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觀點很有見地:一個人如果像穿山甲一樣只知道埋頭打洞,外面世界很少管的話,那就注定他會一事無成。如果只知道埋頭苦干,既不動腦子想問題,也不會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采取預防措施,沒有一點靈氣,領導肯定不會喜歡,甚至還會認為那是愚鈍和不敬業。這樣的員工即使不被炒魷魚,也只能擔當一個無足輕重的配角而已。無論被領導認為是沒有方法、沒有思路還是沒有激情都是致命的空擋,只有失敗一條路可走。可能他和刺猬相比會有些優勢,因為刺猬更是無所作為,只知道用那種悲觀的方式負隅頑抗地保護自己,甚至下山都是不爭氣的滾著走。
相反,如果人在職場學的是狐貍似的生存哲學,那和穿山甲走向失敗的結局應該是殊途同歸的。整天不踏踏實實工作,只是挖空心思苦心鉆營,總是妄圖找到一個肥缺和捷徑,做事浮夸善于走形式,也難以在企業立足,所以說這條路也是走不通的。
職場專家建議我們,人在職場既要學會穿山甲的踏實肯干、善于積累、立足現實的精神,也要有反應敏捷、洞察全局、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所以本書建議職場中人學習雄鷹的風格,兼容高空翱翔和低空捕物的本領。既有高屋建瓴的視野和一覽眾山小的胸懷,同時更具有低空甚至陸地廝殺捕物的絕招,所以使得它成了除了蝸牛以外唯一能上金字塔頂端的英雄,其氣概讓我們為之折服,讓我們學習雄鷹,看的更高,做的更好!
六· SHOW你自己
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鄉紳有兩個女兒,都長得很美,凡是到他家的客人都對他的女兒贊不絕口,而他卻總是“謙虛”地說:“哪里哪里,她們都是丑八怪。”時間久了,他的話被傳了出來,于是一直到女兒老了也沒有媒人登他家的門。
這個鄉紳因為“謙虛”而說出的話卻被當成了真,導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故事雖然有些夸張,說明的道理卻很值得深思。我們的民族自古便有謙虛的美德,然而曾幾何時,“謙虛”這兩個字被曲解了,仿佛只有否認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貶得一錢不值才算謙虛。實際上,承認自己的才能,甚至當眾表現,都不能算是不謙虛,因為表現才能的目的在于找到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既然只有在適當的時候與場合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別人充分了解你的才智,才能得到施展你才智的機會。那么,在職場打拼的我們,就更要SHOW出自己,展現自己的魅力與才華,獲取屬于自己的各種機會。
對于職場中人而言,明明你工作認真、吃苦耐勞、加班打拼,倒茶、影印你都樂呵呵地毫無怨言,可為什么績效考核時,老板卻總是看不到你的付出?如果你還在想用“苦勞”的方式贏得老板賞識,那么你肯定會繼續成為角落里自怨自艾的角色。
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上勝任愉快,這種愉快的成就感不外乎升遷、加薪、專業提升等機會,尤其年輕人常把這些“機會”看得特別重,對主管所給予的肯定,期待往往也相對較高。但是,你為什么沒有得到主管的肯定賞識呢,盡管你認為你做的已經足夠好。
如果你認為你做的已經足夠好,但還是沒有得到提升,你需要反思一個問題:你是否表現好了你自己。表現自己是一回事,表現好卻是一個技巧性問題。
過于去表現自己就成了張揚,但是不會表現自己,不會SHOW也會讓自己埋沒。你得讓你的主管注意你。我們在這里不談其他的問題,專門探討有關工作與晉升中如何讓主管注意你的工作很出色。換言之,就是要表現好自己。
有兩個原則應該把握:首先,員工不要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因為你認知的“好”,與主管認知的未必相同。你要先嘗試去了解主管的目標、壓力、決策的優先級、工作風格等,如果主管的這些想法都與你大相徑庭,恐怕你再努力也沒用。相反的,如果彼此想法沖突不大,你就應該有彈性,想辦法去磨合彼此的工作模式、拉近彼此關系。其次,除了在工作上懂得適應環境外,也要了解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因為有時候太勉強也會很辛苦,尤其是適應老板的行事風格。如果真的清楚知道自己和老板所追求的目標不合,且又難以調整時,或許選擇離開也是比較好的方式。
要在工作中將表現自己做到恰到好處,拿捏到位,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厘清目標,包括個人工作目標與部門工作目標。你可以請主管將這些目標定義清楚,但問題是,并不是所有的主管都會主動告訴你,所以自己應該要主動和上司溝通,讓雙方對彼此的期待明了準確,而不是錯位很大。
第二,衡量標準。亦或請老板讓你知道對于達成目標或是成功的定義標準,這樣才不會產生認知落差。
第三,界定范圍。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圍,以及達成目標過程中可以運用的資源,以避免日后“有心無力”的狀況出現。
第四,界定彈性空間。了解老板對于事情的授權范圍,例如什么情況下需要報告?什么條件下你可以自己做決定?拿捏得宜,就可以實現相互信任、雙方都會心里踏實。
第五,獎勵方式。員工可以主動詢問老板,在目標完成后的獎勵措施是什么?如果這方面能夠事先說清楚,日后對自己績效表現的認知期待就會更清楚。
第六,全心投入。當你與老板都厘清前述的期待后,你就要對工作付出承諾、全心投入,同時也請老板給你全力支持。
因此,在雙方對彼此期望都認知清楚的狀況下,老板就很難推卸說他看不到你的表現,而你也不會有認知上的落差,不需要去費盡心思地猜測老板的想法。
在工作上,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有苦勞,可是別人卻一直不知道你貢獻了什么,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活該”。尤其在外商公司,你若一味覺得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根本沒用;因為有苦勞卻沒結果,等于你在浪費公司資源,所以不要怨天尤人。
看完全文,你對SHOW自己應該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了,這種SHOW自己不是讓你穿上花哨的衣服在公司里招搖,而是想辦法讓公司領導看到你的表現,讓他們無法否認你的表現。要SHOW自己,最忌不當的謙虛。
七· 游刃辦公室政治
在一個理想的職場世界中,不存在什么辦公室政治,沒有人會犯錯誤,任何人只要工作干得好,就會得到提升。不過,現實情況卻是,能力常常讓位于辦公室政治,個人矛盾常常會影響升職決定,最適合某項工作的人卻不是得到這項工作的人。
芝加哥一位28歲社會工作者承認,在遇到她“魔鬼般老板”之前,她低估了辦公室政治的重要性。雖然她得到了許多同事和客戶的贊賞和尊敬,但她在一次自認為非她莫屬的升遷中輸給了一個對業務一無所知的外行人。不過,雖然新經理沒有任何業務經驗,但極善于玩辦公室政治,同事關系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辦公室矛盾被他一次又一次巧妙化解,而這正是這位社會工作者的不足。對于這位社會工作者而言,她的升職失利了,固然有其他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有自己的不足,她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職業咨詢師經過調查后得出結論,人們常常會低估職場政治重要性,而高估工作技術和成果作用。她說:“當你未能獲得升遷時候,你應捫心自問‘我是不是對組織結構給予了足夠重視?’人際關系因素也會影響到升職,應適應這樣的思路。”換句話說,如果回避辦公室政治這個問題,你在錯過升職機會時可不應感到意外。
這里給出幾點建議,讓你在復雜的辦公室政治里游刃有余。
同事和你爭功怎么辦
當你挖空心思想出一個好主意,或者你勤懇工作為公司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時,卻有人試圖把這份功勞歸為己有。面對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辦?用書信澄清事實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寫的信不能有任何壞的影響,內容必定不能讓對方產生不快。寫信的重要目標是要委婉地提示一下對方,自己當初隨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樣演變到今天這個令人欣喜的樣子。在信中適當的位置,你可以寫上有關的日期、標題,可以引用任何現存書面證據。在信的最后要建議進行一次面對面的討論,這是很重要的,這能讓你有機會再次含蓄加強一下你的真正意思:這主意是你想出來的。
辦公室里哪些事情說不得
同事是工作伙伴,不可能請求他們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樣包容和體諒你。很多時候,同事之間最好保持一種平等、禮貌的伙伴關系。你應當知道,在辦公室里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情不該讓別人知道??
你應當首先弄清的問題:
1.你的家庭背景是否會對你的工作產生大的影響?
2.你與某些親人或者朋友的關系是否不宜別人知道?
3.你的歷史記載是否會影響別人對你道德品質的評價?
4.你的一些與眾不同的思想是不是會觸動一些敏感的神經?
5.你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些與傳統相悖?
6.你與老板的私交是否可以成為公開的“機密”?
7.你與公司上層的某些私人淵源一旦曝光,會給你帶來障礙還是利益?
隱私本身也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概念,同一件事情在一個環境中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換一個環境則有可能非常敏感,以上列舉的,可都屬于你的隱私領域!
你要注意的問題:
1.不要在公司領域內談論私生活,無論是辦公室、洗手間還是走廊;
2.不要在同事面前表現出和上司超出一般高低級的關系,尤其不要夸耀和上司及其家人的私交;
3.即使是私下里,也不要隨便對同事談論自己的過去和隱秘思想。除非你已經離開了這家公司,你才可以和從前的同事做交心的朋友;
4.如果你和同事已經成了好朋友,不要常在大家面前和他(她)密切接觸。尤其是涉及工作問題要公平,有獨立的見解,不拉幫結派;
5.對付特別愛探聽別人隱私的同事要“有禮有節”,不能說的堅決不說。
不八卦同事是非
把辦公室里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都當作演戲,并且將這些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也許是調節枯燥無味的辦公室生活的好方法;但是如果“八卦”過了頭,動不動就觸及同事甚至領導的是非隱私,那么就得不償失了。
需要切記,八卦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加適應辦公室里紛繁復雜的關系和較量。如果從不參與八卦,那在辦公室的人緣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但是如果過了頭,就會被當作“勾心斗角”的刻意所為,直到最后被推上主角的地位。
不搶奪上司風頭
升職加薪需要努力工作,靠真才實干獲得;但是如果做事從不請示上司,功勞也從不想著分給上司一半,則無意中埋沒了領導的支持和指導,再努力能干、人緣奇佳,也仍舊會原地踏步,難上青云。
以為領導不器重自己是瞎了眼?錯!領導對每個員工的表現都心知肚明,但是通常那些表現出色,從不需要老板來指點的人,卻可能招來領導的厭惡。原因就在于“過分完美”的工作讓領導無法顯示他的才干,這時候,完美就是你的缺點;而那些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又喜歡和領導接近的人,卻容易獲得更多的機會,因為他們讓上司很有成就感;即便日后升職,也會被驕傲地冠名為“我培養出來的”。
理解他人,追求雙贏
在辦公室中,有些“戰爭”是極其無謂的,原因往往是互相誤解和不信任。試圖了解對方,就是一個緩解敵意的好方法。一旦對方覺得你理解了他的出發點,往往就會減少防備,并樂于溝通,建立信任關系。這樣一來,雙方不僅能夠進一步交流,找到共識,也能通過互相的作用力共同協助,在職場中加速取得成功。但是如果缺乏這樣的理解,雙方堅持要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可能就會引發狂風暴雨。
辦公室是個小社會,不像學校和家庭那么單純。在辦公室混飯吃的人很少能感覺到做人的輕松與悠閑。職場中固然充滿著世俗的體面和晉升的誘惑,但也充滿了人際的詭譎、攀爬的艱辛和競爭的陷阱。通曉辦公室“政治”,你將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穩穩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八· 升職失利,要一笑而過
企業內部升遷機會已經變得十分稀少,上升道路障礙重重,升職機會也不再有保證,其結果就是:部分人事業發展陷于停滯,并且不再對升職抱有幻想。其實,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充滿著競爭,自我放逐于事無補,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去適應,去習慣,去參與競爭。如果競爭失敗,要一笑而過,全心投入下一場競爭。升職是職場中最激烈的競爭之一,既然是競爭,肯定有落馬的人。為了讓你的事業處于一個上升軌道,你需要學會應對各種情況,包括如果升遷機會旁落他人,你該怎樣面對。
未能獲得升職感覺總是非常痛苦,這種被否定的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不過這不能完全反映出你能力大小,因此在你匆忙對自己下結論前,弄清所有實際情況將十分重要。紐約一位35歲的營銷經理就是這樣的例子,她錯過了三次提升機會,雖然從理論上看,她顯然都是這項工作不二人選,她不能理解為什么能力不如她的人都在她之前獲得了升職,況且她還為企業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由于這些升職機會都給了一些能力不如她的男士,她感到自己只有兩條路可走:指控企業性別歧視,或是開始找新工作。
專門研究職場問題的心理學家說,在這種情況下應謹慎從事。如果你一再地與升職無緣,而你工作表現一流,其他各方評價也很不錯,并且你又是某類少數族群一員,很自然地你會想到這是不是會與歧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