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職業與職業生涯規劃(2)

三、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方法

(一)職業生涯規劃前的準備工作

職業生涯規劃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自我分析,看看自己適合從事哪些職業;二是社會分析,看看哪些單位能夠提供這樣的崗位以及職業道路;三是根據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制定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

1.自我分析

詳細的自我分析,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和基礎。進行自我分析,要考慮以下各方面的因素:自己的職業性向(就是職業類型);自己的技能,也就是自身本領,專業、愛好、特長等;自己的職業錨(就是職業動機);自己的職業興趣。

(1)職業性向的把握。約翰·霍蘭德的研究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從事不同的職業,適應性也不一樣,約翰·霍蘭德將其分為六種職業性向:實踐性向、研究性向、社會性向、常規性向、企業性向、藝術性向。每一種職業性向適合于特定的若干職業。通過一系列測試,可以確定一個人的職業性向。職業者如果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性向,就可以從對應的若干職業中選擇。

(2)本人技能的梳理。根據我們自身所學的專業及技能,再結合自身的愛好和特長等確定就業的方向,因為一個人的能力高低不僅會影響他所進行的各種活動的效果,也會影響到他自身的職業發展。如教師、播音員、記者等職業要求較強的語言能力;統計、測量、會計等職業要求有較強的數理能力;而畫家、建筑師等職業對形態知覺能力要求頗高;手指靈活的人則適合于從事牙醫、樂師、雕刻家等職業;能力也存在著性別差異,女性在哲學界、經濟學界、自然科學界所占比例較小,而在文學、新聞、醫學、教育、藝術等領域所占比例較大,也就是說,需要形象思維和細致情感的工作更適合女性。

(3)本人的職業錨。職業錨即動機是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考慮的一個要素。當一個人不得不作出職業選擇時,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就是職業錨。職業錨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錨,影響一個人職業錨的因素有天資和能力、工作動機和需要、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4)本人的職業興趣。在做職業生涯規劃時,還要考慮本人的職業興趣,我們可以利用MBTI人格測試系統了解自己的職業性格,根據MBTI理論,對于MBTI中任何類型的人而言,均有相應的優點和缺點,尋求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適合自己的崗位。因為大部分人在二十歲以后會形成穩定的MBTI人格,從此便很難改變。MBTI的人格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經驗的豐富逐步發展完善。例如,喜歡旅行(適合于經常出差的職業);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合在華南工作);喜歡自己作出決定(應該自己做老板);喜歡住在中等城市;不想為大公司工作;喜歡穿休閑服裝上班;不喜歡整天在桌子后面工作等。另外,本人具有的職業技能也不能忽略,如果某人具有某項突出的技能,而這項技能可以為其帶來收入,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就應當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加以考慮。

2.社會分析

除了研究本人適合從事哪些職業之外,還要考慮什么樣的單位可能提供哪些崗位,從中選擇那些適合個人從事的崗位。

這就要求高職學生要善于把握社會發展脈搏,做社會大環境的分析: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布及需求狀況;所學專業在社會上的需求形勢;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目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社會發展對自身發展的影響;自己所選擇的單位在未來行業發展中的變化情況,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市場占有及發展趨勢等;對這些社會發展大趨勢問題的認識,有助于自我把握職業的社會需求,使自己的職業選擇緊跟時代腳步。

同時,個人處于社會龐雜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要與各種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際關系狀況顯得尤為必要。人際關系分析應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將與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將對自身發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將會遇到什么樣的上下級、同事及競爭者,對自己會有什么影響,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等。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方法

1.利用“5W”思考模式梳理自身的優劣勢

根據咨詢機構和心理學專家進行職業咨詢和職業規劃時常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即“5W”思考模式,給自己做職業生涯規劃:

(1)Who are you?你是誰?

(2)What you want?你想干什么?

(3)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

(4)What can support you?環境支持或允許你干什么?

(5)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么?

回答了這5個問題,找到它們的共同點,你就可以著手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對于第1個問題“你是誰”,應該對自己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應該一一列出來。

第2個問題“你想干什么”,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一個心理趨向的檢查。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興趣和目標并不完全一致,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但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而逐漸固定,并最終鎖定自己的終身理想。

第3個問題“你能干什么”,這是對自己能力與潛力的全面總結,一個人職業的定位最根本的還要歸結于他的能力,而職業發展空間的大小則取決于自己的潛力。對于一個人潛力的了解應該從幾個方面認識著手,如對事情的興趣、做事的韌力、臨事的判斷力及知識結構是否全面、是否及時更新等。

第4個問題“環境支持或允許你干什么”,這種環境支持在客觀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種狀態,比如經濟發展、人事政策、企業制度、職業空間等;人為主觀方面包括同事關系、領導態度、親戚關系等,兩方面的因素應該綜合起來看。有時我們在職業選擇時常常忽視主觀方面的東西,沒有將一切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因素調動起來,從而影響了自己的職業切入點。其實通過同事、熟人的引進找到工作是最正常也是最容易的。當然我們應該知道這和一些不正常的“走后門”等歪門邪道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就是這里的環境支持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基礎之上的。

明晰了前面4個問題,即可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個人的能力、知識、職業愛好,在職業中的發展機會,從各個問題中找到對實現有關職業目標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列出不利條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夠做的職業目標。通過SWOT分析法了解自己的個人優勢在什么地方,劣勢又會體現在哪些方面,機會和威脅在哪里,通過對上述的了解仔細地評估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自己應該怎樣選擇職業道路,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填補劣勢。那么第5個問題“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個清楚明了的框架。最后,將職業生涯規劃列出來,建立個人發展計劃檔案,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實現就業理想目標。例如從技術員做起,在此基礎上努力熟悉業務領域、提高能力,最終達到技術工程師的理想生涯目標;預測工作范圍的變化情況,不同工作對自己的要求及自己的應對措施;預測可能出現的競爭,如何相處與應對,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徑;如果發展過程中出現偏差,工作不適應或被解聘,如何改變職業方向。

2.根據個人需要和現實變化,不斷調整職業發展目標與計劃

職場上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對于自己碰到的問題和環境,需要及時調整發展計劃,一成不變的發展計劃有時形同虛設。

根據職業方向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職業和得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單位,是每個高職生的良好愿望,也是實現自我的基礎,但這一步的邁出要相當慎重。就人生第一個職業而言,它往往不僅是一份單純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會使你初步了解職業、認識社會,一定意義上它是你的職業啟蒙老師。

3.落實規劃

制定好一系列的職業發展規劃后,如何將其最終落實是每個規劃制定者所必須考慮并面對的一個問題。做一個好的計劃不認真實施,就無法保證規劃順利進行。

思考題

1.在當今社會,何為理想職業?為什么?

2.你的職業理想是什么?將如何去實現?

3.完成或完善你的十年職業生涯規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岱山县| 望谟县| 洛浦县| 大邑县| 宜城市| 兴和县| 济南市| 桑日县| 阿巴嘎旗| 杭锦旗| 南汇区| 黄石市| 老河口市| 萝北县| 漳浦县| 鹿邑县| 井冈山市| 苏尼特左旗| 黄平县| 京山县| 新建县| 永善县| 九龙城区| 五家渠市| 波密县| 绥阳县| 醴陵市| 漯河市| 建水县| 镇康县| 延津县| 偏关县| 双峰县| 汾阳市| 云浮市| 西乌珠穆沁旗| 海原县| 张家港市| 阿合奇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