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版前言
- 張維迎企業理論四書(套裝共4冊
- 張維迎
- 1322字
- 2015-06-17 11:49:17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小書,醞釀于20年前,完稿于1985年,首次出版于1989年1月(人民出版社)。
1985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紀年。那時候,改革已由農村擴展到城市,擴展到企業,官方開始提“有計劃的市場經濟”的概念了。但談論企業家的問題,仍不輕松。“資本家”這個詞倒是家喻戶曉,但談論時充滿了敵意。好在那時我們年輕,一腔熱血,匹夫之責,就寫了這本書。出版過程中經歷了一些波折,大概前后拖了3年,又被斧正了一些提法,也刪掉了一些在當時被認為不太合適的章節,有些缺憾。
在過去的幾年里,曾有朋友建議我們再版這本書,但由于我們各忙各的事,沒有來得及考慮和落實朋友的建議。但隨著“企業家”這個話題變得越來越熱,偶爾翻開這本書再讀一遍,我們很欣慰,18年前寫的東西不僅沒有過時,而且仍然充滿了時代氣息,具有一定的價值。事實上,就我們所知,至目前為止,國內有關企業家的論述這本書仍然是比較全面的。
這次再版的時候,有朋友建議我們“修飾”一番,與時俱進地充實一些內容,我們沒有這樣做。放在今天再寫這樣一本書,或許可以增加許多新的素材,特別是中國企業家和IT英雄的故事,有些表述也會更準確一些,也會使用一些新的術語。但我們兩人都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激情,很難再寫出當年的激揚文字,因此除了改幾個錯別字和印刷錯誤外,我們全部保留了第一版的原貌。比如書中還用“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等提法,再比如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曾用了王安電腦公司發展的例子。那時,王安是個創新企業家的典型。可是,王安和他的電腦公司今又何在?可能稍為年輕一點的讀者都不知王安何許人也。不過我們在這本書中的確寫過這樣的兩句話:“王安又面臨著新的挑戰,他能否成為市場爭奪戰中的常勝將軍?無論如何,他的創新活動是不能停止的”(參見本書第一版第96頁)。遺憾的是,王安的企業確實在新一輪的挑戰和競爭中失敗了。特別需要提到的是,由于當時的政治氣氛和學術環境,本書第五章初稿的近一半內容在出版時被刪節,這次再版曾想過按原稿恢復,但經與編輯商量,最終還是沒有這么做。“歷史的才是有價值的”,就“原樣”印吧!
不過,再版這本小書,我們倒多了一分信心。中國經過近20年發展,人的思想、觀念乃至國家的經濟體制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當年的思考和奉獻今天有了收獲。我們呼喚的企業家時代已經到來;成千上萬個“經濟增長的國王”正用他們的勤奮、智慧和企業家精神,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企業,創造共和國的繁榮,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在本書再版之際,我們要特別感謝三聯書店的賈寶蘭女士,她是本書原版的責任編輯,也是這次再版的責任編輯,沒有她的艱辛努力,就不可能有這本書的問世。我們也要感謝我們的老朋友、時任人民出版社編輯的王焱先生,是他最早約本書作者之一張維迎撰寫了“時代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一文(發表于《讀書》1984年第9期),才引出了這本小書。最后,我們想說,20世紀80年代無論對國家還是對我們個人,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我們懷念那個年代,為從那個年代走過來并有所思考還寫了一點東西而欣慰。我們也珍惜我們之間的友誼,這種友誼在合作前就存在,并隨合作而加深。
我們期待著中國出現世界級的大企業家!
作者
200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