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工程項目承發包方式
工程項目承發包的基本方式是業主直接進行招標發包,如圖1-8所示。

圖1-8 工程項目承發包的基本方式
1.4.1 設計-施工分離式
設計-施工分離式是指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分開發包,有平行承包、設計-招標-建造模式、設計總承包和施工總承包等方式。
1.分階段分專業的平行承包模式
業主通過招標方式分別選擇咨詢、設計、勘察、施工和供應等眾多單位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如圖1-9 所示。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業主可以根據不同性質的建設任務選擇最合適的承包者;可以對每個重要環節加以監管。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招標次數多,協調難度大,總投資要到任務全部發包完成才能確定。

圖1-9 分階段分專業的平行承包模式
2.設計-招標-建造模式
設計-招標-建造(Design-Bid-Build,D-B-B)模式的運作方式是:業主與咨詢工程師或建筑師簽訂專業服務合同,委托其進行前期的各項有關工作,如進行可行性研究等,待工程項目評估立項后再進行設計。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除了完成設計工作外,還要準備施工招標文件,在設計工作全部完成后,協助業主進行施工招標工作,選擇確定施工總承包商,根據需要,施工總承包商選擇分包商和供應商。施工過程中,業主代表、施工總承包商、監理工程師一起對工程項目進行成本、進度、質量和安全控制與管理,而工程設計人員則擔任重要的監督角色。D-B-B模式如圖1-10所示。

圖1-10 D-B-B模式
D-B-B模式是一種傳統模式,其顯著特點是,工程項目的實施是按順序進行,一個階段結束后,后一個階段才能開始。因此,該模式的工程建設周期長,業主管理費用高,設計、施工之間的沖突多。
3.設計總承包模式
業主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一家設計單位承包一項工程項目中所包含的所有設計任務,該設計總承包單位可以自身承擔全部設計任務,也可將一部分設計任務分包出去,如圖1-11所示。

圖1-11 設計總承包模式
設計總承包方可以是一家獨立的設計企業,也可以是設計聯合體或設計合作體。設計總承包方對所有的設計項目承擔責任,有利于設計的優化和設計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簡化了業主的設計協調工作。
4.施工總承包模式
業主通過招標方式選擇一家施工單位承包工程項目的施工任務,該施工總承包單位可以獨立承擔所有的施工任務,也可以將部分施工任務分包出去。施工總承包商可以是一家獨立的施工企業,也可以是施工聯合體或施工合作體,如圖1-12所示。

圖1-12 施工總承包模式
將工程項目的所有施工任務集成由施工總承包商負責,有利于施工項目的系統管理和項目總體目標的最優實現,簡化業主的施工協調工作。
1.4.2 工程項目總承包
建設部《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建市[2003]30號文)關于工程總承包的定義是:工程總承包是指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工程總承包商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和造價等向業主負責。工程總承包企業可以依法將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分包企業;分包企業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企業負責,所有的設計、施工分包工作都由總承包商對業主負責。工程總承包有多種模式: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交鑰匙總承包模式、設計-建造總承包模式、設計-采購總承包模式、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等,如表1-6所示。
表1-6 工程總承包模式

1.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
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模式,是指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承擔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服務等工作,并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全面負責,如圖1-13所示。

圖1-13 EPC模式
EPC模式下總承包商的主要責任包括:
(1)按合同完成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服務等工作;
(2)招標選擇分包商;
(3)對工程進行管理、控制和協調;
(4)對合同實施效果負責,承擔風險和經濟責任。
EPC模式下業主的主要責任包括:
(1)選擇業主代表或項目管理承包商;
(2)提出業主要求;
(3)招標選擇總承包商;
(4)審批分包商;
(5)監督和驗收。
EPC模式主要適用于:
(1)設計、施工、采購、試運行交叉,協調關系密切的項目;
(2)采購工作量大,周期長的項目;
(3)承包商擁有專利、專有技術或豐富經驗的項目;
(4)業主缺乏項目管理經驗,項目管理能力不足的項目。
根據業主的不同要求和項目的不同特點,EPC有以下幾種不同模式:
(1)EPCm。承包商負責工程項目的設計和采購,并負責施工管理。施工承包商與業主簽訂承包合同,但接受EPCm承包商的管理,如圖1-14所示。

圖1-14 EPCm模式
(2)EPCs。EPCs承包商負責工程項目的設計和采購,并監督施工承包商按照設計要求的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施工,負責物資的管理。業主與施工承包商簽訂合同,并進行施工管理。監理費不含在承包價中,按照實際工時計取,如圖1-15所示。

圖1-15 EPCs模式
(3)EPCa。EPCa承包商負責工程項目的設計和采購,并在施工階段向業主提供咨詢服務。施工咨詢費不含在承包價中,按實際工時計取。業主與施工承包商簽訂合同,并進行施工管理,如圖1-16所示。

圖1-16 EPCa模式
2.交鑰匙總承包模式
交鑰匙(Turnkey)總承包模式是設計、采購、施工工程總承包向兩頭擴展延伸而形成的業務和責任范圍更廣的總承包模式,其中總承包商不僅承包工程項目的建設實施任務,而且提供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和運營準備工作的綜合服務。
交鑰匙總承包模式與EPC模式的主要不同點在于:承包范圍更大,工期更穩定,合同總價更固定,承包商風險更大,合同價相對較高。
交鑰匙總承包商應承擔的主要責任與EPC模式的類似,此外應承擔以下責任:
(1)按合同約定完成工程總承包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立項、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
(2)按合同工期和固定的價格交付工程;
(3)完成對業主人員的培訓等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交鑰匙模式下業主的主要責任包括:
(1)提出業主要求;
(2)選擇交鑰匙總承包商;
(3)檢查驗收。
交鑰匙模式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1)業主更加關注工程按期交付使用;
(2)業主只關心交付的成果,不想過多介入項目實施過程;
(3)業主希望承包商承擔更多風險,而同時愿意支付更多風險費用;
(4)業主希望收到一個完整配套的工程項目。
3.設計-建造總承包模式
設計-建造(Design-Build,DB)總承包模式,是對D-B-B模式的一種變革,是為了解決D-B-B模式所存在的主要問題而產生的一種模式,如圖1-17所示。

圖1-17 DB模式
DB模式的運作方式:業主根據項目的要求和原則選定設計-建造承包商(DB承包人),DB承包人可以自行完成全部設計和施工任務,也可以競爭性招標方式選擇分包商,完成設計和部分施工任務。DB模式有效地避免了設計與施工分離所產生的建設周期長、不利于設計優化、設計不考慮施工的可行性、施工者按圖施工等弊端,有利于設計優化、節省投資、縮短工期、提高效益。
DB模式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業主一般不能直接參與設計分包和施工分包商的選擇,對設計效果缺乏控制力。
DB模式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設計與施工的早期結合,以便有可能充分發揮設計和施工雙方的優勢,提高項目的經濟性。DB模式一般適用于建筑工程項目。
根據承包起點時間不同,DB模式可分為四種類型(見表1-7)。
表1-7 DB模式的類型

● 從方案設計到竣工驗收總承包(DB1);
● 從初步設計到竣工驗收總承包(DB2);
● 從技術設計到竣工驗收總承包(DB3);
● 從施工圖設計到竣工驗收總承包(DB4)。
DB承包商承包的時間越早,承包商的風險越大;承包的時間越晚,設計與施工結合而產生的優勢就越弱。
4.設計-采購總承包模式
設計-采購(Engineering Procurement,EP)總承包模式,是將設計與采購結合,由EP總承包商承包,如圖1-18所示。

圖1-18 EP模式
5.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
采購-施工(Procurement Construction,PC)總承包模式,是將采購與施工結合,由PC總承包商承包,如圖1-19所示。

圖1-19 PC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