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尾 更新時間:2020-06-11 15:30:45
- 內容簡介
- 5.社會進步的可能性結論
- 4.與貨幣購買力相聯系的困難
- 3.工會的作用
- 2.縮短工作時間的影響
- 1.生活程度和安逸程度
- 第九章 進步和生活程度的關系
- 8.進步對增加勞動工資的促進作用
- 7.特殊才能的報酬
- 6.不同工業階層所得變動的性質和原因
- 5.英國土地和資本價值增加的影響
- 4.某些東西勞動價值的改變
- 3.英國從發展中獲得的直接利益
- 2.英國經濟現狀與現代運動
- 1.新開辟國家與舊世界市場的聯系
- 第八章 進步對價值的一般影響
- 2.工種供給量的變化對其他雇工的影響
- 1.不同生產要素互相影響
- 第七章 分配總論
- 5.城市閑置地對公私利益的影響
- 4.決定正常價格和正常收成的困難
- 3.大土地占有制和小土地占有制
- 2.英國租佃制的優勢
- 1.分成制和小土地所有制的利益
- 第六章 土地租佃
- 3.英國租佃制
- 2.改良對地租的影響
- 1.農產品的實際價值與勞動價值
- 第五章 地租
- 11.行業中不同類別工人的利害關系
- 10.價格浮動對利潤和其他報酬的影響
- 9.已投資本的收入
- 8.周轉利潤率的決定因素
- 7.資本的正常年利潤率
- 6.利潤率的一般趨勢
- 5.現代企業經營方法
- 4.股份公司
- 3.使用大量借貸資本的企業家
- 2.替代原則對管理報酬的影響
- 1.企業家之間的生存競爭
- 第四章 資本與經營能力的利潤
- 4.貨幣購買力的變動和利息率的變動的關系
- 3.“利息”用于舊投資時須慎重
- 2.借款人支付的總利息
- 1.利息理論
- 第三章 資本的利息
- 15.稀有天賦才能報酬的歸屬
- 14.長期正常價值和短期正常價值
- 13.成年勞工的轉移
- 12.父母從一代的立場為子女擇業
- 11.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五個特點
- 10.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三個特點與第四個特點
- 9.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二個特點
- 8.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一個特點
- 7.勞動供給和需求的特點的重要性
- 6.行業吸引力的決定因素
- 5.補充所得與家庭所得
- 4.成敗不定與就業的無常
- 3.實物工資制
- 2.實際工資與名義工資
- 1.競爭與工資
- 第二章 勞動工資
- 12.“工資取決于資本墊支”正確程度的限界
- 11.一般資本與一般勞動的關系
- 10.不同工種工人的工資和效率的關系
- 9.土地與資本的不同
- 8.影響勞動和資本的原因
- 7.影響生產要素供給的諸原因
- 6.國民收入再定義
- 5.簡短的摘要
- 4.對一般資本的需求
- 3.工人的收益等于他能提供的純產品
- 2.需求對分配的影響
- 1.重農學派及其支持者
- 第一章 分配概論
- 第六卷 國民收入的分配
- 8.相互補充的兩種壟斷難以協調
- 7.統計研究對社會的重要性
- 6.總利益與調和利益
- 5.壟斷者降低價格的條件
- 4.壟斷者能夠保持企業上的節約
- 3.不同壟斷稅對生產的影響
- 2.壟斷收入表
- 1.壟斷者重視最大限度的純收入
- 第十二章 壟斷理論
- 4.報酬不變、報酬遞減和報酬遞增的事例
- 3.正常供給增加的結果
- 2.正常需求增加的結果
- 1.緒論
- 第十一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給變動的理論
- 2.商品供求關系具有的困難
- 1.報酬遞增規律發生作用的方式
- 第十章 從報酬遞增規律看需求和供給的均衡
- 7.城市地產的混合租金
- 6.商鋪租金與商品價格
- 5.各種建筑物對同一土地的競爭
- 4.報酬遞減規律與建筑土地的關系
- 3.土地出售與土地出租
- 2.位置價值的例外場合
- 1.位置對城鄉土地價值的影響
- 第九章 邊際成本和城市土地價值的關系
- 3.特別稅 準租與單一農作物的關系
- 2.土地是資本的一種形式
- 1.時間因素的作用
- 第八章 邊際成本和農產品價值的關系
- 6.稀有地租與級差地租
- 5.借租稅轉嫁說明價值問題的理由
- 4.固定資本的收入與流動資本的收入
- 3.報酬遞減規律的普遍性
- 2.純產品的定義
- 1.替代原則的又一例證
- 第七章 邊際成本和價值的關系
- 3.再生產成本
- 2.風險保險
- 1.分擔生產費用面臨的困難
- 第六章 混合企業各部門應分擔的費用
- 6.諸商品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
- 5.復合供給
- 4.連帶價格與派生供給價格
- 3.復合需求
- 2.四個條件
- 1.間接需求、連帶需求、派生需求
- 第五章 各種需求與供給
- 5.與成本相關的術語
- 4.企業經濟中資源的分配
- 3.代用原則發生作用的有利邊際
- 2.過去收支的積累與未來收支的折扣
- 1.自給自足下的投資動機
- 第四章 資金的投放與分配
- 13.價值問題的簡單分類
- 12.長時期內的生產設備
- 11.短時期內的生產設備
- 10.正常需求與正常供給的均衡
- 9.對正常價值的剖析
- 8.“正常”一詞有不同含義
- 7.影響價值的因素
- 6.均衡產量與均衡價格
- 5.價格表
- 4.一個代表性企業的生產成本
- 3.代用原則
- 2.生產費用與生產要素
- 1.未來估計的影響
- 第三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給的均衡
- 2.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
- 1.需求和勞作之間的均衡
- 第二章 需求和供給的暫時均衡
- 5.市場在時間上的局限性
- 4.市場所受的間接影響
- 3.組織完善的市場
- 2.市場在空間上的局限性
- 1.市場的定義
- 第一章 論市場
- 第五卷 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系
- 2.人口密度與社會福利
- 1.報酬不變與報酬遞增
- 第十二章 報酬遞增傾向與報酬遞減傾向
- 10.資本經營能力
- 9.工人地位提高的機會
- 8.合作社及利潤分配
- 7.股份公司組織和國營事業
- 6.私人合伙組織
- 5.商人未形成世襲階級的原因
- 4.理想工業家所需的才能
- 3.許多行業的經營風險與管理細節無關
- 2.管理者
- 1.博學職業的直接交易
- 第十一章 企業管理
- 5.依靠地理位置的工業
- 4.大商店與小商店
- 3.規模生產帶來經濟的行業,產品多不易售出
- 2.大工廠的經濟
- 1.原料的經濟
- 第十章 大規模生產
- 3.交通工具改良對工業地理分布的影響
- 2.地方性工業的各種要素
- 1.地方性工業的原始形態及起源
- 第九章 專門工業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 6.專門技能與專門機械的比較
- 5.機械的使用減少了工人生活的單調
- 4.零件配換制度的新時代
- 3.機械對人類生活品質的影響
- 2.專門化可以增大效率
- 1.熟能生巧
- 第八章 分工及機械的影響
- 3.自然組織學說及才能的發展
- 2.古代的社會階級與近代的階級
- 1.亞當·斯密和工業組織
- 第七章 工業組織
- 8.財富增長統計的注釋
- 7.利率與儲蓄
- 6.現在的滿足與延緩的滿足
- 5.積累的源泉、公共積累、合作事業
- 4.家庭情感是儲蓄的主要動機
- 3.貨幣經濟發展對儲蓄的影響
- 2.財產安全是儲蓄的前提
- 1.高價形態的輔助資本和積累能力
- 第六章 財富的增長
- 5.等級內和等級間的職業流動性
- 4.國家的教育投資
- 3.美術教育
- 2.普通教育與工業教育
- 1.一般能力與專門技能
- 第五章 工業訓練
- 6.人類活動對自然選擇的影響
- 5.城市生活的影響
- 4.職業的影響
- 3.希望、自由和變化
- 2.生活必需品
- 1.健康與強壯的一般條件
- 第四章 人口的健康與強壯
- 4.英國人口史
- 3.結婚率與人口出生率
- 2.《人口論》
- 1.人口學說史
- 第三章 人口的增長
- 11.報酬遞減律的注釋
- 10.漁場、礦山和建筑用地的報酬規律
- 9.人口對土地的影響
- 8.人口壓力與土地價值
- 7.土地肥力的衡量
- 6.一劑資本和勞動
- 5.土地肥力報酬遞減傾向
- 4.報酬遞減規律
- 3.人類力量改變土壤性質
- 2.增強土地肥力
- 1.土地的含義
- 第二章 土地的肥力
- 2.邊際反效用和供給價格
- 1.生產要素
- 第一章 緒論
- 第四卷 生產要素
- 4.廣泛的財富效用
- 3.消費者剩余與市場的關系
- 2.消費者剩余與個人需求的關系
- 1.消費者剩余
- 第六章 價值與效用
- 3.兩種不同的折扣率
- 2.現在需要與未來需要的分配
- 1.合理調整邊際效用
- 第五章 一種物品不同用途的選擇
- 7.消費統計的說明
- 6.統計上的困難
- 5.風尚的變化
- 4.時間引起的困難
- 3.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
- 2.價格對不同階級的影響
- 1.需求彈性
- 第四章 需求彈性
- 6.影響需求表的因素
- 5.市場的需求
- 4.一個人的需求表
- 3.貨幣邊際效用的變化
- 2.邊際需求價格遞減
- 1.欲望飽和律
- 第三章 消費者需求的等級
- 3.消費理論的地位
- 2.自豪感的欲望
- 1.多樣化的欲望
- 第二章 欲望與活動
- 重新重視需求與消費問題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三卷 論需求及其滿足
- 5.生產性和預見性
- 4.從社會觀點看資本和收入
- 3.從私人觀點看資本分類
- 2.純收入、利息與利潤
- 1.貨幣收入與經營資本
- 第四章 收入與資本
- 4.習慣上的必需品
- 3.必需品
- 2.“生產”的多義性
- 1.人類生產效用
- 第三章 生產、消費、勞動和必需品
- 6.價值與價格
- 5.國家財富
- 4.共有財貨
- 3.財富的廣泛適用性
- 2.財富
- 1.財貨
- 第二章 財富
- 3.關于名詞的用法
- 2.分類上的困難
- 1.經濟學中的財富觀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卷 基本概念
- 3.經濟學家必須具備的能力
- 2.主要課題
- 1.研究目標
- 第四章 經濟研究的目的與課題
- 4.規律的假設
- 3.詞語的多義性
- 2.規律的性質
- 1.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經濟規律
- 6.經濟學研究的真實性
- 5.共同活動動機的重要性
- 4.動機
- 3.習慣是有意識的選擇
- 2.衡量的方法
- 1.經濟學的動力研究
- 第二章 經濟學的實質
- 3.競爭
- 2.經濟學與貧困問題
- 1.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卷 導言
- 原著第八版序言
- 原著第一版序言
- 作者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原著第一版序言
- 原著第八版序言
- 第一卷 導言
- 第一章 緒論
- 1.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 2.經濟學與貧困問題
- 3.競爭
- 第二章 經濟學的實質
- 1.經濟學的動力研究
- 2.衡量的方法
- 3.習慣是有意識的選擇
- 4.動機
- 5.共同活動動機的重要性
- 6.經濟學研究的真實性
- 第三章 經濟規律
- 1.研究方法
- 2.規律的性質
- 3.詞語的多義性
- 4.規律的假設
- 第四章 經濟研究的目的與課題
- 1.研究目標
- 2.主要課題
- 3.經濟學家必須具備的能力
- 第二卷 基本概念
- 第一章 緒論
- 1.經濟學中的財富觀
- 2.分類上的困難
- 3.關于名詞的用法
- 第二章 財富
- 1.財貨
- 2.財富
- 3.財富的廣泛適用性
- 4.共有財貨
- 5.國家財富
- 6.價值與價格
- 第三章 生產、消費、勞動和必需品
- 1.人類生產效用
- 2.“生產”的多義性
- 3.必需品
- 4.習慣上的必需品
- 第四章 收入與資本
- 1.貨幣收入與經營資本
- 2.純收入、利息與利潤
- 3.從私人觀點看資本分類
- 4.從社會觀點看資本和收入
- 5.生產性和預見性
- 第三卷 論需求及其滿足
- 第一章 緒論
- 重新重視需求與消費問題
- 第二章 欲望與活動
- 1.多樣化的欲望
- 2.自豪感的欲望
- 3.消費理論的地位
- 第三章 消費者需求的等級
- 1.欲望飽和律
- 2.邊際需求價格遞減
- 3.貨幣邊際效用的變化
- 4.一個人的需求表
- 5.市場的需求
- 6.影響需求表的因素
- 第四章 需求彈性
- 1.需求彈性
- 2.價格對不同階級的影響
- 3.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
- 4.時間引起的困難
- 5.風尚的變化
- 6.統計上的困難
- 7.消費統計的說明
- 第五章 一種物品不同用途的選擇
- 1.合理調整邊際效用
- 2.現在需要與未來需要的分配
- 3.兩種不同的折扣率
- 第六章 價值與效用
- 1.消費者剩余
- 2.消費者剩余與個人需求的關系
- 3.消費者剩余與市場的關系
- 4.廣泛的財富效用
- 第四卷 生產要素
- 第一章 緒論
- 1.生產要素
- 2.邊際反效用和供給價格
- 第二章 土地的肥力
- 1.土地的含義
- 2.增強土地肥力
- 3.人類力量改變土壤性質
- 4.報酬遞減規律
- 5.土地肥力報酬遞減傾向
- 6.一劑資本和勞動
- 7.土地肥力的衡量
- 8.人口壓力與土地價值
- 9.人口對土地的影響
- 10.漁場、礦山和建筑用地的報酬規律
- 11.報酬遞減律的注釋
- 第三章 人口的增長
- 1.人口學說史
- 2.《人口論》
- 3.結婚率與人口出生率
- 4.英國人口史
- 第四章 人口的健康與強壯
- 1.健康與強壯的一般條件
- 2.生活必需品
- 3.希望、自由和變化
- 4.職業的影響
- 5.城市生活的影響
- 6.人類活動對自然選擇的影響
- 第五章 工業訓練
- 1.一般能力與專門技能
- 2.普通教育與工業教育
- 3.美術教育
- 4.國家的教育投資
- 5.等級內和等級間的職業流動性
- 第六章 財富的增長
- 1.高價形態的輔助資本和積累能力
- 2.財產安全是儲蓄的前提
- 3.貨幣經濟發展對儲蓄的影響
- 4.家庭情感是儲蓄的主要動機
- 5.積累的源泉、公共積累、合作事業
- 6.現在的滿足與延緩的滿足
- 7.利率與儲蓄
- 8.財富增長統計的注釋
- 第七章 工業組織
- 1.亞當·斯密和工業組織
- 2.古代的社會階級與近代的階級
- 3.自然組織學說及才能的發展
- 第八章 分工及機械的影響
- 1.熟能生巧
- 2.專門化可以增大效率
- 3.機械對人類生活品質的影響
- 4.零件配換制度的新時代
- 5.機械的使用減少了工人生活的單調
- 6.專門技能與專門機械的比較
- 第九章 專門工業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 1.地方性工業的原始形態及起源
- 2.地方性工業的各種要素
- 3.交通工具改良對工業地理分布的影響
- 第十章 大規模生產
- 1.原料的經濟
- 2.大工廠的經濟
- 3.規模生產帶來經濟的行業,產品多不易售出
- 4.大商店與小商店
- 5.依靠地理位置的工業
- 第十一章 企業管理
- 1.博學職業的直接交易
- 2.管理者
- 3.許多行業的經營風險與管理細節無關
- 4.理想工業家所需的才能
- 5.商人未形成世襲階級的原因
- 6.私人合伙組織
- 7.股份公司組織和國營事業
- 8.合作社及利潤分配
- 9.工人地位提高的機會
- 10.資本經營能力
- 第十二章 報酬遞增傾向與報酬遞減傾向
- 1.報酬不變與報酬遞增
- 2.人口密度與社會福利
- 第五卷 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系
- 第一章 論市場
- 1.市場的定義
- 2.市場在空間上的局限性
- 3.組織完善的市場
- 4.市場所受的間接影響
- 5.市場在時間上的局限性
- 第二章 需求和供給的暫時均衡
- 1.需求和勞作之間的均衡
- 2.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
- 第三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給的均衡
- 1.未來估計的影響
- 2.生產費用與生產要素
- 3.代用原則
- 4.一個代表性企業的生產成本
- 5.價格表
- 6.均衡產量與均衡價格
- 7.影響價值的因素
- 8.“正常”一詞有不同含義
- 9.對正常價值的剖析
- 10.正常需求與正常供給的均衡
- 11.短時期內的生產設備
- 12.長時期內的生產設備
- 13.價值問題的簡單分類
- 第四章 資金的投放與分配
- 1.自給自足下的投資動機
- 2.過去收支的積累與未來收支的折扣
- 3.代用原則發生作用的有利邊際
- 4.企業經濟中資源的分配
- 5.與成本相關的術語
- 第五章 各種需求與供給
- 1.間接需求、連帶需求、派生需求
- 2.四個條件
- 3.復合需求
- 4.連帶價格與派生供給價格
- 5.復合供給
- 6.諸商品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
- 第六章 混合企業各部門應分擔的費用
- 1.分擔生產費用面臨的困難
- 2.風險保險
- 3.再生產成本
- 第七章 邊際成本和價值的關系
- 1.替代原則的又一例證
- 2.純產品的定義
- 3.報酬遞減規律的普遍性
- 4.固定資本的收入與流動資本的收入
- 5.借租稅轉嫁說明價值問題的理由
- 6.稀有地租與級差地租
- 第八章 邊際成本和農產品價值的關系
- 1.時間因素的作用
- 2.土地是資本的一種形式
- 3.特別稅 準租與單一農作物的關系
- 第九章 邊際成本和城市土地價值的關系
- 1.位置對城鄉土地價值的影響
- 2.位置價值的例外場合
- 3.土地出售與土地出租
- 4.報酬遞減規律與建筑土地的關系
- 5.各種建筑物對同一土地的競爭
- 6.商鋪租金與商品價格
- 7.城市地產的混合租金
- 第十章 從報酬遞增規律看需求和供給的均衡
- 1.報酬遞增規律發生作用的方式
- 2.商品供求關系具有的困難
- 第十一章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給變動的理論
- 1.緒論
- 2.正常需求增加的結果
- 3.正常供給增加的結果
- 4.報酬不變、報酬遞減和報酬遞增的事例
- 第十二章 壟斷理論
- 1.壟斷者重視最大限度的純收入
- 2.壟斷收入表
- 3.不同壟斷稅對生產的影響
- 4.壟斷者能夠保持企業上的節約
- 5.壟斷者降低價格的條件
- 6.總利益與調和利益
- 7.統計研究對社會的重要性
- 8.相互補充的兩種壟斷難以協調
- 第六卷 國民收入的分配
- 第一章 分配概論
- 1.重農學派及其支持者
- 2.需求對分配的影響
- 3.工人的收益等于他能提供的純產品
- 4.對一般資本的需求
- 5.簡短的摘要
- 6.國民收入再定義
- 7.影響生產要素供給的諸原因
- 8.影響勞動和資本的原因
- 9.土地與資本的不同
- 10.不同工種工人的工資和效率的關系
- 11.一般資本與一般勞動的關系
- 12.“工資取決于資本墊支”正確程度的限界
- 第二章 勞動工資
- 1.競爭與工資
- 2.實際工資與名義工資
- 3.實物工資制
- 4.成敗不定與就業的無常
- 5.補充所得與家庭所得
- 6.行業吸引力的決定因素
- 7.勞動供給和需求的特點的重要性
- 8.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一個特點
- 9.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二個特點
- 10.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三個特點與第四個特點
- 11.勞動供求作用的第五個特點
- 12.父母從一代的立場為子女擇業
- 13.成年勞工的轉移
- 14.長期正常價值和短期正常價值
- 15.稀有天賦才能報酬的歸屬
- 第三章 資本的利息
- 1.利息理論
- 2.借款人支付的總利息
- 3.“利息”用于舊投資時須慎重
- 4.貨幣購買力的變動和利息率的變動的關系
- 第四章 資本與經營能力的利潤
- 1.企業家之間的生存競爭
- 2.替代原則對管理報酬的影響
- 3.使用大量借貸資本的企業家
- 4.股份公司
- 5.現代企業經營方法
- 6.利潤率的一般趨勢
- 7.資本的正常年利潤率
- 8.周轉利潤率的決定因素
- 9.已投資本的收入
- 10.價格浮動對利潤和其他報酬的影響
- 11.行業中不同類別工人的利害關系
- 第五章 地租
- 1.農產品的實際價值與勞動價值
- 2.改良對地租的影響
- 3.英國租佃制
- 第六章 土地租佃
- 1.分成制和小土地所有制的利益
- 2.英國租佃制的優勢
- 3.大土地占有制和小土地占有制
- 4.決定正常價格和正常收成的困難
- 5.城市閑置地對公私利益的影響
- 第七章 分配總論
- 1.不同生產要素互相影響
- 2.工種供給量的變化對其他雇工的影響
- 第八章 進步對價值的一般影響
- 1.新開辟國家與舊世界市場的聯系
- 2.英國經濟現狀與現代運動
- 3.英國從發展中獲得的直接利益
- 4.某些東西勞動價值的改變
- 5.英國土地和資本價值增加的影響
- 6.不同工業階層所得變動的性質和原因
- 7.特殊才能的報酬
- 8.進步對增加勞動工資的促進作用
- 第九章 進步和生活程度的關系
- 1.生活程度和安逸程度
- 2.縮短工作時間的影響
- 3.工會的作用
- 4.與貨幣購買力相聯系的困難
- 5.社會進步的可能性結論
- 內容簡介
- 卷尾 更新時間:2020-06-11 15: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