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除了自我,人莫予毒(3)
- 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
- 方鶴軒
- 2938字
- 2015-07-17 11:27:53
接受事實,接受自己,承認事實,你會覺得輕松一點,感到真實和舒服。時間長了,你就會體會到自我接受與自信自愛之間的密切關系。生活的道理也大體如此。
法國大思想家盧梭:“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費解,其實說的是什么意思呢,許多人不肯接受已經失去模子的自我,所以就用自認為完美的標準,把自我重新塑造一遍,結果卻失去了自我,當我們為了夢和希望而奮斗不止時,我們就已擁有完整的自我。
法蘭克福大學教授迪耶特·查普夫稱,偽裝對他人親切友好會導致人們產生沮喪的情緒,壓力劇增,從而使免疫系統受損。“就像研究中提到的服務員、接線員,他們在工作中經常會受到顧客‘虐待’,其中一些研究對象在受到客戶的辱罵之后被允許反唇相譏,而另一些人只能保持克制,仍舊必須對顧客畢恭畢敬。結果證明,那些可以發泄自己不滿情緒的研究對象在相對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心跳很快,不過隨后即恢復了正常,而那些仍舊必須對挑剔的客戶們‘笑臉相迎’的人,則在對方電話掛斷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心動過速。”
當一件事情已經無力回天,你會不會拼盡全力挽回?這樣做可能會有兩個結果:你失敗了,所有努力付之東流;你成功了,卻留下滿身傷疤和永遠的隔閡。“其實,感情是最不能強求的東西。”上海心理咨詢協會會長王裕如說,“很多人放不下,并不是放不下另外那個人,而是放不下自己曾經的付出。”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張怡筠認為,人們在做決定時,最困難的往往不是理解自己該怎么做,而是找到放手去做的勇氣。感情的事,勉強只會讓兩人都受到委屈。所以,任何人問“我是否該長痛不如短痛”時,“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是的。”
人生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些人愛惜面子勝于自己的生命,美國第三任總統杰克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人們把杰克遜稱作是“愛決斗的總統”。杰克遜的妻子雷切爾·唐納爾森,是一位拓荒者的女兒,17歲時與第一個丈夫劉易斯·羅巴茲上尉結婚。婚后不久即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雷切爾便回到娘家居住。那時,年輕的邊區律師杰克遜正是她母親家的房客,他十分同情雷切爾的婚姻,擔當了這個弱女子的保護人,兩人一見傾心,互相愛慕。當羅巴茲上尉聲稱要用武力奪回妻子的時候,杰克遜與另一位紳士一起,護送著雷切爾逃到了密西西比州。羅巴茲上尉向法院提出要與妻子離婚。杰克遜與雷切爾誤以為羅巴茲已獲離婚許可,未經核實,就舉行了婚禮,過上了夫妻生活。事過兩年后,他們才驚悉羅巴茲故意拖延時間并未辦妥離婚手續,離婚判決書于1794年年初方才發下,此時離婚才算生效。這使杰克遜和雷切爾非常尷尬,他們不得不補辦了第二次結婚儀式,于是杰克遜夫婦成了人所共知的重婚犯和通奸者。此事成了人們議論的話柄,人們把這一丑聞到處宣揚,脾氣火暴的杰克遜對此十分惱怒,發誓要堅決捍衛心上人的名譽。據說他曾在37年中“手槍始終是子彈上膛,專門等著任何一個敢說他妻子壞話的人”。
1803年,杰克遜與田納西州州長塞維爾之間就因為他妻子的名聲而發生了惡斗。杰克遜聽到有人敢玷污其愛妻的名聲,怒不可遏,拔槍向塞維爾射擊,險些打中了他。1806年,田納西州的神槍手迪金森在與杰克遜就賽馬賭注發生的爭吵中,又褻瀆了雷切爾的名聲,杰克遜向迪金森下了決斗挑戰書。在決斗中,迪金森當場死亡,杰克遜左胸中彈,因靠心臟過近,子彈不能取出,一直留在體內。1813年,杰克遜在與本頓的一次爭斗中又動起了槍,左臂挨了一槍,子彈留在體內達19年之久。
1828年總統競選,反對派散發了一本決意搞臭杰克遜名聲的小冊子。小冊子名為《話舊:杰克遜將軍年輕時不檢點事實摘錄》,其中專門列舉了杰克遜參與斗毆、打架、決斗等事件14次。反對派堅持說:“他放縱的生活和性格使得他不適宜擔任這個國家的最高行政職務。”
杰克遜總統對面子問題反應過激,對自己的名聲也造成了損害。生活中,還有一些愛慕虛榮的人為了面子而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他們的行為深刻詮釋了那句“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俗話。有些人越是沒錢,卻越愛裝闊,兜里明明沒有幾個錢了,卻仍要請朋友進高檔飯館好好吃一頓;對方明明比自己富裕很多,自己卻總是搶著埋單;與人談天,總要有意無意與別人說一些自己吃過的大餐,去過的高級場所。仔細想想,要這虛榮有何用呢?只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吃好喝好體面了滿足虛榮之后,自己卻食無米,穿無衣,住無所,行無鞋,困獸一般憋在角落里,何苦呢?由此想到一個比喻:死雞撐硬腳。雞雖然死了,可它的腳卻還在硬撐著。想想確實有點可笑,死都死了,還硬撐個什么勁啊?
究其愛面子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內心忐忑不安,所以當他們面對一件商品時,往往考慮虛榮比考慮價格的時候多,沒錢的自卑像魔鬼一樣纏得他們猶豫不決,最終屈服于虛榮,勉強買下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東西。于是,社會中有了一種怪現象,越窮的人越不喜歡廉價品,越是沒有錢的人,就越愛花錢去炫耀自己。
其實,真正有錢的人未必如此大手大腳。有位兼任數家公司董事長的成功人士,他從來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稱呼——小氣財神。他和朋友去餐館吃飯時,大都隨便點一些菜,幾杯清茶,僅此而已。他的衣著也很普通,但十分整潔,并不是什么名牌。他的車子也不是奔馳什么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輛車而已。他的公司業績很好,而且個人的資產也不菲,但他依然能夠不被虛榮所累。如果你再留心看那些旅游觀光的外國客人,他們的穿著打扮,都是很隨便和儉樸的,有的真是近于邋遢,事實上,這些人中不乏富豪之人。
面子有時是唬人的面具,光為面子活著是很累很可悲的,其實,一個人有無面子的關鍵不是富與不富的問題,而是在于他的品德。有時,“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真正的智慧,是存在于平易之中的。喜歡把富有顯露在外的人,大都欠缺沉穩之氣,有淺薄之心。生活中的你我,還是客觀實際一些,讓“里子”充實一些,擁有一份平實的內涵,擁有一份坦蕩的快樂,有什么不好呢?
愛面子有時是虛榮心的表現。虛榮心就是以不適當的虛假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簡單地說,所謂虛榮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人為什么會產生虛榮心呢?這與人的需要有關。人類的需要有很多種,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一個人的需要超過了自己的擔負能力,就會想通過不適當的手段來達到自尊心的滿足,這就產生了虛榮心。虛榮者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條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時甚至產生犯罪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虛榮者的內心其實是空虛的。他們表面的虛榮與內心的空虛總是不斷地斗爭:沒有滿足虛榮心之前,因為自己的現狀不如他人而痛苦;滿足虛榮心之后,又唯恐自己真相敗露而受折磨。虛榮者的心靈總是痛苦的,完全不會有幸福可言。虛榮心男女都有,但總的來說,女性的虛榮心比男性強。有的少女甚至為了滿足物質的追求而犧牲自己最寶貴的貞操,這是值得深思的。虛榮心帶給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得多。總之,虛榮心是要不得的,應當加以克制。
有了虛榮心理,說明你還不成熟,應該及時改正,不能今天改了,明天繼續犯,要不斷地修煉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平時要多讀書,多觀察,特別是多讀有關處世哲學與歷史人物方面的書,使自己盡快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