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買吧,買吧,寶貝(3)

Stinky Stink公司為了取悅男孩們,推出了一種新的身體噴霧,模仿滑雪蠟的成年人體香,甚至還有一種是模仿新的PlayStation 3或Wii 游戲機的氣味。“我最開心的一刻,”公司的創始人克里斯·塞勒斯(Chris Sellers)告訴我,“就是一個13歲的男孩跟我說,‘這才是代表我生活的氣味。’”當佳得樂(屬百事可樂公司旗下)推出了新的“G系列”飲料時,營銷者成立了一個“任務控制”小組,每逢中學開運動會,他們會在推特上發布鼓勵運動員的話語,而且還經常更新Facebook。“Facebook上會解答那些關注身體狀態的青少年提出的問題,比如最好在什么時候飲用新型蛋白飲料。”《華爾街日報》寫道:“佳得樂的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監測社交媒體……希望他們看到的和學到的東西能夠幫助公司更有效地向Facebook和推特的愛好者們推廣”他們的新產品系列。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一旦你18歲的生日臨近,你就很可能會從一個“最不可能的”寄送者——煙草公司那里收到一份禮物。比如庫爾的生日禮物就是一個看起來很昂貴的銀色盒子,里面堆滿了這個牌子的薄荷香煙的優惠券甚至代金券,還有很多搖滾樂隊的CD、一個上網制作個人音樂播放列表的邀請(煙草公司發現音樂是招徠吸煙者的有效途徑,所以俱樂部和音樂會上也有很多推銷香煙的廣告)。既然你不抽煙,你會扔掉這里面大部分的東西。但是一個月之后,他們又寄來一堆完全相同的東西,接著又是一包。如果寄了三四次你還不買賬,那么煙草公司就知道你不會動搖了——有研究證實,典型的吸煙者在第三次寄來時就會上鉤——然后他們就會尋找下一個受害者。

你相信嗎?就連汽油公司和汽車制造商也開始瞄準孩子們了。殼牌石油的營銷部門和樂高有一個長期合作,在樂高玩具中植入殼牌的品牌。在一個英國石油的動畫廣告中,孩子們齊聲唱著一首歡快的兒歌,一邊把車停在英國石油加油站的加油泵旁。在一個保時捷的電視廣告中,一個小男孩坐在教室里浮想聯翩,幻想著成年世界、速度和保時捷。在他的幻想中,他出現在一家保時捷的經銷店,要求看一下保時捷911車型,在里面坐了好一會兒,然后要了銷售員的名片。“我會在20年后再來找你。”男孩說。畫外音響起:“關于保時捷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某一時刻,你知道你想要得到它,又在某一時刻你第一次擁有它,而真正折磨人的是,在這兩點之間要經過10年或20年。”

保時捷并不是唯一一個關注未來消費者的汽車制造商。奧迪也推出了一個泰迪熊的系列,以及一部主角為毛絨玩具和嬰兒用品的名為“搶劫壁虎”的卡通片;尼桑贊助了美國青少年足球組織(American Youth Soccer Organization);而克萊斯勒通過郵遞向孩子們發放了成百上千本有立體圖片的產品推廣圖書。

就連星巴克也認識到青少年在他們的潛在消費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紐約時報》報道指出:“星巴克正在考慮推出新飲品,或改變現有飲品的量,以迎合孩子們或青少年的需求。‘我們需要面對現實,一旦有孩子們自己走進我們的店鋪,我們就要確保我們有適合他們的產品。’”星巴克的發言人布蘭登·博爾曼(Brandon Borrman)說。這篇文章還指出,在一家本地的星巴克里,咖啡師把熱牛奶叫作“嬰兒奇諾”(babyccino)。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我們初次使用一個品牌或產品時的年齡越小,在今后的多年里都會繼續使用的可能性就越大。但這并不是品牌營銷和廣告的投放對象越發低齡化的唯一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兒童本身就是一個營銷工具,這多虧了他們的“兒童消費力”——指的是他們影響父母購買決定的能力。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營銷學教授詹姆斯·麥克尼爾(James McNeal)指出:“75%的自發性食品購買都是源于一個喋喋不休的孩子。有半數的母親完全是因為孩子的要求才會購買某種食品,所以激發孩子們的購買欲,就是激發了整個家庭的購買欲。”“孩子對家庭消費是有影響力的,他們會影響他們的祖父母,影響他們的保姆,一個接一個。”麥克尼爾教授在近期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說道。

我發現孩子們的“說服”技巧是全球通用的:談條件(“如果你給我買那個巧克力,我就收拾我的房間”);當眾吵鬧(一目了然無須解釋);把父母雙方對立起來,這種方式在單親家庭中尤其見效(“爸爸給我買了Odwalla,你為什么不買”);還有趁媽媽不注意時偷偷在超市的購物籃里放進一樣東西,直到在收銀臺結賬才被發現。媽媽生怕孩子當眾吵鬧或顯得小氣,只好作罷。

同時,這種說服力在另一個方向上也是起作用的——父母對孩子長期的品位和偏好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種日漸普遍的現象在業界被稱作“傳承影響”,而且它趨向于出現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究竟哪種影響在先——孩子的影響還是父母的影響?簡單回答就是“二者是同時出現的”。

詳細來說,大多數家庭都有著強烈的文化、態度、信仰、價值觀和習慣,孩子從小就會把這些認為是一種規范。這些規范包括他們的穿著、飲食,以及他們購買什么品牌和產品。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循環影響力是如何工作的。Tropicana橙汁是很多孩子的日常飲品。孩子觀察著他們的父母一瓶接一瓶地購買Tropicana,就會認為這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橙汁。所以當孩子和媽媽一起去食品雜貨店時,你們認為他/她會纏著媽媽買什么牌子的果汁呢?所以媽媽就會一直購買Tropicana,然后當孩子長大之后,當他自己要去雜貨店購物時,他只會出于純粹的習慣去選擇一個品牌。因此,一個長期的偏好就形成了(順便說一句,因為通常都是媽媽帶著孩子去雜貨店購物,所以媽媽對青少年的購買行為的影響要大于爸爸,尤其是對于日常用品來說,比如香皂、調料、洗潔精以及洗衣液)。

通常,我們成年后對童年時使用過的某品牌的偏好是出自懷舊情緒——營銷者通過隱形而巧妙的方式將這種情緒植入我們的大腦,我們在接下來會讀到。營銷者努力使我們在潛意識里把品牌和關于家鄉及家庭的溫馨回憶聯系起來,從而讓我們認為使用這個品牌就是一種重新聯結過去以及至愛親朋的方式。我有一個朋友只用佳潔士的牙刷和牙膏,當我問他為什么時,他想了一下說道:“因為如果我用了其他的品牌,就好像有一種背叛我父母的感覺。”

然后,就像我們在本書中會提到的大多數“隱形的說客”一樣,傳承影響也不是偶然發生的,遠遠不只如此。品牌和零售商竭盡全力讓我們把自己的品牌偏好傳承給我們的孩子,這事實上是他們的一種策略。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品牌正在推出成年產品的“迷你版”供兒童甚至是嬰兒使用,他們希望品牌能傳承下去。蓋普童裝和J.Crew童裝系列背后是有一套策略的,甚至哈雷–戴維森都推出了嬰兒連體衣系列(給那些小摩托車手準備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错那县| 高青县| 江口县| 敖汉旗| 安图县| 翼城县| 龙州县| 茶陵县| 紫阳县| 阜城县| 平顶山市| 乌海市| 土默特右旗| 芮城县| 左云县| 德化县| 巫山县| 瓦房店市| 丁青县| 安平县| 蓬安县| 南充市| 邻水| 丘北县| 涪陵区| 江安县| 米易县| 雅安市| 老河口市| 黑水县| 雅安市| 法库县| 襄樊市| SHOW| 贵德县| 亳州市| 长阳| 和顺县| 周至县|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