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總是能很好地發掘身邊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以增長自身的知識和見聞。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身邊有限的資源增長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也是學習策略的一個重要構成環節。作為學習階段的孩子,學習工具和人力資源是其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學習資源,學會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對于孩子整個的一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到底該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呢?
1.工具書的利用
工具書是孩子學習時的“無言的老師”、“案頭顧問。”它包括字典詞典、百科全書、年鑒以及索引等。幫孩子選擇工具書時,要注意選擇最新版本和有權威性的出版社或作者群,以確保知識的科學性和時代性。孩子使用工具書時,一是要注意了解并熟悉檢索方式,二是要注意將工具書中的信息與書本上的上下文結合起來理解。
2.圖書館的利用
圖書館是一個博大的知識寶庫。因而孩子在進入圖書館時,首先要自己學會根據圖書目錄查閱所需要的書籍。檢索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按書名或著者檢索、分類檢索等,書名或著者既可以按筆畫查找,也可按拼音查找。在圖書館看書,要提示孩子注意作讀書筆記和摘要。
3.參考資料的利用
幫助孩子選用參考資料時,要注意所選資料宜精不宜雜;與孩子的學習內容相吻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孩子的現有水平相適應;編寫體例要條理清晰;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并告訴孩子恰當地使用參考資料,要注意配合教材;有選擇性地參考重要內容,不必從頭到尾地學習;遇到不懂之處,要對照其他參考資料,或請教老師,或與其他同學討論。
4.廣播電視的利用
廣播電視不僅可供孩子娛樂,也能增長他的知識,開闊他的視野。但要注意讓其有選擇地收看,如新聞述評、科技常識、軍事天地、文藝欣賞、電腦世界以及英語講座等。并且,要嚴格控制時間,可以讓其有計劃地連續收看一兩項重要內容學習,如新聞聯播、英語講座或電腦世界等。
5.老師的幫助
老師不僅是一座知識庫,而且是孩子學習的引路人和促進者。因此,除了老師的講授以外,孩子一旦有什么疑問無法解答,最好向老師請教,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并不一定能給予滿意的解答,但這并沒有關系,一個人不可能什么事都知道,另外,老師的解答并不一定就是對的,老師也只是從一個角度出發看事物,也只代表一種理解,因此,不要讓孩子過分迷信老師的權威性。關鍵是得到老師在知識、解決問題以及學習方法上的啟發。
6.同學間的合作與討論
同學間的相互合作和討論有助于彼此相互啟發、達成對事物的全面理解。同學間的合作存在許多形式,一種是雙方或小組學習同樣的內容,相互討論,彼此提問和回答;另一種是雙方或小組共同完成同一項任務。此外,同學間還可以相互輔導。當孩子自己不懂時,可以請教已經弄懂了的同學,由于同學之間背景知識相同,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所進行的輔導可能比老師更好懂;當孩子自己弄懂了而別人不懂時,可以鼓勵其主動輔導別人,這不僅僅是一個付出,同時也能讓孩子自己有所收獲,往往是雙方受益。因為,要想輔導別人,孩子自己必須先理清思路,并且還要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無疑,這將有助于孩子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7.電腦與網絡的利用
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網絡給家長們提供了不少便利,在外部的資源豐富的同時,對于孩子自身的成長,我們也要給予更大的關注,鼓勵孩子學會應用有利的資源,為他們的成長掃除一些障礙。
電腦的使用不僅可使孩子增長有關電腦科技方面的知識、電腦操作技能,而且,也同樣有助于孩子各科課程的學習。它可用作教學工具和學習工具,如,可讓孩子選擇一些電腦輔助教學軟件來自學、預習、復習所學的課堂知識;也可利用電腦中的一些工具軟件(如文字處理、電子表格、畫筆以及某些高級編程語言)獲取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以及表達他自己的思想等。但要注意電腦游戲的影響,可作為孩子學習的獎勵,但不可讓其多玩。值得一提的是,電腦網絡還給孩子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可以在國際互聯網上探索與學習有關的信息,如101網、孩子在線、萬恒教育網以及全國一些著名中學的網頁等。這些專門為孩子設計的教育網能提供最新最及時的信息和輔導。這些教育網可以通過一般的搜索引擎(如搜狐等)查到。上網時,要讓孩子帶著一定目的,切不可讓其無限制地漫游,身入寶山空手回,另一方面,要注意讓其利用一些導航工具,以指導他對信息的探索過程,不至于迷向。
對于網絡,很多家長怕孩子沉迷于玩網絡游戲而荒廢學業,怕孩子瀏覽黃色網站,怕“網聊”聊出問題,怕上網時間過長影響身體健康等等,把網絡看成是洪水猛獸、糖衣炮彈、精神鴉片,于是“談網色變”,于是“堵”你沒商量。但是家長應該辯證地看問題,網絡本身還是有很多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因素,如:
①開闊視野。
②加強對外交流。
③促進孩子個性化發展。
④拓展孩子受教育的空間。
因特網上的資源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如一些著名的網校。
因此,在有家長參與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讓孩子合理地利用這一資源。
孩子在家中上網,可以和家長一起參與完成某些活動計劃,比如制定一個旅游計劃,由家長與孩子共同確定旅游地點,在網絡中查找出行最佳時間,出行的工具,出行的線路,出行的注意事項,目的地的名勝古跡、美食、人文景觀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網絡操作技能要比家長好,是家長的小老師;同時,家長豐富的社會經驗能引導孩子善用網絡資源,并教會他們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分清網絡中的真實與虛假,不把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到處傳播,關閉網絡中反動、暴力甚至色情的內容,識別網絡中的一些不良分子等,彌補孩子鑒別力差的弱點。而且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共同研究,促進了他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再比如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和孩子玩泥玩沙,讓他們回歸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在玩沙游戲中,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尤其是祖輩家長,他們這方面的經驗更豐富,他們能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教孩子怎么玩。家長和孩子一起玩沙的工具、材料少,于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家中的包裝盒、飲料瓶、冰棍棒、小吃袋等廢舊物品,在參加活動時帶來,家長和孩子一起做成玩沙的工具和輔助用品。比如:家長用飲料瓶作成玩沙的漏斗、小鏟、小桶,用柳條、冷布做成篩沙的小篩子,用紙盒、冰棍棒、掛歷紙作成小房子、大樹等,家長和孩子利用身邊的自然物、磚頭瓦塊、石子、花草、樹葉、小樹枝等在沙土中建造自己想象中的城堡、地道,做生日蛋糕、攥土球、拍窯洞等,使孩子充分感知沙土的特性。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不知不覺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還要讓孩子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利用學校及周邊的社區環境,到操場上寫生、上美術活動課等,既方便又安全。要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器械、學校的盆花,通過戶外的觀察練習,有利于提高觀察能力,還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讓他們真正體驗上美術課的樂趣。每個孩子都有共性和個性。要在充分了解孩子以往學習經驗的基礎上,尊重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總之,我們要盡量去挖掘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努力為孩子創造體驗、探究的環境和機會,為他們提供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學習更有趣、更有用,使孩子能獲得成功感,不斷提高孩子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