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塞混血小美眉
- 超級父母VS絕對寶貝:海外育兒
- 米蘇主編
- 8863字
- 2015-12-28 16:54:23
我家的寶貝
喜悅媽媽
姓名:彭喜悅(中文)
姓名:Maya May SABANCI(英文)
昵稱:瑪雅,喜悅
出生時間:2008年5月19日8點41分,早產(chǎn)31天
出生地點:香港仁安醫(yī)院
體重:6斤1兩
身高:48厘米
寶貝自述:
我的英文名字Maya,我爸爸擁有雙重國籍:塞爾維亞和土耳其,跟媽媽相遇在Cambodia。因為我出生在陽光明媚的五月,媽媽就給我安了個中間名字May,瑪雅媚,嘻嘻,好聽吧,但我又是個非常愛笑的孩子,所以我的中文名字千呼萬喚始出來:彭喜悅,叫來叫去有點想叫喜鵲呢,呵呵,反正都是個喜字,吉祥。
我出生在中國香港仁安醫(yī)院,我媽媽雖然為此吃了很多苦,但我已經(jīng)擁有了香港護(hù)照,回鄉(xiāng)證,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的身份證,想想我可以自由地居住在這些大陸并自由往返于世界上170多個國家,我是不是非常幸運(yùn)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已經(jīng)去過泰國和馬來西亞、澳門和香港的緣故,反正我就是喜歡待在外面,哪怕只是在太陽下發(fā)發(fā)呆、花園里吹吹風(fēng),我都出奇得乖……媽媽說她愛上的是一個不愛回家的寶寶,嘻嘻。
小小的我還飛去北京看奧運(yùn),不幸被保安攔在了外面,說我太小!我當(dāng)時如果能開口說話,我就會告訴他們我是不會哭的,哇哈哈,當(dāng)然那是粉紅色的謊言。因此爸爸說一定帶我不要錯過2012年倫敦的奧運(yùn)會,那時我將4歲了,可以拿著中國的國旗滿場揮舞了,因為中國是金牌大國嘛,拋頭露面的機(jī)會肯定很多,咯咯。
5個月的我曾離開過親愛的外公外婆和舅舅們,離開過我的家鄉(xiāng)香港和深圳,來到了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布爾,期望能遇上像我一樣在這兒流浪的小寶貝們。
冬天過去了,我從伊市回來了,寶貝朋友沒遇上一個,大粉絲結(jié)了一打。其實我希望夏天能待在那里數(shù)清真寺聳入天空的塔;冬天和春天,還是守著深圳的春暖花開。
別看我是早產(chǎn)兒,其實我健康得像一只熊。16個月的時候,我的身高已經(jīng)有88厘米了,既然自認(rèn)小熊,咱肯定不輕,羞羞地說下咱有14.5公斤了,經(jīng)常被人誤認(rèn)為2歲多的寶寶呢。
成長真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愿我一直能守著我的熊爸爸熊媽媽,過幸福像熊一樣春光燦爛的生活!
瑪雅媽媽的話:
我不是育兒專家,我只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媽媽中的一位。響應(yīng)國家晚婚晚育的號召有些過了頭,快到35歲才結(jié)婚,一年之后即刻榮登媽媽寶座。說句實在話,已經(jīng)過了晚婚晚育的黃金界限了,但我的效率也夠高的:兩年之內(nèi)搞定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兩件大事!所以我雖是個新手媽媽,但也是個大齡媽媽,我不斷地從書上、網(wǎng)上、博客上、媽媽朋友中間,吸取和學(xué)習(xí)育兒和怎樣育好兒的經(jīng)驗,當(dāng)然實踐出真知,很多經(jīng)驗是自己每天與孩子一起耳磨廝鬢中得來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懂,相信每一個媽媽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育兒經(jīng)驗和見解,很高興能在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經(jīng),分享是快樂的,分享也是一種榮譽(yù)。
我家的故事
這是我曾經(jīng)寫的一份給瑪雅臨時照看者的備忘,通過它,相信可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到可愛調(diào)皮的小瑪雅,以及我們的生活。
我親愛的小孩,你可不可以不要這樣調(diào)皮
有客戶突然駕到,我被孩子爸老薩強(qiáng)行征用,要出差一到兩天,實在沒折,只好把瑪雅臨時托付給我們的司機(jī)wife,她剛好帶著他們9歲的兒子在這過暑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決定交給她,就要相信她,再說人家也是有經(jīng)驗的媽媽。但是每個孩子不一樣,所以在臨睡前還是想羅列一下瑪雅的調(diào)皮事項,次日早晨打出來,讓阿姨做到心中有數(shù),剛開始時不用太唐突。
2009年8月3日星期一
最高溫度:35度;最低溫度:28度,微風(fēng),有雷陣雨
瑪雅今天剛好14個半月,但千萬不要小看她:
1.她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把門用后背頂開,然后悄悄爬上樓梯,所以請一定關(guān)好門并插上安全帶。
2.她已經(jīng)可以夠得到煤氣灶上的開關(guān)了,所以進(jìn)出廚房也務(wù)必要關(guān)上門。
3.爬沙發(fā)對她來說已經(jīng)是很嫻熟的業(yè)務(wù)了,但是她有時候會很囂張地往下跳,所以一定要強(qiáng)摁住她的這種蠢蠢欲動。
4.她喜歡去撈門下邊的坎坎,還會關(guān)門,手指一不小心就會被夾到,所以洗手間的門進(jìn)出也要關(guān)上。
5.出大廳的門只要一開,她就像放飛的小鳥一樣往外顛,也不管是不是光著小腳丫,最重要的是她喜歡鉆到樓梯間,那里最危險,所以在出門前要幫她把鞋穿好再開門,然后大家一起進(jìn)出。
6.在外邊,只要她的小胖腳一踮地,她就快步如飛,一不小心就會摔倒,特別小心樓梯,她也會往下踩,當(dāng)然最可怕的是車子,所以我盡量避著車子出入的地方,不安全的地方不能放她下地。如果不熱,我就帶她去公園或體育館玩;天如果太熱,就在家里好了,開好空調(diào)23度,但是得把門開著,讓空氣對流,這樣不至于太冷。
7.如果在空調(diào)房里待久了,出門前最好提前把空調(diào)關(guān)了,讓房間里的溫度回暖后再出去,這樣不至于從冷的地方一下子去到很熱的地方,溫差太大,最容易感冒。
8.再如果她在家太悶,她會哭著指外邊,可以帶她去鄰居冠緯家玩,她喜歡在那里待著,但冠緯每天下午1點左右睡午覺,下午4點后起來,因此這段時間除外。
9.蘋果水和梨子水都煮好了,放在微波盒子里,喝的時候直接放到微波爐里熱一分鐘,然后倒到她的喝水杯里。她每天活動量大,出汗多,喝水也多,所以只要她有點不乖,就可以把她的嘴巴先塞住。
10.冰箱里有煮好的紅豆杏仁稀飯,中餐熱一下就可以,喂之前,一定要試一試,不能太燙。
11.平時她都是坐在高腳凳上吃飯,但凡她從座位上站起來,一般是已經(jīng)吃得差不多了,如果她沒有咦咦哦哦地指著碗的話,就不用喂,站起來后盡快把她抱下來,否則人家自己會往下倒栽蔥,屬豬很好,但摔成個豬嘴就不好看了。
12.臭臭早上已經(jīng)拉了,估計她沒有吃到兩碗中餐、還有額外的零食的話,應(yīng)該不會另外甩“炸彈”。
13.希望在晚餐前我能趕回來,如果沒有按時到,晚餐可以給她煮快餐米粉+酸奶,煮熱的米粉很燙,和上些凍酸奶就不燙了,一般三分之一杯就可以。
14.她現(xiàn)在在出牙,喜歡咬一切東西,連鞋幫子也不放過,所以凡是放到嘴里一定要立即把她的那只小蠻手指扯出來,飯前洗手,從外邊回來也要洗手,總之勤洗手沒錯。
15.非常感謝阿姨幫忙,這個孩子比較難帶,但是如果小哥哥可以跟她玩,估計她會變成個小淑女,這樣阿姨省心,瑪雅媽媽也寬心了。
16.有任何事請打我電話:XXX。
祝一切順利,開心快樂每一刻!瑪雅喜歡漂亮的陌生面孔,如果得到小人兒的歡心,除了吧唧吧唧的聲聲飛吻外,親吻也不是不可能的,目前被她吻過的人有媽媽、外婆、娜娜小姨,還有瑋瑋姨媽,還有一個小竹馬帥哥冠緯,下一個沒準(zhǔn)就是阿姨你哦,當(dāng)然最大可能是小哥哥,哈哈,這!這孩子,太熱情啦。
我家的經(jīng)驗
寶貝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三個詞
我輕輕拍著瑪雅的背,輕輕地哼著“小白船”,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曾經(jīng)她也是這樣地輕拍著我,那雙手至今還在腦海里,羽扇輕搖。可惜瑪雅的外婆,想瑪雅想得發(fā)瘋,每天都來一個電話,但是卻摸不著可愛的寶寶,瑪雅爸爸說得也對,我們有條件自己帶孩子,就不能把自己的后代丟給上輩去養(yǎng),生了他們不只要養(yǎng)他們,最重要的是要教他們。
看看我的孩子,她現(xiàn)在這么嬌俏可人,宅心仁厚,有教養(yǎng),有禮貌,我的媽媽知道了,應(yīng)該可以彌補(bǔ)一下她那思念的愁苦。
“Bravo”——寶貝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三個詞之一
知道瑪雅是怎樣學(xué)會搖手拜拜的嗎?去年冬天,我們住在伊斯坦布爾的奶奶家,瑪雅才6個多月大。有一次瑪雅爸爸像個機(jī)器人一樣,使勁地跟瑪雅揮動雙手,嘴里不停地說“拜拜,拜拜”搖個不停、說個不停,像個復(fù)讀機(jī)。瑪雅同學(xué)開竅了,真的跟我們搖起手來。從這時候起,我們就開始有意識地跟寶寶說“Bravo”,鼓掌,意思是你是對的,你好棒啊,加油啊。
從此在一片“Bravo”聲中,我的寶寶不停地進(jìn)步,不停地給我們制造各種驚喜:
6個月的時候,自己會坐了,肥嘟嘟的,塔斯馬尼亞的兔子姐姐說像尊佛;
7個多月的時候,自己會爬了,瑪雅爸爸說是只蠶寶寶;
8個月的時候,會跳了,不過當(dāng)然要借媽媽的手支著;
9個月的時候,自己會刷牙了(雖然有吃牙膏的嫌疑,但是那牙刷在沒有牙齒的嘴巴里邊蹭來蹭去,總會有作用的);
10個月的時候,會扭屁股跳舞了,還高舉著媽媽的手機(jī)搖啊搖,好在那“諾基亞”是塊磚頭(獲媽媽心中年度最抵摔手機(jī)獎);
11個多月的時候,自己會走路了,不愧“快樂大腳”的稱號;
就這樣,在我們的“Bravo”聲中,我的寶貝一步蹣跚一步踉蹌地踏入了1歲。
會走路了,這時候?qū)氊惖淖⒁饬椭粫性谧呗飞希姥缹W(xué)語的時代三個月后徐徐來臨,走路已經(jīng)不是問題。
當(dāng)瑪雅說出“想”的那一剎那,我抱了她親了又親;
當(dāng)瑪雅說“Hello”,我和瑪雅爸爸開心大笑,連說“Bravo”;
也就是在這樣不斷地“Bravo”中,瑪雅會飛吻;會“Gu(Good Night)”;會“Bu(Belly Button)”;會說“鞋,獅,洗,謝……”。
也就是這個“Bravo”帶給了我們無數(shù)的歡笑快樂,因為我們的開懷大笑,瑪雅更開心、更歡喜,她從這個簡單的詞中明白了她帶給我們的是驚喜和快樂,她的存在對于我們的生命來說成就了整場的盛禮。
我們深知道,這個簡單的“Bravo”會詮釋生命中的很多奇跡,會給孩子的每一個進(jìn)步打上深刻的烙印,會伴著她度過每一個開心的時刻,因為成長就是快樂的,成長也是生命的“Bravo”。
有的媽媽擔(dān)心孩子多贊了會恃寵生嬌,其實只有平日極少得到你贊賞的孩子被贊才會得意忘形,興奮得不能自控,并且可能會要求得到獎賞才與成人合作。
你的孩子需要你的關(guān)注和鼓勵來建立信心去探索學(xué)習(xí),由于經(jīng)常受到贊賞的孩子自我被肯定,她的自尊感會較強(qiáng),也會較為自信及獨立,長大了也容易去欣賞別人。
所以,請對你的孩子,不停地說:“Bravo Bravo……”。
“No”——寶貝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三個詞之二
瑪雅確實很調(diào)皮,也很逆反,你越是不讓她去做的,她越是要做:
“瑪雅,不可以上樓梯,會摔斷你的腿。”她堅持要上,有時候趁你不注意她偷偷地爬老高;
“瑪雅,不可以揀垃圾,很臟,會生病的。”她也堅持要揀,還樂此不疲;
“瑪雅,不可以亂丟玩具,會把她們摔疼的。”她依然故我,從來沒有吸取教訓(xùn);
“瑪雅,不可以站起來,吃飯要有好的吃相。”她還是喜歡站起來,總是在吃了幾口的時候;
類似這樣的不可以做,當(dāng)然有很多,我有時在想,我們給她那么多的不可以,是不是真的管得太多了呢?
小小年紀(jì),就知道完全和你對著干,你越是管教她,她越是跟你嬉皮笑臉,吃個葡萄,一定要搶在手上把它揉得亂七八糟的;吃蘋果,啃一口,吐一口;吃飯也要搶來自己吃,勺子拿著的時候是正的,快要送到嘴巴里的時候又霎時反過來,搞得天上一半、地上一半,沒有幾粒是送到口里,你就算不停地對她唱“鋤禾日當(dāng)午……粒粒皆辛苦”有啥用咧?
關(guān)于以上的種種行為,我想我實在有些失職,我只是每次跟她說“No”,說這樣不好,這樣不干凈,這樣不是好女孩的行為,很少用到Time Out,以至于她還是比較執(zhí)著地繼續(xù)犯錯,繼續(xù)跟我嬉皮笑臉,估計我是被她的笑臉給收買了,忘記了Time Out。
但是以上的有些真的是做錯了嗎?真的不可以饒恕嗎?也許她覺得這樣有趣呢,也許她是在探索呢,也許她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力呢。
專家說,避免過多規(guī)范,讓孩子有探索的空間,容許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犯錯。我總是在想,我不知疲倦地跟她說“No No No”,總有一天她會明白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會是不講道理的孩子,我要讓她從嘗試及錯誤中,學(xué)習(xí)解決問題。
我相信,堅持對小瑪雅“No”的哲學(xué),總有一天會奏效的,這一天,也不會讓我等很久。
“請,謝謝”——寶貝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三個詞之三這其實是兩個詞,但通常是用在一起的,有請必有謝,所以并成一個詞來說。
片段一:
瑪雅的大拇指和食指捏著跑到媽媽跟前,你們肯定猜不到她拿的啥。鏡頭推近,人家小人兒掐的是根頭發(fā)。秋天到了,頭發(fā)掉的多了,掃得再干凈,總有一兩根新落下的,只要被她瞄到了,準(zhǔn)被她掐起來,先秀給大家看一下,然后一溜煙地送到垃圾桶里去。當(dāng)然除了干這活兒外,出門的時候瑪雅總會合時宜地給爸爸媽媽遞上鞋子。無一例外,咱家里的這個“精準(zhǔn)細(xì)小體貼入微”的義工自然每次都得到了一串的“謝謝,謝謝”。只是過不了多久,我們家的保姆又要失業(yè)了。
片段二:
瑪雅要老薩的手機(jī)玩,老薩每次都給,不怕她摔,然后老薩跟她要回來,她也給回來,老薩會連說“謝謝,謝謝。”就算是要老薩喝的可樂罐子,老薩也不會不給,因為他說如果不給,會斷了寶寶的信任,再要從寶寶手里要什么東西回來,就不那么容易。
片段三:
“瑪雅,不可以隨便丟熊熊哦,請把它揀起來。”瑪雅不理會。但是如果說“瑪雅,把你的熊熊揀給媽媽。”瑪雅就會忙不迭地給你揀起來,似乎她理解成她自己不需要,她不用理會,因為媽媽要,所以聽從。
“瑪雅,請把你的恐龍書拿過來,媽媽給你講故事。”瑪雅趕緊去玩具箱里把恐龍書拿過來。對于瑪雅每一次做的值得稱道的事,我們一定都不會忘了說“謝謝,謝謝。”
以至于老薩剝柚子吃,一塊塊的皮遞給瑪雅,說:“瑪雅,請幫爸爸丟到垃圾桶去。”小人兒一次次地來回跑,開心不已,沒見過被利用還這么開心的。
由于我們用得多,瑪雅說“謝”也比較早。起初她不說“謝謝”,說的是“謝”,這是瑪雅除了“拜拜”外,用得最多最準(zhǔn)的第二個詞。你對她說完“謝謝”后,她也跟著你有樣學(xué)樣,一邊點頭,一邊說“謝”“謝”,好玩得不得了。今天小保姆惠幫她穿了鞋子,她就說了“謝謝”,搞得我們這個小保姆越來越喜歡她,也不嫌她調(diào)皮了,呵呵。
對瑪雅,我們都非常有耐心,連老薩這個極沒耐心的人對她也能做得很好。教孩子得有綱有點,不能粗枝大葉。1~2歲的孩子需要安全的環(huán)境和成人的引導(dǎo),令她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和學(xué)習(xí)。
我是全職媽媽,雖然現(xiàn)在有了小保姆,不用出差的時候,我還是盡可能地陪伴她、支持她及引導(dǎo)她、關(guān)注她和愛她。生活中建立穩(wěn)定的常規(guī),制定簡單的規(guī)則和秩序,“Bravo”、“No”和“請,謝謝”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怎樣保護(hù)自己的娃不受傷害
江湖中有句話“抬手不打笑面人”,這句放之四海皆準(zhǔn)的道理放在寶貝們身上可是一點都不靈。瑪雅是個絕對愛笑的寶貝,嘴巴翹翹,朝誰都笑。可偏偏這樣可愛的寶貝,居然被別的寶貝給打了,一次不夠竟然被打了兩次,每次被打前小瑪雅都是笑臉相迎,孩子在家里從來都沒有挨過打,跑到外邊反而被打,看來江湖自幼就險惡啊。故事是這樣的:
1.第一次挨打的經(jīng)歷
瑪雅照例帶著一男一女兩大“保鏢”在公園里晃蕩,平常過了一座橋,就有一大堆媽媽輩的姑姑嬸嬸在晨練跳舞,瑪雅每次到這兒就坐不住了,也要跟著抬抬胳膊頓頓腳的,因為有音樂呀,一邊閃一邊轉(zhuǎn)著半個圈兒,小妞那可是咧著嘴笑著沒停過。別看她人小,她可是眼觀八路,耳聽四方。一下瞧瞧地上的樹葉,一下瞧瞧樹葉旁邊的小螞蟻,再一下瞅到不遠(yuǎn)處大樹下有兩輛童車,車旁邊有兩位小朋友,小丫頭來勁了,抬頭直往那兒奔。還沒到小朋友那兒,又發(fā)現(xiàn)樹下有個球,小丫頭就想去揀,“女保鏢”連忙教瑪雅“寶貝,要問問阿姨給不給你玩才行。”在征求了大人的意見后,就由得瑪雅揀起了球玩起來,結(jié)果兩位小朋友中的女孩見了,直奔瑪雅而來,她媽媽也跟在后邊,瑪雅心想有人一起玩了,于是笑著迎上去,還沒反應(yīng)過來,啪的一巴掌落到瑪雅的頭上,她愣了一下,接著大哭起來,傷心極了。那“女保鏢”干啥去了,怎么一點反應(yīng)也沒有,難道也被打蒙了?
是的,傻眼了,沒想到這小女孩是一惡霸呀。當(dāng)時即抱大哭的瑪雅極其傷心地投奔“男保鏢”去也。
2.再說說第二次被打
晚上的體育館是孩子們的天然游樂場,只要天不下雨,瑪雅必然用她的兩個大腳丫子來簽到。這兒人多,魚目混珠,稍不小心,寶貝會被撞倒。“女保鏢”經(jīng)過上一次的教訓(xùn)后現(xiàn)在也學(xué)乖了,基本上都保持在瑪雅的旁邊,隨時準(zhǔn)備護(hù)駕。小丫頭現(xiàn)在會跑了,打了踉蹌還不讓人牽,甩開你的手呢。一下子給她看到了鄰居的小寶姐姐在另外一邊跟她爸爸打球,就直奔那兒。結(jié)果半路殺出個小程咬金,橫著沖過來的,啪的一下打了瑪雅,又是頭上,真是防不勝防啊。
唉,兩次瑪雅挨打,即使“保鏢”在旁邊也沒能保護(hù)到她,記得小美媽媽說過:孩子自從離開我的肚子,就已經(jīng)有她自己的世界了。是的,小孩兒的世界也跟大人一樣,會碰到有禮貌的孩子,也有教養(yǎng)差的孩子,既然風(fēng)雨要來,那就讓它來得早些吧,關(guān)鍵是我們該怎樣引導(dǎo)幼小的她正確面對這些是是非非呢。
跟老薩討論了一下,基本上得出以下幾點:
1.絕對不能打?qū)殞殻改冈诤⒆用媲安荒艽蚣埽B打情罵俏也不行。
老薩在中國甚至在朋友家看到過很多大人打孩子的例子,爸爸媽媽打手,奶奶外婆打屁股,比比皆是,倒不是他們不愛孩子,這好像形成了一種教育文化,自古“棍棒下出孝子”嘛。其實小孩子這時候的模仿能力很強(qiáng),他們會認(rèn)為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出手便打很容易。
父母之間打鬧著玩,小孩子也會跟著學(xué)。
還有鄰居家的小孩,小時候喜歡拍奶奶的臉玩,奶奶以為小孩子好玩就任其拍下去,結(jié)果他也是見人就拍,見寶寶揮手就打,可能還真以為“不打不相識”呢。
所以這些行為盡量避免。
2.緩解寶寶心理壓力。
當(dāng)寶寶被打后,她可能因為害怕而傷心難過,此時父母應(yīng)耐心地給寶寶釋放心理壓力,同時一定要向?qū)殞毥忉專蛉耸清e誤的,她被人打根本不是她的錯。要讓寶寶相信,只要有人故意打他,父母一定會責(zé)備那孩子的父母,那孩子的父母就會教訓(xùn)回打她的孩子,這叫懲罰。
如果寶寶還是傷心繼續(xù)哭,我們就嘗試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逗她玩,這法子很靈,瑪雅小朋友不到兩秒鐘就喜笑顏開了。
3.不要教寶寶打回去。
外婆可憐寶寶被打,因為擔(dān)心寶寶太善良再受人欺負(fù),便要教寶寶“他再打你,你也要狠狠地打回去。”但是,教寶寶打回去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這種處理方式會給寶寶一個錯誤的信息:打人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這種教育方式造成的后果只會是:以拳頭服人,而不是以理服人。
4.分析寶寶被打的原因并教寶寶如何避免。
瑪雅第一次被打后,我就告訴瑪雅說:“第一,寶寶以后不要任意去拿別人的玩具,如果要玩,一定要征求別人的同意;第二,他們打?qū)殞毷撬麄儾缓茫缓玫暮⒆釉蹅儾桓麄円黄鹜妫坏谌绻倥龅竭@樣的小霸王,不要害怕,叫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一定不會置之不理的。”
依照她現(xiàn)在的年紀(jì),恐怕還不懂這么多,人盡其事吧,該說的還是要不厭其煩地說,遲早她會懂得的。
5.有目的地訓(xùn)練寶寶的反應(yīng)能力和社交能力。
瑪雅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跟小朋友相處時也非常友好,多半時候都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偶爾也會跟別人搶玩具。她要跟別人玩得好,媽媽就拍掌鼓勵;她要是搶別人的東西,媽媽就說寶寶要懂得跟人分享;平常玩什么做什么,如果不存在什么危險,絕對不要阻攔,培養(yǎng)她的自信心;有時候我們還跟瑪雅做狼吃羊的游戲,老薩扮狼,媽媽先是抱著瑪雅小羊羔逃避狼的追捕,潛意識中鍛煉了瑪雅的反應(yīng)和回避能力。
6.強(qiáng)身健體足以應(yīng)付小霸王。
呵呵,當(dāng)然俺們現(xiàn)在還沒有想把瑪雅送去學(xué)跆拳道的想法,再說就算咱們想學(xué)也沒人收啊。讓瑪雅吃好,營養(yǎng)健全,OMIGA 3一周2~3粒,白天多帶瑪雅出去曬太陽,多做戶外運(yùn)動,這樣內(nèi)外兼修,小小的瑪雅比同齡的要高要大要壯,同齡的敵人便首先化解了,瑪雅也沒有絕對欺負(fù)弱小的意思,至于大齡兒童嘛,咱們瑪雅超級無敵可愛,相信他們下不了手吧。
天空多藍(lán),陽光多好,花兒多美,希望和瑪雅一樣的可愛小寶貝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海外育兒經(jīng)驗
國外專家教我們怎樣科學(xué)地喂養(yǎng)嬰兒
我們在深圳的小區(qū)里今年涌出了很多新媽媽,比瑪雅大半個月或者小半個月的寶寶就有好幾個,每天推瑪雅出去遛彎時能碰到好些媽媽,媽媽們在一起就是瞧瞧你的寶寶,看看她的寶寶,由于瑪雅個子偏大,而且很好動,那些媽媽就問:“你的寶寶長得好好啊,吃母乳還是吃配方奶?”
“我們寶寶吃配方奶。”
“添加別的輔食了嗎?”
“還沒呢。”
“喂水了嗎?”
“也沒有。”
她們很驚訝,有的寶寶車上就掛著個水瓶子,我見了挺著急,于是把學(xué)到的經(jīng)驗告訴她們,她們都不以為然,說什么寶寶兩個多月我們就喂菜湯、蛋黃了,離譜的是還有的喂雞湯,更別說魚肝油呀、AC泡騰片呀,反正有益無益的東西有多少給多少,一股腦地塞給小寶寶。其實寶寶什么都不缺,母乳里含足夠的水分,根本就不用補(bǔ)水;配方奶的營養(yǎng)也非常齊全,寶寶也不會缺鈣、維生素等。
瑪雅到現(xiàn)在越長越強(qiáng)壯,感冒發(fā)燒從來沒有過,可以連翻幾個360度,她爸爸說瑪雅練了吸功大法,把媽媽的能量全吸走了。瑪雅還是個快樂寶寶,笑容越來越燦爛,見了誰都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線,因此她成了最受歡迎的“街頭寶寶”,只要我們一帶她上街,馬上吸引好多眼球,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女性,扔來很多艷羨的眼光,忍不住逗寶寶捏寶寶的大有人在,不過沒準(zhǔn)是因為咱們是“外國人”。這里除了我自己費(fèi)了全部精神照顧寶寶之外,還非常感謝鬼佬SS敦促我看了兩本最新的英國專家的育兒指導(dǎo)大全,這兩本書成了我的教科書,在此我很樂意把我得到的知識和經(jīng)驗跟媽媽們一起分享,也歡迎媽媽們跟我一起交流怎樣更科學(xué)地喂養(yǎng)和培養(yǎng)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最科學(xué)的喂養(yǎng)方法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在6個月后添加輔食,配方奶的寶寶可以在4個月時添加,如果你吃東西的時侯寶寶沒有眼巴巴地望著你,你可以稍稍延遲一下輔食的添加。堅持這樣做的原因有四:
第一,嬰兒喂養(yǎng)主要是以奶水為主,奶水是唯一的重要的為嬰兒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的食物;
第二,太早添加輔食會減少嬰兒吮吸的欲望,有些母乳少了,吮吸有可能制造不了足夠的奶水,寶寶也就因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而造成體重減輕;
第三,不到6個月的寶寶消化功能還不足以消化混合物。如果你早于這個時間添加輔食,不但消化不了,還給寶寶未成熟的腎增加不必要的負(fù)擔(dān)。
第四,在引進(jìn)輔食之后每天得堅持喂大致600毫升的奶,還可以適當(dāng)?shù)靥砑铀蛘呦♂尩墓ǔR惶觳欢嘤?20毫升。如果你喂太多的水,她的小小的腎又超出了負(fù)荷。
(以上主要觀點摘自英國專家Dr.Miriam Stoppard的《New Babycare》)
其實時間早晚還是因人而異,做媽媽的直覺一般都很準(zhǔn),小小的寶寶不能說,不能叫,只有靠媽媽自己摸索最好和最適宜的喂養(yǎng)方法,媽媽們不要被一般的壓力所影響,以前的寶寶喂米湯也能成長,自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