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那些文藝咖啡館里的小情懷(2)

有位美國大叔來店里,葉秀姝用英語問了半天,才知道大叔要吃咖啡配肉夾饃。她滿頭大汗地跑到樓下買了個肉夾饃,大叔在咖啡店里美滋滋地吃起來。看到店里有件胸前印著“中國”字樣的紅色T恤,大叔很喜歡,但只有小號了,問有沒有大號的。葉秀姝又打電話給正在樓下吃晚餐的我,我說需要的話可以定制,現貨沒有了。她又翻譯給大叔,不到兩分鐘又打電話給我,說大叔明天就回美國了,想買給他弟弟。我說那就送給他做紀念吧,大號確實沒了。后來大叔還是沒有拿走這件衣服,說不好意思收。

就是這樣一位正直、堅韌、單純的女孩,雖然因為堅守自己的標準,讓一些事變得麻煩了些,但出發點是好的,做人做事的規范很重要。臨近畢業,葉秀姝也要離開了,走的時候,她將店里的所有原料做了一份詳單,哪些即將用完,哪些還剩多少,方便之后交接。

這樣的認真態度也在日后給了我們不少幫助。在葉秀姝離開后快一年,一次店里的網絡出現問題,需要用戶名和密碼,打客服電話查不到,用戶手冊也丟失了。焦急時刻,我嘗試著發了個短信給葉秀姝:葉同學,你還記得我們網絡的用戶名和密碼嗎?

我不抱希望,卻收到這樣的回復:我將用戶名和密碼保存了一個文檔,叫“上網密碼”,好像在E盤,你看看。

點開E盤,果然找到了賬號和密碼,順利設置了網絡。慶幸之余是羞愧,曾經也覺得這個女孩很傻,干嗎要那么認真!但其實,那些必要的笨辦法是一定要做的,這也是最踏實的方式。

時間來到秋末冬初,學生們喝咖啡的少了,甜點和夏日飲品也不如以往受歡迎了。這個季節,咖啡館的生意也有些冷淡起來,但也必須再找店員。這一次并不太順利,發了幾次招聘信息都沒找到合適的人。后來來了一胖一瘦兩個女生,倆人是閨蜜。聽說需要一個,她們有些猶豫,最后她們還是決定兩個人一起來,但是工資可以只按一個人發。

她們工作的那幾個月里,收入每況愈下。暫且拋開她們是否有從中拿錢這個因素,和季節有關,也和她們的態度有關。

有一天下午我去店里,看到整個店里是黑的,走進去發現只開了一盞小小的燈,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像在營業。我馬上將店“變亮”,又囑咐她們要記得開燈。

年底工作忙,我沒時間時時監管,每次來店里發現她們最熱衷的就是兩個人圍在一起看韓劇。有一次,我離開店準備回家,發現有個本子忘在店里,折返去拿,這時卻看到其中一個女生拿著芒果在削。我想:這是不是店里用來做芒果撈的水果?還有一次,我來店里,發現她們和幾個朋友在聊天,吃得滿桌子的瓜子殼。這樣的咖啡店誰還進來?店里有一個手機,一般不允許店員打,算是店鋪的聯絡電話。但后來我發現,里面有好幾個撥出的號碼,時間正是她們工作的時候。

現在想來,我應該好好教訓一下這兩位姑娘,但那時臨近過年,學校學生也馬上放寒假,趕走這兩位臨時再找新店員似乎不太現實。雖然每況愈下,但我還是試著告訴她們該怎么做,去糾正。這樣總比臨時關門大吉零收入要好,不賺錢起碼能維持工資和房租。從大局考慮,堅持到過年就讓她們走了。

后來我決定堅決要找全職店員,絕不能再這樣折騰小店。來應聘的是一位大四女生,叫小琪,看起來鄰家女孩模樣,說話有些大大咧咧。因為時間緊,覺得基本上合適,便通知過幾天來上班了。

小琪有些傲氣,她總喜歡自作主張,并且對客人的態度是絕對不客氣。一次,我在店里貼海報,她在接待客人,客人問她,店里一種叫“藍色秘密”的飲品是什么做的。她居然回答:“我肯定不會告訴你的!”我當時就震驚了。接著,客人說:“我不是想知道你們的配方,我只是想知道這是什么味道?!毙$鞯幕卮鹪僖淮巫屛艺痼@:“是甜的!”

我急忙去解釋,告訴客人這是一款氣泡飲料,因為加入了藍色的非色素糖漿,所以叫“藍色秘密”,然后指著店里“藍色秘密”的海報給她看??腿俗罱K還是選擇了一杯檸檬水。

還有一次,有個小孩把餐布弄得很臟。她說,要拿去干洗店洗,太臟了她洗不了。就多收了小孩媽媽三十塊錢。

其實偶爾我也會認為小琪是性格太直,沒往太壞去想。她也時常帶自己的小狗來店里陪自己,或許她應該是善良單純的吧!

后來,她經常臨時提出請假,我就只有臨時請人幫忙。按天發的工資自然比按月發平均到一天要高一點,比如兼職一個月2100元,按每天上班算,平均每天是70元,但臨時找一個人,給人家140,要守兩天店,就不一定愿意,所以臨時來的按天算會比按月高。有兼職店員無意告訴小琪自己的工資,小琪很不滿地打電話來質問,后來居然還哭了。

我告訴她,第一,是因為她要請假我才需要專門找人幫忙;第二,人家做兩天就走,而她是按月結算,人家來救個急,自然標準不一樣。小琪不依不饒,說非要給她也加,要不就提前一小時下班。最后的結果是,在不忙的前提下偶爾可以提前一點下班。那時,我已經開始招聘新店員了。

后面又發生過一些狀況,有一個拍微電影的團隊借景拍片,已經是下午兩點半了,他們打電話給我說沒開門,我很意外。下午兩點多肯定是開門了啊,不會晚這么多吧!我打給小琪,小琪說她在打點滴,打完就過去。

我扣了她半天的勞務和一次遲到的錢。那個月發工資,她發短信來問我為什么這個月少了一點錢。我告訴她原因。她說,上次不是說給她每天加工資嗎?我說,不是說好了允許偶爾提前走但不加工資嗎?她回復:那好吧。

那好吧,我也只能讓她走了,這是唯一一位我主動解雇的員工。小琪并不想走,但我已經決定不再忍耐。

馬上就要放暑假,暑假和寒假不同,很多學生不一定急著回家,很快一位交談中感覺很踏實的數學系女生成了新店員。

這是一位外表有些像假小子的女生,很踏實老實,感覺和葉秀姝的風格有點像,每日給我的結算信息也是有條有理。不過在工作了半個暑假后,她跟我說,這是她第一次暑假單獨在外,有點想家了,能不能請假回家。我說:“那你走吧!”

這就是我們的最后一位店員,好在最后這位“臨時老板”很認真負責,那個月的收入挺不錯。

其實在這些店員“駐足”四葉草咖啡的日子里,還有其他“臨時的老板”,她們有的周末來,有的只是臨時來半天。我都沒有見過面,由老店員安排。

回憶起這些故事,我也覺得自己當初在管理上還有很多功課要做。你很隨意,人家就不怕你,沒了規矩;你很嚴肅,店員就覺得你不好接近,小店老板裝什么裝。不過,不論成敗,至少最后的結果是收獲了經驗和思考,并沒有大的經濟損失,這點算是欣慰。

現在,我做起了全國咖啡館藝術分享聯盟,在咖啡館做話劇,做展覽,從另一個方面去完成咖啡館的夢想。葉秀姝回了老家福建的一家公司上班。第一位店員羅蘭已經正式工作,成了一名小學老師,一有時間,我,Z,還有她會一起聚著聊天吃飯。后來我做的第一場咖啡館話劇,羅蘭還專門來捧場,大家依然還是朋友。

一天晚上,我們路過川師,Z提議,要不要停車去“四葉草”看看,我們都說“好”??磥泶蠹沂呛芟肽盍?,走到樓下就有一種當年的味道。附近小酒吧里嘶吼的歌聲猶在,二樓又翻新了好幾家咖啡館,只是當年的“四葉草”沒變,一點都沒變,店里的桌椅還是一樣的沒換,我手寫的提示牌、窗戶上的小照片、那只大熊、有些破損的小狗娃娃都還在。接手我們店的是兩位姑娘,因為很喜歡我們店決定接手,現在連招牌也沒換,讓“四葉草”一直在那,也挺好。她們能做得更好,也就等于“四葉草”更好,也算一件幸福的事吧。

其實要感謝每一位付出過的“臨時老板”,不管她們工作是好是壞,有經驗有教訓,有收獲有遺憾,有快樂有憤怒,有思考有感嘆。她們,都是幫助這間咖啡館成長的人。

一種叫“文藝”的狀態

記得大二來電臺實習,同事帶我去酒吧玩。我覺得又吵又要喝不喜歡的酒,很不舒服。起初還以為自己太保守,后來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開咖啡店讓我逐漸發現原來自己是有文藝情結的人。

過年和家人去鳳凰,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晚飯時間。我趁晚飯前的一點時間,一個人跑到沱江邊感受煙雨鳳凰。走進一家咖啡店,點杯焦糖瑪奇朵,拿出速寫本畫畫吊腳樓。那種感覺,很舒服,很美好。我的這篇文字寫于一家常來的創業咖啡館里,這里經常人少,有時連音樂都不放。這里的客人要么埋頭打字,要么是附近寫字樓談項目的。整個氣氛讓我覺得舒服,這些是我以前可能發現不了的特質。

于是,我開始愛泡咖啡館,開始關注文藝青年們的各種活動,關注他們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個創業者,也作為傳媒人,我也會思考咖啡文化的一些出路。

我進入電臺就接觸著文化類的人和事,從明星商演活動到藝人的推廣運營,從小劇場話劇民營機構到各種畫廊、書店、咖啡店都有比較多的了解。而咖啡店作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和帶有夢想特質的場所,有著它的屬性,不管到后來是變得更商業,還是更公益,抑或兩者兼顧,都一定會有故事、有朋友、有不同的人生在這里匯集,這是個特別的地方。

一家家咖啡館里不同的故事,就像一個個不同的夢想被放飛的過程,雖不容易卻足夠讓人有憧憬。而有著咖啡店創業經歷的我,除了背后的故事之外,也會和他們交流一些運營的實際問題。諸如開展沙龍活動能增加多少收益?咖啡館小好還是大好?該做一個純粹的咖啡館還是要增加主食、擴大收入,等等。

非常感謝接受采訪的這些咖啡店的店主,感謝他們愿意坦誠地將自己的故事和經驗拿出來分享。

那些因為夢想而開的咖啡館,為人們提供了心靈棲息地,也讓經營者收獲了理想中的生活。我們應當感謝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家咖啡館,感謝它們給予我們美味的咖啡,給予我們停下來思考的時間,給予我們美妙的心靈空間;感謝它們制造了那么多鐫刻在生命里的故事。

2/7 雕刻時光里的秘密

一個好的咖啡館應該是明亮的,但不是華麗的。空間里應該有一定的氣息,但又不僅是苦澀的煙味。主人應該是知己,但又不是過分殷勤的。每天來的客人應該互相認識,但又不必時時都說話。

夢想有時不經意夭折,

又不經意逆轉,

熱愛成了唯一的方式。

膠片中定格的幸福,

咖啡中飄散的故事,

都化作美好,

雕刻在人生的時光里。

愛好是屬于個人的

在歐洲,咖啡館文化已有二百年了,早已成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19世紀很多文藝界人士的作品都是在咖啡館里完成的,奧地利的許多咖啡館都有很悠遠的歷史故事,主人甚至會告訴你當年莫扎特是坐在哪一個位置。

一位奧地利詩人是這樣描寫咖啡館的:一個好的咖啡館應該是明亮的,但不是華麗的。空間里應該有一定的氣息,但又不僅是苦澀的煙味。主人應該是知己,但又不是過分殷勤的。每天來的客人應該互相認識,但又不必時時都說話。咖啡是有價格的,但坐在這里的時間無須付錢。

“雕刻時光”應該是國內最早的一批文藝咖啡館其中的一家。1997年11月28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剛畢業的大學生莊崧冽和自己心愛的妻子在北大門前一條充滿人文氣息的小街上開了一家文化咖啡館,并給它起了一個充滿電影意象的名字——“雕刻時光”。

從名字到擺設,在1997年做這樣一家店需要勇氣,更需要夢想。在很多國人只聽說過星巴克的年代,來自臺灣云林鄉下,愛書、愛電影的文藝范兒的小鎮青年莊崧冽努力創造著自己的咖啡夢想。是什么能讓這家店走到現在而且越來越好,究竟是怎樣的人讓文藝范兒發揮到了極致?我很好奇。后來,我看了他寫的《時光捕手》,也因我做讀書節目的緣故,有機會以這本書為契機和莊先生聊起了他的故事和感想。

從臺灣考到北京上大學,畢業了沒事做,又已經結了婚,那時的莊崧冽突然有些迷茫,留在北京干什么呢?找不到工作,又愛喝咖啡,那就開一家咖啡館吧。

開店的第一筆錢是媽媽給他拍戲的錢。當時寫了劇本,向在臺灣的媽媽要了一筆錢,一共20萬,后來全都用來開了咖啡館。

莊崧冽想象中的咖啡館,要有木地板、書架,當然還有放電影的投影設備。學電影的莊崧冽并不想因此“轉行”,而是希望將電影工作室與咖啡館結合。這種兩者合并的辦法很聰明,既兼顧了自己的愛好又能對外獲得利潤。只不過最后電影工作室做不下去,咖啡館倒是很好地生存了下來。

愛好是屬于個人的,你不能強加于別人。而咖啡館則是滿足客人的,客人覺得舒服、喜歡,才會常來。

想起我身邊一位朋友很喜歡電影,前幾年在成都一個新開發的類似于北京798的創意樓群租下一個一百平方米的鋪面,開起一家類似咖啡館的店。之所以用“類似”這個詞,是這家店的構造像咖啡館,但主要是組織看電影活動。店主通過自己的渠道拿到一些獨立影片,那些愛電影的文藝青年就會來看,有時收門票,有時靠飲品收入。我去過幾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香港| 南京市| 六安市| 肇东市| 兰坪| 固始县| 施秉县| 榆中县| 神池县| 奇台县| 洪江市| 雅安市| 上蔡县| 高安市| 峨眉山市| 鸡西市| 昆山市| 登封市| 和硕县| 东海县| 双牌县| 敦煌市| 罗江县| 含山县| 合川市| 南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二连浩特市| 孟连| 安化县| 晋中市| 潮州市| 栾城县| 东兰县| 烟台市| 勐海县| 凤阳县| 阿合奇县| 清丰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