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愛讀的圖解心理學
- 鄭麗英編著
- 643字
- 2019-03-01 22:14:54
5 莫名其妙隨大流
法國科學家亨利·法布爾曾做過一個關于松毛蟲的實驗:他把若干松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然后在花盆中撒下一些松毛蟲喜歡吃的松葉,看松毛蟲會不會去吃。但是,一連七天七夜,沒有一只松毛蟲吃到松葉。它們只是一只接一只不停地繞著花盆邊緣爬行,直到饑餓勞累而死。為什么松毛蟲直至餓死,也沒有一只離開“隊伍”出來吃松葉呢?
這體現的就是一種盲從的心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說話做事時,其實也有這樣的傾向,失去自己的主見,而盲目地跟從別人。
少數服從多數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波逐流的從眾心理十分普遍,我們總是講“少數要服從多數”,自己總要站在人多的一邊,因為不管是一件事還是一種事物,選擇的人越多,好像就越表明它是對的,它是好的,起碼它是安全的,即使是受傷害、受損失,也不僅僅自己一個人遭受損失。這樣,自己在群體中便可以獲得安全感、認同感、歸屬感。
思想的束縛
很多時候,人多并不代表正確和安全,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考慮的往往是有多少人堅持某一條意見,而忽略了意見本身是否正確,只是覺得人數多代表了一種說服力,自己也被輕易說服,盲目地參與進去。還有,因為人們常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因此很多人的思想和行為在潛移默化中被束縛住,誰都不敢做“出頭鳥”,誰也不敢展現自己的獨特之處,結果導致自身創造力的喪失,使整體也都趨于平庸。

心理密碼
因為人們對別人過于依賴,以及思想上的保守,而不思考事件本身正確與否,看見人多就去扎堆兒,這樣的行為是不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