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作為物質運動的表征,信息與宇宙同在。千萬年來,人類觀察宇宙、深入太空,旨在獲取宇宙發生和發展的信息。如果物質運動的表征出現中斷,宇宙的連續性將無從證明。
作為客觀事物內容的載體,信息與人類共生。自從有了智能生物體,就力圖把主觀理解的外部事物能更長時間地保存,以供更多智能生命體共享。人正是因信息抽象、記憶、記錄的能力而成為地球智能生物體演進的勝利者。勞動使猿變成了人,記錄下來的信息使人有能力戰勝競爭者而統治地球。
作為社會活動和社會知識的結晶,信息管理與社會發展同步。從結繩記事到文字誕生,從龜甲、泥板到竹簡,從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從印刷品到電子文本,從書籍到互聯網,從文字到聲音、圖像,記錄信息的技術不斷發展,記錄信息的能力不斷增強,記錄信息的形式不斷增加。從烽火臺到精確制導,從驛站接力的800里加急快報到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社會信息傳遞和利用的客體、時間、方式持續發生變化。從保存部落祭祀等活動信息到保存皇室文獻,從圖書館、檔案館、數據庫到信息網格,社會保存信息數量和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從撰稿、審閱、出版、發行的傳統流程到博客、論壇、接力式創作,信息發表的速度、范圍、方式發生著質的變化。從目錄、文摘、索引到計算機檢索、搜索引擎,信息利用的粒度和速度發生著質的變化。從研發、生產、銷售到售后服務,信息技術應用貫穿到企業運作的全過程;從工業、農業到服務業,從經濟、政治、文化到社會發展,信息技術應用覆蓋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從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社區、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科技信息基礎設施到信息化部隊和數字化戰爭,信息技術應用成為今天發展的領先者。以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為線索,以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為標記,可以發現一條清晰的規律:信息管理和利用能力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快、國家的競爭力強、人民生活水平高;反之亦然。
千年演變、百年加速,以互聯網普及為標記,信息社會登上了歷史舞臺。當我們讀著著名經濟史學家錢德勒主編的《信息改變了美國,信息如何驅動美國從殖民地時代走向現在》這本書,通過維基百科查找常識或專業知識,通過QQ與朋友聊天,通過阿里巴巴銷售或采購物品,通過論壇發表對時事的看法,通過百度地圖弄清到目的地的路線,我們誰能不感受到信息社會的影響力?
然而,朝向信息社會,管理信息這一不同于物質的戰略資源,管理信息技術應用這一廣泛、多樣、復雜而各有特點的發展過程,使之成為一個機構、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發展的加速器、倍增器,總結實踐、探索理論、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管理人才,成為今天中國信息化的一個關鍵問題。北京大學CIO班教務辦公室和CIO時代一批年輕人,向這個重大歷史課題發起沖擊,在研究的基礎上,組織出版“中國信息化管理文庫”系列叢書。我欽佩他們的勇氣,希望他們能為我國信息化的實踐和理論添上厚重的一筆。
是以為序。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2008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