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羅斯??偨y(4)
- 光榮與夢想(全四冊)
- (美)威廉·曼徹斯特
- 3765字
- 2016-06-06 09:49:57
但是,共和黨的上帝不靈了,羅斯福扭轉頹勢的時刻已到。5月22日,羅斯福將霍普金斯帶到華盛頓,開始聯邦政府的救濟工程。雖然,領導人幾經變更(先是霍普金斯,后是伊克斯,最后又是霍普金斯),機構名稱多次調整(民政工程署、公共事業振興署、公共工程署),但聯邦政府的救濟工程一直持續到1942年。霍普金斯直截了當地說:“我來這兒的目的就是確保沒人挨餓?!奔~約市長菲奧雷洛·拉瓜迪亞說:“我花兩美元到市場上買一只鸚鵡,一天時間它就能學會‘發救濟,發救濟,發救濟’,但鸚鵡永遠也不會懂其中的經濟問題。”反對救濟的人對這項政策不以為然,他們可不會用“發救濟”這樣溫和的字眼。北方血汗工廠的老板和南方種植園的園主都憤恨不已,這個措施讓他們失去了廉價勞動力。對上層中產階級評論家來說,接受救濟者總是懶洋洋地倚在鐵鏟或耙子上,這些評論家最大的成就是曲解了一個意義模糊的詞。真相是,在紐約市議會調查做證時,一名叫羅伯特·馬歇爾的手工課教師說,他教過失業者如何制作一種叫“Boondoggle”的手工制品。1925年,“Boondoggle”這個詞由北方的一個童子軍團長創造,用來描述野營中有實用價值的手工,比如將繩子編成帶子。誰知不久之后,全國的報紙都開始發表社論嘲諷搞救濟就像“做Boondoggle”。報紙影響巨大,數百萬讀者直到今天都以為霍普金斯和伊克斯所謂的成績不過如此,他們只是給失業的人找點兒事做,至于這些事有沒有意義倒是其次。
實際上,霍普金斯和伊克斯都很鄙視游手好閑的懶漢。尤其是霍普金斯,他認為只給救濟不給工作,有辱人的尊嚴。他喜歡聽到婦女們說:“我們不再依靠救濟,我丈夫在為政府工作?!比藗兇_實在工作,而且工作得很辛苦。民政工程署、公共事業振興署和公共工程署將資金投入到3萬多個新政項目中,比如支付教師薪資,修建供水系統、郵局、橋梁、鐵路、機場、下水道、涵洞、公共泳池、運動場、操場、發電站和火車站等?;羝战鹚乖谌A盛頓任職期間,一直兢兢業業。美國10%新修的道路中有他的汗水,35%新建的醫院中有他添的磚加的瓦,65%新修的市政廳、法院和醫療設施離不開他的出謀劃策,70%新建的學校得到了他的支持和重視。因為他,丹佛建起了水利系統,俄亥俄州馬斯金格姆河谷建起了防洪工程,得克薩斯州布朗施維爾市有了港口,基韋斯特島有了通往佛羅里達州內陸的公路和橋梁。
公共事業振興署(及其前身和后繼機構)率先投資那些私營企業力所不能及的項目,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明顯改變了美國的面貌。哈得孫河下建起了連接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的林肯隧道,曼哈頓區和長島之間建起了三區大橋,賓夕法尼亞鐵路改用電力牽引,第一批柴油機開始研制。華盛頓有了動物園、林蔭道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大廈??R里洛精神病院在加利福尼亞州拔地而起,諾克斯堡金庫在肯塔基州建成。舊金山建起大人小孩都喜愛的游樂場,達拉斯市興建了迪利廣場,圣路易斯市有了溫室花卉展館,哥倫比亞河上筑起邦納維爾大壩,科羅拉多河上建起博爾德大壩。在建造博爾德大壩時,公共事業振興署近200名員工因公犧牲。共和黨人也對這個水壩充滿興趣,1946年他們再次掌控國會后,立即將其更名為胡佛大壩。這些工程耗資總計不到200億美元,僅為尼克松第一任期內國防部年度預算的1/4。
據《陸海軍紀事報》之后的報道,那幾年軍費撥款極少,若沒有公共事業振興署的工人,許多陸軍軍營和海軍基地都會荒廢。而且,若沒有公共事業振興署,美國經濟在“二戰”時期和戰后階段都不可能有那樣蓬勃的發展。如果“百日新政”時期羅斯福沒提出那樣的設想,田納西河流域工程就不會存在,更不會有結束“二戰”的那兩枚原子彈。原子彈有利有弊,但無論如何,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肯定會突破研制核武器的難關。當然,田納西河流域工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研制原子彈。一開始,田納西河流域建起的多座大壩,向流域居民提供和銷售電力。最后,這項工程避免了300萬英畝土地被河水沖蝕,讓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倍增,工程所耗資金也以繳納聯邦稅收的方式全部償清。田納西河流域工程是參議員喬治·諾里斯一直以來的夢想,但將其變為現實的人是羅斯福。羅斯福那時才剛上任,盡管雜事繁多,但他寫信告訴諾里斯:“馬上擬出緊急法案,寫好就開始?!彼MZ里斯可以過來和他談談“田納西河流域發展”計劃。有這樣的總統在,人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有些事確實不可能。銀行可以挽救,農民可以補貼,饑餓的人可以喂飽,不羈的田納西河可以馴服,但美國是一個工業國家,沒有什么法律可以輕松解決工業問題。羅斯福不是沒有嘗試過。國家復興管理局便是新政中全力以赴的一次嘗試,縱然收效甚微,但并非一敗涂地。它鼓舞了人心,增強了勞工組織的影響力,最終也對經濟復蘇起了促進作用。盡管它沒有達到羅斯福的期待(事實如此),但至少讓全國暫時如戰時一般團結起來。國家復興管理局就像一支士氣高昂的球隊,上場前被寄予厚望,最后卻以慘敗收場。休·約翰遜將軍的比喻很巧妙:“一開始是點點火光,后來卻是猛烈攻擊。就像有的蠢蛋,沖動地走上斷頭臺,又期望鍘刀突然壞掉,可以僥幸逃生?!?
約翰遜是新政派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被羅斯福任命為國家復興管理局的負責人。也許,就是他那種唯我獨尊的態度限制了國家復興管理局的發展。凡是妨礙他的人,他都肆意詆毀,說那些人“血液里有耗子的破壞因子”,又說“國務院里的人打扮得油頭粉面”,“全是一群謊話連篇、信口開河、胡說八道的生意人”。他還把商務部大廈的辦公室比作聯合車站的收費公廁,因此得罪了胡佛。但在第二次爐邊談話中,羅斯福首次提出這個設想時就考慮到了國家復興管理局可能出現的問題。他說,希望企業和政府間形成“計劃性的合作關系”。政府“在行業中大部分從業人員的支持下,防止不公平競爭,并遵守當權者制定的協議”。
羅斯福的目標是消除殊死一搏的競爭,停止對婦女和童工的剝削,這樣的做法是正派商人都可以接受的。但按行業規定,對壟斷的抨擊要停止,還要恢復協定物價的做法。工人不由得憂心忡忡。于是,鐵路員工協會總顧問唐納德·里奇伯格建議約翰遜在《全國工業復興法》中添加第7條第1款歷史性的規定:勞方可以通過工會,集體性地與資方談判雇用條件。從而推動了20世紀20年代的工人運動。大企業主預感這一條款會帶來巨大的沖擊,因此全國制造商協會和美國商會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強烈抗議。于是,羅斯福將法案支持者和反對者召集起來,一起協商法案的具體細節,最終達成協議——第7條第1款原文不動。但這并不代表勝利的開始,企業家和代表他們利益的議員沒有提出改動,是因為有些人認為應該禁止所有自由競爭。時任瓊斯-拉姆森機械公司經理的拉爾夫·弗蘭德斯表示,他們“完全相信限制競爭才能實現國家經濟的復蘇和繁榮”。
“鐵褲漢”約翰遜的宣傳工作完成得極其出色,所以1933年已過大半,這些棘手的問題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亨利·華萊士曾告訴約翰遜關于雷鳥的故事,并以印第安人的意符為基礎畫出一只藍鷹,還在下面寫下“人盡其職”。他警告媒體:“愿上帝寬恕那些觸犯這只藍鷹的人。”凡是遵守這種規定的公司都可以在建筑外面掛上藍鷹的標志。消費者也在擋風玻璃上貼這個標志,《時代周刊》每星期的封面上也會印上這個標志。4個女孩子甚至把藍鷹刺在了背上。在舊金山的一個棒球場里,8000個孩子排出一只巨大的藍鷹標志,巴斯比·伯克利也不甘人后,改寫了《華清春暖》的最后一幕,讓魯比·基勒、迪克·鮑威爾、瓊·布朗德爾和好萊塢全部臨時演員先后排列成美國國旗、羅斯福肖像和藍鷹的形象。藍鷹受到熱捧,風靡一時,約翰遜也忙著在全國各地簽訂合約,一切看起來鄭重其事。
實際情況也基本如此。到當年仲夏,100多萬雇主執行了國家復興管理局的章程和工資規定,雇用了900多萬工人,但這些雇主一般都來自小企業。6個星期的努力勸說后,紡織、采煤、石油、鋼鐵、汽車、木材、服裝、批發、零售和建筑這十大行業里,只有紡織業簽訂了行規。新政領導群體中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霍普金斯對約翰遜說:“休,你制定的那套法規煩死了?!泵旱V的保安人員并不理會藍鷹法規,照樣對礦工開槍,亨利·福特也不肯承擔自己的責任。約翰遜一氣之下把自己那輛福特公司產的林肯汽車賣了,買了一輛凱迪拉克??偨y宣布政府部門只能和符合國家復興管理局規定的公司合作。一個記者問約翰遜那些不執行規定的人會受到什么懲罰,約翰遜擦掉嘴邊的啤酒沫,兇巴巴地說:“把他們打得鼻青臉腫?!?
之后,將軍改變了他的策略。他發起了一場全國性的活動,為所有雇員爭取每星期40小時的工作時間、12美元的周薪,之后還要制定正式法律。1933年7月24日,在第三次爐邊談話中,羅斯福特別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說:“打仗時,夜襲的士兵會在肩上戴一個鮮艷的徽章,便于區分敵我,以免誤傷戰友。按這個標準,那些與政府合作,參與了這項運動的人也要一眼就能看出。”羅斯福的這番話意思很明確,要么盡忠職守,要么保持低調。全國復興運動逐漸展現出一種傳播福音的性質。波士頓市市長詹姆士·邁克爾·柯利將10萬名兒童集結在波士頓公園,帶領他們宣誓:“我宣誓,要做一個合格的美國公民,成為全國復興運動中的一分子。我只會在藍鷹商店里購物。我會讓家人在9月購物,并只購買美國產的商品。我會和羅斯??偨y并肩作戰,讓人民再次過上好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