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頭部是心靈的大門,所以想要洞察他人的內心,正確分析頭部信息是不可或缺的。頭部輕輕地動可以表達拒絕或是贊成的觀點,通過頭部不同的姿勢能表達自己對眼前事物或是他人觀點的否定或是肯定。
點頭通常用來表示肯定,但是CIA認為它還能表達其他的意思。例如當一個人在傾聽其他人的談話時,都會有間隙地點頭兩三次。這就說明他的內心對于交談內容是十分感興趣的,并很有可能與說話人產生了共鳴。而如果傾聽者不停快速地連續點頭,那么此時這個人可能并非對交談內容有興趣,而恰恰相反,他已經對談話感到厭煩,想要盡快地結束離去。雖然同樣是點頭這一個動作,然而因為頻率以及點頭速度的不同卻傳達出了一個人截然不同的兩種心理活動。而當人們想要表達否定時,通常會將頭左右搖晃。有生物學家認為,搖頭表示否定應該由嬰兒拒絕吃奶或是食物的動作中轉變而來的,但表示否定也并非只有這一種頭部姿勢,當人們將頭猛地向后仰起的時候,也能表示否定的意思,因為仰頭明顯是想要將自己盡可能遠地脫離談話的范圍,這說明他已經對談話感到了厭煩,也在傳達著他的“否定”意思。但搖頭與仰頭表示否定也并非是所有人共用的一種方式,在某些特殊的地區也有人會應用仰頭或是搖頭表示肯定的意思,CIA們深深地了解,在不同地區不同的頭部姿勢包含不同的意思。例如在菲律賓以及新西蘭的部分居民還有埃塞俄比亞人都會用仰頭來表示“是”的概念,而在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國家通過搖頭來表示肯定,如果不熟知這些,那么很可能就會在出國游中鬧出笑話。
CIA的特工杰里米·布爾,在難得的休假中與同學好友到印度度假,眾人游玩了一整天之后找了輛出租車向酒店駛去,布爾的一位同學用生硬的印度語與司機交流,司機微笑著搖了搖頭。這讓布爾的這位同學十分難堪,因為他曾經在他們面前吹噓過自己的印度語。而布爾則知道,其實司機已經懂得了他所講的意思。布爾的同學紅著臉努力地咬準發音又說了一遍,司機依舊搖了搖頭。布爾的同學終于惱羞成怒,用英語罵了兩聲,沒想到司機居然也懂得英語,立刻與布爾的同學吵了起來。經過布爾的調解二人的怒火才漸漸平息,原來司機已經了解了眾人的目的地,而他搖頭是表明“肯定”、“了解”的意思,但布爾的同學因為不了解當地的風俗,用自己國度的對于搖頭的理解來判定司機的意思,以至于發生了二人之間的不愉快。當然其中不乏布爾的惡作劇,因為他已經預見了矛盾并知曉矛盾的來源,而他卻置之不理,他只是想給一向自大、喜歡吹噓的好友一個小小的懲戒。
在頭部姿勢中有三種最為基本的姿勢,但其中的含義卻十分豐富。
(1)抬頭
抬頭表示中立,如果在傾聽講話的過程當中,一直保持這個動作,或者在中間伴隨著一些細微的其他面部表情,這個人很可能在思考。例如在課堂上,正常投入聽講的同學往往是那些坐姿端正,抬著頭的同學,他們或者端坐在椅子上,或者用雙手托腮,但他們的頭都是筆直抬起的,并且眼睛直視老師,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聽課效率,同時也能刺激老師的講課熱情。但如果一個人抬頭并頭部略揚起,下巴突出眼睛上挑,這樣的頭部姿勢則表示傲慢或者權威,也有可能是輕蔑。
(2)歪頭
專家與CIA都認為歪頭更容易給人一種順從的感覺,因為當人在歪頭時會將脖子以及咽喉部位暴露在別人的眼中,而這正是人最脆弱的地方,并且當人在歪頭時會給人一種降低威嚴性的感覺。即使是身高兩米的巨人,也可以通過歪頭來表示自己溫柔、平和的一面。專家認為人的這個動作也是來源于嬰兒時期,嬰兒感到無助時,通常會將頭埋進父母的胸膛或是肩頭,以獲取安全感或得到休息。所以當人在長大之后,想要表示謙卑或是對異性產生興趣之后,都會通過采取歪頭的方式表達。而當歪頭配以微笑時,說明這個人正在欣賞你,這類動作常會出現在溫順的女性身上。
(3)低頭
低頭多表示否定、不滿。有研究表明,人低頭往往會形成批判性的意見,所以當你正侃侃而談時,對方卻漸漸低下頭顱,這時你就需要早做準備了。當人們心中產生消極思想或是沮喪情緒時,會情不自禁地低下頭,所以當對方對你的言語產生負面的看法時也會低下頭。能夠預見危機,那么在危機真正到來時自然不會措手不及,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對方低頭,并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就能更容易地處理。
能夠深刻地了解這三種基本的頭部姿勢,并能將其靈活應用在生活各類情景中,那么將更有利于與人交流,能夠更容易地處理人際關系。在工作中靈活應用這三種基本姿勢,不僅能夠在同事之間避免一些尷尬,緩和矛盾,在面對對手時更能盡早地洞悉對方的心理變化,從而達到掌控全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