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拖延心理學,關于拖延的5個心理效應(5)

研究結果顯示:在他們還沒有開始自己的任務時,往往會感到焦慮和內疚,為了緩解這種負面情緒,他們會安慰自己“晚一點也沒事,壓力就是動力,說不定壓力之下反而能創造奇跡……”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不得不投入完成任務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他們會因為壓力而悶悶不樂,也會因為困難而緊皺眉頭。

著名作家金庸曾說過,“壓力之下作出的東西往往不是最好的。”他本人對自己在交稿壓力下完成的作品就不是很滿意,為了彌補缺憾,他專門主動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多次修改。

盡管最后通牒效應會給人們帶來很多負面情緒和困擾,但它本身并沒有任何傾向,只要運用得當,最后通牒效應也能發揮正面作用,并幫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一點一點創造人生和事業上的奇跡。

·臨時抱佛腳

在環保行業的圈子里,很少會有人不知道孟總這個人,盡管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家環保科技公司的老總,并成功帶領自己的公司成為了行業老大,但5年前的孟琳還只是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究竟是什么力量讓他選擇了辭職創業?又是什么力量讓他帶領自己的公司后來居上,坐上了行業老大的交椅?

回首曾經的歲月,孟琳感慨萬千,初入職場時他和所有年輕人一樣,熱切地希望能作出一番成績來。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隨著工作的年限越來越長,不少人都被瑣碎的工作磨掉了激情與夢想,職業倦怠癥開始初步凸顯,孟琳也不例外。缺乏工作動力與熱情,總是喜歡拖延,壓力奪走了歡聲笑語,每天都是唉聲嘆氣……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眼看著“老油條們”總是被領導甩臉色,甚至是直接清理出局,孟琳再也無法消極拖延下去了,他決定改變。

為了克服最后通牒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孟琳針對自己的拖延癥制定了嚴格的時間管理對策。例如,某項任務公司要求1周完成,他就把該工作平均分成5等份,然后自己給自己下最后通牒,無論如何每天都必須完成1份,這樣一來自然就避免了臨時抱佛腳的拖延狀態。

實行時間管理對策后,孟琳驚喜地發現壓在內心的大石頭不再那么沉重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了不少。擺脫拖延癥的孟琳很快就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并被提拔為銷售經理,半年后他得到老板的資金支持,決心在環保領域干一番事業。

環保公司成立后,前景并不明朗,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什么業績。但孟琳是一個做事有規劃的人,早在創業前期,他就給自己的老板(出資人)提供了1份詳細的發展規劃報告,在報告中有無數個小期限。如半年內公司規模達到20人,并開始盈利;1年內收回所有投資成本;3年內成長為一家中型規模的公司……不管是在創業起步階段還是在公司快速發展階段,孟琳始終都堅持著一個做事習慣和原則,那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固定的任務。正是這種給自己下最后通牒的做法,促使他帶領公司成功走出困境,走向環保行業的最高峰。

拖延心理人人都有,但這并非是不能克服的“劣根性”,如果孟琳當初放縱自己的拖延和消極,就根本不可能會有日后的成功。有時候,劃分成功者與失敗者的界限很簡單,你能克服拖延,就能步入成功者行列,否則就只能在無休無止的拖延中喪失自信、丟掉快樂,整日活在擔驚受怕的灰色世界里。

既然拖延如此可怕,那為什么現實生活中的拖延隊伍依舊相當龐大呢?

人們為什么會拖延,又為什么會不自知地選擇自我心理折磨呢?尼爾·弗瓦爾博士在《現在就干》一書中曾一語道破拖延心理的玄機,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拖延的主要原因是恐懼。”

因為害怕工作做得不夠圓滿,所以選擇消極逃避;因為擔心他人否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寧愿偽裝出時間不足的假象。實際上,拖延的做法是相當愚蠢的,因為它不僅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會讓你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你距離成功往往也不過只有兩三步之遙,但就是因為恐懼心過重,所以才總在拖延的圈子中打轉,難以成功。

戰拖有術:利用最后通牒效應激發正能量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能認識到拖延是一個惡習,但為了躲避痛苦,為了逃避困難,他們寧愿背著沉重的心理負擔選擇拖延。實際上,一味退縮只能“拖來拖去拖成愁”,克服拖延的辦法有一個,那就是利用最后通牒效應去逼迫自己;克服恐懼的辦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勇敢迎向它,立即行動起來,越早行動就越能更好地完成任務,越早行動就越能擺脫心理壓力。

你不妨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如果在最后期限到來之時沒能完成任務,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后果?你能否承擔這個后果?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一旦拖延癥威脅到了你的職場地位以及切身利益,你往往會毫不猶豫地快速行動,用“拳頭”果斷地擊碎最后通牒效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后通牒效應并不是洪水猛獸,盡管它所帶來的拖延癥往往使你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但如果你能巧妙運用這種心理效應,那么激發出正能量也并非不可能。

1.分割時間細化任務法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拖延是內心恐懼的外在表現,龐大的工作量之所以會被人們打上“困難”的標簽,其關鍵就在于“大塊頭”看起來實在嚇人。這和跑馬拉松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一開始就把無比遙遠的終點線當作目標,那么難免會心生畏懼,但如果把漫長的距離劃分成若干部分,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要想克服拖延,就必須學會用微觀的眼光看待問題。那么,具體來說,你究竟該怎樣做呢?星期一是一周工作的開始,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你不妨抽出幾分鐘的時間來制定一個具體而詳細的工作計劃,匯總一周的工作任務,將其按照輕重緩急平均安排到每個工作日,然后強迫自己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

也許有人會說,每天都給自己制訂工作計劃,并強迫自己必須完成,可還是逃不過拖延的“魔爪”,上班時間根本完不成,結果天天加班到深夜,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晚。夜里休息不好,第二天自然會打瞌睡,因此也就沒什么效率可言。時間長了就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工作效率沒法保證,而且睡眠時間也無法保證,身心俱疲也就不奇怪了。

盡管最后通牒效應確實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但這并不是百分百絕對的,只有將其建立在特定的前提條件上,才能產生特定的效果和作用。你在分割時間和細化任務的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客觀事實,尤其是在工作量的安排上要講究科學合理。如果安排的工作過多,往往會打擊人的工作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最后通牒效應不僅不能起到積極正向的作用,而且會適得其反。

所以,在運用分割時間細化任務法來克服拖延癥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對可支配的時間進行科學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最后通牒效應,讓自己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

2.正反兩面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往往能夠對人的行為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力,當你處于負面情緒之中時,例如,“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為什么非要愁眉苦臉”等心理暗示,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療作用,從而幫助你脫離負面情緒的影響,回歸到正常的情緒和生活之中。

實際上,要想克服拖延帶給你的焦慮、愧疚等負面情緒,同樣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你不妨針對拖延從正反兩個方面來采取心理暗示。

第一,正面心理暗示法。當拖延的心理作祟時,你可以這樣激勵自己:

只要能按時完成這個任務,你就能賺到不少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可以帶領全家出游,還可以給孩子們買他們最喜歡的高級玩具;能被單位領導賞識,會贏得周圍同事和朋友們的欽佩和羨慕,加薪升職也是有可能的。既能少承受壓力,又能多收獲成就感和快樂,自然就不會拖延了。

第二,反面心理暗示法。提前設想一下拖延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你克服拖延的壞習慣。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如果因為拖延而導致工作不能按時完成,自己不僅有被罰款的可能,而且有可能丟掉工作,那么面對每月都必須還款的房貸以及日常開銷,你真的能毫不憂慮地承擔被辭退的后果嗎?既然不能,那就立即行動起來,打破拖延的思維慣性,這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和林格尔县| 同仁县| 黄大仙区| 通渭县| 宝山区| 应用必备| 宁津县| 布尔津县| 鲁山县| 江达县| 多伦县| 上高县| 武宁县| 江北区| 揭阳市| 防城港市| 墨竹工卡县| 安徽省| 吉安市| 顺义区| 兰州市| 柳江县| 来安县| 双江| 桐梓县| 楚雄市| 霍山县| 南木林县| 高青县| 陇西县| 溧水县| 丰原市| 武强县| 礼泉县| 漯河市| 台南市| 普兰店市| 怀仁县| 娱乐|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