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錢買不到快樂,但能找到快樂
從前有一位富翁,名字叫白正。白正雖然非常有錢,卻常常自憐,他可憐自己空有錢財,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真正的和全然的快樂。
白正常常想:“我有很多錢,可以買到許多東西,為什么卻買不到快樂呢?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留下一大堆錢又有什么用呢?不如把所有的錢拿來買快樂,如果能買到一次全然的快樂,我死也無憾了?!?
于是,白正變賣了大部分家產,換成一小袋鉆石,放在一個特制的錦囊中。他想:“如果有人能給我一次純粹的全然的快樂,即使是一剎那,我也要把鉆石送給他?!?
白正開始旅行,到處詢問:“哪里可以買到全然的快樂的秘方呢?什么才是人間純粹的快樂呢?”
他的詢問總是得不到令他滿意的解答,因為人們的答案總是庸俗而相似的:
你如果有很多的金錢,就會快樂。
你如果有很大的權勢,就會快樂。
你如果擁有得越多,就會快樂。
因為白正早就有了這些東西,卻沒有快樂,這使他更疑惑:“難道這個世界沒全然的快樂嗎?”
有一天,白正聽說在偏遠的山村里有一位智者,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他就跑進村找那位智者,智者正坐在一棵大樹下閉目養神。
白正問智者:“智者!人們都說你是無所不知的,請問在哪里可以買到全然的快樂的秘方呢?”
“你為什么要買全然的快樂的秘方呢?”智者問道。
白正說:“因為我很有錢,可是很不快樂,這一生從未經歷過全然的快樂,如果有人能讓我體驗一次,即使只是一剎那,我愿意把全部的財產送給他?!?
智者說:“我這里就有全然快樂的秘方,但是價格很昂貴,你準備了多少錢,可以讓我看看嗎?”
白正把懷里裝滿鉆石的錦囊拿給智者,沒有想到智者連看也不看,一把抓住錦囊,跳起來,就跑掉了。
白正大吃一驚,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大叫:“搶劫了!救命呀!”可是在偏僻的山村根本沒人聽見,他只好死命地追趕智者。
他跑了很遠的路,跑得滿頭大汗、全身發熱,也沒有發現智者的蹤影,他絕望地跪倒在山崖邊的大樹下痛哭。沒有想到費盡千辛萬苦,花了幾年的時間,不但沒有買到快樂的秘方,大部分的錢財又被搶走了。
白正哭到聲嘶力竭,站起來的時候,突然發現被搶走的錦囊就掛在大樹的枝丫上。他取下錦囊,發現鉆石都還在。一瞬間,一股難以言喻的、純粹的、全然的快樂充滿他的全身。
正當他陶醉在全然的快樂中的時候,躲在大樹后面的智者走了出來,問他:“你剛剛說,如果有人能讓我體驗一次全然的快樂,即使只是一剎那,你愿意送給他所有的財產,是真的嗎?”
白正說:“是真的!”
“剛剛你從樹上拿回錦囊時,是不是體驗了全然的快樂呢?”智者又問。
“是呀!我剛剛體驗了全然的快樂?!?
智者說:“好了,現在你可以給我所有的財產了?!?
智者一邊說一邊從白正手中取過錦囊,揚長而去。
生活悟語
快樂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來做。全然的快樂是一種陶醉的感覺,它來自于你的努力,來自于得失之間。
32.雙手攤平,以誠相待
與他人交談時你不時伸出雙手攤開,能夠使你顯得誠實可靠。信不信,試試看!
當人們開始說心里話或說實話時,總是把手掌張開顯示給對方,像大多數體態語言一樣,這一舉止有時是無意識的,有時是有意識的,它都使人感到或預感到對方將要講真話。相反,小孩在撒謊或隱瞞真情時總是將其手掌藏在背后,當夜晚與伙伴們玩耍通宵方歸的丈夫不愿對妻子說出他的去處時,常常將手插在衣兜里或兩臂相抱將手掌藏起來,而妻子則可以從丈夫隱藏的手掌上感覺到丈夫在隱瞞實情。
有趣的是,大多數人發現攤開手掌時不僅不容易說謊,而且還有助于制止對方說謊并且鼓勵對方坦誠相待。
有史以來,張開雙手攤平,一直與真實、誠懇、忠誠及服從的概念聯系在一起。
我們來看下面這則例子:
安妮想開一家時裝店,她對時裝情有獨鐘。但開時裝店需要很大一筆錢,但她手里的積累連租門面都不夠,她找到好友斯芬商量。斯芬見安妮興趣很高,不想潑她的冷水,打開保險柜。拿出了所有的現金和信用卡,攤開雙手,對安妮說道:“喏,就這些了,夠不夠?”
“OK,夠了夠了!太謝謝你了,斯芬!”
在斯芬的支持下,安妮的時裝店順利地辦成了。開張那天,斯芬來祝賀,安妮一見斯芬,激動地攤開雙手,笑著說道:“哈羅!真誠地歡迎你,斯芬!”
兩位好友緊緊擁抱在一起。
安妮的服裝店生意很紅火,但安妮卻沒有歸還斯芬的錢。斯芬因沒有大的用處,也沒有找安妮要那一筆。大約有一年左右,斯芬的姨媽住院,需要一大筆錢做手術,斯芬和姨媽感情很好,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斯芬就想安妮能還一部分錢給她,她到安妮的時裝店,委婉地說明了來意。安妮的態度卻有些曖昧,推說店里生意不好,沒賺上錢。
斯芬見安妮的店里客來人往,只一會兒就做成了幾筆生意,她雙手攤平,問安妮道:“真是這樣的嗎?”
安妮一見斯芬這手勢,想起當初斯芬幫助她的情景,臉一下子就紅了,把錢還給了斯芬,現在兩人關系一直相處得很好!
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雙手攤平,表示坦減、真實,同時也能鼓勵對方坦誠相待。在生活中,我們不妨也經常將雙手攤平,多給他人以坦誠,這樣,你在任何人心目中的形象都一定是美好的。
西方有心理學家斷言:“判斷一個人是否坦率與真誠,最有效的、最直觀的方法就是觀察其手掌姿勢是否雙手攤開。”當人們愿意表示完全坦率時或真誠時,就向人們攤開雙手,說:“沒有什么值得隱瞞的,讓我坦率告訴你吧?!?
信賴自己,不要為自己點滴小事在腦筋上作無為的犧牲,還是拿出行動來做你該做的事。
一只雄獅住在密林里,跟一只獼猴結成了朋友。獼猴非常信任獅子,就把自己的孩子寄養在獅子那里。一天,一只饑餓的禿鷲尋找食物,趁獅子睡著了,就把小獼猴抓走,飛到樹上去了。獅子醒來后,四處尋不見小獼猴,一抬頭,卻見禿鷲抓著小獼猴在樹上,便懇求禿鷲說:這個小獼猴是我受獼猴的委托來護養的,沒想到你抓走了,使我辜負了朋友的信任,請允許我向你討還小獼猴。禿鷲說:去你的吧,我現在又餓又累,只想吃肉!
——獅子該怎么辦呢?
有人說:“這還不好辦?獅子以牙還牙,搗毀禿鷲的窩,給它來個覆巢無完卵。”有人說:“獅子不是獸中之王嗎?它應該喚來百獸,向禿鷲宣戰?!币灿腥酥鲝埅{子應該想條妙計,讓禿鷲主動放棄小獼猴……
其實,有時候,威勢權力和謀略確實可以幫助我們達到某種目的,但是它們絕不是萬能的。獅子知道禿鷲不會白白送還獼猴,為了不辜負朋友的信任,獅子毅然剜下自己兩肋上的肉,向禿鷲換下了小獼猴。
獸中之王竟能為朋友而折腰,果為大智慧、大勇敢。當我們面對我們可信賴的人,是不是也應以誠相待呢?
生活悟語
朋友,在透露心曲時請攤開你的雙手,袒露出你那顆真的心塑造一種對人坦誠的說話形象和說話風格。
33.快樂的心是一朵永不凋謝的鮮花
澳洲土著人認為,上蒼創造的第一個人是女性,而且是在歌唱中進行的……
李冰非常贊同這種說法。他認為歌唱應該是一種心靈笑聲,并通過你的唇舌,美妙深情地表達出來。一個還會唱歌的人,再窮,仍不算是窮光蛋。
他曾見過一位少女,在醫生為她裝的假肢上,她畫了許多米老鼠和鮮花的圖案。這種超越痛苦后的灑脫與快樂,令他很感動。
誰沒有痛苦或悲傷過?
但重要的是,要走出陰影,并以一顆歡喜心去面對??奁男?,所換來的是更濃的愁云,只有以陽光般的歌聲,才會贏得一片晴空。
某單位有個臨時工,已四十多歲,她的工作就是待弄盆栽花草,工資很低,但她十分賣力,而且樂此不疲。整個大院,因為她辛勤勞作,一年四季都有花的芳香和美麗。
花解誰語?花是一種快樂的開放,但從沒有發出聲音,正如這位熱情的園丁,默默地工作,但她是快樂的。一顆歡樂的心,在本質上就是一朵芳香而不喧嘩的鮮花。
單位大院門房里,不久前來了一個值班老人,他紅紅的臉上,總是帶一絲神仙般的笑意。身寬體胖,每個人都知道他心情很好,身體很好。第一天上班,他就把整個大院地上的樹葉歸成一堆,邊點火焚燒,邊幽默地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位離休干部在家閑不住,一定要到李冰他們單位門房工作。他有首“童謠”是這么唱的:“人生七十才開始,八十不過小老弟,九十還在流鼻涕!”永葆赤子之心,這“心”也是歡喜心。
作家瓊瑤曾刻意要求所有的客人見到她的小孫女一律要賞笑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笑者自然就愛笑。愛笑真好,若能歡笑,自然也就有歡顏了。
生活悟語
上帝是在歌唱中創造世界,人類也應是在勞動中歌唱現在和未來。想要改變世界,請從你的心做起。而給心靈最好的禮物就是微笑與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