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CIA并不算是真正的美國警察,這個機構和警察有著嚴格的劃分。在美國的每一個州、城市都有自己的警察,他們負責處理本地區出現的犯罪問題;當喪心病狂的罪犯開始流竄到不同的州作案時,FBI才會出手;而CIA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起到一個情報收集的作用。有人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描述三者之間的關系:“一頭灰熊攻擊了人類之后藏進了大森林之中,CIA 特工坐在辦公室,用精密的計算機查出了這頭熊的所有資料;FBI 的人闖入了森林,對里面的所有住戶,像兔子、狐貍、野狼等逐一進行了審訊;而美國警察對森林進行了直接性的拉網排查,從廣袤的森林中找出了灰熊?!痹诜止ど?,FBI和正式的地方警察有很大的區別,只有當一個案件上升到聯邦高度之后他們才會出手,而CIA在這個基礎上可以說是又退了一步,但是這并不妨礙在實際辦案當中,一些優秀的CIA特工被請去參與偵破、調查。可以說,CIA在保護國家安全這一點上,和FBI以及地方警署是沒有區別的。換句話說,地方警察是保護一小片地區的美國公民的權利,而FBI為整個聯邦公民的安全負責,CIA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維護美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安全,它的保護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USA。
就像它嚴格的入門考試一樣,CIA從各地招募來的特工們并不是立刻投入一線戰斗的,這些新手們會被派到各個分部進行實習培訓。沒有經驗的年輕人是非??膳碌模诿绹殬I男子籃球聯賽中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那些新秀打球是一種煎熬?!辈徽撛谀膫€領域,人們都需要積累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對那些新入選的CIA特工們來說,這個實習期通常為3年,沒有3年的工作經驗,上級是不會讓他們去執行一些特殊任務的。
話說回來,在這些二線部門里學到的大多是一些理論知識,它并不能完全保證將一個初級特工培訓成頂尖高手,一個人在這里學習,進步也是非常緩慢的,更多時候,CIA的特工們是在實際操作當中獲得寶貴知識的。只要時機成熟,有很大一批特工就被輸送到國外,執行一些特殊任務,他們有的甚至還需要長期潛伏東道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眼線。
在1977年的2月,一名CIA派駐在前蘇聯的外交官下班回家,在自己的轎車雨刷下面,他發現了一張字條,字條的主人愿意為美國提供前蘇聯的情報,上面還留有他的電話號碼。
這樣突如其來的“好事”讓這名外交官有些不知所措,他趕緊將字條送到了中央情報局總部。這個消息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包括當時的局長斯坦斯菲爾德·特納在內的很多高級官員都傾向于“騙局說”,他們打算將這則消息冷處理。按照履歷上的說法,特納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教徒,他的身份跨越了好幾個領域:系統分析專家、作家、教授、艦隊司令等。雖然有過類似于越南戰爭這樣的經歷,但是這位學院派局長在實際和間諜打交道這一點上,還是有很大缺陷的。憑借著自己的直覺,他認為對方是一個騙子。
但是長期在外工作的哈撒韋卻不這么想,他是中情局派駐在前蘇聯的間諜頭子,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很多時候,甚至是對方一開口,他就已經知道這個人想要說什么了。依靠自己常年和前蘇聯人打交道的經驗,他果斷地告訴特納說:“相信我吧,我們可以試一下,我肯定他是真的!”
有了哈撒韋這樣一個諜海高手的力保,字條的主人也得到了信任,他叫做阿道夫·托爾卡切夫,是一名前蘇聯飛機導航系統的設計人員。托爾卡切夫的背叛使得前蘇聯受到了極大的損失,美國人也相應地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通過買入前蘇聯先進的飛機研究情報,美國當局節省了200億美元,如果放到現在,這個數字相當于1000億美元!
托爾卡切夫算是美國人可遇不可求的超級間諜,但是由于身份特殊,身處CIA總部辦公室的高官們并不相信他,還把他當做前蘇聯間諜,而在前蘇聯長期工作的哈撒韋則目光如炬,力主將其招致麾下,為自己的國家帶來巨大的利益。當然,托爾卡切夫也不是一名真正的特工,他只是一名高級工程師,所以在自我保護上,這個人的能力明顯太差,第一次接到哈撒韋的信件時,他就給后者寄去了有關前蘇聯雷達技術的資料,在隨后的交往過程中,他還將自己的真實姓名、背景統統交代出來,這樣愚蠢的做法使得他自己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眼里毫無秘密可言,作為一名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兼職特工”,他的做法無疑是在玩火自焚,這也是他最后命喪黃泉的直接原因。
通過出賣國家情報,托爾卡切夫獲得了200萬美元的報酬,這在當時數目巨大,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將自己偽裝得更好,或者說如何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從美國人那里銷毀。于是沒過多久,這個幼稚的間諜就落入了法網,鋃鐺入獄,前蘇聯安插在CIA總部的超級間諜奧爾德里奇·埃姆斯輕而易舉地找出了托爾卡切夫——或者說根本就不用下工夫找!真實的姓名、真實的身份……前蘇聯人憤怒地揪出了這個“碩鼠”,在1986年的9月24日,他們對這個叛國者實施了死刑。
從維護國家安全這個角度講,CIA 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警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個“警察”為美國人消除了不少隱患,1966 年的切·格瓦拉之死,就是 CIA 的一份“杰作”。在很多人看來,切·格瓦拉是一位類似于加里波第那樣的傳奇英雄,他不懼艱險、勇敢機智,是一個萬人敬仰的好漢。不幸的是,由于在政治上同美國人持截然相反的觀點,切·格瓦拉就成了后者心頭的一塊頑疾,必須除去。1959年1月1日,切·格瓦拉隨菲德爾·卡斯特羅攻入了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式建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政府,美國長期扶持的巴蒂斯塔政權在古巴倒臺了。
在美國高層看來,卡斯特羅等人赤化古巴無疑會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帶來極大的威脅。出于自身的安全起見,CIA當局在美國總統的授意之下,決定鏟除這些危險人物,切·格瓦拉作為古巴第三號人物,也在黑名單上占據著一個席位。
1966 年,切·格瓦拉放棄了自己在古巴的地位,踏入了玻利維亞。中央情報局很快就得到了這一消息,在他們看來,切·格瓦拉無疑是自尋死地,目標被鎖定之后,切·格瓦拉的一舉一動都已經在CIA的嚴密監視之中。在美國的授意下,玻利維亞政府還廣泛通知自己的百姓,如果發現有切·格瓦拉的存在,就立刻上報,這樣,偉大的古巴英雄陷入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1967年10月8日凌晨時分,由CIA幕后主使的玻利維亞特種部隊發現了切·格瓦拉,在短暫的交火之后,他們成功地抓捕了“匪首”。在被捕的當天,切·格瓦拉就被美國當局操控下的玻利維亞政府殺害了,他的頭和雙手被鋸了下來,CIA特工們將他的頭顱和日記原件帶回美國,雙手、面膜、日記復印件則由玻利維亞內政部長交還給古巴。
可以說,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美國政府在世界上的秘密活動是非常多的,類似于捕殺切·格瓦拉、多次試圖刺殺卡斯特羅、卡扎菲等。像這樣的國家高級領導人,都不是輕易可以下手的,也正是在和這些人纏斗的過程當中,CIA特工們遇到的困難最多,受到的歷練也最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