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優化的科學觀
SEO和人們的視點
SEO的出現不是突然的。在第1章中我們就知道了它在搜索引擎誕生的開始就已經形影不離了。這個技術的形成,實際上是長期以來網站站主們不知不覺地在揣摩人們瀏覽網站的行為,設法將網站出現在人們眼睛所注視的焦點上。一份微軟的研究報告說明了一個事實,即人們并不在乎從哪里發現到,而是關心發現到的信息是否有用。也就是說,人們對信息的索取不一定從知名網站獲得,任何網站只要出現在他們的視點之內,都可以成為他們的信息源。
怎樣定義人們的視點呢?美國的網站專家最近幾年通過實驗發現了SEO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SEO的一個實踐結果就是將網站出現在搜索引擎頁面中人們視覺集中的范圍內。直接說來就是,通過對SEO的認識,我們知道一個制作好的網站如果在人們的焦點之外就難以成功。
2.1網站瀏覽的視覺原理
2.1.1尼爾森的F形狀網頁瀏覽模式
在美國長期研究網站可用性的著名網站設計工程師杰柯伯·尼爾森在2006年4月發表了一項《眼睛軌跡的研究》報告。報告發現,人們大多不由自主地以“F”字母形狀的模式來閱讀網頁。尼爾森指出,網頁的閱讀模式和人們從學校里養成的讀書習慣迥異。這份研究報告是從232名讀者閱覽幾千張網頁的實驗中得出這個結論的。研究者發現,讀者的閱讀行為在瀏覽不同性質的網站和肩負不同的閱讀任務時候都表現出基本上恒定的習慣。這種有壓倒性的閱讀模式就宛如英文字母F的形狀,并且包括下面三個方面:
第一,讀者的眼睛首先是水平運動,常常是掃過網頁內容的最上半部分。這樣就形成了一條橫向的運動軌跡。這是F字母的第一條橫線。
第二,讀者的眼光略微下移,很典型地掃描比第一步范圍較短的區域。這就又畫了F字母中的第二條橫線。
第三,讀者朝網頁左邊的部分進行垂直掃描。有時候,這個舉動很慢而且很有系統性,這樣就畫了F字母中的一條豎線。
下面這三張熱度圖用來表明眼睛的運動軌跡并且用色彩來顯示眼光聚集程度的高低。越高的地方,顏色越熱,分別為紅色(最熱)、黃色(較熱)、藍色(不熱)和灰色(沒有溫度)。
這三張是三種不同性質的網頁。第一張是一般的說明性網頁,第二張是個電子商務網頁,而第三張則是Google搜索結果頁。其結果都顯示出F字母的輪廓。在第三張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第二條紅色橫線比較長,是因為排名第二的標題比較長,所以目光掃過的距離也長,所以這個F的下面橫線比上面的長。
2.1.2F形狀模式的意義
F形狀模式對網頁設計的含義很透徹,也就是網頁的設計和推廣要有下面五個重要考慮。
第一,讀者不會非常仔細地一個字一個字看網頁的內容。很少有人通篇在看。所以,每頁不一定要填充非常多的內容,也就是說,每個網頁不要過長。
第二,網頁的頭兩段非常重要,讀者們基本上最關注這個部分。所以,這兩段的寫作好壞能直接影響讀者是否有興趣繼續待在此頁吸收信息。
第三,將重要的關鍵詞盡可能地及早在標題、副標題和段落的前部顯示給讀者。這個安排內容的方法對搜索引擎也同樣重要,因為搜索引擎的閱讀方式是在模仿人。搜索引擎對網頁的標題和前面段落非常看重,所以,網頁的優化要充分考慮這一點。
第四,人們對搜索引擎,比如Google的搜索結果頁面的反應也是F型的。我們可以看到,人們的眼光普遍注意搜索結果的自然排名(或者叫左側排名)最前面1~3個搜索結果,而對4~10的搜索結果是一帶而過。就是人們往下看搜索結果,也是“勉強”的。換句話說,將你的網站排名在搜索結果頁的前一兩位直接決定了你網站受關注的程度。
第五,搜索引擎競價廣告,除非能被放置在搜索結果頁的最頂端和右邊廣告區的第一位,否則無法得到搜索者的關注。然而,獲得最頂端和右邊第一,往往點擊的費用是很貴的。如果資金不足,只能做到右邊兩位以下,廣告不易受到關注。另外,即使競價廣告獲得最頂端和右邊第一,廣告的關注度也遠遠不如搜索引擎結果的自然排名的前一兩位。所以,搜索引擎優化是最能提高網站曝光度的辦法。
2.1.3搜索關注度:金三角理論
無獨有偶,2005年3月1日,美國兩家搜索營銷公司Did-It、Enquiro和研究眼睛軌跡的公司Eyetools公布了他們對搜索引擎自然排名和競價排名位置的研究報告。研究的結果同樣地證明眼睛運動的F形狀模式,而這個模式更加真實地體驗在人們使用搜索引擎時候觀察搜索結果的習慣。這個眼睛活動的區域,被稱為“金三角”,也就是最能吸引搜索者注意力的在搜索結果頁面上的三角區域。之所以被稱為“金三角”,是因為如果你的網站出現在這個區域,你的網站就足以吸引最多的搜索者的目光,你就能得到他們的訪問。
這個“金三角”研究結果最先在2005年1月的紐約搜索引擎戰略大會的報告會上公布。Enquiro公司的高德·豪奇科斯說,“以往的研究聲稱人們是在考慮之后再決定去點擊那個搜索結果的。但我們最近進行的幾個,包括這個最新的研究發現,人們并不是想了想再去點擊一個鏈接的。人們很快地做出決定,而這個決定是根據人的眼光落在哪里而進行的。這純粹是你的網站在搜索結果中所處在的位置來判斷的。這就同房產銷售一樣,好地段的房子就不愁賣不掉。”
這一研究目前是基于50名測試者的參與進行的,說服力上不夠強。因此,這個研究完成的是第一階段,還有陸續的發現有待進行。研究中一個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截屏。
研究人員在加州舊金山的一個眼球軌跡實驗室里請了50個人來觀察五個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Google被選用為實驗的搜索引擎。從紅色、橘紅色和黃色構成了明顯的三角。這個三角區域的紅色,也就是最受關注的區域,是搜索結果頁面最上端的一條競價排名廣告和自然排名的前2位。
其次,自然排名的第3位和第4位的一部分被畫在橘紅色,也就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區域。再其次,黃色區域也只是染指了第4位,接近第5位。這里,研究者特別畫了一條很粗的紅色界線。界線下端的區域色彩則變得很暗,即人們的目光懶得光顧。比較淺的綠色,才涉及自然排名的第6位,而再朝下的第7位到第10位(最底)則幾乎得不到眼睛的重視。同樣,右邊的競價排名只有第1位和第2位也只是受到淺綠色的關注,其他的廣告則沒有人們目光的注視而顯得一片黑暗、無人問津。
研究人員披露了人們眼光對搜索結果頁的自然排名和競價排名的瀏覽軌跡也是呈現F形狀。上面杰柯伯·尼爾森的研究發現也和這個實驗的結果吻合。同樣,這個“金三角”研究的重要發現是,搜索引擎優化被證明了遠比競價排名對網站的推廣更具有現實意義。這個從下面的搜索結果自然排名的關注程度排列便可說明。關注程度以50名測試者中有多少人去看搜索結果排列的各個位置來決定關注程度。100為最高,各個自然排名位置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依次如下:
自然排名的關注度
搜索結果第1位:100搜索結果第2位:100搜索結果第3位:100搜索結果第4位:85搜索結果第5位:60搜索結果第6位:50搜索結果第7位:50搜索結果第8位:30搜索結果第9位:30搜索結果第10位:20從這個百分比排列可以看出,在自然搜索結果的排列中,排名第1位到第3位都完全受到重視,而從第4位和第5位開始,關注程度急劇下跌,排列在第10位和第1位的相差高達5倍。
那么對在搜索結果頁面右側的競價廣告,人們的關注程度又如何呢?
這個關注度,直接決定廣告商在Google上面購買競價廣告的投資效果。研究發現,這個效果和自然排名相差懸殊,基本上是左側自然排名的一半。數據如下:
右側競價排名廣告關注度第1位廣告:50
第2位廣告:40
第3位廣告:30第4位廣告:20第5位廣告:10第6位廣告:10第7位廣告:10第8位廣告:10右側廣告一共只有8位。而廣告最高的兩位是出現在搜索結果頁面最上端的,所受到的關注度也是100,等同于自然排名的前三位的100關注程度。然而,要獲得這兩個最高位,所投入的費用也是最大的。
因此,與其不停地投資在競價廣告,不如一次性投資在搜索引擎優化而獲得自然位置的前列。但是,由于Google和其他搜索引擎的商業宣傳,絕大多數剛剛接觸網絡營銷的人不知道搜索引擎優化才是成功營銷的決定性措施。許多人花大量的廣告費,依賴右側的競價排名來吸引訪問者到達自己的網站。
2.1.4中國搜索用戶的瀏覽特性
Enquiro公司在2007年4月針對中國互聯網用戶對搜索的關注度進行了一個特別的實驗調查。實驗測試者是50名18~26歲在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
實驗者任意給定中英文關鍵詞請測試者在Google.cn和Baidu上進行搜索。結果發現,與美國用戶的F型和“金三角”瀏覽模式不一樣,中國搜索者的觀察區域要寬廣得多,成柱形分布趨勢。
對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即中國的搜索者不像美國搜索者所關注的區域狹小,排名第5位以下的搜索結果很容易被忽視;中國搜索者卻對搜索結果都去打量一番,很有耐心地看滿首頁的10個結果的全部。與此同時,他們對百度右側的廣告卻極少關注——圖中右邊廣告的區域沒有亮點和熱度。
根據這個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搜索引擎優化在中文搜索中的意義更大。圖中人們研究的焦點普遍集中在自然搜索結果排列中,從第1位到第10位,而對右側廣告基本上視而不見。另外,因為中國搜索者有比美國搜索者大得多的耐心看滿10個搜索結果,我們在從事中文搜索引擎優化的時候則舒了口氣——只要我們的網頁排名能進入首頁,效果便初步達到成功。排名到第1位吸引的注意力是最多的,第2位和第3位次之,但是排到第8、9、10位照樣可以獲得流量。這個時候,如果你的網站標題和描述能夠撰寫得足以動人,在倒數位置上排名的網站一樣可以搶排名在前五位以上的網站的流量。
2.1.5搜索排名影響用戶認知
根據美國搜索營銷公司iProspect 2006年4月份的一份調查顯示,41的美國搜索者如果在第一頁的搜索結果中沒有發現有用信息便放棄搜索,而這一比例在2002年僅為28,而在三頁以上才放棄的用戶比例為12,比2002年降低10個百分點。
而同時,雖然不很科學,36的美國搜索引擎用戶認為搜索排名靠前能夠體現企業在行業內的地位,而反對這種說法的用戶比例為25。人們的視覺左右了人們的大腦。
在Google委托Enquiro公司做的《搜索提升品牌》的實驗報告中就披露了一個公司品牌排列在搜索結果首位與品牌認知度的直接關聯。這項對25歲以上即將買車但是又不那么老練的潛在購車族的實驗顯示,排列在搜索結果自然排名和競價排名首位的品牌最容易被人們記住并能回憶出品牌所代表的特點,更有對這個品牌有著比較濃厚的購買意向。
日本車在美國的普遍印象是省油。實驗讓這些代表消費者的人群搜索“燃油效率”這個關鍵詞,并以本田(Honda)作為測試品牌。當本田均出現在自然搜索和競價排名第1位的時候,比較如果本田不出現在搜索結果之中,多出16的消費者將“燃油效率”與本田掛鉤。在又進行一次搜索后,本田依然排在自然搜索和競價排名第1位后,有高達42的消費者能夠回憶起本田。這些消費者的“購買意向”也隨之增加。實驗發現,有多出8的消費者肯定他們將買本田車,如果本田真的是省油的話。相反,當本田不出現在搜索結果中的時候,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比例下跌16。
以上Google報告中討論的現象在經濟不穩定的時代表現得更加明顯。這個時候,人們對他們訪問的網站更加小心,對和他們網上交易的對方更加謹慎,排名在前列的網站從第一感覺上比排列在后的值得信任,占據優勢。基本原因是因為人們有一種自然的聯想——優秀公司的網站一定是做得最好的,而搜索引擎一定是推薦最好的。因此,一個有實力的公司,如果網站在搜索的結果中,特別是在前列的結果中看不到影子,公信力和品牌的光亮度會大打折扣。
人們相信Google,那么Google對你的品牌是怎么評價的呢?
2.2SEO三角形理論
作者的朋友、被譽為美國“關鍵詞宗師”的丹·西斯(Dan Thies)認為,一個搜索引擎營銷和優化戰略是一個基于三個因素的平衡:營銷戰役的成本(投入)、獲得的流量的質量、所帶來的流量總和。西斯曾在Google的“佛羅里達風暴”中撰文質疑Google的更新是否是商業企圖驅使。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三者的關系,西斯提出了“SEO三角形”理論。
三角形的頂端是“較低投入/成本”。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一個目標。如果用來發展客戶的成本超過了利潤,就是虧損。
三角形的左下角是“更好流量”。很自然,誰都想得到更好質量的流量。提高這個流量的質量,就等于一個更高的訪客-顧客轉化率,以及每個顧客的消費要更大。
三角形的右下角是“更多流量”。誰不想流量越多越好?流量越多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來賣或者說服客人;流量大才有可能來測試不同的銷售方案哪個更有效。沒有足夠的流量做不到這些。
事實上,在網站的推廣過程中,你不可能把焦點一起放到這三點上。這個三角形理論解釋的是如何在三者中尋找平衡點,對三點都能給予加強從而減少成本的增加帶來的不利影響。
2.2.1更好流量=瞄準更精確
要提高來自搜索引擎的流量的品質,只要聚焦在代表你期待的訪問者的那一些關鍵詞上就好。如果你想銷售“北京亞運村公寓”,你就瞄準精確到公寓的地址,而不是對準廣義的“公寓”這個詞。你分得越細,你越能精確瞄準潛在客戶。這就是搜索引擎優化中的精準法則。
精準關鍵詞是細分關鍵詞。它們是一個網站最直接的用戶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的關鍵詞,往往是被修飾或者多重修飾后,以“形容詞”+廣義“關鍵詞”的形式出現的組合,而且“形容詞”越多,關鍵詞越精準,如“北京到上海上午的打折機票”。精準關鍵詞實際上已經成為詞組。也有人稱精準關鍵詞為“長尾關鍵詞”,但是“長尾關鍵詞”不一定是“精準關鍵詞”。
精準流量是搜索引擎用戶在搜索精準關鍵詞時來到一個網站的訪問量。由于精準關鍵詞是擁有最大流量的廣義關鍵詞被加以修飾或者多重修飾過,搜索精準關鍵詞的用戶也在逐漸減少,修飾越多,用戶越少,如搜索“北京到上海上午的打折機票”的人一定比搜索“北京到上海的機票”的人少。
精準法則的好處體現在更高的訪客-顧客轉化率、較低的成本。好處還體現在因為來訪者目的明確,瀏覽網站容易獲得比較好的體驗。
在這個三角形中,搜索營銷策略產生4種辯證關系和選擇。第一種選擇:較低投入,更好流量對于許多站長來說,這個模式實現起來并不困難。你只要根據已經在使用的關鍵詞把網站重新“格式化”,把原來不合理的地方改掉,調整布局和內容便成。網絡上有太多的免費指導,教你怎樣優化一個頁面——抓住基本的,別玩酷,就這么直來直去。
這個選擇的缺點是收獲的流量可能很低。簡簡單單地優化你的內容會給你帶來不少排名,但是這些排名都是流量比較低的、不怎么競爭的關鍵詞。這些排名也不一定非要很靠前。你的內容越有獨特性,流量就會越多,但是局限也是很明顯的。
作為嘗試SEO的開始,這個選擇非常不錯,但是長期的成功則需要更多的投入。今天SEO的一大半任務是針對比較廣義的關鍵詞進行優化,搶奪更多的流量。關鍵詞隨著網站數量的幾何形增長而變得越來越難優化,而且因為各個網站都在拼命做鏈接,本來比較精準的關鍵詞也可能有許多網站來競爭。
第二種選擇:更好流量,更多流量
有多種方法來提高網站吸引的精準流量:認真做好關鍵詞研究來發現更多的搜索詞語;開發網站新內容來適應新發現的搜索詞語;戰略性的鏈接;PPC競價廣告。
這里面最不貴的就是關鍵詞研究。挖據出更多的適合你的網站的關鍵詞、詞組,去使用這些新的詞來重新整理目前網站的內容。這個措施無疑能夠給予你的流量一個新的增長。
開發新的網站內容或許不會耗費太多的資源,大多數企業都有大量的內容,比如銷售資料、技術資料、出版文章等。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冷飯熱炒,添加新的關鍵詞,將這些重新整理后的信息搬到網站上。
建立更多的導入鏈接或許是關系到你的網頁排名在第1位還是第10位的原因。某些關鍵詞競爭度太強,可以考慮用PPC來作為補充。
第三種選擇:更多流量,較低投入
這個選擇的辦法是試圖找到你有能力競爭的最熱門的關鍵詞。這是一個非常難走的路,也難奏效。
第四種選擇:更多流量,更多投入
采用這個模式,就不可少地在競爭最強、最熱門的廣義關鍵詞上投入大量金錢。如果你覺得有一個熱門關鍵詞很值得去追求,你可以先用競價廣告的方式去買這個詞的排名,然后來看這個詞是否真正能給你帶來高轉化率的流量。如果你能贏利,那么這個詞可能就是你SEO的最最需要瞄準的。
這個實驗的方法需要你破費不少,但是你可以借此探明自己的網站是否具有競爭力。
2.2.2不要關注成本需要多少,要關注網站自身搜索營銷需要投資。搜索引擎優化(SEO)同樣需要投資。投資的回報率是考察投資是否成功的標準。如果說我們為了網站優化投資了1萬元,而帶來的收益是銷售額是2萬元,那么這個投資匯報率就是200。從上節的視覺原理我們知道了網頁自然排名對網站獲得的關注程度的重要性。這給了我們一個印象:即搜索引擎優化的目標是獲得網頁在搜索引擎結果中的前10排名。然而,我們必須明白,獲得這個排名并不等于是搜索引擎優化取得了成功。網站的流量不是說明網站是否成功的標志,再多的流量如果不是和網站相關的,或者不是有購買意向的訪客來訪都沒有意義。搜索引擎取得的位置再高,引來的訪客如果同樣不是具有購買意向,也對網站的營銷無什么益處。提高“轉化率”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西斯毫不客氣地指出,許多做SEO的人常常抱怨搜索引擎的排名規則的變幻莫測讓他們很是煩惱,甚至記恨搜索引擎,譴責搜索引擎逼他們去做競價排名。其實,這樣的態度就是沒有看到SEO的實質。如果你連一毛錢的競價排名都可能不愿意花,或許你要的就不是流量,或者你的網站自己就不值一毛錢。
SEO和網站的設計不應該分家。SEO能對網站從里到外進行優化,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排名、吸引流量,而是幫助網站意識到網站的信息是否真的能吸引人。獲得排名只是檢驗優化效果的顯示,而優化效果的體現則是這些排名是否能真正地帶來我們期盼的客戶。排名再高,帶來的訪問者不能成為客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個轉化率高的網站才能消化好的流量。這就是為什么作者在本書中特別增加一章“打造投資回報率高的網站”,期望從事網絡推廣的決策者、站長能夠在制定網站開發的計劃中把SEO充分融合進去,以SEO為指導,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地籌劃網站發布的信息。
值得領會的是,觀察SEO的回報率需要一個長期的時段。這是因為SEO是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廣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克服急躁情緒而帶來的對投資回報率的錯誤衡量。
2.2.3SEO對搜索引擎負責
搜索引擎優化(SEO)的終極目標是從根本上改善網站的結構和內容,從而提供給搜索引擎一個非常寶貴的信息源。這對于搜索引擎、網民、網站擁有者三方都是有益的事情。許多網站為了獲得搜索排名,使用了大量的非法手段,等于給互聯網制造了許多垃圾,降低搜索引擎的使用效率,傷害全體網民的整體利益。這就等于為了自己小家的裝修而損害一個社區的環境健康,最終也傷害了自己。
令人遺憾的是,搜索引擎營銷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彌漫著一些謊言或者誤導。這些誤導大多是由一些所謂的“搜索引擎優化專家”制造出來的。這些“專家”一知半解,靠著一些偶然的成就,以偏概全,告訴各個網站所謂秘訣,聲稱可以實現一些奇跡,滿足人們求快的愿望。這些不良“專家”利用人們希望早日見效的心情,使用一些花言巧語體現他們的“萬能”。搜索引擎優化沒有萬能一說,它可以創造奇跡,但是無法保證奇跡。
2.3真實的謊言
不錯,SEO的效果是“點石成金”,但是它有科學的方法、技術和經驗,而不能在市場上當做小販小賣那樣靠低價來銷售。SEO的進程猶如服用中藥,重在調理網站,增加網站對搜索引擎的適應能力,在達到“強身”之后方能在搜索之中獲得好的結果。如果你在尋找SEO的服務商,下列一些典型的謊言要特別注意。
2.3.1向幾百個搜索引擎呈遞網站
如果你聽誰說應該向幾百個搜索引擎呈遞網站,就把這句話當做垃圾。絕大多數的搜索流量來自前10~20的搜索引擎,這些包括百度、Google、Yahoo、MSN、Ask,還有各個國家的一些自主的稍小的搜索引擎。
2.3.2針對Google或者百度優化
搜索引擎優化,是對整體網站進行結構和頁面的最佳化,是面向搜索引擎總體的,而不是只對Google優化,或者對百度優化。雖然Google、百度、Yahoo、MSN等各自有自己的搜索排名技術,對各個網站的排名有一些不同,但是對網站的評判都有基本的原則。以央視“星光大道”的比賽為例,每個選手都需要具備良好的素質,才能贏得幾個評委好的評分。評委每個人有自己的審美標準,但是他們都有一些對選手的共同要求。選手們要滿足不同評委的口味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演好自己的節目,發揮最好的水平。高質量、對信息搜索者有幫助的網站,遵照本書所介紹的優化方法,循序漸進,會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搜索引擎的好評,得到不止一個搜索引擎的較好排名。
需要說明的是,網站優化好之后,搜索排名出現的時間在各個搜索引擎上出現的時間快慢不同,在一定的時間內沒有看到,比如在Google上的排名不等于在百度上沒有。同時,各個關鍵詞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上獲得排名的機會也不同,這也和各個搜索引擎收錄的網站數量和網站內容有關。
2.3.3保證首頁排名,保證第一,無效退款
沒有人能保證這個,除非你自己就是搜索引擎。即使一個技術精湛的搜索引擎優化專家也只能展示之前他的優化成就,而不能保證未來的排名。
為什么?除非你是競價排名,靠錢砸出來頭號排名,沒有任何人能有這么大的把握。
每個人都是獨立于搜索引擎之外的,只有搜索引擎自己才能判斷什么網站值得收錄,什么網站優于其他網站。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聲稱可以優先向Google提交您的網站,若有人這樣說請千萬不要相信。Google從來都沒有優先提交一說,這個在Google向網站管理員提供的信息中明確指出。更沒有任何一個人聲稱懂得Google的排名秘密,要知道,這個秘密是Google的“立國之本”,能輕易讓人知道嗎?
還有,Google也好,百度也好,不會給任何一家SEO公司背書。如果有人保證排名,多半他將采用一些過時的“黑帽”做法,把你的公司送到火坑之中。有不少著名的公司被搜索引擎踢出就是一些最好的例子。
2.3.4保證迅速排名,保證永久排名
搜索引擎的迅速排名沒有人能夠保證。多快能夠看到排名,多快能達到第一頁,這個誰也說不準,不管他/她多有經驗。有經驗的搜索優化師能大概估計出網站排名出現的時間范圍,但是這恐怕就是最精確的了。新網站可以在初期鼠竄到搜索結果前列,但是很快就消失在沙盒里面了。什么時候能夠從沙盒走出,只有Google能決定。
在一段時間或者相當長的時間里面占據優秀的排名位置,比如作者的長途電信業務網站的排名在主要關鍵詞的排名連續四年居首頁,但是有時候也有小的起伏。但是,這些位置不是永恒不定的,變動的幅度時常還很大。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我們追求的不是位置上的絕對超前,而是看引來的流量的質量是否有變化。
2.3.5我們和Google、百度關系很好
如果有搜索營銷的服務商告訴你這句話,盡可能地不要相信。對于從事Google、百度的競價排名的服務商,由于他們銷售搜索引擎廣告的原因,必然會和Google、百度建立良好的關系。但是,這個關系只限于業務代理,和搜索結果的自然排名沒有任何關系。誰也不能因為與搜索引擎的競價廣告代理部分關系好,就能設法影響自然排名的結果。
2.3.6做了競價廣告,會對自然排名有幫助
Google說得很明確,在Google上刊登廣告不會提高也不會降低網站在Google上的排名。搜索自然排名是科學精算的結果,是廣告影響不了的,也不會有任何的“感激的”排名發生。
2.3.7SEO是秘密,有絕招產生奇跡
搜索引擎優化沒有秘密,只有經驗和必要的背景知識。一般的站長如果能好好閱讀百度和Google的建站指南(本書附錄),參考自己的網志,都能分析出網站問題,優化網頁,提升搜索訪問流量。SEO也沒有什么絕招,能夠一試就爽。所謂絕招,其實就是找出網站的最大問題所在,如果不對,糾正后會顯著看到效果。
2.3.8SEO公司有秘訣,知道排名算法
雖然不否認權威的存在,但是SEO公司里的專家不是圣人,也不是半人半仙,沒有人能夠正式地說出搜索引擎所使用的算法到底是什么,頂多是根據經驗得出的推測。即使是在百度上班的程序專家也不可能知道影響搜索結果的全部因素。試圖推導出這些算法也是不現實的,因為有多則上千個變量來排列出某個關鍵詞的搜索結果的順序。SEO公司的價值在于他們的專家比普通的人(包括計算機編程高手)更懂得如何設法把網站的設計結構最大可能地去適應搜索引擎,而這個知識(英文常說know-how)純粹是由大量的實踐和時間堆積出來的,而一般的人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學會的。
- DevOps for Networking
-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 with Python
-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第2版)
- JavaScript前端開發與實例教程(微課視頻版)
- Getting Started with SQL Server 2012 Cube Development
- Kinect for Windows SDK Programming Guide
- iOS應用逆向工程(第2版)
- Mastering C++ Multithreading
- Learning AWS
- Web App Testing Using Knockout.JS
- Oracle數據庫編程經典300例
- Qlik Sense? Cookbook
- Python預測分析實戰
- SSH框架企業級應用實戰
- 讓Python遇上Office:從編程入門到自動化辦公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