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奶牛的繁殖

第一節 母牛的發情

一、母牛的發情規律

1.母牛的性成熟與初配適齡

(1)性成熟 母牛生長發育到一定年齡后,生殖器官已基本發育完全,開始產生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中國荷斯坦牛的性成熟年齡,受營養、氣候環境和飼養管理等條件的影響。溫暖的氣候,營養豐富并且發育良好的牛性成熟較早。一般母牛性成熟的年齡為8~14月齡。

性成熟時,牛體其他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全,也就是還沒有達到體成熟,所以還不適宜配種。

(2)母牛的初配適齡 一般中國荷斯坦牛的體成熟年齡為18~24月齡,其體重達到成年體重的65%~70%為宜。可見母牛的體成熟遠較性成熟為遲。在生產中,母牛只有達到體成熟后才能開始配種。過早會影響母牛本身發育,但也不應過遲,否則會減少母牛一生的產犢頭數,減少經濟收入。

2.母牛的發情與發情周期

母牛從性成熟到年老性機能衰退之前在沒有妊娠的情況下,都在進行周期發情。從這一次發情開始到下一次發情開始的間隔時間,叫做發情周期。母牛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18~24天),發情持續期為1~3天,一般青年母牛的發情周期比經產母牛短1~2天。

二、發情的鑒定方法

在牛群中,及時發現發情母牛并適時配種,是保證牛群生產力的重要環節。對母牛的發情鑒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外部觀察法

這是鑒定母牛發情的主要方法,特別是在上次發情15天以后,要天天、時時注意母牛是否有發情表現。發情母牛興奮不安,來回走動,大聲哞叫,拉開后腿,頻繁排尿,食欲減退,反芻時間停止或減少,相互舔嗅后軀和外陰部,發情母牛穩定站立并接受其他母牛爬跨。被爬跨的母牛如發情,則站著不動,并舉尾。否則弓背逃走。發情母牛爬跨其他牛時,陰門抽搐并滴尿,具有公牛交配動作。發情前陰唇開始腫脹,陰門濕潤,粘液流出量逐漸增加,呈牽縷狀懸垂在陰門下方(俗稱“吊線”)。

在生產中,如果一個發情期輸精一次,一般在母牛拒絕爬跨后6~8小時內受胎率較高,此時是輸精最佳時期。如果一個發情期輸精兩次,可在母牛接受爬跨后8~12小時第一次輸精,再間隔8~12小時后第二次輸精。

總之,母牛外陰腫脹、有粘液、接受爬跨并爬跨其他牛,是母牛發情的明顯標志;母牛外陰腫脹消失,且出現皺紋時,由接受爬跨回到拒絕爬跨,是發情結束的標志。

2.陰道檢查法

用開膣器開張陰道,觀察陰道粘膜、分泌物和子宮頸口的變化來判斷母牛發情與否。此法不能確切地判定母牛的排卵時間,因此,生產中不常用,僅在必要時作為發情鑒定的輔助方法。

3.直腸檢查法

這是目前應用廣泛且較為準確的發情鑒定方法,即用手經直腸壁觸摸卵巢上卵泡發育程度,判斷配種適期。

操作方法:檢查者將指甲剪短、磨光,手臂上涂潤滑劑,先用手撫摩肛門,然后將手指收攏成錐形,以緩慢的旋轉動作伸入肛門,排出糞便,再將手伸入肛門,手掌展開,掌心向下,按壓撫摩,在骨盆腔底部,可摸到一個長圓形質地較硬的棒狀物,即子宮頸,再向前摸,在正前方可摸到一個淺溝,即為角間溝。溝的兩旁為向前向下彎曲的兩側子宮角,沿著子宮角大彎向下稍向外側,可摸到卵巢上的卵泡發育情況,當卵泡增大到1~1.5厘米,卵泡壁變薄,緊張度增強,有一觸即破之感,這時是人工授精的最佳時期。

三、做好發情鑒定并適時配種

對于奶牛場管理人員來說,發情鑒定這項工作要每天不少于三次發情觀察,每次觀察時間不少于30分鐘,冬季時牛群在牛舍時間較長,可以通過觀察牛床上母牛生殖道所排出的黏液情況來判斷奶牛是否發情,并且做好發情配種記錄,對配種牛只于下一個情期做好返情觀察。減少漏配現象,縮短產犢間隔,提高繁殖效率,降低飼養成本,增加經濟收入。

四、產后發情

產后發情是指奶牛分娩后出現的第一次發情。奶牛一般在產后1個月左右出現,多表現為安靜發情。

五、異常發情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多數母牛發情癥狀比較明顯,但母牛發情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一旦某些因素使母牛發情超出正常規律,就叫異常發情。母牛的異常發情有以下幾種。

1.安靜發情

安靜發情又稱隱性發情,是指奶牛發情時外部表現不明顯,但卵巢上的卵泡仍能生長發育成熟、排卵。導致安靜發情的主要原因是奶牛體內雌激素分泌不足,安靜發情的奶牛如能及時配種,亦可受胎。

2.孕后發情

孕后發情又稱假發情,是指奶牛懷孕期間出現的發情。孕后發情是奶牛在妊娠期間激素分泌紊亂所致,由于此期間體內分泌較多的雌激素,可導致奶牛流產。在人工授精技術中,對孕后發情的奶牛要認真檢查,防止誤配造成人為流產。

3.斷續發情

斷續發情是指奶牛的發情表現為時斷時續的現象,是由卵巢上的卵泡交替的生長發育或促卵泡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4.短促發情

短促發情是指奶牛的發情持續期短,如不注意觀察,往往錯過配種時機。導致短促發情的原因,通常是由卵泡生長發育過快或卵泡中途發育停止所致。

5.不發情

這種母牛既無發情表現,也不排卵。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嚴寒的冬季或炎熱的夏季或營養不良、患卵巢或子宮等疾病的母牛,較多的為持久黃體,或幼稚型卵巢,或有嚴重全身性疾病。對長期不發情母牛必須認真檢查和全面分析,找出不發情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使不發情母牛正常發情配種受胎。

第二節 母牛的妊娠

一、妊娠的主要癥狀

母牛妊娠后,在生理上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首先是停止發情,性情變得溫馴、遲鈍,行動遲緩,膘情好轉,被毛發亮,腹部日益膨大,放牧或趕出運動時常落在牛群的后面。

二、妊娠期和預產期的推算

奶牛妊娠期一般為280天,誤差5~7天為正常。奶牛生產上常按配種月份數減3,配種日期數加6來算。若配種月份數小于3,則直接加9即可算出。

三、奶牛的妊娠診斷技術

搞好妊娠診斷是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早期的妊娠診斷更為重要,更有意義。下面介紹生產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1.外部觀察法

母牛妊娠后,不再發情是妊娠最明顯的表現,隨妊娠時間的增加,母牛食欲增強,被毛出現光澤,性情變得溫順,行動緩慢。腹圍增大且不對稱,在妊娠后半期(5個月左右),腹部出現不對稱,右側腹壁突出。8個月以后,右側腹壁可見到胎動。初孕母牛從妊娠三個月左右,乳房變大;經產牛在妊娠中期以后,乳房明顯增大。外部觀察在妊娠的中后期才能發現明顯的變化,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診斷方法。

2.直腸檢查法

操作人員將手臂伸入母牛直腸,觸摸子宮,根據子宮形態變化來判定母牛妊娠與否。本法簡便、實用、準確率高。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未孕牛子宮卵巢均位于骨盆腔內,兩子宮角大小相等,形態相似,彎曲如綿羊角狀。經產牛的右角有的稍大于左角。角間溝清楚明顯,觸診子宮有彈性,子宮角有收縮反應。卵巢上無妊娠黃體。

牛妊娠30天時,子宮角間溝清楚,孕角比空角粗,柔軟而壁薄,綿羊角狀彎曲不明顯。觸診孕角一般不收縮,內有液體波動,像軟殼蛋一樣。孕側卵巢上有妊娠黃體突出于表面。

牛妊娠60天時,角間溝不太清楚,但分叉仍明顯,孕角比空角大一倍以上,壁軟而薄,液體波動明顯,孕角的一部分進入腹腔,孕側卵巢向前移動,進入恥骨前緣。此時,可確定牛已妊娠。

牛妊娠90天時,子宮角間溝消失,子宮頸前移,子宮垂入腹腔,整個孕角比排球稍小,內有明顯液體波動,偶爾可摸到懸浮在子宮腔內的胎兒,子宮壁軟而不收縮。孕牛常可摸到子宮中動脈的搏動。

直腸檢查作為早期妊娠診斷是很準確的一種方法,但較難把握,需要有一定的經驗。

3.超聲波診斷法

超聲波診斷法是簡單而有效的。

目前,國內常用的超聲波檢測儀器有兩種:一種是用探頭通過直腸探測母牛子宮動脈的妊娠脈搏,由信號顯示裝置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信號,來判斷妊娠與否。另一種,探頭自陰道伸入,顯示的方法有聲音、符號、文字等形式。重復測定的結果表明,妊娠30天內探測子宮動脈反應,40天以上探測胎心音可達到較高的準確率。但有時也會因子宮炎癥、發情所引起的類似反應干擾測定結果而出現誤診。

在有條件的大型奶牛場也可采用較精密的B型超聲波診斷儀。其探頭放置右側乳房上方的腹壁上,探頭方向應朝向妊娠子宮角。通過顯示屏可清楚地觀察胎泡的位置和大小,并且可以定位照相。通過探頭的方向和位置的移動,可見到胎兒各部的輪廓,心臟的位置及跳動情況,單胎或雙胎等。在具體操作時,探頭接觸的部位應剪毛,并在探頭上涂以接觸劑(石蠟油或凡士林)。

四、奶牛妊娠診斷高招

奶牛早期妊娠診斷是指在配種后20~30天的妊娠檢查,對一般農村養牛戶來說,奶牛早期妊娠診斷比較復雜,不易掌握。沒有檢測設備和試劑,無法判斷奶牛是否懷孕,有時因此發生重復配種導致孕牛流產。現介紹幾種簡便易行的奶牛早期妊娠診斷方法。

1.子宮頸處粘液診斷法

取子宮頸處似玉米大小粘液,放入溫水中,水溫以30~38℃為宜,1~2分鐘后仍凝而不散則表明已懷孕,散開則表示沒有懷孕。

2.乳汁診斷法

將1毫升3%硫酸銅溶液加到0.5~1毫升乳汁中,乳汁凝結為懷孕,不凝結是未懷孕。此外,還可以取1毫升乳汁放入試管中,加1毫升飽和氯化鈉,振蕩后再加15毫升0.1%氧化鎂溶液振蕩20~25秒,然后置于開水中1分鐘,取出靜置3~5分鐘后觀察,如形成絮狀物沉在下半部表明已懷孕,不形成絮狀物或集于上部是未孕。

3.尿液診斷法

取母牛清晨排出的尿液20毫升放入試管中,先加入1毫升醋,再滴入1毫升2%~3%醫用碘酒,然后用火緩慢加熱煮沸,此時試管中從上到下呈現紅色表明懷孕,如果呈淺黃色、褐綠色在冷卻后顏色很快消退則未孕。

4.用7%碘酒測定法

取配種后23天以上母牛早晨尿液10毫升放入試管,加入7%碘酒1~2毫升,觀察反應5~6分鐘。若混合液呈現棕褐色或青紫色,則可判定該牛已妊娠;若混合液顏色無變化,則判定該牛未妊娠。

第三節 母牛的分娩

一、奶牛臨產前的征兆

奶牛臨產前會出現一系列征兆,需注意觀察,并做好接產準備,以保證犢牛能順利出生,促進母牛產后的體質恢復。

1.乳房的變化

分娩前,乳房會膨脹、體積顯著增大,干奶牛在產前10天左右出現顯著的水腫,可從乳頭擠出少量清亮液體或初乳。產前兩天,乳房不但更為膨脹,而且其表皮發紅,乳頭充滿初乳,常可出現溢乳現象,預示奶牛將在數小時至十幾小時內分娩。

2.產道的變化

產前1~2周,母牛骨盆韌帶開始軟化,至產前1天左右,薦座韌帶后緣松軟而致尾根兩側塌陷;外陰部在產前1周左右開始腫脹,皮膚皺襞展平;產前1~2天,封閉子宮頸口的黏液塞融化,呈透明線狀懸掛在陰戶。

3.精神狀態

母牛產前均表現不同程度的不安、離群、環顧后軀、食欲減退、排尿次數增加而量少等現象。

二、分娩過程

母牛的整個分娩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即開口期、產出期、胎衣排出期。

1.開口期

從臨產母牛陣縮開始,至子宮頸口完全開張為止。一般開口期持續時間約6小時,初產牛時間較長,經產牛時間稍短。此時母牛表現輕微不安,食欲下降,反芻不規則,尾根頻舉,常做排尿姿勢,不時排出少量糞尿。

2.產出期

從胎兒前置部分進入產道,至胎兒娩出為止。產出期持續時間約為0.5~4小時,初產牛時間稍長。此時母牛隨著陣縮和努責的相繼出現,并因陣痛表現不安,起臥不定,頻頻弓腰舉尾作排尿狀;不久即可出現第一次破水,常常先出現外層呈紫色的尿泡,待破裂后即可出現白色水泡(羊膜),羊膜隨著胎兒向外排出而破裂,流出濃稠、微黃的羊水。母牛繼續努責,使得胎兒前肢(后肢或一前肢為難產)伸出陰門外,經多次反復伸縮并露出胎頭后,母牛出現第二次破水,尿膜破裂,流出黃褐色液體。伴隨產牛的不斷陣縮和努責,整個胎兒順產道滑下,臍帶則自行斷裂。產科臨床上的難產即發生在產出期。難產常常由于臨產母牛產道狹窄、分娩無力,胎兒過大,胎位、胎勢、胎向異常等多種因素所造成。因此,要及早做好接產、助產準備。

3.胎衣排出期

從胎兒娩出到胎衣完全排出為止。此時持續時間為2~12小時,有的母牛持續時間還要長些。但胎衣排出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否則為胎衣不下,應盡早采取治療措施。

三、接產

奶牛在預產期前1~2周應轉入產房作特殊護理。產房應陽光充足、通風、清潔,牛床應鋪潔凈干草,產房內應配備常用藥品及用具,如肥皂、毛巾、細繩、臉盆、紗布、繃帶、消毒殺菌藥水(如新潔爾滅、酒精、碘酊等)、剪刀、體溫表等,做好奶牛的接產工作。

1.牛體消毒

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或2%的來蘇兒溶液對奶牛的外陰部進行清洗消毒。

2.判斷胎向、胎位及胎勢

當胎膜露于陰門時,助產者把指甲剪短磨光,將手臂用2%的來蘇兒溶液消毒,涂上潤滑劑(或肥皂水)后伸入產道,隔著胎膜摸胎兒,判斷胎向、胎位、胎勢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可將其自然產出。否則就應順勢將胎兒推回子宮矯正,這時矯正比較容易。

正生時,胎兒兩前肢夾頭先露;倒生時,兩后肢先露。正生和倒生均屬正常現象。

3.助產技術要點

奶牛生產上常常見到母牛難產,而且造成難產的原因錯綜復雜,因此進行助產時要摸清情況,靈活使用各種助產方法,確保母子平安。

(1)消毒。助產時,操作人員的手臂、母牛的后軀及外陰部,所有接產助產器械均應嚴格清洗消毒,盡量減少對產道的損傷和污染,以保證母牛產后的繁殖機能盡快恢復。尤其在用產科器械助產時,要用手護住產道,避免損傷。

(2)助產時一定要摸清胎兒在產道中的具體位置,以及胎位、胎勢、胎向有無異常,以便及早糾正,確定助產方案。胎兒情況不明、胎位、胎勢、胎向未糾正時,嚴禁牽拉胎兒,以防使難產程度加重。

(3)助產時如遇分娩無力,產道狹窄、胎兒過大時,可試行人工牽拉胎兒。當牽拉無效時可行截胎術或剖腹產術。嚴禁用機械牽拉胎兒,以防損傷產道,造成母牛大出血而死亡。

(4)盡可能用矯正胎位、胎勢、胎向方法由產道娩出胎兒,除非必要,一般不施行剖腹產術。

4.奶牛難產正確處理方法

(1)助產前檢查 先了解開始分娩時間,初產或經產,胎膜是否破裂,有無羊水流出及破水時間。初產母牛多因產道狹窄而難產;經產母畜的難產多由于胎兒的位置、方向、姿勢不正引起。

檢查產道是否有粘膜水腫、表面干燥情況和有無損傷,并注意損傷的程度及有無感染。通過產道檢查胎兒時,應注意胎位是否正常以及胎兒生死情況。母牛的全身情況,如心跳過弱或亢進、節律不齊的,必須輸液或強心等。

(2)助產前準備 將母牛處于前高后低的體位站立保定,如不能久站可行側臥保定。

將胎兒露出部分及母牛的會陰、尾根洗凈,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所需器械應做好消毒,并備有2~3條長約3米、直徑約0.8厘米的柔軟堅韌棉繩作牽拉胎兒用。

(3)難產的助產 無力分娩的,術者將手伸入產道,按照助產注意事項,強行將胎兒拉出。或用催產辦法,注射催產素30~50IU(國際單位),必要時待20~30分鐘后可重復注射一次。

如果產道開張不良、子宮頸緊張,可用普魯卡因在子宮頸口處分點注射,再慢慢將胎兒拉出,刺激子宮頸使其擴張良好。

胎兒姿勢不正助產,頭頸側彎、胎兒兩腿已伸出產道,而頭頸彎向一側,不能產出,術者將手伸入產道即可摸到。胎小,產道潤滑扭轉不嚴重時,可用手將其頭矯正。胎兒過大,產道干燥,扭轉嚴重時,將已伸出的兩肢推回,將彎向一側的頭頸矯正。

頭頸下彎,頭頸彎于兩前肢之間或側面,不能順利產出。助產時,將伸出產道的胎肢送回子宮后,術者的手沿著胎兒的腹側深入,至胎兒嘴唇端時兜著胎兒嘴唇的下頜,然后用助產叉頂住胎兒的肩部,術者的手在將胎兒頭部拉出伸直的同時,另一手用助產叉將胎兒軀干頂進,作用力相反才能扳正胎頭。

頭向后仰或頭頸扭轉,造成的難產,如胎頭稍偏,用手握住唇部將頭拉正即可。如胎頭后仰或扭轉嚴重,將胎兒推進子宮,矯正,再以正位拉入產道。

前肢以腕關節屈曲伸向產道引起難產時,將胎兒推回子宮,術者手伸入產道,握住不正前肢的蹄子,盡力向上拾,再將蹄子拉入骨盆腔內,就可拉直前肢。

后肢姿勢不正,多發于倒生胎兒的后腿髓關節屈曲,伸向前方,稱坐生,此時,和前肢的矯正方法相同,如果胎兒不大,可不矯正,強行拉出,但不要拉尾巴,最好拉大腿根。

當上述各種不正胎位、姿勢矯正后再慢慢將胎兒拖出,如一人拉出有困難,可用消毒的產科繩套住胎兒的某一部位,令助手順產道方向牽拉。

(4)助產注意事項矯正時應先將胎兒送回產道或子宮腔內,再矯正胎兒的方向、位置、姿勢。

強行牽拉胎兒時,術者要配合母牛努責的節律,指導助手牽拉胎兒的力量、方向和時間,以免損傷產道。

為了滑潤產道和保護粘膜,對難產母牛的產道可注入消毒的石蠟油。

矯正胎位無望以及子宮狹窄、骨盆狹窄,應及時進行剖腹取胎手術,對胎兒已死拉出確有困難,可用隱刃刀或絞胎器肢解分塊取出。

(5)助產后的護理,預防感染。拉出胎兒后,用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產道及陰戶周圍,還可用青霉素粉或土霉素粉撒入產道。

如果有出血,可肌注止血劑(安洛血、止血敏,用量詳見說明書),并進行補液(5%葡萄糖生理鹽水)。內服:桃仁64克,芒硝、大黃各1.30克,桂皮、甘草各32克,水煎一次灌服,可防止產后子宮痙攣性疝痛。胎衣滯留時,應按胎衣不下治療。

產后多喂給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青料。

四、母牛分娩后把“三關”

奶牛分娩后,養殖戶往往只注重新生犢牛的護理,而忽略了對母牛的管理,從而導致奶牛的生殖機能、產奶性能受到影響。為此,提醒奶牛養殖戶在奶牛分娩后要抓好以下管理:

(1)奶牛分娩后 奶牛分娩后要盡早驅趕奶牛站起,以減少出血,也有利于生殖器官復位。為了防止奶牛子宮脫出,可牽引奶牛緩行15分鐘,以后逐漸增加運動量。注意奶牛的胎衣排出情況,如果經過12小時胎衣仍不脫落,要按胎衣滯留處理。奶牛胎衣脫落后,要注意惡露排出情況,及時處理惡露閉塞現象。

(2)奶牛分娩后30~60分鐘 奶牛分娩后30~60分鐘要給奶牛飼喂溫熱麩皮鹽水湯(麩皮1.5~2公斤,食鹽100~150克,溫開水4~5公斤),以補充奶牛分娩時體內的水分損失,增加腹壓,以利于奶牛胎衣排出。

(3)奶牛分娩后的最初幾天 奶牛分娩后的最初幾天如果奶牛乳房出現水腫,高產奶牛此時絕不能將奶水全部擠凈。否則,會因乳房內壓的顯著下降,引起高產奶牛產后癱瘓,甚至造成死亡。奶牛產后擠奶,一般是產后第1天,只擠奶2公斤左右,夠犢牛飲飼即可;第2天每次擠泌乳量的1/3;第3天每次擠泌乳量的1/2;第4天后將奶擠凈。對于低產奶牛和產后乳房沒有水腫的母牛,產犢后的第1天就可以將奶擠凈。

五、產后第一次配種的適宜時機

母牛產后一般在30~72天就會有發情表現,母牛產后第一次配種時間既不宜過早又不宜過晚。

根據牛的生殖特點,最好能一年產一胎,奶牛在產后60~90天配種比較適宜且受胎率最高,對少數體況良好,子宮復原早的母牛可在40~60天內配種。若發現母牛產后超過72天內仍不發情,應及時進行檢查,以便及時治療。

因此掌握奶牛配種的適宜時機在母牛發情后適時配種(本交或人工授精),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并提高受胎率。

第四節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綜合措施

繁殖是奶牛生產中的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據調查,不孕癥及繁殖障礙占適齡母牛的8%~10%,個別嚴重地區可達15%以上。提高母牛繁殖性能是成為奶牛養殖及品種改良,提高奶牛整體水平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提高養牛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影響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遺傳、環境、飼養管理、配種技術、疾病等,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精液的受精能力、母牛正常的發情周期、排卵和胚胎著床和發育等。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一、飼養管理

要切實加強妊娠母牛早、中期管理,應注意檢查母牛的營養是否平衡以及飼料品質是否符合飼養標準,同時檢查母牛的健康狀況與營養狀況,并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日常管理中嚴禁對奶牛毆打,嚴禁粗暴的直腸和陰道檢查,防止急速驅趕、跨溝、跌撞和擁擠等。

二、適時配種

適時而準確地把一定量的優良精液輸送到發情母牛子宮適當部位,對提高母牛受胎率至關重要。

三、養好種公牛,保證精液質量

一要嚴格選育種公牛,種公牛是影響母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二要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生產優質精液。

四、進行子宮輸藥,減少子宮炎發病率

產后母牛經直腸檢查后,根據卵泡發育情況在輸精前進行子宮輸藥,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奶牛子宮內膜炎是奶牛子宮粘膜的粘液性或膿性炎癥。由于炎癥所產生的有毒物質可致死精子或胚胎,從而使子宮內膜炎成為導致奶牛不孕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養殖場戶對此病應高度重視。

五、做好防流保胎工作

1.加強對懷孕母牛的飼養管理,注意預防流產的發生

如有流產發生,應詳細調查,分析病因和飼養管理情況,疑為傳染病時應取羊水、胎膜及流產胎兒的胃內容物由動檢部門檢驗,深埋流產物,消毒污染場地。對胎衣不下及有其他產后疾病的母牛,應及時治療。

2.因疾病引起的母牛流產

對因疾病引起的母牛流產,生產中應加強管理,促進產后母牛子宮的復原和凈化,及時預防和治療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等產科疾病。對連續兩年流產的奶牛就應考慮淘汰。

3.在母牛懷孕期間慎用藥物

如母牛患病需要用藥治療時,要特別小心和慎重。因為有些常用的藥物中,有的可傷及胎兒引起流產,對該用的藥物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用藥。

4.防止母牛產后空懷

為防止母牛產后空懷時間延長,應加強對產后母牛的監護,盡快使母牛子宮復原及恢復卵巢機能;要認真仔細地進行發情鑒定,及時而準確的輸精,以便讓奶牛及時受孕,縮短空懷間隔;要注意控制妊娠母牛的膘情,多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以防奶牛過肥導致流產。

5.習慣性流產

對患習慣性流產的病牛,為防止流產發生,可在發生流產前1個月開始注射黃體酮50~100毫克。

六、奶牛常見的繁殖障礙性疾病

在奶牛繁殖工作中,經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發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礙。引起奶牛繁殖障礙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內分泌紊亂及產科病等。

七、應用現代繁殖技術開發潛在繁殖力

現代繁殖技術是采用人為方法,有效干預奶牛繁殖過程,提高繁殖力的技術手段,包括誘導發情技術、同期發情技術、胚胎移植技術和超數排卵技術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万宁市| 巍山| 仲巴县| 北流市| 富蕴县| 浙江省| 忻城县| 革吉县| 兰州市| 盐山县| 鄱阳县| 平果县| 永城市| 桂阳县| 儋州市| 高青县| 上蔡县| 清丰县| 邵东县| 新蔡县| 涟水县| 梨树县| 百色市| 绥阳县| 柞水县| 威海市| 陈巴尔虎旗| 鄂托克旗| 政和县| 台安县| 当雄县| 临泉县| 西宁市| 达拉特旗| 哈巴河县| 莱西市| 通海县| 永靖县| 正蓝旗|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