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風格:樹立屬于個人的品牌
- 從零開始學演講
- 龍小語
- 8382字
- 2015-07-17 10:18:59
給演講表達定一個基調
演講的表達一般都有一個基本的基調。基本基調決定演講活動中的許多因素。
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就在開篇確立了演講的基調。
開始,聞一多先生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把語調處理得很深沉、平靜,似乎把一切憤慨都埋藏在心靈的深處,以一種“忍”的感覺,為后面的爆發(fā)“蓄力”。接下去感情奔瀉而出,慷慨陳詞,氣吞山河。
高爾基曾說過:“最難的是開始,就是第一句話,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边@也是對演講基調的充分肯定。
演講者應利用語言的變化技巧(如輕重、快慢、升降、停連等)把基調定好,以引起聽眾良好的思維定向。
一般來說,開始時要做到緩、平、穩(wěn),如果開始太高,到后來感情的強烈處就會聲嘶力竭;如果開始過低,一些敘述性的部分表達時將沒有力度,以后再突變高音就顯得不和諧。基調確定好以后,切忌保持平坦行進,而應該有起有伏,有張有弛,前后照應,變化無窮。
演講基調的確定還要注意到第一個音節(jié)的體現(xiàn):第一音節(jié)發(fā)音不能太促,不能太響,應形成一個喇叭形,由弱到強。如讀“啊”字,要表現(xiàn)出一個過程。當然,也不能太做作。
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
演講風格有不同的類型,比如幽默型、深沉型、絢麗多彩型等。演講者只有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才能使自己的演講充滿生機和活力。演講風格一旦形成,就有了自己的穩(wěn)定性和變異性。
◎培養(yǎng)自己說話的風格
培養(yǎng)自己講話的風格,使其獨樹一幟,對你的講話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人說話有自己的風格,才容易吸引別人,并產(chǎn)生應有的魅力。同樣,如果你想成為說話高手,那么,你的說話風格必須有某種獨特的地方,以便引起人們的注意,或者使人們?nèi)菀子涀∧?。你可以利用自己的長相,或身體某種特殊之處,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但這只是暫時的,是遠遠不夠的,它只能幫助你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不能真正吸引人們。除非你有偉大人物的那種超凡的魅力,否則你必須培養(yǎng)自己說話的風格,這才是使你讓別人信服和不忘的最好方法。
美國的依阿華州錫格尼市的凱歐庫克旅館是方圓幾十里的流動推銷員最愛去的地方。他們不管遠近都想到那里去投宿。為什么呢?因為那里的店老板,人稱“快樂的韋勒”,是一位笑口常開的人。他對誰都能說上幾句好聽的話,人們認識他這么多年以來,從來沒有聽到他對誰說過一句不順耳的話。韋勒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說話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后來他成功了,成為當?shù)赜忻母晃獭?
記住,你談話的風格,你與別人交談的方式,都能為你的名聲和你的成功作出重大的貢獻。如果你對下級講話趾高氣揚,甚至用鄙視的口吻,那下級就會怨恨你。如果你對上級講話過于謙恭,他們就可能認為你缺乏能力或沒有骨氣,不敢委你以重任。你講話的風格,不僅是你使用詞匯的問題,而且是你使用詞匯方式、方法的問題,從中也能反映出你的態(tài)度和修養(yǎng)。因此要想樹立自己的講話風格,說話就不能忽左忽右、變化無常,更不要試圖去模仿別人,表現(xiàn)出不屬于自己風格或不適合自己風格的東西。雖然學習別人是件好事,但不要故意去模仿別人的風格或說話的口吻。這種道理很簡單,不用多解釋誰都會明白,誰都不想遇到一個裝腔作勢的談話者。學別人說話,就像那種喝了大量酒的人,他隱瞞不了自己喝了酒的事實,因為人們一聞就明白了,“他把自己當成了別人”。
在談話時,表現(xiàn)出自己自然的風格是上策,但要努力發(fā)展你自己的獨特風格,而不是去發(fā)展別人的獨特風格。有些人,當他們與別人談話時,認為自己有必要裝腔作勢,或者戴上一副假面具;有些人試圖表現(xiàn)得很友善,有的時候甚至表現(xiàn)出媚態(tài);有些人急功近利,就像做電視商業(yè)廣告一樣。這些人的失誤在于他們表現(xiàn)的都不是他們自己的本色,自然無法使別人信服。要有自己的個性,你看到的我是什么樣,我就是什么樣,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但你總會相信同你談話的那個人是真實的,不是假冒的。無論對也好,錯也好,都要真誠地對待每個人。因此,只要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原則,總會受到別人的喜歡,從而慢慢地養(yǎng)成自己說話的風格,因為你用真誠的自我與別人交流,你用自己的風格和別人說話。
◎演講風格形成的途徑
演講風格的形成,離不開時代特點,因為它在形成過程中,必然要受特定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占主導地位的審美觀念的影響;演講風格的形成,也離不開民族特征,因為它的形成,必然要受民族特殊的文化傳統(tǒng)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從而表現(xiàn)出民族的共同特征。但是,演講風格的形成,最重要的還在于主觀個性風格的形成,即所謂“風格如其人”。而個性風格的形成,則是一個反復實踐、探索、體驗,伴之以學習和借鑒的漸進過程。因此,要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并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下決心長期實踐,刻苦訓練。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林肯的演講風格,以樸實無華、邏輯嚴謹而載入演講史冊。但是,他的演講風格絕不是天生的,而是經(jīng)過長期刻苦的自我訓練和反復的演講實踐(包括體驗)才形成的。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是一個卓越超群的雄辯家和演講家,他那優(yōu)美的演講風格,也是他畢生努力的結果。他從學生時代起就迷醉于本民族的語言,并純熟地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講演中。畢業(yè)從軍到印度后,在其他官兵以酣睡來打發(fā)印度酷熱的下午時,丘吉爾卻博覽群書,廣泛求知。在他27歲當選為國會議員后,就開始了他的演講生涯。在尼克松1952年與丘吉爾的兒子倫道夫的交談中,當他對丘吉爾的演講風格表示欽佩時,倫道夫笑著說:“那些演講精彩是應該的,他用了大半生時間寫講稿并記熟它們。”
戴高樂的演講華貴而典雅、莊重而流暢,這也是他苦心追求的結果。如果沒有長期刻苦的訓練,反復的實踐和體驗,戴高樂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演講風格。
由此可見,個人獨特的演講風格,是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和演講實踐中反復體驗、反復訓練才逐漸形成的。離開了長期的實踐、體驗和訓練就根本不可能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演講風格。
◎演講風格的類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講風格。演講風格因演講者的口才風格不同而各有特點,綜合來講,常見的演講風格有下面幾種。
1.談話型演講風格
談話型演講風格常常表現(xiàn)為音色自然樸實,語氣親切委婉,清新自然,不加雕飾,表情輕松隨和,語境語意純凈、真誠、厚重,形象親切,生動感人,動作近于平時習慣,毫無矯揉造作之感。演講者就像與聽眾拉家常似的漫談。魯迅先生有的演講就具有這種特色。他面對聽眾娓娓而談,時而舉出些生動的例子,時而用比喻說明事理,將深奧的道理講得很通俗,將抽象的哲理講得很形象,使聽眾在受到教育、啟發(fā)的同時,享受到語言的美、藝術的美。
例如,《路,在你腳下》的演講:“也許,平庸會對你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哪條大路平穩(wěn)走哪條,保你一生快樂。如果這樣,你在平地上走一輩子,百分之百總使你依然在平地上。”
2.嚴謹型演講風格
嚴謹型演講風格,表現(xiàn)為語言經(jīng)過嚴密而又謹慎的加工,邏輯性強,較多地運用口頭語言的強調方式。比如用重音、反復等手法來對某些重要內(nèi)容加以著重論述。這種演講風格一般來說態(tài)勢語言用得不太多,演講者的站立姿勢和位置都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在一些隆重的場面,如黨代會、人大代表會等政治性演講中,或者一些重要的學術報告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這種嚴謹型演講風格。
3.激昂型演講風格
激昂型演講風格,表現(xiàn)為演講者音域寬廣,音色響亮,精神飽滿,手勢幅度較大,給人以奮發(fā)向上、朝氣蓬勃的振奮,體現(xiàn)了澎湃宏闊、激越高昂、豪壯剛健、英武奔放的語言風格。例如,毛澤東在延安民眾聲討汪精衛(wèi)大會上所做的《駁假統(tǒng)一論》演講,就充分展示了他那激昂型的演講口才風格。他態(tài)度鮮明地拿共產(chǎn)黨同國民黨、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同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進行比較,迎頭痛斥了漢奸和反共頑固派的假統(tǒng)一論,揭露他們投降、分裂、倒退的危險傾向,并從正面闡述了共產(chǎn)黨的真統(tǒng)一論,表明了抗戰(zhàn)、團結、進步的堅定立場。其氣勢、力度銳不可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戰(zhàn)斗型演講風格
在戰(zhàn)斗型演講風格中,演講者一般采用緊張急速的節(jié)奏、高亢激越的音調,并借助于銳利的目光、深重有力的手勢等來顯示出一種戰(zhàn)斗的姿態(tài)。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國許多革命者就擅長于這種風格的演講口才。
在具體運用戰(zhàn)斗型演講口才風格時,演講者不僅要以理服人,而且也要以情感人,即通過演講者抒發(fā)的情感來激發(fā)聽眾的感情,從而使之產(chǎn)生共鳴。演講者抒發(fā)的感情必須是真摯、實在的,而不是虛情假意??鬃诱f:“情欲信,辭欲巧?!毙?,就是真實。莊子也說過:“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威不嚴?!?
一位演講者對女英雄劉胡蘭的贊頌是這樣的:
“敵人一口氣鍘死了六個同志,讓十五歲的你看什么叫死。你早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沒眨眼就走過去,讓誓言變成畫面。當你的頭枕在鍘刀另一邊,你告訴劊子手:不怕死的,就是共產(chǎn)黨員!你是站起又倒下的,但歸根結底,你是倒下又站起的!”
5.絢麗型演講風格
絢麗型演講風格,講究濃墨重彩、富麗堂皇,既注意內(nèi)容的厚重,又強調形式的多樣化;常采用一些富有色彩的詞語和多變的句式,很注重表情、神態(tài)、手勢,講究口語表達的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酣暢淋漓地傾吐演講者的心聲;在演講中,喜歡旁征博引,縱橫古今,引用大量名言警句、軼聞趣事、典故史實,以及某些新鮮有趣的材料。這種類型的演講風格,頗受一些聽眾特別是青年聽眾的青睞。
例如,孫湍的演講《理解萬歲》:
“乘著創(chuàng)世紀的諾亞方舟,理解是那只窺探到大自然、銜回了橄欖枝的鴿子;“沿著千回百折的汨羅江,理解是屈原感嘆社會而傳唱于今的騷體長詩;“撥出高山流水的琴聲,理解是蔡鍔、小鳳仙人生難得一知己的知音一曲……”
6.瀟灑型演講風格
瀟灑型演講風格要求演講者的音調抑揚頓挫,音色優(yōu)美悅耳,儀表漂亮顯眼,動作干凈利索,語言新鮮活潑,能給人以錯落有序、輕松諧趣、色彩斑斕的優(yōu)美感受。總之,無論是在聽覺上還是在視覺上都要給聽眾一種“帥”的感覺。比如,其整體風格大約近似于文藝聯(lián)歡會上的報幕員。這種瀟灑型的演講口才風格比較適用于一些慶祝和娛樂性的場合。
7.柔和型演講風格
柔和型演講風格,近似于談話型和瀟灑型演講口才風格,但又與之不同。它要求演講者一般要有圓潤甜美的嗓音、清晰準確的吐字,并輔以親切的微笑、柔和的眼神,體現(xiàn)輕柔委婉、纖秀清麗、平和瀟灑、曲折生動的語言風格。這樣的演講會使聽眾的心中蕩起一道幸福的溫泉。年輕女性演講者的天賦條件,決定了她們比較適合運用這種演講口才風格。
王安的《黃土地,我的理想大地》演講:
“為黃土地添一抹新綠,在凜冽的寒風中倔強地追求,雖然弱小,畢竟想成長;雖然幼稚,畢竟想成熟;雖然局限,畢竟有夢想;雖然默默無聞,畢竟想證明自己的存在……顯示著自己做兒子的價值,這就是黃土地賦予我的性格。”
8.深沉型演講風格
具有這種演講風格的演講者在演講中,音調低沉,節(jié)奏比較緩慢,少用手勢和體態(tài)動作,而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時而有思戀之情,時而有憂郁壓抑之感,使人產(chǎn)生一種沉甸甸的感覺。在追悼會上念悼詞或在紀念性的演講中一般都運用這種演講風格。
◎演講風格的穩(wěn)定性和變異性
一個人的演講風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那些著名的演講家,在不同的場合,演講不同的課題,往往都有自己獨特的演講風格、獨特的情味和格調。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些不同的演講中,都表現(xiàn)著演講者一貫的思想和審美情趣,使用著某些習慣的詞匯和句式,具有與眾不同的語言表達技巧。這就說明,一個演講者的演講風格的形成,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而一旦形成,便成為穩(wěn)定的風格類型。
但是,演講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既有穩(wěn)定性也有變異性。在一定條件下,演講風格是可變的。尤其在當前,由于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相互影響不斷加深,加上傳播媒介的豐富和更新,以及傳播活動的擴大和發(fā)展,演講風格正在發(fā)生變化,并日趨多樣化。
而且,一個成熟的演講者,雖然具有某種相對穩(wěn)定的演講風格,但在不同的演講場合,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例如,有時慷慨激昂,有時哀婉凄絕,有時平直樸實,有時淡雅清新,等等。就一個演講者演講風格的發(fā)展過程來看,有時也會隨著客觀因素(如時代、社會等因素)、主觀因素(如年齡、閱歷、思想修養(yǎng)等因素)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聞一多的演講風格,如同他的為人、為詩一樣,就有一個顯著的變化過程。他“青年時代是新月派詩人,中年時代是舊經(jīng)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zhàn)士”。從這里可以窺見聞一多演講風格發(fā)展變化的脈絡。
總之,一個演講者的演講風格,雖然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變異性,是穩(wěn)定性和變異性的辯證統(tǒng)一。
◎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
演講風格需要通過演講者的行動來形成。對于初學演講的人,要想形成自己獨特的演講風格,必須下一番苦工夫,多學、勤練,久而久之,一定會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演講風格。
在形成演講風格的過程中,要注意下面幾點內(nèi)容。
1.要有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意志鑄造了生活中的強者。任何人要想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都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對于希望成為演說家,并形成獨具個性的演講風格的青年人來說,意志則是成功的基石。
有了堅定的意志,我們會對演講充滿成功的自信。
缺乏自信是意志動搖者的一個通病。而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自信的時候,他是不可能為鍛煉自己的演講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充滿自信等于鼓足風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V挥行判陌俦?,才能勇往直前,向預定目標沖刺。
有了堅定的意志,我們就能向預定目標前進。心理學家認為,意志是主體為了實現(xiàn)預定的目標而自覺努力的一種心理過程。要想成為一個演說家,堅強的意志至關重要。因為有了堅強的意志,就會產(chǎn)生必勝的信心,就會克服一切困難,堅定不移地朝著預定的目標走下去。
有了堅定的意志,我們就能戰(zhàn)勝自卑和羞怯。說話時面紅耳赤,虛汗直冒,或者張口結舌,語無倫次,這種“社交恐懼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因此,要想成為演說家,就必須用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自卑和羞怯,追求心理的鎮(zhèn)定,做到談吐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有了堅定的意志,我們就有了毅力和韌性。要實現(xiàn)預定的目標,不僅要有始終如一的堅定追求,而且要有百折不撓的堅韌毅力。
雅典的著名演講家德摩斯梯尼為了糾正口吃的毛病,訓練自己的演講口才,竟把小石子含在嘴里練習,經(jīng)過整整12年的艱苦磨煉,最后才踏上了成功之路。如果德摩斯梯尼沒有堅強的意志,他根本吃不了這個苦,也就根本不可能登上演說家的寶座。
2.抓住一切練習的機會
抓住一切機會,運用恰當?shù)姆椒炭嗄?,是演講口才家們?nèi)〉贸晒Φ囊粭l重要經(jīng)驗。磨煉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如下。
(1)講
要想學會游泳,就必須下水。如果不下水,那么,游泳知識再豐富,游泳書看得再多,也仍然是個“旱鴨子”。鍛煉演講口才也是如此。只有利用一切機會多講、多發(fā)言、多參加論辯,不怕別人笑話,這樣,假以時日,自己的演講口才就會有長進。終日緘口不語,永遠也不會有進步。
(2)讀
培根有一句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多讀書,會使人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視野開闊,語言豐富。因此,要鍛煉演講口才,讀書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當然,讀書也包括朗讀和唱讀。
(3)誦
凡是動人的、充滿魅力的演講口才,都是既傾注演講者熾熱的情感,又有抑揚頓挫、高低快慢的語調。而誦則是鍛煉語調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同時也能糾正口吃的毛病。誦是背的藝術化,經(jīng)常誦讀,對于提高演講的口語表達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4)背
赫爾岑說:“書是和人類一起成長起來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學說,一切打動心靈的熱情,都在書里結晶成形……”這就告訴我們,書中有充實演講口才所需的智慧和學問,如論辯的實例、演講的名篇、語言的藝術等。在讀書的基礎上,適當?shù)乇骋恍┟?、名段、名句,加深理解,對于訓練自己的演講口才,是大有益處的。
(5)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演講口才是經(jīng)過長期磨煉才形成的。古羅馬著名雄辯家和演講家西塞羅說得好:“訓練有文化素養(yǎng)的雄辯家的方法,不在于背誦演說的規(guī)則,而在于實地練習?!碑斎唬毩曇鶕?jù)自己的思維能力、語言水平和心理特征來確定其重點,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主要應從語音、語量、語力、語調、語匯、語速、語脈、語境、語態(tài)九個方面,加以嚴格訓練,揚己所長,補己所短,持之以恒。經(jīng)過長期訓練,肯定能練出好的演講口才。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在社會實踐中磨煉演講口才。
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磨煉演講口才的最好課堂,世界著名的演講口才大師都是在這個大課堂里鍛煉其口才的。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演講口才是人所共知的,但他剛開始演講時卻感到非常緊張。一次,他在議會發(fā)表演講,剛講到一半,忽然忘了下文,怎么也想不起來,憋得面紅耳赤、冷汗直流,沒辦法,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家蕭伯納年輕時十分靦腆,見人不敢說話。如果有人請他做客,他總要在人家門前徘徊二十幾分鐘,才能鼓起勇氣進去。后來,他參加了一個叫考求者學會的辯論會。在會上,他開始不敢講話;后來覺得不能緘口不語,便移動發(fā)抖的雙腿站了起來,做了第一次當眾演講。這次演講對他的刺激很大,因為聽眾把他當成了“十足的傻瓜”,他在眾人的哄笑聲中狼狽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從那以后,蕭伯納發(fā)誓要完全掌握演講的藝術,一有機會就要當眾演講。他遵守了這一誓言,不管什么地方舉辦演講會,會場里總會出現(xiàn)蕭伯納。
這樣,他們依靠長期艱苦的磨煉,最終獲得了成功,成了著名的演說家和雄辯家。
只要下工夫,只要在實踐中刻苦鍛煉,人人都能擁有好口才,人人都能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演講風格。
提煉自然的演講風格
沒有人喜歡呆板的程序化的演講。演講者不僅要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而且要學會把自己光彩的一面展示給觀眾,提煉自然的演講風格。怎樣才能提煉自然的演講風格呢?
◎演講要符合自己的背景
從自己的背景出發(fā)來組織演講。如果你是個農(nóng)場主,要在一個肉制品包裝公司發(fā)言,你用平常和朋友交談的方式說話,結果你抱怨說下面的氣氛冷冰冰的,毫無生氣。其實你的職業(yè)和興趣圈中都有自己特殊的說話方式,你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因為周圍的人都是這樣說話的。
作家杰克·韋伯在寫作《騎兵猛龍》時,花費了好幾周時間和偵探們一起值夜班。他告訴他們他想了解他們談論自己職業(yè)的語言和說話方式,“我們說得和你一樣呀?!钡钱旐f伯問他碰到嫌疑犯時,他的第一反應是什么,他說:“我先去R(記錄)和I(查明身份)部門,然后去找嫌疑犯的P(犯罪記錄)。”韋伯興奮地大叫:“對了,我找的就是這個!警察語言!”我們應該借鑒韋伯的經(jīng)驗,收集一些行業(yè)的特殊用語,用在自己的語言中。
這些地道的表達能使最普通的演說變得非常親切,而且能讓別人感到你是業(yè)內(nèi)人士,更加仔細地聆聽你的高見。
◎選擇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
如果談話內(nèi)容是自己熟悉的,那你就會非常自信,這樣就能給聽眾帶來權威感,人們會非常認真地聽你發(fā)言,而忽視你的語法錯誤。
◎自己不會時要勇于承認
如果別人問你一個你不熟悉或不懂的問題,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因為你的謊言遲早會被戳穿,別人就會懷疑你的信譽,認為你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最好的辦法是承認你忽視了這個問題,會想辦法了解更多,并且弄清楚答案。如果這樣做,人們不僅不會看不起你,還會認為你是個坦率和真誠的人,從而更加尊重你。
◎說話要自然
用你自然的語調和語速說話,不要隱藏自己的口音、語調等特別的說話方式。調查顯示人們對說話音調過高的演講者非常反感。口音其實代表一個人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厚的人生經(jīng)驗。想想那些著名的演員或演說者,不正是獨特的嗓音使他們與眾不同嗎?這說明特殊的腔調和說話方式不僅不會有影響,反而會增加你演說的吸引力。人們可能認為你的觀點更有分量,而且更加睿智。即便你在發(fā)言時出現(xiàn)小小的失誤,口音甚至可以彌補這些失誤。所以你完全應該輕松地講話,因為口音可以讓你的演說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演講中賦予真情
在說話時,你不要讓別人覺得你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或者過于激動,讓聽眾感到來不及反應。不過,你完全可以讓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熱情、興趣、憤怒、同意、疑惑——只要是你的真情實感,都可以自然地宣泄出來。世界級的演說家都承認再煽動性的語言也沒有自然的情感來得更有說服力。(再貧乏或枯燥的主題,只要演說者表現(xiàn)出強大的興趣,其他人也會認真聆聽,想弄明白興趣所在)這里提出了一些建議,你不妨試試。
(1)我的語音是否單調?
(2)我使用什么樣的語言?
(3)演說時要輔以手勢嗎?
(4)我的體態(tài)動作是否過多?
(5)我的儀表傳達了什么信息?它對演說有促進作用嗎?
(6)我的體態(tài)動作、說話語音和遣詞造句是傳達了同一信息,還是互相沖突?
你不斷地給自己提出這些問題,這也正是聽眾會提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有助于引起你對演說風格的關注,有助于你意識到需要改進的環(huán)節(jié)并切實地改正它。當你向自己提這些問題時,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你也懂得怎樣去修正它并力求使自己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