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習慣回路習慣是如何運作的?(3)

因為受傷或疾病而導致基底核受損的人,往往會變得思維麻痹。他們在進行諸如開門或決定吃什么這樣的基本活動時會遇到麻煩。他們沒辦法去忽視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有研究發(fā)現(xiàn),基底核受損的病人無法辨認人的面部表情,不管是恐懼還是惡心,他們就是識別不出,因為這些人永遠都無法確定自己應該盯著臉的哪部分看。沒有了基底核,人就無法調出我們日常生活需要依靠的數(shù)百種習慣。你在某個早晨有愣住去想是應該先系左邊鞋帶還是右邊鞋帶嗎?你有糾結過應該洗澡前刷牙還是洗澡后刷牙嗎?

當然,那些決定都是習慣性的,不需要消耗腦力。只要你的基底核完整無缺,習慣性的暗示就會不斷出現(xiàn),行為也會在你不用思考的情況下發(fā)生(不過你度假時,你穿衣服的方式可能會不同,或者在早晨進行慣常活動時,刷牙的時間會不同,但自己卻不知道)。

與此同時,大腦依賴自動化的慣常行為也是有風險的。習慣往往有利有弊。

拿尤金作為例子來看,在他失去記憶后,習慣讓他能夠正常生活,然后習慣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習慣是脆弱的

研究記憶的專家拉里·斯奎爾在尤金身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他開始相信尤金在學習新的行為。尤金的大腦掃描圖顯示他的基底核不再受病毒性腦炎的傷害。斯奎爾于是想,像尤金這樣大腦嚴重受損的人還有可能使用暗示—慣常行為—獎賞回路嗎?這一原始的神經(jīng)過程可以解釋為什么尤金能在街區(qū)里四處走動,還能在廚房里找堅果罐嗎?

為了測試尤金是否在形成新的習慣,斯奎爾設計了一個實驗。他拿了16個不同的物體,都是有亮色塑料小片的玩具。斯奎爾把它們粘在長方形的硬紙板上,然后將其分成8對:選擇A和選擇B。每一對都是隨機選出的,與之相配的硬紙板后面有一張寫著“正確”的貼紙。

尤金坐在桌子旁,研究人員給他一對物品,然后讓他選一個。接下來,研究人員要尤金把所選的東西反過來,看看下面有沒有寫著“正確”的貼紙。這是衡量記憶的慣常做法。因為只有16件物品,而它們總是以同樣的8對出現(xiàn),大部分人都能在幾輪之后記住哪些是“正確的”(猴子在8~10天之后可以記住所有標有“正確”的物品)。

然而不管尤金作了多少次測試,他就是無法記住任何一件“正確”的物品。尤金每周內要重復兩次這樣的實驗,每天要看40對。

在實驗開始后,過了幾周,一位研究人員在一次實驗開始時問尤金:“你知道自己今天為什么要來嗎?”

尤金說:“我不知道。”

研究人員說:“我們要向你展示一些東西,你知道原因吧?”

尤金完全記不得之前做過的全部實驗,他說:“我是不是要向你描述這些東西,或者告訴你它們是用來干什么的?”過了幾個星期,尤金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了改善。經(jīng)過28天的訓練,尤金挑出貼有“正確”貼紙的物品的準確率達到了85%。到第36天,他的正確率達到了95%。在一次測試之后,尤金看著研究人員,對自己的成功莫名其妙。

他問研究人員:“我怎么做到的?”

研究人員說:“告訴我你腦子里在想什么,你是不是跟自己說,我記得我見過那個?”尤金指著自己的腦袋回答道:“我不記得,好像是這兒還是哪個地方有反應,然后我的手就去挑了。”

對斯奎爾來說,這是完全合理的。尤金接觸到了暗示:一對物品總是以同樣的組合出現(xiàn)。

這里頭存在這樣一個慣常行為:尤金會選擇一個物品,并看看后面是不是貼了貼紙,即便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把紙板翻過來看,他也會這樣做。然后就是獎賞:在找到貼有“正確”字樣的貼紙后的那種滿足感。最終,習慣回路出現(xiàn)了。

為了確定他這一模式實際上就是習慣,斯奎爾做了另外一個實驗。他將16件物品同時擺在尤金面前,要他把所有貼有“正確”字樣的物品都放在一起。

尤金不知道從何下手:“老天爺,我怎么能回憶起這個呢?”他摸到一件物品然后想把它翻過來,研究人員阻止他說:不能這樣,你得把所有同類的放在一起。為什么尤金會想把東西都翻過來?尤金解釋說:“我覺得,這是個習慣吧。”

尤金沒辦法成功。這些東西在習慣回路之外呈現(xiàn)時,他就完全弄不清了。

這就是斯奎爾在尋找的證據(jù)。實驗表明,即便對涉及到的活動或物體的記憶連數(shù)秒鐘都不到,尤金也有能力形成新的習慣。這解釋了尤金每天早上為什么能出去散步,然后還能回家。街上的那些暗示,比如街角的樹或者信箱,這些東西在他每次上街時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引導他走回自家的前門。這還解釋了為什么尤金就算不餓,每天也要吃三次或者四次早餐。只要正確的暗示出現(xiàn)了(比如收音機或者透過玻璃的晨光),尤金就會自動地按照大腦基底核設定的腳本開始活動。

另外,尤金還有其他一些習慣,在主動尋找這些習慣之前,你都不會注意到它們。比如尤金的女兒會經(jīng)常來看他。她會在客廳里和父親聊一會兒,然后到廚房去看母親,接著離開,在出門的時候揮手說再見。尤金在她離開時已經(jīng)不記得他們之前說了什么,他會生氣,覺得她怎么還沒跟自己聊一會兒就走了,然后又忘記自己之前生過氣。但是情緒化的習慣已經(jīng)開始了,所以他的怒氣會持續(xù),憤怒到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爆發(fā)出來。貝弗利告訴我說:“有時候他會砸桌子或者大罵,如果你問為什么,他說不知道,但是很生氣!”尤金會踢自己的椅子,或者不管誰進了屋子,他逮誰罵誰。幾分鐘后,他會笑著聊天氣。貝弗利說:“好像一旦這個過程開始了,他就不得不完成整個生氣的過程。”斯奎爾的新實驗還展示了別的發(fā)現(xiàn):那些習慣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尤金的暗示有稍稍的變化,那么他的習慣就分崩離析了。比如他好幾次在街區(qū)里走,如果環(huán)境有了變化,市里在整修街道,或者暴風把人行道上吹得一片狼藉,尤金就會迷路,不管他離家有多近,他都找不到回家的路,直到好心的鄰居給他指路,告訴他家門在哪兒,他才回到家。如果他的女兒在出門前停下來和他聊上10秒鐘,他發(fā)火的習慣就永遠都不會出現(xiàn)。

斯奎爾在尤金身上做的實驗在科學界掀起了一場革命,改變了大家對大腦工作原理的認識——人有可能在對所學的課程或者決策毫無記憶的情況下學會并做出無意識的選擇。尤金讓我們看到習慣與記憶以及邏輯一樣,都是我們行為的基礎。我們也許不記得自己的習慣是如何養(yǎng)成的,不過一旦這些習慣在大腦中形成,它們就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而我們自己往往是意識不到的。

從斯奎爾有關尤金習慣的第一篇論文發(fā)表后,研究習慣形成的科學迅速擴展為一個主要的科研領域。美國杜克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耶魯大學、南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還有英國、德國、荷蘭各個大學的研究人員,再加上在寶潔集團、微軟、谷歌以及成百上千其他公司工作的科學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解與習慣有關的神經(jīng)學以及心理學上,這些人研究習慣的優(yōu)勢和弱點,還有為什么這些習慣會產生以及它們是如何被改變的。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習慣回路中的暗示涵蓋幾乎所有事物,比如從視覺方面(像糖果條或者電視商業(yè)廣告),到特定的地點、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某種情緒、一系列的思緒或者特定人的陪伴。習慣行為可以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復雜,也能令人覺得異常簡單(有些習慣,比如和情緒有關的,都是在毫秒的尺度上測量的)。獎賞則涵蓋了可以給感官帶來快樂的食物、藥物或情緒上的高潮,比如表演帶給人的自豪感或者沾沾自喜的感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衡南县| 习水县| 平山县| 连城县| 贺州市| 五家渠市| 隆子县| 辛集市| 临西县| 东丰县| 兴山县| 剑川县| 栾城县| 涿州市| 花莲县| 元江| 康保县| 巍山| 海口市| 陆丰市| 灵宝市| 临清市| 鹤壁市| 凤凰县| 兴安盟| 宾阳县| 金华市| 盐津县| 修武县| 孟村| 如东县| 云南省| 招远市| 淮滨县| 酉阳| 黄冈市| 那曲县| 铁力市| 澄迈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