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理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在閱讀此書前,我想跟大家談一談這本書是怎么形成的。我主要從兩方面展開介紹:第一是此書的背景意義,第二是我的想法構思。
首先來說一下政治背景。2016年8月19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強調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范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這對心理學行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時刻。會議把心理學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心理學從面對少數問題人群開始轉向整個社會,心理學工作者也要開始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普及工作。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又重新論述這一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十九大報告中也強調,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通過以上這些背景事件,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心理學面向社會方面的調整,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培育,以及社會的積極心態的培育,都是相輔相成的。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需要積極的心態做后盾,轉型后的心理學可以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上多做工作。
另外,基層黨建存在著一些困境。目前全國推行掃黑除惡工作,尤其是基層打擊村霸的工作,實際上這是探索新時代的基層治理。村霸雖小,反映出的卻是國家治理體系與基層民主銜接失衡的大問題。而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層黨組織的渙散。
傳統鄉村結構的變遷是一個歷史性的必然過程,在這個變遷過程中,一些基層黨組織處于一種渙散的狀態,沒有能力來真正代替原有的傳統組織的作用。如果我們去找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了解情況,他們也會說,以前黨員在村里發揮的作用相當大,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少基層尤其是村級的黨組織,逐漸失去了生命力。
在此背景下,基層黨員的自我認同感開始弱化。相應地,群眾對基層黨員的信任也降低了。以前是有困難找黨員,現在卻變成不怎么相信黨員了。這是在提醒基層黨建的同志們,要反思基層黨建的工作,把累積多年的黨組織的優勢在基層盤活起來。而如何發揮優勢是比較關鍵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心理學的應用是分不開的。我們需讓每個黨員自省,使他們的心理都能調整到一個比較積極向上的狀態。
關于我對此書的想法構思,要從大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開始談起?,F階段很多民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了解的,他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和政府的事,普通百姓發揮不了什么作用。
其實核心價值觀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是息息相關的。小到對待親人的態度,大到工作升遷,都和我們的心態與價值取向有關。怎樣改變大眾的這種認知,怎樣把核心價值觀與居民的日常生活連接起來,讓價值觀更接地氣,這就是我們黨和政府需要重點做的工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我們的集體心理資本是不可分割的。本書是立足集體心理資本,結合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根據基層黨建工作,進行的思想大匯聚。書中對每一個核心價值觀的解讀,是落實到集體心理資本層面的。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如果沒有的話,這就是大家在踐行核心價值觀中需努力的方向。
當然書中的解讀是符合學術要求的,是以當下的黨章憲法為依據,力求達到黨員干部和普通百姓都能聽懂。另外,書中對價值觀的踐行也會給出方向與方法,具體落實到每個人、每個黨組織可以做些什么。希望大家在看過這本書后,能夠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信心,可以用充滿樂觀、希望的心態來踐行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