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北宋初期(9)

  • 北宋名家詞選講
  • 葉嘉瑩
  • 4687字
  • 2015-08-21 19:21:52

柳永年輕時即以填詞出名,不但市井的人喜歡他的詞,宮中也傳唱他的詞。他的《傾杯樂》就曾傳唱禁中,詞中開端有“禁漏花深”之句。禁,宮禁,就是宮中;漏,指的更漏,古代計時用銅壺滴漏。

禁漏,指宮中的夜晚。禁漏花深,指宮中春天繁花盛開的夜晚。詞中又說“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這首詞是贊美都城帝里在元宵佳節的繁華享樂生活。仁宗,作為專制的君主,是喜歡聽別人贊美歌舞升平的,因此這首詞在宮中曾傳唱一時。

可是,自從柳永考試不中,寫了《鶴沖天》詞,就得罪了仁宗。

詞云:“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又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更說:“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從這首詞,可以看出柳永是一個大膽的、敢于破壞傳統的人。當時士大夫鄙薄市井俗詞,而柳永因為具有浪漫的性格和音樂天才,卻敢于寫這些詞。而當士大夫階級因他寫市井之詞而看不起他,排斥他,致使他不能順利取得功名時,他就寫了這首詞,表示了他對仕宦、對士大夫的輕鄙,你們算什么,我自是白衣卿相。白衣,是沒有功名、官職的人。我寧愿不要浮名了。這首詞也為落第的秀才們鳴了不平,因此被落第秀才傳唱一時。這樣統治階級可就不高興了。所以宋人筆記中有關于柳永改名的記載,說是因為柳永年輕時多為歌伎酒女填詞,被士大夫們認為品格卑下,詞語淫穢,影響了他的仕宦,一直不如意,所以才自“三變”改名為“永”。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柳永生病,后來才改名為“永”。總之,宋人筆記因是傳聞之詞,故有不同之處,但大同而小異,從中也可以看出柳永的一些生平跡象。

這首《鶴沖天》詞,不僅表現了柳永對仕宦對士大夫的鄙薄,還表現了柳永的滿腹牢騷。我們知道,有的人不得志而發牢騷,是空發,因為他既無志意,又無才能,所以別人才看不起他;而有的人是真的有才能,有志意,而不得施展,因此發牢騷,柳永就是這樣的人。柳永的浪漫性格固然有點像浪子,但他終是仕宦家庭出身,受家庭影響,他也有儒家的志意和傳統。他曾任定海縣曉峰鹽場鹽監。《定海縣志》載柳永《煮海歌》一首,是一首七言古詩,相當長,寫出了鹽民艱苦的勞動和窮困的生活。其中寫鹽民的艱苦勞動過程:“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風干日曝鹽味加,始灌潮波成鹵。鹵濃咸淡未得間,采樵深入無窮山。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出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寫出了鹽民的艱難困苦,怎樣積存海潮,怎樣采樵,怎樣煮鹽。

還寫出了鹽民的貧困生活:“自從潴鹵到飛霜,無非假貸充糧。秤入官中充微值,一緡往往十緡償,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是說鹽民一年沒有收入,只有借貸為生,等鹽煮了出來,又要交稅、還債,饑餒勞苦使得鹽民雖然是人的形狀但是青黃憔悴、面如菜色。可見柳永對鹽民非常同情。他還為鹽民呼吁說:“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余財罷鹽鐵。”希望國家能減輕鹽民的賦稅徭役。可見柳永還是有用世濟民的志意的。據說柳永的詩也寫得很好,可惜現在只傳下來三首。

柳永的才能也曾有人欣賞。據云柳永中進士以后曾到睦州(今浙江建德)做推官。不過一個多月,知睦州的呂蔚很欣賞柳永的才干,準備給他升官,報到朝廷,當時的侍御史郭勸說:“三變釋褐到官始逾月,善狀安在?”結果就沒給柳永升官。(見葉夢得《石林燕語》)又有一次,有人推薦柳永的才能,要求給他升官。仁宗說:“得非填詞柳三變乎?……且去填詞。”(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嚴有翼《藝海雌黃》)

雖然各種筆記說法有所不同,但總而言之,都說《鶴沖天》詞對朝廷的輕鄙態度,得罪了朝廷,因此柳永總是不得志。后來柳永填詞時,簽名寫上“奉旨填詞柳三變”,反抗的態度隱然可見。在他不得意時,他在詞中說:“幸有意中人,堪尋訪。”是說安慰我的悲傷的幸有我所喜愛的人。柳永本來性格就浪漫,失意以后更縱情于歌伎酒女之間。我們知道,有些英雄在失意的時候,有時也寄情于女子的愛情。

辛稼軒就曾有詞句說:“個里柔溫,容我老其間。”在他抗敵的壯志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時,他說這樣的話。但他不是真的這樣,所以他又說:“卻笑平生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是說我雖然在功名事業失望以后,愿意沉醉在愛情之中,但我還是有三箭平定敵人的本領,不甘心老于溫柔鄉中,這里用了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但是,辛稼軒的主要生活是英雄事業,像這樣的詞不過是失意時的點綴。而柳永,則大部分生活陶醉在愛情之中。二人的比例不同。但是柳永也還是有事業之心的。不但剛剛在睦州做推官時就有人推薦,后來做官久了,據云有都知史某也“愛其才,憐其潦倒”,想把他推薦給皇帝。

當時國家正是老人星出現,又是圣壽,史都知就讓柳永寫詞,柳永欣然寫《醉蓬萊》詞(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關于寫這首詞,筆記中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史都知要推薦柳永,所以讓柳永寫詞,帶到宮中,皇帝卻不喜歡。一說是柳永托太監帶到宮中,皇帝不喜歡(見《澠水燕談錄》及《后山詩話》)。總之,柳永想歌頌皇帝,得到仕用,但詞中有幾句話卻得罪了皇帝,即“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數句。宸游,是尊稱,說皇帝在花園中游賞。鳳輦,皇帝乘坐的車。“度管弦清脆”,因當時正值秋天,天高氣爽,月明如水,人們聽到弦管聲音非常清脆,就可以想到皇帝在什么地方游賞。但是“宸游鳳輦何處”六個字卻犯了仁宗的忌諱。因為仁宗悼念他父親真宗的挽聯也有這么一句,是說當年陪父親在花園游賞,而今父親卻不在了,是哀悼之詞。

柳永這里是贊美之詞,但卻與挽聯暗合。在挽聯中,“何處”是指人死了,不知到哪里去了。而仁宗現在還活著,便認為寫這個“何處”不吉利。又仁宗讀到“太液波翻”一句,曰:“何不言太液波澄?”遂擲詞于地。翻,是說水波翻動。太液池,是宮中花園里的池名。這句本來是說花園里的池水被秋風吹動,可是仁宗的聯想太豐富了,由翻動聯想到國家的不安定(翻,有不安定之意),所以擲其詞于地。柳永自此不復被擢用。柳永雖然屢次因填詞得罪,但是確有人推薦過他。而且從《煮海歌》也可見柳永不是只知享樂,沒有志意的人。因此柳永的詞中也寫到了才志之士的悲慨,而這一點卻一向不大為人所注意。

說到柳永的詞,一般人常只注意他在慢詞的方面開拓了詞的形式,這是很不夠的。我們比較溫庭筠的詞來看一下。像溫詞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這個“小山”無論是山枕、山屏、山眉,都是很多詞人用過的。不過溫庭筠用得好,能引起更多的聯想,但語言總是陳舊的。而柳永,卻用清新的詞語,寫出了親身的體驗。

柳永的詞可以分雅詞和俗詞兩類。當時北宋流行兩類詞,一類是士大夫填寫的雅詞,一類是市井傳唱的民間俗詞。寫雅詞從五代的韋莊、馮延巳等人起把詞當做抒情詩一樣來運用,抒寫自己的感情;俗詞則是市井間的流行歌曲。柳永的詞便可以分二類,一類是抒寫自己懷抱的雅詞,一類是為樂工歌伎寫的俗詞。我們要分別來看。如柳永的《定風波》詞的“芳心是事可可”、“終日厭厭倦梳裹”、“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寫一個女子對遠別的情人的懷念,因此人們認為柳詞的詞句、情事都俗鄙。但柳永用的是新鮮的詞句,不是用陳舊因襲的詞藻來寫,不是用一般常用的金玉錦繡、山枕翠屏來寫,這就是一種創新。尤其在北宋初,大家都因襲相近似的辭藻,柳永的創新就更顯得突出。柳永寫的俗詞,敢于用新鮮的詞句,寫出大膽的露骨的真切的生活中的婦女的感情。

當時一般人寫的都是詩化了的婦女的感情,都是用詩人的口吻寫女性的感情。例如溫庭筠的“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把女孩子的相思寫得含蓄,寫得很美。而柳永不是用詩化的口吻,是活生生的口吻,這是開創。如柳永的“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說早知情人一去無消息,不如當初不讓他走,只和他在一起,“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這就與溫詞不同,這里有生活的真實,有大膽創新的一面。但那些詩化的女性的口吻有一種效果,就是容易引起人們的寄托之想。

因為中國文學傳統上是把才士比做婦女的,所以象征化的婦女,能引起人們對于才士不遇的聯想。而柳永的詞太真實了,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婦女形象和口吻,就不能引起人們的高遠的聯想。因此,人們認為柳永的詞鄙俗,其實柳永的俗詞正有他真切、大膽地反映婦女生活的開創性的一面。

關于柳永抒寫自己懷抱的雅詞的好處,前人一般曾提出來幾點最突出的特色。

一是工于寫羈旅行役。如柳永的《鳳歸云》詞:“向深秋,雨余爽氣肅西郊。陌上夜闌,襟袖起涼飚。天末殘星,流電未滅,閃閃隔林梢。又是曉雞聲斷,陽烏光動,漸分山路迢迢。驅驅行役,苒苒光陰,蠅頭利祿,蝸角功名,畢竟成何事,漫相高。拋擲云泉,狎玩塵土,壯節等閑銷。幸有五湖煙浪,一船風月,會須歸去老漁樵。”

在這首詞中,前半闋寫旅途景色不僅細致生動,極有層次,而且都是眼前非常真切的感受,沒有一句陳腐因襲的濫言。但這還不是柳永羈旅行役之詞的最大的好處,更可注意的,我認為是他不僅把景物情事寫得好,而且詞中有一種悲哀和感慨。柳永由于儒家的傳統和仕宦觀念,故總是不能放棄仕宦的道路,但又得不到施展,一生流離輾轉,面對官場的黑暗,被迫同所愛之人離別,為了微薄的利祿到處奔走,因此他內心有很多悲慨。柳永一生仕宦不得志,經常輾轉于各地方的卑微官職之中。古代轉職要單人匹馬或乘船自己去,旅途是很凄涼的。

《鳳歸云》詞所寫的就是輾轉途中的凄涼之情。詞中說“漫相高”,“漫”,是徒然之意。為了蠅頭的利祿,蝸角的功名,付出了那么多的代價,甚至和自己心愛的人離別,以為如此便可博得了功名利祿,但又有什么好處呢?這里面有很深的感慨。使柳永不能放棄功名利祿的原因,一是他的仕宦觀念,二是經濟的原因。陶淵明不做官,歸去來,因為他仍有“田園”可以歸耕。而柳永如果歸去的話,歸去何處呢?據王禹《送柳宜通判全州序》,說柳宜家中多不幸,“有死喪疾病之事,旅鬢生雪,朱衣有塵”,生活不富裕。柳永也是一直做小官,收入也不多。以前考試又多次不中,也不富裕。所以柳永不能放棄利祿。可見柳永輾轉艱難的游宦生活是有許多不得已之處的。這樣,我們才能體會柳永所寫的羈旅行役之詞不僅情景真切,同時又有極深的悲慨。

二是說柳永詞音律諧婉,敘事詳盡,有頭有尾。音律諧婉,我們可以看他的《雪梅香》一詞。臺灣有一位講詞的鄭騫先生,編過一本《詞選》,其中評這首詞說:“此調流利頓挫,甚為美聽。”流利,是通順地一直下來;頓挫,是有曲折。這本來是不同的兩種美,但柳永把這兩種美結合起來了。《雪梅香》牌調很少有人填,在這兒我們可以順便一談柳永對詞的牌調的開拓創新。北宋初的詞人,如晏殊、歐陽修,只用很少幾個牌調,如《浣溪紗》、《玉樓春》等。而柳永《樂章集》中的牌調比任何人都豐富。

柳永也寫短小的令詞,而且也寫得很好,即如我們講義中所選的《少年游》及《鳳棲梧》(即《蝶戀花》)等,便都是極耐人尋味的富有感發和涵蘊的令詞。但柳永所用的慢詞長調,則在詞的發展開拓方面似更為值得注意。本來在早期的俗曲中如《云謠集》等便都收有長調的慢詞,像柳永所用的《鳳歸云》、《內家嬌》等曲調便也都見于《云謠集》,但柳詞的句法和平仄都與之不盡相同,何況柳永還有許多牌調,是未見別人使用過的。柳永在這方面的拓展是不可忽視的。這種拓展,還不僅形式而已,而且也足以表現了柳永在精神方面有不同于當時一般士大夫的一種敢于采擇俗曲的開放精神。當然,這也因為柳永有音樂天才,精通音律,才能善于采擇拓展。因此,他用的牌調多,變化也多。這首《雪梅香》的音律就很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上林县| 玉门市| 丹凤县| 南汇区| 陕西省| 巴林右旗| 那坡县| 平乐县| 田阳县| 六枝特区| 张家川| 喀喇| 玉门市| 文昌市| 贞丰县| 广饶县| 兰考县| 洪泽县| 文化| 山西省| 靖远县| 锦屏县| 镇安县| 中方县| 霍林郭勒市| 施秉县| 海门市| 佛坪县| 朝阳县| 汕头市| 建平县| 开化县| 九寨沟县| 南丰县| 城固县| 清原| 灵寿县| 庐江县| 乌苏市|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