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學校分類方式
- 美國本科留學解讀
- 牛勇 (美)凱西·薩普
- 1336字
- 2016-01-06 15:10:57
以下部分將著重介紹本書中所有學校的分類方式。因為學校的數據資料十分繁雜,我們將學校按照不同的方式分類排列(見附錄),以方便您的查詢。
本書包括了以下幾種排列方式。
●所有學校分為“推薦類”和“不推薦類”兩種。在這兩類中,學校按照字母順序排列。
●所有推薦類的學校先按照等級,后按照價格排序。
●所有推薦類的學校按照美國的地區進行劃分的排序。
每所學校都附有大量的數據資料及相關網址鏈接。由于本書篇幅有限,我們僅提供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大部分數據資料都一目了然,不過有些數據的名目需要做出解釋:
●可美信的排名:請參考之前“我們應當如何選擇、評判學校”、“選擇最適合您孩子的頂級名校”和“選擇最適合您孩子的中等學校”部分。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排名。這是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2年排名體系所得出的結論,NU是指國家大學,LAC是指文理學院,UMN是指大學—碩士(北部地區),UMS是指大學—碩士(南部地區),USSB是指無排名特別商科學校,BCN是指北部頒發學士學位的學院。
●總共花費。它是指我們對學校四年生活的花費總計,包括學費、住宿費、伙食費和雜費等,不包括交通費和其他生活費。這些花費的金額用美元表示。當然,您應當經常去學校的官方網站上查詢這方面的最新信息。
●SAT平均分。您應該知道,SAT考試近幾年進行了改革,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愿意公開學生入學的SAT平均分。但這樣一來就為我們這樣的書籍帶來了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想知道究竟學校要求的SAT的分數應該是多少!因此我們也想出了一種不一樣的方法:我們不再列出SAT的總分,而是列出“平均分”。例如,假如一所學校稱入學學生在三種SAT考試中須達到610分、620分和630分,那么我們最終將會給出一個平均值——620分,而不是總分1 860分。之所以采用這種方法,是因為很多學校只給出了三個分數中的其中兩個,假如我們采用給出總分的方式,那么就只能寫上“無信息”,這樣對讀者的幫助無疑會減少很多。我們認為采取這種平均分的辦法可以很好地替代它。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您一定要記住,這些分數是“平均”分,而不是最低分數線。在中國,各個學校在錄取時通常會給出最低分數線。在美國則不同,SAT成績是按均分顯示的。也就是說,假如你的分數低于這個分值,你仍然有機會被錄取,只要你在其他方面比較突出(如課外活動、領導經驗等)。
●TOEFL最低線。它是指你被錄取時需要達到的分數線。這和上面所講的SAT均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假如你的TOEFL分數低于這個分數線,那么你將不會被錄取,除非你接受過專門的英語訓練(如ESL或把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培訓課等)。
●本科學生數目。它是指學校中的在校本科生數目。這其中并不包括研究生或職業導向的研究生項目(如MBA或醫學院等),也不包括非全日制學生。您務必要了解的是,有些學校的研究生數目比本科要多得多。在之后的學校評論中,您將會看到更多詳細信息。
●本科留學生數目。它是指在校的本科留學生數目,這些學生都沒有美國護照,來自世界各地。在美國的大部分學校,來自印度的留學生最多,其次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他們分別來自中國的大陸、臺灣和香港)。所以假如一所學校有100名本科留學生的話,其中肯定至少有10名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