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做個不生氣的人(1)

如果想珍惜有限的時間,就必須趕走無意義的憤怒情緒。當你覺得快要發怒時,請告訴自己:“生氣就是認輸。”輸給誰?輸給你自己的人生。

氣大傷身:生氣有損健康

你是愛生氣、容易暴怒的人嗎?是不是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大動肝火,甚至氣得臉紅脖子粗、全身發抖呢?

當你覺得那些糟糕的事情讓你心情不佳時,會不會覺得生氣才是最佳的發泄方式,而且已經習慣這種方式了呢?可是,動不動生氣會導致一個直接的后果,那就是——它會損害你的健康!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為研究生氣對人健康的影響,進行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把一只玻璃試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結果發現,同一個人,當他心平氣和時,所呼出的氣變成水后,澄清透明,毫無雜色;悲痛時的“氣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時有淡綠色沉淀;生氣時則有紫色沉淀。愛爾瑪把人生氣時的“氣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只過了幾分鐘,大白鼠就死了。他進而分析認為,如果一個人生氣10分鐘,其所耗費的精力不亞于參加一次3 000米的賽跑;人生氣時,很難保持心理平衡,這時體內還會分泌出帶有毒素的物質,對健康不利。

美國心臟協會發行的《循環》雜志指出,暴躁易怒的人心臟病發作或是突然暴斃的幾率比冷靜、不易生氣的人高兩倍以上。

由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阿恩沃爾夫·西格曼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101名男性和95名女性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44名已經確診有心臟病的人和99名沒有得心臟病的人。研究包括測量每個人在運動之后心臟的血流量。

研究結果表明,與沒有統治欲和性情平和的人相比,有統治欲的人得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47%,易怒的人得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27%。

研究還發現,不善于表達自己憤怒的女性,更容易得心臟病。而傾向于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憤怒的男性,也更容易得心臟病。這就說明,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他們經常發怒,便容易得心臟病。

研究人員同時表示:這項研究相當重要,因為如果長期處于情緒不佳、易動怒的情形之下,對于身體健康具有絕對的負面影響。

雖然本研究并沒有明確指出高血壓與心臟病之間的關系,但可以確定的是,血壓正常而容易生氣的人,他們罹患心臟病的幾率比其他人高,相對地也增加了危險性。

中國傳統醫學也認為生氣有損健康。《黃帝內經》明言告誡:“怒傷肝。”肝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僅能分泌膽汁,調節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而且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

怒傷腦。氣憤之極,可使大腦思維突破常規活動,往往做出魯莽或過激舉動,反常行為又形成對大腦中樞的惡劣刺激,氣血上沖,還會導致腦出血。

怒傷神。生氣時由于心情不能平靜,難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無精打采。

怒傷膚。經常生悶氣會讓你顏面憔悴,雙眼水腫,皺紋多生。

怒傷內分泌。生悶氣可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傷心氣憤時心跳加快,出現心慌、胸悶的異常表現,甚至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怒傷肺。生氣時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氣逆、肺脹、氣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怒傷腎。經常生氣的人,可使腎氣不暢,易致閉尿或尿失禁。

怒傷胃。氣懣之時,不思飲食,久之必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

看來,為一點點小事生氣,代價也太大了吧!

氣極傷心:生氣的極端是絕望

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當一個“成功人士”突然間發現自己擁有的一切都不再真實,所有在乎的人和事,隨時都會化為灰燼,這時哪怕一個毫不相關的人漫不經心的一句話,都會刺傷他。他萬念俱灰,自己生命中永遠不可替代、無法復制的那一部分,就會從此消失。留給自己的,只有無盡的悲傷、悔恨——為什么當時自己沒有做出另一種選擇:不要讓兒子去參加這次比賽,不要去那個加油站,不要打開自己的遠光燈……隨后,在徹底的絕望中,詛咒這個世界,詛咒信仰的神明,詛咒自己。

翻翻報紙的社會新聞版我們會看到類似的故事:被解雇的職員闖進辦公室,持刀刺傷自己的上司;看上去唯唯諾諾的丈夫,殺害自己的妻子之后自殺身亡;品學兼優的留學生,持槍襲擊同胞,震驚校園……他們的親朋好友總會在事后感嘆:“他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人,真不敢相信會做出這樣的事來。”他們沒有看到,那些積壓在人心里的憤怒,是如何在長期壓抑中逐漸膨脹,最終變得不可收拾的。

內心壓抑的憤怒始于否認、沉默和回避,積壓久了會讓人從心里面垮掉。在沖突之后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沒有生氣,只是挺失望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說這話的人,確確實實是生氣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認而已。但是否認并不能讓怒氣消失,他們更愿意躲開惹自己生氣的那個人和那種場景,刻意保持距離。

這是被壓抑的憤怒。郁積的憤怒通常會以一種被稱為“消極攻擊”的行為表現出來,比如,對別人的要求不理不睬——你讓他干什么,他偏不;你指東,他偏要打西。

憤怒是為了讓人們能積極地去面對那個傷害了自己的人或事,如果人們沒有這么做,憤怒就會累積。

心理學家稱:“如果多年來我們一再遭遇委屈,我們情感的承受力就會耗盡。”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我們會把多年來積壓在心里的憤怒發泄在身邊的人身上;其二就是變得抑郁,感情會漸漸枯萎,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變得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第一種情況會產生破壞性的行為,第二種情況就是絕望了。

生活中,憤怒無處不在:夫妻間吵架拌嘴,員工對老板的抱怨指責,孩子頂撞父母或者父母責罵孩子,甚至下班路上的擁堵,也能讓我們坐在車里,一邊狂按喇叭一邊破口大罵……從小到大我們被一再告知發怒是不好的,那些直接或者間接的生活經驗也讓我們知道,發怒的“破壞力”有多大——失去朋友、得罪親人或者丟掉飯碗。可問題是,當我們“怒從心頭起”的時候,如果沒有適當的渠道發泄的話,我們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絕望。

因此,有了怒氣的時候,不要憋在心里,而應當想辦法進行疏導。

氣易失和:脾氣太大影響人際關系

陳、黃兩家鄰居,為10平方米的一塊曬麥場發生爭執,陳將黃家麥子一腳踢開,黃一氣之下撿起磚塊將陳打得頭破血流,因傷勢嚴重,黃被依法判刑1年6個月。當問及他犯罪的動機時,回答卻是驚人的簡單:“我咽不下這口氣!”現實生活中,因“咽不下這口氣”走上犯罪道路的屢見不鮮。如有的街坊鄰居,為一寸地基、一只雞鴨乃至一句閑話,動輒吵嘴打架,非要爭個山高水低不可。俗話說“小事是大事的根”,小不忍則亂大謀,打架斗毆無贏家,往往兩敗俱傷,給家庭帶來不幸,給社會增添不安定因素。居家過日子,鄰里之間,瓜藤瓜蔓連連扯扯,少不了結點疙瘩,低頭不見抬頭見,也難免碰了肩膀踩了腳。這些小事,只要心胸開闊些,彼此謙讓諒解,自然煙消霧散。但遺憾的是,一些人心胸狹窄,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動怒爭氣,提刀弄杖,打架斗毆,最后釀成悲劇,后悔晚矣。

與人相處,無論是因公還是因私,都最忌扯著嗓子,怒氣沖沖地大聲爭吵。

有散文家說:“善良的天性比機智更令人愉快,穩重的心態比伶牙俐齒更讓人佩服。”假如你與別人意見有分歧,完全可以討論,但不要爭吵。只要出于善意,討論時對事不對人,同樣會令雙方有所收獲。相反,那種毫無分寸和理智的爭吵,一方激烈地攻擊另一方,拼命地維護自己,這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所不為,也不該為的事。

信念與偏見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信念不需要動怒就可以闡述清楚,征服人心;而偏見則往往不得不靠聲音來虛張聲勢。

不是說凡是發怒的人,看法都是錯誤的,而是說他根本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見解。討論問題的原則是,要從容鎮定地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努力不讓對方厭煩,不迫使對方沉默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保持冷靜、理智和幽默感。只要你能夠聽我說,我也愿意聽你講;如果我們能讓自己專注于問題的討論而不是引向感情用事或固執己見,那么討論就不至于上升為爭吵。

如果我們的聲音漸漸提高,說出“我認為這種想法愚蠢透頂”這樣的話,就是一種傷害他人的反駁了。這時,旁觀者焦慮不安,朋友們躲到背后去,也就不足為奇了。為贏得一場爭吵而失去一位朋友,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爭吵使人們分離,而討論卻能使人們結合在一起。爭吵是野蠻的,討論則是文明的。

一位所得稅顧問為了一筆不該收所得稅的款子和稅務稽核整整爭論了1個小時,那位稽核傲慢而又頑固。顧問決定不再同他論理,改變了另一個話題。顧問說:“比起其他要你處理的重要事情來,這件事實在不足掛齒。我也研究過稅務問題,但那是書本上的死知識,你的知識卻是從實踐中來的。有時,我也真想有份像你這樣的工作。”這下,稽核在椅子上伸直了身子,開始和顧問談起他的工作,態度慢慢地友善起來。3天后,顧問接到了他的電話,說是那筆所得稅決定不征了。

這位稽核要的是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顧問越和他爭論,他越要強調職務上的權威。一旦承認了他的權威,爭論自然偃旗息鼓了,而他也同樣變成了一位態度寬容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揭东县| 永清县| 定日县| 清徐县| 专栏| 肇东市| 平南县| 五家渠市| 镇江市| 汝州市| 浪卡子县| 临城县| 霞浦县| 巨野县| 西乡县| 长寿区| 宝丰县| 略阳县| 宁陵县| 临夏县| 财经| 江达县| 武陟县| 台州市| 霍林郭勒市| 阿克陶县| 双柏县| 龙江县| 玉树县| 万载县| 理塘县| 张家港市| 桐乡市| 温州市| 剑阁县| 二手房| 呼和浩特市| 马公市| 社旗县|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