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貳·人生的城市(1)

人生的城市

現在舉世之間,由于交通往來便利,國際旅游已經蔚為時尚,現代人普遍具有國際觀,因此經常可見一些票選世界十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十大最有文化的名城等活動。其實,光是一個中國之大,文化城、教育城、商業城、工業城之多,就不知凡幾。茲以“衣食住行育樂”為主題,略述中國的六大城市如下:

一、衣——穿在蘇州。自古以來,中國江南的織錦聞名世界,在蘇州、江寧、杭州等“江南三織造”中,蘇州尤有“絲綢之府”的美稱。從元代開始,朝廷在此設立織造局,清代有名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其先人就曾擔任蘇州織造官。古來中國皇帝喜以蘇州織錦作為賞賜之物,一般臣民也以能穿上皇帝所賜的織錦為畢生最大榮耀。直到現在,湘繡、蜀繡、粵繡、蘇繡等中國“四大名繡”中,蘇繡仍以繡工細致、平整,加上針法活潑、構圖巧妙等特色而盛名不衰。

二、食——吃在廣州。有人說廣東人最會吃,他們的吃被形容為“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下走的除了坦克以外,其他什么都能吃”。廣東人愛吃、會吃,因其省會廣州位于中國南方,地處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與香港、澳門相望,北部則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一年四季,各種山珍海味從各地云集而來,所以有“食在廣州”的說法。

三、住——居在揚州。揚州地處長江、淮河交匯之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自從隋唐以來,不但名人雅士歡喜聚集于此吟詩作畫,尤其康熙、乾隆盛世時,大量的徽商、鹽商云集在此,一時富甲天下,成為世界十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所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水鄉揚州不但氣候溫和,景色優美,到處有亭臺樓閣,垂楊綠柳,自然的風光旖旎,尤其瘦西湖畔的園林群建筑之美,享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每年到了春暖花開、鶯飛草長的季節,更是美不勝收,所以李白有詩云:“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最適合人居住。

四、行——行在重慶。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由于四面環山,城區依山而建,道路陡峭,是個有名的山城。現代人重視養生,懂得走路對健康的重要,故有“飯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之說。重慶因特殊地形而發展出的“步道文化”,不但成為市容景觀之一,據聞重慶姑娘多數身材高,就是長期走路的結果。重慶又有“霧都”之稱,所謂“霧里看花”,其實在霧里走路,也是別有一番樂趣。

五、育——育在西安。西安舊稱長安,是古來帝王建都之地,許多帝王陵寢都建造于此。自從秦始皇兵馬俑出土,到法門寺地宮發現佛指舍利,據聞西安的地下只要挖個數尺,就會有寶藏出土,可見西安是中國文化的根源。因此,盡管中國錦繡河山,到處都可孕育人才,不過西安是帝王之都,是中華文化之基,在此培育人才,成就其“立功、立德、立言”的教育,最是適宜。

六、樂——樂在上海。人生在世,不是為受苦而來,應該追求快樂,這也是人生正當的希望。現在全中國最進步的享受之地,應為上海莫屬。上海擁有世界級的飯店、旅館、商圈、娛樂設施等,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士在此揮金如土,共同締造十里洋場的夜上海,成為享樂的天堂。

綜說中國的每個城市,各有其特色,所謂“官在北京、富在天津、游在昆明、生在杭州、死在柳州”等,中國之大,真是難以細說。

走出去

現在舉世之間流行一句口號,鼓勵大家要“走出去”。要從家庭走上社會,從農村走上都市,從個人走上團體,從家鄉走向世界。“走出去”的思潮帶動現在社會經商人士跑遍天下,觀光旅游大眾也是看盡世界風光,隨處可去。

走出去,不是在有形的空間上從這里走向那里,而是從愚昧執著中走上開放的人生,從自私頑固的性格走出一個擁抱大眾的開闊心胸。因此,人生不是只有身體走出去,而是要把思想走出去,要把心胸放大開來。走出去,不是平面上的走出去,要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樣的人生才算是“走出去”。

人要“走出去”才有前途,到底要走到哪里去呢?

一、走向光明的地方。光明人人喜愛,黑暗無人歡喜。你看,夜晚一到,都市死寂一片,沒有行人;商場關門,沒有人購物;機關打烊,工廠下班,為的都是因應黑暗的來臨。雞鳴天曉,每一個人又都走了出來,學生上學去,公務人員上班去,士農工商開始一天的工作。光明是非常可貴的,躲在黑暗之處不是人所喜歡的,所以人生在思想上要走向光明、走向喜悅、走向光天化日的地方。

二、走向正義的方向。人要走出黑暗,但是縱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是非”、“好壞”還是有分別。小偷趁人外出,下手偷竊,浪子走到任何地方,看到歡喜的東西就順手牽羊,這些都是偷雞摸狗、見不得人的事。因此,就算白天也不能胡作非為,最好要走上正義的道路去。例如,工作就到有正義的地方去工作,交友就到有正義的地方去結交,集會就到有正義的地方去聚會。文天祥的《正氣歌》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人生在宇宙之中,種種行事,種種語言,都應該像文天祥一樣“留得丹心照汗青”。

三、走到群眾里面去。人為什么要走出去?因為個人孤陋寡聞,因為獨木不能成林,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不能成事,所以要走向群眾。即使成佛,也要度眾生,若無眾生可度,怎能成佛呢?所以一個人不走向群眾,只是孤陋寡聞,偏于一隅,或是性情怪僻,不肯合群的人,要想有所成就,此實難矣。

四、走向犧牲奉獻去。語云:“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自古以來,在忠孝節義之下,多少人做了犧牲和奉獻。將軍以一死報國,文臣以拼死上諫,尤其一些女人為了守節,數尺絲羅了卻殘生。學習吃虧的君子、崇尚利人的圣者,他們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信仰,也不為世間所污染。自古以來,中國以道德維系了社會的秩序,道德成為社會人生的中流砥柱,其例不勝枚舉。

走出去,人都應該走出去,有的人少年就遠走他鄉,有的人至死甘老林泉。其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走世間的路,做人群的事,只要得當,走出去就算冒險,也有刺激。只要走出去,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如果你懂得轉身,自然又能得個“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哪兒去

每個人一天當中,都有很多的想法。如果沒有凈化的人生觀,一天到晚想入非非,心中、腦海里都只想到一些不當的地方,前途必定很難有正常的發展。假如能夠規范自己的想法,“上哪兒去”都有一定的目標,而且都是一些安全的地方,花費也不多,人生就不至于發生危險。因為人畢竟是活動的動物,每天除了忙于正當的工作、事業以外,必須有一些休閑應酬,乃至打發時間的地方可去。

現在的社會風氣,時興上餐館吃飯,一餐下來所費甚多,而且經常和朋友外出吃飯,日久容易與家人產生疏離,也不是好事,甚至有的人喜歡上舞廳,然而很多糾紛都是從這些場所傳出的。或者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往國外跑,只是所費的時間較長,所需的經費也多,必須從長計議。

假如每個周末假日,有一些放假時間,要到哪兒去呢?倒是應該做一些正確的思考。茲建議如下:

一、逛書店去。你有讀書的習慣嗎?常常逛書店去!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智慧財,你在書店里消磨幾個小時,體力、精神都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回家飽餐一頓,休息會更甜美。

二、到圖書館去。書店里的書,大多有時代性,而且書局屬性各有不同,所賣的書種類比較不廣泛。到圖書館去,要什么書都有,圖書館真是人生的寶庫。有些公共的圖書館,不但不收費,而且還提供茶水、座位,以及電腦、打印機等設備,真是讀書之樂樂無窮。

三、游公園去。你的住家附近有公園嗎?即使沒有大公園,只要有個三角小公園也好,都可以提供休閑、運動。假如有半天的時間,可以陪同家人前往休息、散步,讓孩子們在公園里跑跑跳跳,玩玩游戲,都能增進親子情誼。據說現在很多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常見很多父母帶著兒女開車到此一游,這倒是值得提倡的事。

四、聽名人講演去。現在各個學校、公共場所,經常舉辦名人講演,假如時間許可,可以前往聆聽。一些有經驗、閱歷的名人,他們憑著自身豐富的學養,三言兩語,提出對人生的看法,指出一些人生的去向,對我們的讀書、交友、就業,都會有所啟發,可謂有益無害。

五、訪師友去。每個人必然都有一些師長、朋友,閑暇時間也可以前往拜訪,增進友誼。如果是拜訪老師,要事先約好,以老師方便的時間為宜。假如拜訪朋友,可以三五好友,約在某人家中小坐,天南地北,古往今來,不拘形式,隨興而談,也是人生一樂也。

六、朝寺院去。自古以來,寺院一直是讀書人喜歡造訪的地方。范仲淹、王安石、蘇東坡,乃至民國時期的譚嗣同、梁啟超、梁漱溟等,都在寺院里獲得很大的啟發,開啟了他們的智慧之門。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有時間愿意親近諸佛菩薩等一些圣賢,耳濡目染,必然受其影響。諸佛菩薩雖然沒有跟我們道說一言,出家法師也未必有時間和我們論道,不過一襲袈裟、一座殿堂,已經夠我們啟發心靈的智慧了。

“上哪兒去?”以上列舉的地方,不是很好嗎?

出門六要

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出門,出門上班、出門旅行、出門開會、出門買東西、出門訪友。一般婦女出門,總要花上好長的時間打扮。男士出門,雖然不若女士精心妝扮,但是出了門,就要融入到大眾里,所以應該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以下舉出“出門六要”,提供參考:

一、儀容莊重。出門之人,一定要帶著愉快的心情,要有莊嚴的儀容,保持自然,保持微笑,保持端莊。見了人不能苦著表情,一臉嚴肅,讓人見了就不歡喜,如此怎么與人洽談辦事呢?因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面孔,更要小心注意自己的表情儀容,不要讓它成為自己與人相處,或是交涉辦事的阻礙。

二、衣履整齊。出門的人,雖然不一定要穿著華麗的衣服向人炫耀,但是出門在外,衣履總要整齊清潔,樸素大方,不可邋遢隨便,以免給人留下不良的印象。

三、情緒安詳。出門的人,不可以把在家所受的氣發泄在別人身上,也不能把自己的煩惱、情緒傳染給別人。出門在外,要保持心情愉快、情緒安詳,對人微笑有禮,講話心平氣和,這是做人之道。

四、主動問好。出門在外,不管認識與否,既然照面了,不妨問候一聲“你好”、“早安”。假如是熟人,也不要匆忙就擦身走過,所謂“見面三句話”,可以寒暄幾句,問候一下“近來可好”、“家居平安”、“事業順利”,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懷。有時你主動對人招呼,卻得不到回應,也不要生氣。你可以想,也許是對方來不及回應,也可能是別人沒有聽到你的問候,所以只要自己對人的禮數到了就好,不要計較別人的反應,必然自己受益。

五、精神煥發。平時在家,可以閑散、放松,但是一旦出門,就要容光煥發,神采奕奕。所謂“在家一條蟲,出門一條龍”,本此道理,出門一定要打起精神,說話鏗鏘有力,眼光炯炯有神,尤其跟人握手時,一定要表達誠意。有的人與人握手,眼睛卻看著別人,如此不專注,不會贏得別人的好感。一個人要受到別人的好評,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稍一不注意,都容易招人批評。

六、肯定自信。出門辦事,尤其是每天外出上班,一定要帶著飽滿的精神,以及愉快的心情,尤其要充滿信心,專注地投入工作。如果是出門訪友、參加會議,更要四面玲瓏、八方周全,說話妙語如珠,引起別人的好感,容易達成訪談的目的。總之,人要肯定自我,對自己要充滿信心。已經出門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里、不懂得如何與人應對,如此沒有自信,如何達成目的呢?所以出門一次,看似簡單,其實出門辦事,行止進退,如何應對才得體,里面大有學問。出門,實在是一件不簡單的大事。

出門預備

每個人每天都要外出上班、辦事,即使不用每天上班,只要不是“閉關”、“禁足”,總要外出。出門前,應該有些預備,沒有事先預備,出門之后才發現忘記了要前往的地方,以及對方的姓名、應送的禮品等,甚至回到家才發現出門時忘了帶鑰匙。

經常見到有人出門,車子開動了,猛然發現忘記了什么,只好回頭。甚至出國的人,忘了帶護照,在海關進退兩難。為什么不及早預備好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广东省| 凤台县| 吉木乃县| 安陆市| 阿拉尔市| 佛教| 东乌珠穆沁旗| 乌拉特后旗| 洪江市| 黑水县| 六盘水市| 平安县| 桃园县| 阿合奇县| 罗平县| 莫力| 古田县| 兰考县| 名山县| 登封市| 永福县| 南华县| 周口市| 禄劝| 汤原县| 星子县| 平山县| 许昌市| 平定县| 车险| 清新县| 乌审旗| 花垣县| 夹江县| 寿阳县| 永修县| 韶关市| 兴文县| 海兴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