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精心設計申請學校的策略
- 美國本科留學解讀
- 牛勇 (美)凱西·薩普
- 1332字
- 2016-01-06 15:10:57
我認識的每個準備為孩子申請本科學校的美國家庭都有一個申請策略。您也應該有一個這樣的策略。我會在以下部分詳細解釋它的具體含義。
正如我在本書前面部分所說的那樣,您可以盡可能多地申請學校。盡管每所學校通常都會收取一定的申請費,也會要求學生提交不少書面材料,但是對于學生可以選擇多少學校并沒有官方限制。大多數人的申請數目在6~10所,但是我聽說有些學生會申請多達20~30所學校。
我說的策略主要是指明確列出少數幾所目標學校以做候選。
●理想學校或稱“沖高學校”(選擇1和2):這些學校是您最向往的。您非常希望孩子能在這些學校學習。但是,這類學校要么申請的競爭非常大,要么花費特別昂貴。也就是說,假如選擇了這些學校,有可能存在著申請失敗的風險,或是即使申請被批準了,您也很難負擔得起高額的費用。
●實際的目標學校或稱“核心學校”(選擇3,4,5):這些學校是您所選學校當中的“決賽選手”,但是可能因為它們的名氣不是很大,或者它們的地理位置不合您意,總之您覺得它們并非是最好的學校。但是,既然說它們是“決賽選手”,也就代表了它們水準也相當不錯,而且它們是您的孩子最可能進入的學校。假如您的孩子并沒能進入他夢想的學校,這些學校也仍是很棒的選擇。
●保底學校(選擇6,7):您能確定您的孩子一定能被這個學校錄取,您也肯定可以支付他(她)在那里就讀的費用。這并不能代表您對它很滿意,但是讀這所學校至少比在國內讀大學更有利。
我用一個實例來說明所謂的申請策略。假設有一個中國女孩,她的分數很高,各項條件也都比較好,她夢想中的學校是一所位于新英格蘭地區規模較小的學校,她喜歡的專業是人文科學。那么,她的申請策略就應該是這樣的。
●理想學校(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之所以選擇這些學校,是因為這個學生包括考試分數等在內的各項條件都很不錯,所以她想為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做出申請嘗試。她很清楚自己負擔不起高額的學費,不過由于這些學校采取“資金需求無關”的獎學金政策,如果被接收就無須考慮經濟問題,所以這點并不構成很大問題。問題在于這些學校的申請難度極大,競爭也極激烈。即使她出類拔萃,也只有不到5%的申請成功率。
●實際的目標學校(瓦薩爾學院、衛斯理大學和布蘭代斯大學):這些學校都很優秀,也符合這個學生的選校標準。這些學院比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申請難度要小得多,不過仍然具有一定的難度。盡管它們不是她心目中的夢想選擇,但是她也很樂意進入其中學習。
●保底學校(麻省大學艾默斯特校區):麻省大學艾默斯特校區比這個計劃中其他學校的規模都大,但是由于她的分數和各項條件都很不錯,所以肯定能被這所學校接收。也正因為如此,這所學校被稱為她的保底學校。她也不是完全確定這類學校是不是很適合她,因為它的規模太大了。但是,這所大學的優點在于,它是“五大學院互助體系”的成員之一,所以她的學生也可以在附近其他四所學院學習,也可以在這所大學讀完一年之后轉至其他學院中的一所。
我希望這個例子可以清楚地說明什么是申請策略。設計這樣的策略是很有技巧的,因為必須在這個過程中平衡很多不同的因素:你對這所學校的喜歡程度是多少,你是否能負擔得起花費,以及你是否能被錄取等。這與中國的選校過程是不同的,因為中國的選校過程更直觀、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