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內訌不斷(4)

日本投降后,洛斯阿拉莫斯曾一度寂寂無聞。那些知名人士都重返大學校園;核心工程師則移居阿爾伯克基,那里有一個新的工廠,即將啟動一條裝配線生產核武器;老科技園區內的實驗室設備已被拆除,道路維修工作已然擱置,建筑物也逐漸腐朽。戴維·利連撒爾視察后,報告華盛頓說:“我們發現了大量健康隱患和火災隱患,這會損害士氣。”似乎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洛斯阿拉莫斯逐漸衰落并最終成為鬼鎮,但20世紀50年代初,某些東西竟使之幸免于難。一夜之間,街道變成了柏油大道,一座醫院建了起來,接著學校和圖書館也建起來了,圍繞中央林蔭路建立了一些商店、劇院和社區中心,體育場正破土動工,運動員紛紛被招進一家名為“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轟炸機”的體育俱樂部。

死灰復燃的繁榮景象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那個皮膚黝黑、眉毛濃密的匈牙利人——愛德華·特勒。他狂熱地制造威力更大的爆炸熱核武器,其熱情戰勝了科學界、五角大樓和聯邦政府道德上的不安。將他稱為“氫彈總設計師”,真是毫不為過。

氫彈在殺傷力方面已然登峰造極,其破壞力是1945年投放的原子彈的25倍乃至1000倍。原子彈的能量源于核裂變,分裂鈾原子;氫彈的能量源于核聚變,聚合氫原子,這也是太陽發光的過程。在極高的溫度下,才能實現聚變,因此氫彈又叫熱核武器。人們早已從理論上得出其實現的可能性,但在廣島慘劇后,原子物理學家對談論這種可能性都敬而遠之。假設的新炸彈被稱為“超級彈”。一直以來,《原子科學家通報》都隱晦地提及“超級彈”,但從未加以定義。他們認為,世界上越少人了解“超級彈”越好。

特勒不贊同這一看法。1942年夏,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有7位物理學家認真考慮人為聚變的可能性,特勒便是其中之一。他永遠不會忘記隨后令人激動的“自發表現、冒險和出其不意的精神”。但令他失望的是,考慮熱核武器可能性的問題在1943年被中止了。因為聚變需要極高的溫度,只有在原子彈爆炸時才能產生這樣的溫度,因此首先要解決裂變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解決后,大家認為就該停手了。但此時,特勒已經將想象中的“超級彈”看作自己的“孩子”,同事們也樂意將這個寶貝留給他。

戰勝日本后,特勒說如果可以進行熱核試驗,他就留在洛斯阿拉莫斯。得到否定回答后,他便前往芝加哥大學核研究院任職。第二年,他再次談到“超級彈”,并宣稱這個威力更大的炸彈在兩年內就會研制成功。他當時是少數派,而反對“超級彈”的物理學家以愛因斯坦為首。愛因斯坦認為,甚至連考慮制作氫彈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可特勒卻看不出何錯之有。他指出,他們之所以制造出廣島那枚原子彈,是因為他們認為納粹科學家正在制造原子彈。現在,據傳蘇聯科學家正在研制熱核武器。難道斯大林就比希特勒更可靠、更清醒嗎?

1949年9月23日,蘇聯試爆原子彈成功,這一消息成為美國發展新式核武器的轉折點。至此,在一系列因素的刺激下,發展聚變炸彈最終戰勝了一切反對意見。首先,他們發現列寧格勒(今俄羅斯圣彼得堡)的物理學家早在1932年就探討了聚合光核子的可能性。阿爾瓦雷斯和歐內斯特·歐·勞倫斯對此深信不疑,轉而支持特勒,他們三人成為科學界知名的“超人”。而“超人”首腦特勒的最強反對聲則來自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和哈佛大學校長詹姆斯·科南特,這三人是美國科學界響當當的三巨頭。因此,即使雙方在別的方面勢均力敵,反對派也應該輕易就穩操勝券,開始時也確實如此。1949年10月25日,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在華盛頓開會,權衡是否該支持研制熱核武器。如果在一個大城市投放一枚氫彈,該城市80%~90%的人會立即死亡。因此,他們對此持否定意見。除道德理由外,氫彈制造昂貴而復雜,這也會使阿爾伯克基生產原子彈的速度減緩。而且,即使證明氫彈是可行的,值得投放氫彈的蘇聯目標也只有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而這兩座城市用裂變物質就能毀滅。

這是普遍認知取得的勝利,但只是斗爭的開始。“超人”們與美軍預備役少將劉易斯·斯特勞斯結成盟友,斯特勞斯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5位理事之一(其余4位為反對派)。他們還爭取改變其他人的看法,如國防部長路易斯·約翰遜、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兩院聯合原子能委員會成員以及國務院政策規劃室主任保羅·尼采。“超人”們認為美國的威望應歸功于美國科技的優勢,如果蘇聯制造出第一枚氫彈,美國將大失顏面。1950年1月13日,奧馬·布雷德利決定支持“超級彈”研發計劃,其理由是,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主席,他不能在加速的軍備競賽中讓蘇聯哪怕是暫時得到好處。同月,希斯被判有罪,麥卡錫主義開始盛行。布雷德利做出承諾后4天,支持氫彈制造者的第二個刺激因素從倫敦傳來——福克斯被指控叛國。人們難以斷言福克斯究竟知曉多少,但他曾出席英美科學界最高級別的會議,因此美國政府在心情上正處于過度反應的狀態。1月31日,由國務卿艾奇遜、國防部長約翰遜和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利連撒爾組成的三人特別小組在行政大樓開會,再次討論了熱核應急方案是否可行。持反對意見的利連撒爾在表決中被擊敗。當天下午,杜魯門總統便宣布,他已命令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研發氫彈或“超級彈”。

許多科學家認為自己的良知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奧本海默作為代表說道:“從一些粗淺的意義上來說,粗俗、幽默、夸張等方式也不能將其消除,物理學家知道什么是罪惡,這是他們不會喪失的知識。”《原子科學家通報》每期的封面上都附有一個時鐘[8],指針指向11點52分,現在指針已指向11點57分了。在康奈爾大學教授漢斯·貝特的帶領下,12位資深物理學家發表聲明,指責杜魯門的決議。他們表示:“我們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權力使用這種炸彈,無論出于何種原因。炸彈已不再是戰爭武器,而是毀掉整個人類的手段。其使用違背了一切道德標準,違背了基督教的文明。”毫無疑問,他們是真心誠意的,但貝特的憤怒只是短暫的。不到5個月,朝鮮戰爭爆發,這對反對者的決心是一次考驗,同時他們也受到了新方案對科學家好奇心的挑戰。朝鮮戰爭動搖了貝特,他認為愛國主義要求他摒棄自己對氫彈的反對意見,并投入初步的研究工作中。他投入的極大精力是成功研制氫彈的主要原因。然而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只是滿足他們的好奇心。1951年6月,在朝鮮戰爭一周年紀念日當天,特勒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學院對幾位優秀的同伴發表講話。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新任主席戈登·格雷記錄了此次討論情況。部分記錄內容如下:

會上出現了一些情況。愛德華·特勒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大家,他認為這是一種制造熱核武器的全新探索途徑……大家進行了計算,主要是貝特、特勒、費米等幾位博士在計算,奧本海默也十分積極……與會者無一例外地參與其中,這也包括奧本海默博士。大家熱情高漲,現在某種東西已經成功在望了。

同一星期,格雷承諾將由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出資建造美國第一個氫彈工廠。直到13年后,電影人物斯特蘭齊勒夫博士才對特勒狠狠地嘲弄了一番。但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時夢想的怪物早已被安放在地下發射臺上,一按鍵便可使用。

首先,必須要解決一系列的數學難題。制造原子彈的方程式已經相當復雜了,而新的方程式更是無法用常規方式推導。要制造這個復雜的設備,每一步都需要驚人的計算量以得出精確數據,從而測定對內部數以百萬計的微小部件的影響。因為這些反應是在若干分之一秒內連續發生的,因此從實際效果看,它們幾乎是同時發生的,但人類的大腦卻無法應付。1951年的計算機也沒幫上大忙。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為哈佛大學設計的計算機盡管有500英里的電線和300萬個電接頭,速度也遠遠不夠。雖然計算機不斷改良,但其中性能最好的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也只能記憶27個單詞。令人惱火的是,它們還變幻無常。暴風雨會讓它們發生故障,電子管熄火,電路出錯,而維修人員也找不出毛病所在。技術人員整夜整夜地坐在出問題的計算機前,在一個問題上花費數月時間,而其他設計組的專家則只能束手等待結果。洛斯阿拉莫斯的計算機組員每星期多工作一天,且24小時輪流值班。科技區的進度止步不前,直到一位科學家約翰·馮·諾依曼決定打破這個瓶頸。諾依曼考慮到“超人”們的矛盾心理,便將他們的目標稱作“魔鬼的武器”,然后無情地、不顧一切地開始研究。20世紀30年代時,諾依曼在數學界已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他喜歡制作機器人和機械玩具,而如今對“超級彈”做出的永久貢獻又將是另一種超級玩具。它可以容納和記憶4萬比特的軟件(計算機對輸出數據的叫法),并在一天之內算完三個月的方程式,諾依曼將其命名為“數學分析器、數字積分器和計算機”。該設備申請專利且在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注冊而無法更名后,他的同事才發現其名稱的首字母縮寫為MANIAC(瘋子)。

在“瘋子”的幫助下,他們在杜魯門總統任期的最后一年,制作完成了重達65噸的氫彈。在“堪薩斯–懷俄明戰線”和“大酒杯”的時代,將它叫作“邁克”也不足為奇。“邁克”被運到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島,放在埃盧蓋拉布小島上的一間小屋內,屋內還放著各種離子室、高速攝像機、β射線光譜攝制儀、裝有鈾和重氫的容器和其他核設施。7年前,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地帶舉行過的儀式再次上演。1952年10月31日晚,所有船只都后退40英里,只有一隊志愿者做最后準備。他們也撤離后,便在船上使用擴音系統開始倒數,引爆炸彈。黎明時分,數到零的時候,“邁克”便立刻成為第一枚人造炸彈之星。目瞪口呆的船員們看著巨大的火球升空達5英里,隨后出現一團巨大的蘑菇云,呈淡紫色、藍色、灰綠色,上升25英里后進入平流層,而下面的埃盧蓋拉布小島燃燒起來,一分為二后便沉沒了。

潛水員隨后在海底發現一個1英里長、175英尺[9]深的峽谷。科學家們計算出,炸彈形成的直徑4英里的火球會使斯波坎或舊金山的所有商業區、圣路易斯或匹茲堡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曼哈頓自中央公園到華盛頓廣場的一切瞬間化為烏有。當時海軍安保十分稀松,書信檢查員沒有在意此類信件,它們使人不寒而栗,一位目擊者稱“至少10個太陽”才能比上它爆炸的亮度。一些信件被登載在當地報紙上,現在整個世界都知曉這個實驗及其可怕的后果了。9個月后,格奧爾基·馬林科夫在莫斯科得意地宣布:“美國已不再壟斷氫彈了。”B–29型空中實驗室在亞洲上空追蹤到放射性物質,證實了他的說法。與此同時,英國也在試驗其第一枚原子彈,其特點是可怕的Z字形云朵。核俱樂部的成員逐漸增加。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和科南特預見的噩夢終于變為現實,到處都籠罩著恐怖。愛因斯坦告訴記者:“全體滅絕正在向我們招手。”

新情況隨之產生:完美的武器必須由完美的工具運載。20世紀50年代早期,爆炸中的自動化技術還沒有完全脫離人為因素。建設美國核工廠的責任將由戰略空軍司令部承擔。該司令部有27萬人,駕駛著B–29轟炸機不斷在全球穿梭,確保即使美國被毀滅,他們還能進行毀滅后的復仇。戰略空軍司令部一點兒也不吸引人,每名飛行員都要攜帶著比“二戰”聯合空軍突襲時扔下的還要多的炸藥。戰略空軍司令部的將軍高舉宣傳牌,宣布“和平是我們的事業”,并將爆炸聲稱作“自由之聲”,將年度演習稱為“世界轟炸冠軍大賽”。演習中,將由配備雷達的火車記錄誰擊中什么目標。但將軍和飛行員也是人,正因為如此,他們不久就會被淘汰。

取代他們的偏偏是來自第三帝國那硝煙未散的廢墟中的實驗室。在“二戰”交戰國中,只有德國預見了噴氣式火箭的軍事用途。設計過V–1和V–2型導彈的科學家成了搶手貨,戰略司令部的戰略家們不斷上門取經。如果使用火箭推進,原子彈不用半個小時就能穿越大西洋或北極。戰略司令部曾考慮使用火箭,但認為其不太精確就放棄了。原子彈的誤差幅度不能超過2‰,這意味著如果射程是5000英里就會出現10英里的偏差,但對氫彈來講,這個偏差卻無所謂。埃盧蓋拉布小島的沉沒使大家對問題有了全新而殘酷的看法。按《財富》雜志恐怖的說法:“由于毀滅性熱原子彈頭中的量子躍進,炸彈會在離目標中心8~10英里的范圍內爆炸,這一點在軍事中是可以接受的,更不用提致命的塵埃會降落在廣大地區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万州区| 宣威市| 田阳县| 阿瓦提县| 肥城市| 凯里市| 阳新县| 南昌市| 岳西县| 嘉兴市| 台东市| 镇坪县| 炉霍县| 彭泽县| 江源县| 澄城县| 布拖县| 贺州市| 张家口市| 报价| 乌什县| 荥经县| 绵竹市| 万年县| 元江| 平顶山市| 长阳| 茶陵县| 喀喇沁旗| 米易县| 库车县| 上高县| 宝兴县| 潞城市| 石台县| 阿坝县| 永昌县| 衡东县| 娄烦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