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禪海鉤沉(7)

  • 看破不說破
  • 胡適
  • 4900字
  • 2015-07-06 09:26:25

如此,經過神會三十年(730-760年)的苦戰和說法,獲得正式承認慧能為六祖和神會為七祖,中國的第一個禪宗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到了第8世紀的后二十五年,禪宗各派開始了一個大匯合——幾乎是每一個禪師或禪派都奔湊到慧能和神會的一系之下。要跟剛死不久的神會拉上關系,并非易事。但慧能在第8世紀初年即已去世,而他的弟子大都又是些生活或死于山林洞窟之中的苦行頭陀,如果宣稱曾經參訪他們,這就不難了。因此,到了那個世紀的后幾十年,部分不知名的人物都被記起或發現。其中如此被發現的兩個,有湖南衡山的懷讓和江西青原的行思。這兩個人的名字,無論是神會為慧能所作的小傳(在鈴木輯的《荷澤神會禪師語錄》之末)中,或最古的《六祖壇經》中,都沒有提到。最偉大的禪師之一的馬祖,也是上述名單中的一個原出楞伽和尚智詵所傳兩系之一的成都凈眾寺。但馬祖于788年死后,他的傳記說他在懷讓會下參學而契頓悟玄旨。與他同時的另一位大師——一般稱為石頭的希遷,據說系在行思會下參學得法。

此外,還有一個稱做牛頭宗(在今南京附近的牛頭山)的禪派,系由與佛教史家道宣(667年卒)同時的法融(657年卒)所創立。道宣在2433字的《法融傳》中,并未提到他與達摩楞伽宗的關系。但在第8世紀,牛頭宗的和尚都愿意承認他們的祖師曾經一度做過達摩下四祖道信的學生。如此,牛頭宗的創立者便成了六祖的“師伯”了。

禪宗的這個大匯合就這樣繼續著。在一百年的時間當中,幾乎所有禪宗各派各系,在精神和法統上,都成了“禪宗正脈”六祖的兒孫或與他有親屬關系了。

第8世紀的禪宗七派

我在上面所說的——神會對成為“兩京法主”和“三帝國師”的那一派所作的挑戰與攻擊,他之宣說以頓悟觀念為基礎的新簡佛教,他之四度被逐和被召回為國出力,以及為爭取他那一派獲得“真宗”地位所作的努力與勝利——在歷史上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個更大運動的一部分,可以正確地看作佛教內部的一種革新或革命。這個運動在第8世紀時即已醞釀,并擴展到中國的許多部分,特別是南方的絕大部分——從西部的城市成都和資州,到東部佛教中心的揚州、江寧(南京)及杭州;從湖南和江西的深山,到韶州和廣州的南部區域。神會本人系一個革命時代的產物,在這個時代中,佛教和禪宗方面的偉大人物,總以某種方式想著危險的思想,講著危險的教義。

神會是一個政治天才,他不但看出了時代的趨勢,且深知攻擊的目標和方法。因此,他做了這個新運動中的政治家和戰士,開了革命的第一炮。他的長壽,他的辯才,特別是他的勇氣和猛利,使他大獲全勝,而一個強有力的正統于焉瓦解。使他輕易獲勝的,也許是基于一個事實:他那猛烈而又強韌的攻擊戰術和他二十多年的簡明而又風靡的布教影響,已經為他自己和他的目標贏得了大批信眾和許多有力文人與政界朋友的支持。在神會被逐期間最先為慧能寫傳的詩人王維,非但以不可誤解的文辭說慧能得了“祖師袈裟”,并說神會之被整是一種“抱玉之悲”,最不公平。此外,王維的朋友——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亦在他的長詩中述及“門求七祖禪”的話。因此,慧能和神會的目標,在未正式達到之前,早就勝利已定。

至此,革命成功的時機已經成熟了。而各派之爭祖涌向前導隊伍,只不過是這個勝利之為各宗自由派、急進派和“異端”分子所歡迎的另一個證明罷了。對他們而言,這個勝利無疑是一大解放,將他們的思想和信念從傳統和權威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危險思想知道些什么呢?

在未介紹第8世紀禪宗的急進思想之前,讓我們先來聽聽當時的一位嚴肅批評家梁肅(753-793年)的意見,也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這位曾經活在那個世紀下半期的批評家,對于他那一時代反偶像的革命性教示頗感不安。他是當時的散文大家之一,又是天臺宗舊派禪的一位忠實追隨者,該宗于第6世紀最后數十年在其創立者智者大師的努力下達到了頂峰,但到了第8世紀已經為它那百科全書式的煩瑣哲學壓垮而成了一個衰退的宗派。下面所錄便是梁肅所反映的意見:“今之人正信者鮮,啟禪關者,或以無佛無法、何罪何善之化化之。中人以下馳騁,愛欲之徒出入,衣冠之類以為斯言至矣,且不遞耳,私欲不廢。故從其門者,若飛蛾之赴明燭,破塊之落空谷……與大眾魔外道為害一揆。”這是他那個時代危險思想流行的一個見證。

學識淵博的和尚宗密(841年卒),盡了畢生之力,集了將近一百家禪師的述作,上自達摩來華,下至他那個時代。可惜的是,他所集錄的這部大作《禪源諸銓集》,大部已經散失,如今只剩一篇《都序》,是他對禪宗各派所作的分析和評判。他在這篇序言(其本身即是一本小書)中,將“當代”禪學運動分成十大宗派,又將此十派歸納為三大主流:(一)是“息妄修心宗”,為舊派的禪印或度禪的延續。(二)是“泯絕無寄宗”,以“無法可拘,無佛可求”教人,此宗包括牛頭山和石頭兩系。(三)是“直顯心性宗”,教人拋棄一切舊有的形式,直了見性,此宗包括神會和馬祖兩派。

宗密在為一部文字頗簡的《圓覺經》(可能是他自己的杜撰)所做的卷帙極繁的《大疏》中,用了一段很長的文字,列述了禪宗七大派系,并給每一派的宗旨作了一個簡要的總述。在這七派當中,只有三派可稱為舊禪,其余四派都有顯著的革命色彩。茲為敘述方便起見,且不依它們的原有順序,先從舊派介紹起。

這三個舊派是:

(一)由神秀及其弟子所建立的北宗,亦即神會斥為漸修禪的一派。

(二)中國西部的一派,以“念佛”作為簡化的禪法。

(三)智詵派,由跟神秀及與慧能同學的智詵所創立,包括其后由其弟子在成都凈眾寺形成的一系。此派的傳統是把禪法簡化為三句:“無憶,無念,莫忘。”著名的馬祖大師,原來即是出于此派的凈眾寺。

綜上以觀,即使是在舊派的這一集團中,亦有一種掙脫印度禪自創簡化禪的明顯趨向了。

(四)第四派是成都保唐寺的一派,系由無住和尚(774年卒)所建立。他原出凈眾寺,但卻開創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十分激進的宗派。此派所行的是:“釋門事相,一切不行;禮懺、轉讀、畫佛、寫經,一切毀之;所住寺院,不置佛事;但貴無心,而為妙極。”他們傳授了凈眾寺一派的“三句”,惟將最后一句“莫忘”改為“莫妄”。他們說:“起心即妄,不起即真。”

(五)第五派為宗密自稱所屬的一派,亦即神會一派。正如前面已經提到過的,此派棄絕一切修為深信頓悟的可能。宗密非常喜歡引用神會的一句名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這句話最足以表明神會的知解方法。他在他的“語錄”中坦直地說:“我今定尚不立,誰道用心?”又說:“乃至起心求證菩提涅槃。并屬虛妄。”

(六)第六派是屬于牛頭山一派,原是依據般若哲學和龍樹中觀為基礎建立的舊派,在第8世紀新領導者鶴林玄素(752年卒)和徑山道欽(792年卒)領導之下,似乎成了公開的虛無主義者和偶像破壞主義者。宗密說此派示人“無法可拘,無佛可求”“沒有一法勝過涅槃,我說亦如夢幻”。玄素的傳記作者說了一個故事:一個以殘忍聞名的屠夫,聽了他的說法后,即行懺悔,并就所居辦供請他,而他即不顧閑言,欣然前往,與其家人共食。宗密說此派“無修不修,無佛不佛”。

(七)第七派是江西道一(788年卒,因其俗姓馬,通稱為馬祖)的一派。他說:“觸類是道,任心為修。”“所作所為,皆是佛性;貪嗔煩惱,并是佛性;揚眉、動睛、笑欠、聲咳、動搖等,皆是佛事。”故不必起心修為。“了此天真自然,不斷不修,任運自在,名為解脫。”“一不取善,不取惡;浮穢兩邊,都不依怙。”“隨時著衣吃飯,長養圣胎,任運過時,復有何事?”宗密稱此派亦說“無法可拘,無佛可求”。

這就是宗密所記的9世紀初期中國禪宗各派。保唐派是公開的偶像破壞主義者,甚至是反佛主義者。其他三派亦同樣激進,以其哲學含義而言,也許較前者更富偶像破壞主義的色彩。

馬祖的著名弟子之一丹霞天然,某夜與道友在一破廟中過夜。由于天氣酷寒,而寺中無柴可燒,他便將佛像拿來引火取暖。當他的同伴責他褻瀆圣靈時,他說:“我要燒取舍利。”他的同伴說:“木佛怎能燒出舍利?”“既然燒不出舍利,”丹霞說,“那么我所燒的只是一場木頭罷了”。

像這樣的一個故事,只有放在那個革命時代的一般知性趨勢中去看,才能獲得適當的了解。忽滑谷快天教授在《武士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Samurai )一書中曾經兩度引用此一插曲,以表示中國的禪是破壞偶像的。然而,鈴木卻說:“不論丹霞的是非從純粹禪的觀點看來如何,但毫無疑問的是,凡是虔誠的佛教徒,都會認為那是高度的褻瀆行為而予以避免的。”

那些虔誠的佛教徒是永遠無法懂得中國的禪的。因此,他們永遠不能了解馬祖的另一位弟子——學者居士的龐蘊,他留下一首這樣的偈語:“但愿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這實在是一句美妙的言詞,與著名的“奧氏剃刀”(Occam’s razor)同樣銳利,同樣富于摧毀性,后者有一句話說:“本質不必增殖。”在此,我們不妨把老龐的“但愿空諸所有”叫做“龐氏剃刀”或“中國禪的剃刀”,拿它來斬盡殺絕中古時代的一切鬼、神、佛、菩薩、四禪、八定,以及瑜伽六通,等等。

這就是第8世紀的中國禪,正如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一樣:根本算不得禪,只是中國佛教內部的一種革新或革命。

大迫害和迫害后的偶像破壞

但佛教本身的此種內部改革——佛教一宗的這個內部革命,并未能夠使佛教避免一個急劇的外來革命。這個具有毀滅性的外來革命,發生于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是佛教在中國兩千年中受到摧殘最甚的一個史實。

這個歷史上有名的大迫害,系由武宗皇帝(841-846年)下令執行,顯然的,他是受了少數幾個大道士的強力影響,但這人在845-846年所施行的大迫害,正如446年、574年,及其后于955年所加于佛教的殘害一樣,亦系歷久根深的中國民族主義對于外來佛教的一種排斥的表現。早在9世紀初期,中國的一位古文名家韓愈(768-824年)就寫了一篇叫做《原道》的著名論文,公開地斥責佛教為蠻夷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中國之教。他毫不隱諱地提出殘忍的壓制口號,大叫:“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這是824年,亦即在他死的那年的事。經過21年之后,這些野蠻的口號竟然得到了徹底的實施!

這個大迫害雖只延續了兩年的時間,但亦足夠破壞佛教的大部勢力了。經統計結果,計毀大寺及僧院4600余區,毀招提蘭若及禪居40000余區,沒收寺廟田產數百萬畝,釋放男女奴婢15萬多人,迫令僧尼26.5萬還俗。只許長安和洛陽兩個京城各留佛寺一座,每寺留僧30人。在全國228個州中,只有“上州”的州府所在地可以保留佛寺一所,每寺只許留僧10人。所有佛典、佛像,以及與佛教有關的石刻、碑銘,凡是被找到的,都給毀了。于此一滅佛政策實施后,為了表示佛教系番邦夷狄之教起見,皇帝在一道迫害的命令之后特別規定說:“所留之僧,皆隸主客(專門掌理番邦進貢事宜的官職,相當于今日外交部禮賓司之類),不隸祠部。”

此種大迫害,大破壞,盡管殘忍而又野蠻,但對禪僧不但危害不大,相反,可能倒加強了他們的勢力,因為他們根本無須依靠龐大的財產和堂皇的建筑。實在的,他們甚至對于經典也不必依賴。并且他們在理論上乃至行動上,亦有排斥偶像的傾向,至少他們中部分卻是如此。在這次大迫害之后,一位傳記作者在為馬祖弟子——溈仰宗初祖之一的溈山靈祐(853年卒)——所作的一篇碑銘中,非常直率地告訴我們,在大迫害期間要他還俗時,他即“裹首為民,惟恐出蚩蚩之輩”。

而當大迫害過后,準許復興佛教之時,與宗密等許多大師友好的湖南觀察使裴休居士請他出來弘揚佛法,他的弟子建議他把留起的須發剃除,他微笑著說:“你以須發為佛耶?”但當他們再三勸請時,他便又笑著答應了。這是一位大禪師對于大迫害的看法。他似乎并未受到多大擾害。

毫無疑問的,在大迫害之后的數十年間,最偉大的兩位禪師,恐怕要數偶像破壞主義者的德山宣鑒(865年卒)和臨濟義玄(866年卒)了。

宣鑒是第10世紀興起的云門和法眼兩宗的精神祖師。他遵循馬祖之道教人“無事去”,頗有老莊哲學的風味。他說:“諸子,莫向別處求覓,乃至達摩小碧眼胡僧到此來,也只是教你無事去,教你莫造作。著衣吃飯,屙屎送尿,更無生死可怖,亦無涅槃可得,無菩提可證,只是尋常一個無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口县| 神木县| 波密县| 镇安县| 兴文县| 开远市| 甘孜县| 凤台县| 阿克| 方城县| 康平县| 泸定县| 山阴县| 高淳县| 苏尼特左旗| 伊川县| 竹北市| 大安市| 平山县| 平武县| 镇康县| 酒泉市| 焉耆| 普洱| 平安县| 策勒县| 刚察县| 额济纳旗| 宁乡县| 乌兰浩特市| 汾阳市| 墨江| 新乡市| 灌云县| 红原县| 银川市| 南华县| 农安县| 合江县| 二连浩特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