退道易,可薄而擊。居軍下濕,水無所通,霖雨數至,可灌而沈。居軍荒澤,草楚幽穢,風飚數至,可焚而滅。停久不移,將士懈怠,其軍不備,可潛而襲。
——《吳子兵法·論將》
[譯文]一般來說,作戰最重要的是探知敵將是誰,并充分了解他的才能。根據敵人情況,采取權變的方法,不費多大力氣就可取得成功。敵將愚昧而輕信于人,可用欺騙的手段來引誘他。敵將貪利而不顧名譽,可用財物收買他。輕率變更計劃而無深謀遠慮的,可以疲困他。上級富裕而驕橫,下級貧窮而怨憤的,可以離間他。進退猶豫不決,部隊無所適從的,可震撼嚇跑他。士卒藐視其將領而急于回家的,就堵塞平坦道路,假裝開辟充滿危險的道路,用攔擊消滅他。敵人進路平易,退路艱難,可引誘他前來予以消滅。敵人進路艱難,退路平易,可以迫近攻擊他。敵人處于低洼潮濕的地方,水道不通,大雨連綿,可以灌水淹沒他。敵軍處于荒蕪的沼澤地,草木叢生,常有狂風,可用火攻消滅他。敵軍久駐一地而不移動,官兵懈怠,戒備疏忽,可以偷襲他。
原典
武侯問曰:“車堅馬良,將勇兵強,卒遇敵人,亂而失行,則如之何?”吳起對曰:“凡戰之法,晝以旌旗幡麾為節,夜以金鼓笳笛為節。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則進,金之則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從今者誅。三軍服威,士卒用命,則戰無強敵,攻無堅陣矣。”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戰車堅固,馬匹馴良,將領勇敢,士卒強壯,突然遭遇敵人,亂得不成行列,該怎么辦?”吳起回答說:“一般作戰的方法,白天用旌旗幡麾來指揮,夜間用金鼓笳笛來指揮。指揮向左就向左,指揮向右就向右。擂鼓就前進,鳴金就停止。第一次吹笳笛就出動,第二次吹笳笛就會合,不聽號令的就殺。三軍畏服威嚴,士卒聽從命令,這樣,就沒有打不敗的強敵,沒有攻不破的堅陣?!?
原典
武侯問曰:“若敵眾我寡,為之奈何?”起對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阨。故曰,以一擊十,莫善于阨;以十擊百,莫善于險;以千擊萬,莫善于阻。今有少卒卒起,擊金鳴鼓于阨路,雖有大眾,莫不驚動。故曰,用眾者務易,用少者務隘。”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如果敵眾我寡,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在平坦地形上避免和它作戰,而要在險要地形上截擊它,所以說,以一擊十,最好是利用狹窄險路;以十擊百,最好是利用險要地形;以千擊萬,最好是利用阻絕地帶。如果用少數兵力突然出擊,在狹隘道路上擊鼓鳴金,敵人即使眾多,也沒有不驚慌騷動的。所以說,使用眾多兵力,務必選擇平坦地形;使用少數兵力,務必選擇險要地形?!?
原典
武侯問曰:“有師甚眾,既武且勇,背大險阻,右山左水,深溝高壘,守以強弩,退如山移,進如風雨,糧食又多,難與長守,則如之何?”起對曰:“大哉問乎!此非車騎之力,圣人之謀也。能備千乘萬騎,兼之徒步,分為五軍,各軍一衢。夫五軍五衢,敵人必惑,莫之所加。敵人若堅守以固其兵,急行間謀以觀其慮。彼聽吾說,解之而去;不聽吾說,斬使焚書。分為五戰,戰勝勿追,不勝疾歸。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結其前,一絕其后,兩軍銜枚,或左或右,而襲其處。五軍交至,必有其利。此擊強之道也?!?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敵人很多,既有良好的訓練,又很勇敢,背靠高山,前臨險要,右依山,左靠水,溝深墻高,強弩守備,后退穩如山移,前進急如風雨,糧食又很充足,很難與它長久相持,應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您提的問題很大??!這不能單靠車騎的力量,而要靠高明的計謀才能取勝的。如能準備戰車千輛,騎兵萬人,加上步兵,分為五支軍隊,每支軍隊主攻一個方向。五支軍隊分為五個方向,敵人必然迷惑,不知我將要打它哪里。如果敵人堅強防守,以鞏固它的軍隊,我就立刻派出使節去摸清它的意圖。假如敵人聽我勸說而撤兵,我也撤兵離開。如不聽勸告,反而殺我使節,燒我的書信,就五路進攻。戰勝不要追擊,不勝就迅速撤回。如果要假裝敗退,引誘敵人,就應以一軍穩妥地行動,急劇地戰斗,其他四軍,一軍牽制敵人前方,一軍斷絕敵人后路,另以兩軍秘密行動,從左右兩側襲擊敵人據守的地方。五軍合擊,必然形成有利態勢,這就是打擊強敵的方法。”
原典
武侯問曰:“敵近而薄我,欲去無路,我眾甚懼,為之奈何?”起對曰:“為此之術,若我眾彼寡,各分而乘之,彼眾我寡,以方從之。從之無息,雖眾可服。”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敵人接近,迫我交戰,我想擺脫它而沒有去路,士卒很害怕,應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如果我眾敵寡,可以分兵包圍敵人,如果敵眾我寡,可以集合兵力襲擊敵人,不斷地襲擊它,敵人即使眾多也可制服?!?
原典
武侯問曰,“若遇敵于溪谷之間,傍多險阻,彼眾我寡,為之奈何?”起對曰:“遇諸丘陵、林谷、深山、大澤,疾行亟去,勿得從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進弓與弩,且射且虜。審察其政,亂則擊之勿疑?!?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如果在溪谷之間和敵人遭遇,兩旁都是險峻地形,而且敵眾我寡,應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遇到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澤等不利地形,應迅速通過,不要遲緩。如果在高山深谷突然與敵相遇,必先擊鼓吶喊,乘勢沖亂敵人,再把弓弩手挺進到前面,一面放箭,一面擒獲敵人,并觀察敵人的陣勢,如發現敵軍混亂,就毫不遲疑地全力發起進攻?!?
原典
武侯問曰:“左右高山,地甚狹迫,卒遇敵人,擊之不敢,去之不得,為之奈何?”起對曰:“此謂谷戰,雖眾不用。募吾材士與敵相當,輕足利兵以為前行,分車列騎隱于四旁,相去數里,無見其兵,敵必堅陣,進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營之,敵人必懼。車騎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戰之法也?!?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左右是高山,地形很狹窄,突然與敵相遇,既不敢進攻,又不能退走,應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這叫谷地戰,兵力即使多也用不上。應挑選精銳士卒與敵對抗,用輕捷善走的士卒持銳利的武器作為前鋒,把車騎分散隱蔽在四周,與前鋒距離幾里,不要暴露自己的兵力,這樣敵人必然堅守陣地,不敢前進,也不敢后退。這時,以一部分兵力張列旗幟,走出山外扎營,迷惑擾亂敵人,敵人必然害怕,然后再用車騎向敵挑戰,使其不得休息。這就是谷地戰的方法。”
原典
武侯問曰:“吾與敵相遇大水之澤,傾輪沒轅,水薄車騎,舟楫不設,進退不得,為之奈何?”起對曰:“此謂水戰,無用車騎,且留其旁。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廣狹,盡其淺深,乃可為奇以勝之。敵若絕水,半渡而薄之。”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我與敵相遇于大水匯聚的地方,水勢傾陷了車輪,淹沒了車轅,車騎都有被水吞沒的危險,又沒有準備船只,前進后退都困難,應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這叫水戰,車騎無法使用,暫且把它留在岸邊。登高觀察四方,一定要弄清水情,了解水面的寬窄,查明水的深淺,才可以出奇制勝。敵人如果渡水而來,就乘其半渡攻擊它?!?
原典
武侯問曰:“天久連雨,馬陷車止,四面受敵,三軍驚駭,為之奈何?”。起對曰:“凡用車者,陰濕則停,陽燥則起;貴高賤下,馳其強車;若進若止,必從其道。敵人若起,必逐其跡?!?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陰雨連綿,車馬難行,四面受敵,全軍惶恐,應該怎么辦?”吳起回答說:“凡是用戰車作戰的,陰雨泥濘就停止,天晴地干就行動,要選擇高處避開低處行動。要使戰車迅速行駛,不論前進或停止,都必須利用道路。如果有敵人戰車行動,就可以沿著它的車跡追趕?!?
原典
武侯問曰:“暴寇卒來,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則如之何?”起對曰:“暴寇之來,必慮其強,善守勿應。彼將暮去,其裝必重,其心必恐,還退務速,必有不屬。追而擊之,其兵可覆。”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武侯問:“強暴的敵人突然到來,掠奪我的莊稼,搶劫我的牛羊,該怎么辦呢?”吳起回答說:“強暴的敵人前來,必須考慮它的強大,應嚴加防守,不要應戰。待敵人傍晚撤走時,它的裝載必然沉重,心理必然恐慌,退走力求迅速,必有前后脫節的地方。這時進行追擊,就可殲滅它。”
原典
凡攻敵圍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宮,御其祿秩,收其器物。軍之所至,無刊其木、發其屋、取其粟、殺其六畜、燔其積聚,示民無殘心。其有請降,許而安之。
——《吳子兵法·應變》
[譯文]一般圍攻敵城的原則,是城邑已被攻破,就分兵進駐它的官府,控制和使用其原來的官吏,沒收它的器材物資。軍隊所到之處,不要砍伐樹木、毀壞房屋、掠奪糧食、宰殺牲畜、焚燒倉庫,以表明對民眾沒有殘暴之心。如有請降的,應允許并安撫。
“審敵虛實而趨其?!敝\略與現代管理
吳起所著《吳子兵法》論及的軍事理論和方法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戰國以后的歷代軍事家有著深遠影響,它與《孫子兵法》同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吳子兵法》為中國古代《武經七書》之一,除了對戰爭謀略作原則性的闡述外,更對實際領兵作戰以及判斷和處理臨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局面作了深刻而詳實的解說。其判斷事態發展,把握決策時機的方法,使無數深陷困境的政治家、企業家茅塞頓開。書中涉及的隨機應變、察人委事、勵煉團隊、營造勝局的思想,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者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將“審敵虛實而趨其?!敝\略應用于如今的品牌大戰,它提醒管理者,要避開實處,避開對自己不利或不占優勢的場所,如競爭對手強勢的訴求點,別人慣用的表現手法等,而指向虛處,如被忽視的消費群、對手的弱點等,從而獲得主動,贏得成功。
山西南風集團成功推廣奇強洗衣粉是這一思路的典型運用。它采用聚焦營銷的策略,從1997年以來連續幾年保持全國產量第一,打破了號稱世界洗滌品行業四大品牌的寶潔、漢高、花王、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從1992年瀕臨破產的企業到中國洗滌品市場的“老大”,南風集團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準確的品牌定位,為自己找到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經過市場調查分析之后,他們避實擊虛,確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避免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與優勢的國外品牌直接對抗,而選擇大企業忽視的農村市場,把廣大農民作為目標消費群。堅持以低價格、高質量的產品提供給老百姓,先后開發出30多個洗衣粉品種,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環境的農村市場需求,穩穩占據了農村市場50%的份額。
著名的美國“七喜”汽水也是“審敵虛實而趨其?!敝\略成功運用的典型案例。它創造了“非可樂”的品牌定位,巧妙地把飲料分成可樂型與非可樂型兩大類,自己以非可樂型的代表出現,從而避免了與行業霸主可口可樂的正面沖突,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在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一舉成為市場上三大飲料之一。
時下的轎車市場價格大戰此起彼伏,但中國汽車業的微利時代還遠沒有到來,桑塔納、捷達、富康和一些中高檔轎車依舊在祥和的氣氛中固守降價的游戲規則。在這種情況下,富康的隱形降價姿態使富康與對手站到了同一平臺上,卻將降價之前的優勢完整地保存下來。這種以退為進、主動出擊的做法使富康占了先機,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為其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奠定在10萬元以下價格區間的優勢地位埋下伏筆。
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其未來屬于有眼光、有魄力的企業,《吳子兵法》中“審敵虛實而趨其?!钡膽鹇匝酃夂退悸酚兄诠芾碚咴谑袌龈偁幹歇毐脔鑿剑〉贸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