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準備晉升(1)

  • 晉升VS跳槽
  • 蔣多
  • 4893字
  • 2015-10-28 11:13:31

一· 晉升路上的“鐵蒺藜”

對于鐵蒺藜大家都有深刻的印象,古代兩軍交戰,一方往往在路上埋伏下鐵蒺藜,使得另一方無法縱馬馳騁。在公司里,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員工工作技能很高,但卻常常無法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或無法與他人和睦相處,好像他們的晉升之路也被灑滿了鐵蒺藜,所以他們的提升屢屢不能如愿。他們晉升路上的“鐵蒺藜”就是他們的壞習慣,壞習慣,因之顛覆了他們的晉升道路。讓我們來一一細數哪些是晉升路上的“鐵蒺藜”。

天生的“反對派”

在活躍的工作氛圍中,上司總希望有人對他提出的方案發表意見,即使不時出現反對意見也有氣量照單全收。但是,如果在任何一次會議上,你激烈的反對意見都給大家澎湃的熱情潑了一瓢冷水,那么,再民主的上司也會把你歸為另類而打入冷宮。

只工作不合作

由于優秀的才能,你一頭埋沒于專業之中,而不愿與同事密切交流;盡管你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出類拔萃,但你還是不能提升。因為這些工作成效都是你在單打獨斗中完成的,而一旦與他人合作時,你的能量就大打折扣。原因就在于你只懂得“個人秀”,而無法帶動其他人“整體秀”,因而你的一技之長并不能把你帶到事業的頂峰,至多為你贏得一個技術權威的頭銜;至于行政職務上的攀升,恐怕與你無緣。

過分推銷自己

懂得證明自己的價值固然勇氣可嘉,但是如果你推銷自己的欲望時刻一觸即發,那么取得的效果肯定適得其反。在與你相處一段時間以后,上司、同事很可能把自吹自擂認作是你的頭號本領,反而忽視了你的其他長處。實質上,自吹狂總給人底氣不足的感覺。在考查你時大家多半把你的能力打個對折。此外,在任何場合都過分突出自己的人,必然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往往給人以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壞印象;因此這樣的人,極難獲得好口碑。

無視公司文化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不論公司是否宣傳這些文化,它都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新員工,在剛來公司時,一定要留意公司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通俗地講就是企業的做事習慣,不注意這些習慣,就會與其他人格格不入。比如公司員工經常加班加點地工作,而你卻非要按時來按時走不可,一分鐘都不愿在公司多呆,這種不良的工作習慣勢必會影響你在其他員工心目中的印象。

出爾反爾

已經確定下來的事情,卻經常做變更,就會讓你的下屬或協助員工無從下手。你做出的承諾,如果無法兌現,就會失去信用。這樣的人,公司也不敢委以重任。

行動遲緩

在接到工作任務之后,應該立即著手行動。很多工作都是多名員工相互協作開展的,由于你一人的遲緩而影響了整體工作的進度,會損害到大家的利益。有些時候,某些工作你可能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完成,這時你應該立即通知你的上級,與他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將工作擱置,等待上級詢問。

一味取悅上司

一個真正稱職的員工應該對本職工作內存在的問題向上級提出建議,而不應該只是附和上級的決定。對于管理者,應該有嚴明的獎懲方式,而不應該做“好好先生”;這樣做雖然暫時取悅了一些人,卻會失去大多數人的支持。

傳播流言

每個人都可能會被別人評論,也會去評論他人。但如果津津樂道的是關于某人的流言蜚語,這種議論最好停止。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你今天傳播的流言,早晚會被當事人知道,又何必去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對他人求全責備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可能有失誤。當工作中出現問題時,應該協助去解決,而不是一味求全責備式的評論。特別是在自己無法做到的情況下,讓自己的下屬或別人去達到這些要求,很容易使人產生反感。

當你有了這些壞習慣的時候,你不能在晉升之路上順暢行走自然是不足為怪的了。檢查檢查你的晉升之路是不是也有這些“鐵蒺藜”;如果有,不用說,你應該知道你該干什么吧。

二· 蒼茫晉升,心態主沉浮

人在職場,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職業心態都不一樣,有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的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這里列出的六種不良的工作心態,其共同特點是不能抓住自我、表現自我和捍衛自我,從而在心理上不能自我肯定。想升職,千萬莫做這六種人。

伴郎型

這種人的毛病不在于做不好工作,而在于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你用心時,你的工作是一流的,你的處事態度始終像伴郎一樣,不想喧賓奪主,也不想出人頭地,這阻礙了你升遷晉級。

鴿子型

這種人勤于工作,也有技術和才華,但由于工作性質或人事結構,所學的知識完全與工作對不上號。

別人升遷、加薪、晉級,你卻只是增加工作量。對這種境遇,你早就不滿,但你不能大膽陳述、努力捍衛,而只是拐彎抹角地講一講,信息得不到傳達,或根本被上司忽視了。一切全因你像一只鴿子一樣溫順馴服。

幕后型

這種人工作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可是你的工作卻很少被人知道,尤其是你的上司。別人總是用你的成績去報功,你內心也想得到榮譽、地位和加薪,但沒有學會如何使人注意你,注意到你的成就。一些坐享其成的人在擷取你的才智后,你只會面壁垂泣。

仇視型

這種人不能說不自信,甚至說是自信過了頭。在工作上很能干,表現也很不錯,卻看不起同事,總是以敵視的態度與人相處,與每個人都有點意見沖突。行為上太放肆,常常干涉、騷擾別人。大家對這種人只會“恨而遠之”,無人理會你的好辦法、好成績。

抱怨型

一邊埋頭工作,一邊對工作不滿意;一邊完成任務,一邊愁眉苦臉。讓人總覺得你活得被動,而上司認為你是干擾工作、愛發牢騷的人。同事認為你難相處,上司認為你是“刺兒頭”。結果升級、加薪的機會被別人得去了,你只有“天真”的牢騷。

水牛型

對任何要求,都笑臉迎納。別人請你幫忙,你總是放下本職工作去支援,自己手頭落下的工作只好另外加班。你為別人的事犧牲不少,但很少得到別人與上司的賞識,背后還說你是無用的老實。在領導面前不會說“不”,而受到委屈后,只好到家中發泄。

晉升,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以上六種心態的人,都難以獲得別人的接受與承認,這樣的人如果想要獲得晉升,難啦!

三· 認識誤區讓你的晉升不再“一誤再誤”

在工作一年后,公司里有幾個職位虛位以待,你是候選人之一。可是晉升沒有你的份,甚至比你晚進公司的人都獲得了提升。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應該好好反省自己。是什么讓你的晉升一次被耽誤,又再一次的被耽誤,到底是什么讓你的提拔“一誤再誤”?是認識誤區!是這個錯誤讓你的晉升被耽誤。以下是五個妨礙你在職場獲得應有回報的認識誤區。

誤區之一:人們應當知道我是名勤奮工作的員工

做一名勤奮工作的員工并不意味著你就一定可以獲得應有的回報,你還得時不時為自己吹吹喇叭。你最近是否因為工作出色而獲得過表揚?那么就找個方式讓上司在公司的時事通訊或者公告牌上認可你的成功。給自己買一條好的絲巾、一個好別針或是一條好的領帶,作為這一成功的紀念物。當別人對這些東西發表評論時,別忘了告訴他們這些東西背后的故事。

誤區之二:上司當然知道我想升遷

你不說出來,上司怎么會知道你的想法呢?花一些時間構思改進工作的計劃,找機會跟上司會面,陳述你的目標。在得到上司的支持之前,不要結束會面。“您愿意幫助我嗎?”這是在這種會面必須問及的關鍵性問題。并不是因為上司樂于聽到這樣的問題而投其所好,而是因為,如果你想進步,上司的支持通常是必不可少的。

誤區之三:同事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她)不會和我競爭新職位

事情并不如你所想——如果新職位的報酬比目前提高了10%-20%,人們通常就會去競爭它。記住,辦公室可不是咖啡館,公事總是排在友誼之前。盡管很喜歡同事,你也要專注于工作,不要因為無價值的閑聊而分散了精力。別人可能會在你漫不經心當中抓住了機會。

誤區之四:獲知新職位的惟一途徑是看人事公告

通過辦公室傳言,你能夠知道幾乎所有的事情。如果你不加留意,就有可能錯過重要的信息。你可以借出入其他部門辦公室的機會與人寒喧。“嗨,周末過得怎么樣?”用這樣的問題開頭,可以很容易地與別人溝通。但要記住,不要逗留過長的時間。那樣別人會誤解你不努力工作,是一個四處游蕩的“包打聽”。

誤區之五:如果與別的經理接觸過密,我的上司將會感到威脅

如果你的上司沒有干好工作,他(或她)是會感到有威脅。如果你很喜歡在某個部門工作,那么就盡全力在那個部門內建立關系。對于正在進行的事情要感興趣,讓人們知道你愿意學習更多的東西。在那個部門需要幫助時盡量幫忙——前提是不要干擾你自己的工作,否則你的上司感到的就不是威脅而是憤怒了。如果你這樣做,當那個部門有新職位時,人們自然就會想到你。

職場中的行動底線是要做一個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為了你自己的職場利益,不要只是觀望著別人進步,應當馬上采取積極行動。

四· “表達缺失”成職場晉升攔路虎

今年26歲的張小姐進入某電子信息企業從事行政助理工作已經3年多了,她自認工作勤勤懇懇,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晉升機會。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部門述職會上,張小姐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做了充分的準備,希望通過此次述職為自己來年的晉升做好鋪墊。述職結束后,張小姐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其中運用了大量講演技巧和生動的語言。但是述職結束后,張小姐卻沒有如愿地得到主管的認可。主管在與她溝通時提到,雖然她述職時的語言和表情很好,但是內容卻很散亂,缺乏邏輯性和說服力。看來這次的述職又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其實,張小姐的遭遇正被更多的職場人重復著。供職于上海某4A廣告公司的李先生就曾由于提案時缺乏感染力,而經常讓提案流產以至于公司整個創意團隊1個多月來的努力付諸東流,自己設計總監的位置也拱手讓人。據調查,85.7%的職場人都曾有過無法有效表達自己的經歷,而其中超過55%的情形影響到了其職場升遷。

在受訪的中高層管理者中,有87%的人認為有條理、有邏輯性和節奏感的表達讓他們更容易受到下屬的擁戴;98%表示有良好表達力的下屬比其他人更容易獲得升遷機會,因為良好的表達力體現了其個人的影響力、邏輯性和自信。調查顯示,良好的表達、專業知識、健康共同成為打拼職場最重要的三大武器。在某汽車配件公司任中國區銷售總監的陳先生表示,良好的表達是他考驗合作伙伴的重要標準。

既然表達如此重要,那么為什么職場人的表達力卻如此差強人意?到底什么才是讓表達發揮最大效能的法寶?

資深心理溝通類講師認為單純地雕琢語音語調、肢體語言是不能完全發揮表達效果的,這些只是表達的外在形式;如果缺乏對自己表達特色的認識和表達內容的邏輯整理,表達只是無本之木。心理學家建議職場中人,首先從心理學角度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表達優勢和表達特點,并學會相應的方法和工具,揚長避短,這樣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表達呈現,使得表達更有力、更自然,要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和表達魅力。同時職場中人要學會從思維學的角度,通過思維導圖等工具的掌握和應用,強化表達的邏輯性和節奏感,使表達內容豐富、層次鮮明,這樣才會有音樂般的感染力和戲劇高潮般的沖擊力。最后,要從管理學的角度,找到個性化表達和模塊化表達的結合點,學習重點突出和語勢影響的技巧,使得表達具有良好的引導性,塑造絕佳的影響力。

可見,表達是一件“說”容易卻又充滿著技巧的事情,希望眾多職場人可以通過以上三點的學習,掃除這個職場晉升的攔路虎。

五· 不能做“穿山甲”,也不能做“狐貍”

小張在某民營企業工作已經2年了,每天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時間把領導安排的事情盡量按時按質完成,下了班就像個隱居的賢人,一頭扎進自己魔幻游戲的世界。平時他也很少和上司溝通,也很少提意見,既不攻擊誰,也不爭斗什么,安然世外的超脫一度讓他活的很是自在。當一天公司人力資源部交給他一份辭退交接通知時,他一時懵了: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沒犯什么錯誤啊,憑什么開除我?”他失控的大喊道!

至于小張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個性,是性格造成的還是遇到過職場的挫折變得愚鈍起來我們暫時不去探討。單單就他這種性格為何會失敗我們來分析一下,相信像小張這樣生活的年輕人一定為數不少。人在職場不管你的情商和智商如何,都應該有個做事的原則和方法,這個原則和方法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要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前提,否則只有不斷的失敗和碰壁。所以說你的職場風格不能空白,你應該積極的搭建自己的風格,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曾經有一本書《狐貍信條和穿山甲法則》,在職場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其很多觀點值得借鑒和反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惠州市| 泰宁县| 齐河县| 柘荣县| 木兰县| 广河县| 涪陵区| 肇东市| 水富县| 上虞市| 湟中县| 龙泉市| 独山县| 遂川县| 廉江市| 宣武区| 龙南县| 榆林市| 曲水县| 阿拉尔市| 哈尔滨市| 弋阳县| 资溪县| 嘉鱼县| 五家渠市| 玉屏| 台北市| 油尖旺区| 姚安县| 理塘县| 罗平县| 贵州省| 灵武市| 布尔津县| 体育| 类乌齐县| 定日县| 宁南县| 玉环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