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濟增長與不平等的起源

人類社會進步中的許多宏偉篇章,都給世界留下了不平等的隱患,即便那些通常被認為是至善的事件也不例外。始于英國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啟動了經濟增長的引擎,使得億萬人擺脫了物質匱乏。但同樣的工業革命,也被歷史學家稱為“大分流”:英國以及稍后的西北歐和北美,與世界的其他地區分化開來,并制造出西方與其他地區之間巨大的至今仍未消弭的鴻溝。很大程度上,今日全球的不平等是由現代經濟增長的成就所造成的。

不要以為在工業革命之前,世界的其他地區就一直處于落后和極度貧困之中。早在哥倫布航海數十年前,中國就憑借足夠的技術和財力,派遣一支由鄭和率領的艦隊前往印度洋探險。與哥倫布的小船相比,鄭和的艦隊簡直就是航母群。比這更早300年,中國開封府就是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大都市,手工業作坊煙氣噴涌導致整座城市煙塵彌漫,而800年之后,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蘭開夏郡的繁盛也不過如此。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使得成千上萬的廉價書籍得以出版,這樣即便收入低微的人也能讀得起書。不過,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其他地方,這樣的時期都是不能持續的,更不用說將其作為一個持續繁榮的起點了。宋朝曾給予金朝大量財物,讓其幫助消滅自己的敵人遼國——你想讓一個危險的對象變成自己的同盟,就得給其大量的好處。但結果是,1127年,宋朝首都開封首先被金兵攻陷。在亞洲,經濟增長不斷啟動,又不斷被扼殺。扼殺經濟的既有統治者的巧取豪奪,也有戰爭的破壞,或是兩者兼而有之。只是在最近的250年中,世界的某些地區才開始出現長期與持續的經濟增長。但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卻沒有出現此種情況。這就導致了國與國之間不斷出現差距,經濟增長就此變成了全球收入不平等的引擎。

工業革命與大分流算是歷史上較為良性的“逃亡”了。很多時候,一國的進步發展是以其他國家的犧牲為代價的。先于工業革命并催生了工業革命的是16世紀和17世紀的帝國時代,這一時代讓英格蘭和荷蘭的多數人獲益良多,同時這兩個國家也成為整個過程中表現最優異的國家。至1750年,同德里、北京、巴倫西亞、佛羅倫薩等地區相比,倫敦與阿姆斯特丹的勞動者收入都實現了相對增長。英國工人甚至能買得起一些奢侈品,比如糖和茶葉。但是那些在亞洲、拉美以及加勒比海岸被征服與被掠奪的人不但當時就受到了傷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套上了經濟與政治的制度枷鎖,遭遇了持續數世紀的貧困與不公。

今天的全球化與早先的全球化一樣,一邊促進繁榮,一邊制造不公平。不久之前仍處貧困的國家,諸如中國、印度以及韓國都抓住了全球化的機遇,經濟迅速增長,而且增長速度大大超過當期的富裕國家。從而,它們已經從較貧困國家的行列中離開,剩下的多是非洲國家,這造成了新的不平等。一些國家趕了上來,一些國家則被甩在了后面。全球化和新的發展方式使得富裕國家的財富持續增長,盡管這種增長不論是與快速發展的貧困國家相比還是與它們之前的速度相比都有所下降。然而,財富增長放慢的同時,在多數國家內部,人們的財富差距都在進一步擴大。一少部分幸運兒賺得巨額財富,他們今日的生活方式讓過去那些萬人之上的帝王都自嘆不如。不過,多數人所體會到的是,物質繁榮的進步程度不如以前了。在包括美國在內的部分國家中,中等收入人群的富裕程度已經不能與他們的父輩相比。當然,與更早的祖先們相比,他們的富裕程度是成倍增長了,畢竟這種物質的巨大進步是的的確確存在的。但是,今日的很多人的確有充分的理由擔心,在未來,當他們的孩子或者孫輩們回顧今天這段歲月時,是會將它視作一個久違的黃金年代,還是一個相對貧瘠的年代?

當不平等被認為是發展的侍女無關緊要時,如果我們只看到社會發展的平均水平,或者更糟,只看到那些成功國家的社會發展,就犯了嚴重的錯誤。工業革命以前就被視為僅發生在先進國家的事,而其他國家則被完全忽略,仿佛它們在工業革命時期什么也沒發生,又仿佛是那些地方自古就沒有什么事發生過。這不但是對大多數人類群體的怠慢,也忽略了那些利益受損群體或者那些落后群體所做出的被動貢獻。我們不能僅僅把新世界對舊世界的影響作為一種描述“發現”新世界的方式。在各個國家的內部,發展進步的平均速度也不能告訴我們發展的成果是被廣泛享有了還是僅僅讓一小撮最富有的人受益。前一種情況曾出現在美國“二戰”后的25年中,但最近所發生的現象卻屬于后者。

我在本書中講述了物質進步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既關乎發展,又關乎不平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大姚县| 五大连池市| 岑溪市| 甘孜| 济阳县| 昂仁县| 桦甸市| 耒阳市| 沾益县| 旬阳县| 军事| 盖州市| 东平县| 赤壁市| 射洪县| 荥阳市| 张家界市| 凤冈县| 葫芦岛市| 北安市| 松原市| 温州市| 崇明县| 常州市| 上高县| 孝昌县| 霍邱县| 固阳县| 乐东| 昌都县| 湘阴县| 会昌县| 乐亭县| 清流县| 宿松县| 泽普县| 增城市| 正定县| 长泰县|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