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健被旨入蜀,回至荊南,于族叔公祖位見七世祖文元公所觀寫本《六祖壇經》,其后題云:“時年八十一,第十六次看過。”以至點句標題,手澤具存。公歷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引年七十,累章求解禁職,以太子少保致仕,享年八十四。道德文章具載國史。冠歲過道士劉惟一,訪以生死之事。劉曰:“人常不死。”公駭之。劉曰:“形死性不死。”公始寤其說。自是留意禪觀,老而愈篤。公生平所學,三教俱通。文集外,著《昭德編》十卷,...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子健被旨入蜀,回至荊南,于族叔公祖位見七世祖文元公所觀寫本《六祖壇經》,其后題云:“時年八十一,第十六次看過。”以至點句標題,手澤具存。公歷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引年七十,累章求解禁職,以太子少保致仕,享年八十四。道德文章具載國史。冠歲過道士劉惟一,訪以生死之事。劉曰:“人常不死。”公駭之。劉曰:“形死性不死。”公始寤其說。自是留意禪觀,老而愈篤。公生平所學,三教俱通。文集外,著《昭德編》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