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單片機的產生與發展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這臺計算機命名為ENIAC,其運算速度達5000次/秒,使用了18000多個電子管和1500多個繼電器,占地150m2,重30噸。它的誕生引發了20世紀電子工業的革命,如今電子計算機迅猛發展,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成為發展最快的行業。

為了適應電子設計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近年來,在計算機的大家族中,單片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發展十分迅速,基本上滲透到了電子設計的方方面面。

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Chip Microcomputer)簡稱為單片機。它在一塊芯片上集成了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定時/計數器以及I/O(Input/Output)接口等部件,這些部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微型計算機。

單片機仍產生到現在總共四十余年的歷史,其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

4位單片機時代(1970年~1974年)。這種單片機包含多種I/O接口,如并行接口、A/D和D/A等。這些豐富的I/O接口使得4位單片機具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其主要用于收音機、電視機和電子玩具等產品中。

2.第二階段

低中檔8位單片機時代(1974年~1978年)。以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單片機為代表,其內部集成了8位CPU、多個并行I/O口、8位定時/計數器、小容量的RAM和ROM等。這種單片機中沒有集成串行接口,操作比較簡單。

3.第三階段

高檔8位單片機時代(1978年~1983年)。以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為代表,性能比前一代產品有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其內部增加了串行通信接口,具備多級中斷處理系統,將定時/計數器擴展為16位,并且擴大了RAM和ROM的容量等。這類單片機功能強,應用范圍極廣,至今仍有應用市場。

4.第四階段

增強型8位單片機及16位單片機時代(1983年~現在)。這一階段出現了許多新型的8位單片機,其工作頻率、內部資源等都有很大的提升,例如PIC系列單片機、ARM系列單片機、AVR系列單片、C8051F系列單片機等。另外有些集成電路廠商還推出了16位單片機,甚至32位單片機,功能越來越強大。

雖然新型的單片機不斷推出,功能越來越強大,但4位、8位、16位單片機仍有各自的應用領域。如4位單片機在一些簡單的家電和玩具中使用,8位單片機在中、小規模電子設計中占主流,而16位單片機在比較復雜的控制系統中才有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岑巩县| 营口市| 奇台县| 雅江县| 罗定市| 胶南市| 洛扎县| 郁南县| 静乐县| 左云县| 东阳市| 灵璧县| 增城市| 隆安县| 贵定县| 陕西省| 岢岚县| 孝感市| 宁陕县| 泉州市| 清丰县| 巴青县| 武宣县| 繁峙县| 庆元县| 久治县| 衡山县| 龙游县| 建湖县| 西吉县| 宁陕县| 莱西市| 门头沟区| 竹溪县| 华宁县| 肇源县| 勃利县| 廊坊市| 谷城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