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區(qū)分好人與惡棍的界線”(1)

(1789年~1807年)

[譯者題注]

資本市場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滿了爭議。來到市場的人物形形色色,有普通的投資者,也有惡意操縱市場的莊家。和此后數(shù)百年中的無數(shù)政府精英一樣,漢密爾頓絞盡腦汁,試圖尋找到一條“區(qū)分好人與惡棍的界線”……譯者導讀·1789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成立,新生的美國進入了欣欣向榮的歷史時期,漢密爾頓大規(guī)模發(fā)行債券直接導致了紐約資本市場的活躍,而美國歷史上第一只大盤藍籌股的上市則啟動了這個國家第一輪股市投機狂熱。

·資本市場的繁榮催生了第一批專業(yè)的證券經紀人,他們需要一個專用的交易場所;為了防止在門口偷聽價格“搭便車”的場外交易發(fā)生,也為了防止經紀人們無休止地殺低交易傭金,他們簽訂了著名的《梧桐樹協(xié)議》——這一向被認為是紐約交易所的源頭,而本質上是一個卡特爾——價格同盟。

·1791年開始的北美第一次投機狂熱中,出現(xiàn)了資本市場的另一類典型參與者、資本市場陰暗面的代表人物之一——內幕交易者。當時聯(lián)邦政府財政部部長助理——威廉·杜爾是這場投機狂熱中的弄潮兒,也是此后300多年股市操縱者們的鼻祖。他公然利用公權力獲取內幕信息進行交易,最后只得在監(jiān)獄度過余生。

·從這個時候起,華爾街和美國政府的精英們就一直竭盡全力地試圖尋找到一條分界線,來區(qū)分像杜爾這樣的無賴賭徒和受人尊敬的投資者,3個多世紀以來,他們的努力得到的“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喜憂參半的結果”。

·杜爾的瘋狂投機和迅速潰敗引發(fā)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金融恐慌,漢密爾頓下令財政部購進大量聯(lián)邦證券對市場進行流動性支持,他的果斷行動成功地阻止了金融恐慌的蔓延,使得這次金融危機沒有對美國經濟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在這一時期,有限責任制度——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基石得以奠定,美國各州通過了《普通公司法》,帶動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從1792年到1817年,聯(lián)邦稅收在25年內增長了9倍。

·這是一個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時代。后來成為美國副總統(tǒng)的伯爾,此時正在瞞天過海地打著為紐約市民提供生活用水的幌子,騙取建立一家銀行的特許證。

·伯爾是杰斐遜的忠實同黨,漢密爾頓的政治對手之一,同時也是漢密爾頓的決斗對手(漢密爾頓在1804年7月與伯爾的一場決斗中身亡)。他建立的這家銀行后來叫做大通曼哈頓銀行,曾是全美最大的銀行之一;而漢密爾頓創(chuàng)辦的紐約銀行至今也仍然屹立在華爾街上,其“華爾街1號”的地址格外引人注目。漢密爾頓被葬在華爾街的三一教堂旁,與他鐘愛的紐約銀行隔街相望,見證著隨后華爾街200年的風云變幻。

華爾街起初在全美聞名并不是因為金融,而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1789年4月30日,喬治·華盛頓在位于華爾街和寬街交界處的紐約市政大廳的二層,依據(jù)新的《憲法》宣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被征用為臨時的國會大廈后,紐約市政大廳被重新命名為聯(lián)邦大廳。此前對其進行的重新裝修,花費了紐約人3.2萬美元。檐口和中楣上都增加了很多標志美國的裝飾,如橄欖枝包圍的13顆小星和13個箭頭。這棟建筑在19世紀30年代被拆除,以便建造新的海關大樓,這座海關大樓至今還在,而當時聯(lián)邦大廳的所有遺跡只剩下了華盛頓宣誓時面前的一段鐵欄桿,它被保留在紐約歷史博物館里。

在這個蒸蒸日上的時期,聯(lián)邦大廳并不是華爾街上唯一的建設項目。從這里向西一個街區(qū),第二座三一教堂即將竣工,此時它的200英尺(約61米)高的尖塔還被包裹在腳手架中,不到一年之后,它就將開始接受教徒們的頂禮膜拜,總統(tǒng)也將出席它的揭幕典禮。華爾街西端的很多大樓也都在這個時候聳立起來。被提名為財政部部長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其官邸就在華爾街和威廉大街交界處。

也是由于漢密爾頓的原因,這些漂亮而古典的大樓的風光日子很快就結束了。隨著漢密爾頓的財政方案推動經濟快速增長,華爾街的商業(yè)區(qū)很快就擠占了華爾街的官邸大樓。1791年,紐約銀行遷址到華爾街和威廉大街街口的麥克伊文斯大樓,正對著漢密爾頓的官邸。(漢密爾頓曾幫助創(chuàng)建了紐約銀行,但是當他就任財政部部長時,為了避免利益沖突,他賣掉了他在紐約銀行所有的股份。)而華爾街的東段一直延伸到東河,這里一向是以商業(yè)而不是金融業(yè)為主。由于風向的原因,出海航行的船長們都愿意在曼哈頓東邊靠港,這些船只所需要的各種服務(從倉儲到雜貨買賣)帶動這里成為了紐約商業(yè)區(qū)的中心。這里很多的建筑都是兩層高的小樓房,一樓是理發(fā)店、裁縫店和蠟燭店之類的小商店,而二樓則住著這些小商店的店主。還有一些房子出租給各種經紀人(broker)。

18世紀末期,經紀人這個概念的含義要比今天寬泛得多。這個詞早在14世紀就從法語引入到英語中,它的法語原意是:把一桶酒分裝成一杯一杯或一瓶一瓶后再賣出的人。在17世紀之前,這個詞一直特指零售商和批發(fā)商,此后,它就完全被用來特指自己不直接參與生產的中介人。到這個時期,“經紀人”的含義逐漸演變?yōu)椋簩①I方和賣方撮合在一起,并對促成的交易收取傭金的人。

今天,經紀人通常是高度專業(yè)化的人士,只從事一種產品或一些相關產品的經紀服務,例如保險和房地產經紀人。只是到了近代,“經紀人”這個詞才開始特指專門從事證券買賣的專業(yè)人士。而在美國剛成立的時候,紐約的“經紀人”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經紀人們可以同時在很多不同的領域里撮合交易。在當時,一個經紀人在買賣證券的同時,還兼營私人彩票,并為海運貨物提供保險,同時還賣唐提式養(yǎng)老保險[37](一種壽險和賭博的混合物,很久以前就被宣布為非法),并且是一家私營銀行的合伙人,這種情況是相當普遍的。

此時的美國除了造船業(yè)和生鐵生產以外,幾乎不存在任何超過工匠水平的制造業(yè),所以大部分的“生意人”其實都是經紀人,但他們僅僅是當時社會中的一小部分人,在18世紀的美國,大部分人是以農業(yè)為生。而住在城里的人,大部分是小店主、傭人,以及律師和牧師等專職人員。

漢密爾頓的計劃導致大量可交易的證券突然涌現(xiàn),包括國債、新發(fā)行的州政府債券、剛剛設立的銀行發(fā)行的股票(在1790年只有3家州立銀行,到1800年已經有29家)和保險公司的股票。這些新的可交易證券大大增加了那些“一般經紀人”[38]的證券業(yè)務量,但此時離真正出現(xiàn)專門從事證券交易的經紀人還有一代人的時間。

盡管聯(lián)邦債券和州政府債券還是這些新的證券經紀業(yè)務中的主流產品,但最熱門的證券還是美國銀行的股票,它的市值高達100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它的規(guī)模和它作為聯(lián)邦財政獨家代理的壟斷地位,使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第一只“藍籌股”(blue-chip stock,盡管這個詞本身直到多災多難的1929年才被發(fā)明出來)。聯(lián)邦政府有義務購買該銀行20%的股份[漢密爾頓通過阿姆斯特丹的霍普公司(Hope and Company)在歐洲發(fā)行債券籌集資金,購進了這些股票],其余80%的股份向公眾出售,但是不允許任何個人持有超過1000股。認購者需要用黃金支付股票價格的25%,剩下的部分可以用漢密爾頓償債方案中所發(fā)行的年利率為6%的政府債券支付。

美國銀行股票(很快被簡稱為“BUS”)的交易在1791年春就已經開始了。這一年7月,該股票正式認購時,在一小時之內就全部賣光,隨后股價一路攀升。這個新生國家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股票公開發(fā)行(IPO)啟動了它的第一輪牛市。

歐洲公司開始向美國輸送大量的代理人和資金,漂洋過海來參與這個新生市場。賣空以及現(xiàn)在所謂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指在將來的時間以一個商定的價格買賣證券的權利)這兩種交易技術在美國被首次應用(雖然在歐洲這兩種技術早就為人所知了),這大大地增加了投機的可能性和市場的活躍度。隨著交易量的日益增加,報紙也開始關注這個新生市場了。當然,與此同時,隨著市場價位進一步攀升,各種關于股市災難的預言也開始出現(xiàn)了。1791年8月31日,《紐約公報》(New York Gazette)甚至刊出了一首題為“投機”的打油詩:

什么魔力繞其間

能使花柱(may-pole)變塔尖

被投機的魔杖點燃

瘋狂傳遍了整個國家

或早或晚,真理告誡人們

事物有它們的標準

就像所有致命的旅途有死亡在等待

千百萬人將為Scripts懊悔萬分

Scripts是認購股票(subion stock)的縮寫,它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證券[39]。當時,股票和債券這兩個術語也已經開始使用了,但常常可以互相替代。直到19世紀晚期,股票的含義才被特指為代表所有權的證券,而債券被特指為代表債權的證券。關于這一演變過程,那個時代的經紀人和他們的客戶應該都很清楚,但是那個時代的一些作家和后來相當多的歷史學家卻經常搞不清楚。

當一些經紀人的金融業(yè)務開始增多時,他們需要一個場地進行交易。很多當?shù)氐目Х任荩拖褚粋€多世紀以前或更早些時期的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的咖啡屋一樣,為這些經紀人提供了交易的場所,當這些經紀人通過交易股票來謀利時,這些咖啡屋靠賣食物和飲料賺錢。但是,經紀人們往往沒有足夠的經紀業(yè)務來占據(jù)他們所有的精力,他們花很多的時間傳播流言飛語,或用撲克和骰子賭博。在這個時期,兩個無聊的紐約經紀人會打賭法國的某個政治家是否會在某一特定的日期之前被送上斷頭臺[40]。

一些更為成功的經紀商,如麥克伊文斯和巴克萊(McEvens &;Barclay)、倫納德·布里克(Leonard Bleecker)以及約翰·平塔德(John Pintard),為了適應新的業(yè)務要求,開始在他們的辦公室里舉行定期的證券拍賣。隨后,1792年初,約翰·薩頓(John Sutton)和他的合伙人本杰明·杰(Benjamin Jay)以及其他一些人決定在華爾街22號建立一個拍賣中心,并稱之為證券交易所。意欲售出股票者將想賣的股票存放在交易所,拍賣人根據(jù)交易量收取傭金。經紀人或為自己,或為自己的客戶,參加拍賣,購買股票。

可是這個體系很快就崩潰了。許多外圍的經紀人參加拍賣會只是為了獲知最新的股票價格,他們隨后在外面售出同樣的股票,但收取更低的傭金。這迫使場內經紀人也經常不得不在場外進行交易,來保證自己不吃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場內經紀人的巨頭們于1792年3月21日在克利斯酒店聚會,試圖簽訂一個協(xié)議來制止場外交易。他們同意建立一個新的拍賣中心,該中心于4月21日開業(yè),并進一步達成協(xié)議:“我們,在此簽字者——作為股票買賣的經紀人莊嚴宣誓,并向彼此承諾:從今天起,我們將以不低于0.25%的傭金費率為任何客戶買賣任何股票,同時在任何交易的磋商中我們將給予會員以彼此的優(yōu)先權。”

21個經紀商和3家經紀公司簽訂了這個協(xié)議,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梧桐樹協(xié)議》(The Buttonwood Agreement),大家推想這個協(xié)議是在華爾街68號外的一棵梧桐樹(這種梧桐樹通常也被稱做美國梧桐樹)下簽訂的,天氣好的時候經紀人們經常會在這里碰頭交易。無論協(xié)議是否真的在這棵樹下簽訂,這棵在1792年時便已有了幾百年歷史的巨大梧桐樹,從此成為世人公認的華爾街標志,直到1865年6月14日它在一次暴風雨中被刮倒。

新交易所的首次會議是在商人咖啡屋舉行的。當年冬天,會員們決定建立一個自己的聚會場所,但是他們并沒有建立一個證券交易所,因為那時的股票和債券的交易量還沒有大到需要建立交易所的程度。他們在華爾街和沃特街交界處開了一家唐提咖啡屋,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是以唐提式基金進行籌資而開設的。當時共發(fā)行了203股,每股200美元,公司財產由公司持有,直到初始持有人只剩下7人,然后公司財產將會被變賣,由剩下的7個股東平均分配。雖然咖啡屋是對所有人開放的,但只有會員才能參加這里的證券拍賣。實力稍弱一些的經紀人只能繼續(xù)在街上和他們自己的辦公室交易股票。

《梧桐樹協(xié)議》。這被公認為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最初起源,但本質上卻是一個經紀人的卡特爾,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這一本質直到180多年后才得以改變。

而紐約證券交易所[41]還要再等25年才會正式成立,《梧桐樹協(xié)議》一向被認為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事實上這是一個操縱市場價格的卡特爾[42]——它是一個封閉的俱樂部,只吸納紐約最有錢的經紀人,以保證內部人受益,而外部人被排斥在外。這個卡特爾在一定程度上一直保持著這種封閉的運作方式,長達175年之久,其初衷是為了保護當時會員們的利益,但是,一直到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了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交易所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情況仍沒有得到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嘉善县| 巴林右旗| 拉孜县| 阳高县| 容城县| 小金县| 邛崃市| 洛宁县| 炎陵县| 荣昌县| 博爱县| 达尔| 南郑县| 巴东县| 夹江县| 济宁市| 缙云县| 门源| 且末县| 万源市| 新宁县| 慈利县| 尼勒克县| 巴东县| 大连市| 武宁县| 广昌县| 桐梓县| 天气| 长子县| 棋牌| 探索| 甘孜县| 大邑县| 安仁县| 利辛县| 安西县| 喀喇沁旗| 东方市|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