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有一種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3)

美德是朵無憂花,幸福是美德結出的碩果

盧梭有一句名言:“美德有如茗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痹诖?,他指出了美德對于我們是多么重要。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間,他們游歷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下來,對他的學生說:“十年游歷,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后一課吧!”

弟子們圍著哲學家坐了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么地方?”弟子們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里?!闭軐W家又問:“曠野里長著什么?”弟子們說:“曠野里長滿雜草?!?

哲學家說:“對,曠野里長滿雜草?,F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后一課問的竟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只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闭軐W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第四個弟子說:“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里了,你們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相聚。”

一年后,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

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美德是一杯香茗,是一杯美酒,是一朵芳香四溢的鮮花。美德可以讓心靈擺脫痛苦,心靈被美德所占據,煩惱、紛爭等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欲望便會枯萎。幸福是美德所結出的碩果,擁有美德,便擁有幸福。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諸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等。助人為樂者,予人樂也予己樂,幫助困難中的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過后看著別人那掛滿笑容的臉,自己心里何嘗不是欣慰的很呢?拾金不昧者也是快樂的,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如果占為己有,則會整天提心吊膽,總擔心被別人認出來或是東窗事發,而這種私欲,要以長期甚至是終生忍受心靈的折磨為代價。相反,如果能拾金不昧,則會皆大歡喜??傊挥袚碛忻赖虏拍苁篃罒o法接近,才能有一顆快樂的心。

蘇東坡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卑院乞兒。眼前見得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美德是心靈的健康劑,它讓人有一顆平常心,有一顆愛心。擁有了美德,我們便不會與人爭名奪利,憑空與人起紛爭,便不會為一絲小利而煩惱。美德本身就是報酬,它能給人們帶來最高尚而真實的快樂,在美德的磨刀石上,我們愛心的刀刃會更加鋒利。

在講求效率和功利的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在自己的心靈中為美德留下一片土地,讓美德幫我們清除心靈的垃圾,不能物質生活豐富了,而心靈卻貧乏了。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心境似水一般清澈通透

老子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人生若是如水,往來穿梭自如,于浩渺的天地之間默默流淌,上可至穹廬,下可到黃泉,不畏寂寞,不為誘惑,能屈能伸,能進能退,能上能下,只身存天下又有何難?

古代,一位官員被革職遣返,他心中的苦悶無處排解,便來找師父開導自己。師父靜靜聽完了他的傾訴,將他帶入自己的房中。房間的桌上放著一瓶水。師父微笑著說:“你看這瓶水,它已經放置在這里許久了,幾乎每天都有塵?;覡a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這是何故嗎?”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將花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塵都沉淀到瓶底了。”

師父點點頭:“世間煩惱之事數之不盡,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揮之不去,那就索性記住它好了。就像瓶中的水,如果你厭惡地搖它,會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寧,混濁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靜靜地讓它們沉淀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容納它們,這樣,心靈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純凈了?!惫賳T恍然大悟。

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使萬物得其潤澤,而又不與萬物爭利,永遠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世界中,寧愿自居下流,藏垢納污、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老子只是拿水與物不爭的善性一面來說明它幾乎近于道的修為而已。一個人的行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樣,善于自處而甘居下地,所謂“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樣,善于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所謂“心善淵”;行為舉止同水一般助長萬物生靈,所謂“與善仁”;言語如潮水一樣準則有信,所謂“言善信”;立身處世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所謂“正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合,所謂“事善能”;把握機會,及時而動,做到同水一樣隨著動蕩的趨勢而動蕩,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澄澈,所謂“動善時”。遵循水的基本原則,與物無爭,與世無爭,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便是掌握了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人生在世,若能將水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謂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坦蕩胸懷對日月,君子每日三省自身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厭倦戰爭,于是專程到大慧宗臬禪師處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禪師!我現在已看破紅塵,請禪師慈悲收留我出家,讓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會習氣,你還不能出家,慢慢再說吧!”

將軍:“禪師!我現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兒女、家庭都不是問題,請您即刻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說吧!”

將軍無奈,只得等待有一天,將軍起了一個大早到寺里禮佛。大慧宗臬禪師一見到他便說:

“將軍為什么這么早就來拜佛呢?”

將軍用禪語詩偈說道:

“為除心頭火,起早禮師尊。”

禪師開玩笑地也用偈語回道:

“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將軍一聽,非常生氣,罵道:

“你這老怪物,講話太傷人!”

大慧宗臬禪師哈哈一笑道:

“輕輕一撥扇,性火又燃燒。如此暴躁氣,如何能出家?”

如果這位將軍不自省,永遠都放不下,也很難有步入佛門的境界。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錯誤的良藥。然而,自省又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過程。它就像一個人拿起刀親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許不難,但要用一顆坦誠的心靈去面對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則是大勇。割毒瘤可能會有難忍的疼痛,也會留下疤痕,但它卻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蕩胸懷對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氣也就倍增。

古人云:“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边@句話的意思是,日食過后,太陽更加燦爛輝煌;月食復明,月亮更加皎潔明媚。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見,改過之后會得到人們更崇高的尊敬。

俯仰無愧于天地,躬行不怍于做人

無愧于心的人就是佛。很多事,不需要太多的解釋,甚至都不需要解釋,只要你做得問心無愧就行了。

月船禪師是一位善于繪畫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畫前,必堅持購買者先行付款,否則決不動筆。這種作風,使社會人士頗有微詞。

有一天,一位女士請月船禪師幫她作一幅畫,月船禪師問:“你能付多少酬勞?”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士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當眾揮毫?!?

月船禪師允諾跟著前去,原來那女士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禪師以上好的毛筆為她作畫,畫成之后,拿了酬勞正想離開,那女士就對宴會上的客人說道:“這位畫家只知要錢,他的畫雖畫得很好,但心地骯臟,金錢污染了他的善美。出于這種污穢心靈的作品是不宜掛在客廳的,它只能裝飾我的一條裙子。”

說著,那女士便將自己的一條裙子拿出來,要月船禪師在上面作畫。月船禪師問道:“你出多少錢?”

女士答道:“哦,隨便你要多少?!?

月船開了一個特別昂貴的價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的要求畫了一幅畫,畫畢立即離開。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么只要有錢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無所謂的月船禪師,心里是何想法?

原來,在月船禪師居住的地方常常發生災荒,富人不肯出錢救助窮人,因此他建了一座倉庫,貯存稻谷以供賑濟之用。又因他的師父生前發愿建寺一座,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禪師還要完成師父的心愿。當月船禪師完成師父愿望后,立即拋棄畫筆,退隱山林,從此不復作畫。

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禪師,走街串巷,賣畫賺錢,確實有點兒不可思議。

在我的印象里,出家人出入塵世間通常都是行腳化緣,沒有見過專門做買賣的,所以月船禪師被人當眾羞辱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是禪師,是得道高僧,是受人尊敬的人。如果他是一個花和尚,那就不一樣了。

面對誤解,月船禪師沒有任何辯駁,甚至沒有說任何話。他的心里只有慈悲,只有蒼生,沒有榮辱,沒有喜憂。因為他是禪師,所以世俗的塵埃又怎么能污染得了他?不顧世俗見地,不忌人間毀譽,這就是月船禪師的可貴之處。

人心都是善的,每個人心里都有很多慈悲的愿念,只是顧忌太多,因而猶猶豫豫、畏畏縮縮,很多時候不敢想,更多的時候不敢做。其實只要你用的是善心,行的是善事,又何必害怕厄運會降到你頭上!人活在世上,只要無愧于心,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滄海桑田,獨守一個“信”字

皇甫績是隋朝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里的生活,就把他帶到外婆家居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挺可憐的,因此就格外疼愛他。

皇甫績的外公叫韋孝寬,韋家在當地是有名的大戶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在自家給孩子們授課,隨后便辦了間私塾。這樣一來,皇甫績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雖然心地善良,但也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外公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后,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間已經廢棄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老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里,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后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了父親,就不忍心打他,于是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但是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績平時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里都很高興??墒?,小皇甫績心里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墒俏也荒芊趴v自己,應該按照先前所定的規矩,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矢円槐菊浀卣f:“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愿受罰,不然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于是他們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后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于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佛教中有“不打誑語”一說,即在強調做人要誠實守信,也可理解成不要輕易對人許諾言,一諾千金,自己說過的話一定要算數,自己許下的諾言一定要兌現。如果一個人沒有信用,根本就不能在社會上很好地生存。對于人來說也是一樣,不管做人、處世、為政,“信”都是關鍵所在。

居高聲自遠,讓德行的馨香浸潤一生

有一位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深受人們敬重。老鎖匠的年紀漸漸大了,為了不讓自己的技藝失傳,他決定為自己物色一個接班人。最后老鎖匠挑中了兩個年輕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兩個人中的其中一個。一段時間以后,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東西。但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柜,分別放在兩個房間里,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者。結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打開了保險柜,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眾人都以為大徒弟必勝無疑。

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師傅,里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崩湘i匠又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里面有什么,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马关县| 扎兰屯市| 南岸区| 固安县| 元江| 宝坻区| 正蓝旗| 喀喇沁旗| 河东区| 遂平县| 屏南县| 阳信县| 周口市| 胶州市| 吉安县| 鄂州市| 旌德县| 五原县| 大名县| 子洲县| 监利县| 高平市| 尖扎县| 交城县| 黄龙县| 莱阳市| 博乐市| 五指山市| 肇源县| 宝鸡市| 巴彦淖尔市| 平罗县| 阳城县| 盐城市| 正镶白旗| 丹江口市| 元朗区| 呼玛县| 英吉沙县|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