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FBI的另類讀心術:發現FBI獨有的心理素質(4)
- FBI讀心術
- 金圣榮
- 3598字
- 2015-06-18 12:01:31
據稱,發生這件事情的時候,這位美國國防部長在國會中還是一名負責軍備采購的官員。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已經步入中年,但精力非常旺盛,他負責美國軍備的制造與監督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一位自稱是阿拉伯石油大亨的兒子的人。二人一見,分外親切,經過一段時間,美國國防部長和這位石油大亨之子結下了很深的交情。胡佛的秘密檔案中顯示: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們幾乎每隔一個月就要進行一次交流。據一位多年在FBI工作的人士說,美國國防部長同石油大亨兒子的關系曾一度引出安全問題。一位擔任安全顧問的工作人員表示:阿拉伯國家的一個FBI告訴我,他看到石油大亨的兒子去見美國國防部長了。這名FBI認為,我應留意這一點,因為人們懷疑石油大亨的兒子是間諜,并且認識許多美國海軍軍官。胡佛的檔案則證實,石油大亨的兒子同美國國防部長的交往的確引起了美國安全部門的注意。當時,美國國防部長在阿拉伯國家的活動受到監視,特工們透過他臥室的窗戶,用紅外線照相機對他進行拍照。在拍照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名國防部長正在接受阿拉伯石油大亨兒子的金錢賄賂。而這些資料卻被牢牢地掌握在胡佛的手中。
這名成為美國國防部長的官員在上任不久以后,美國各界發出了對胡佛工作不滿的呼聲,很多人都想讓胡佛辭去FBI局長的職位。美國國防部長為了順應民意,也想過免去胡佛FBI局長的職務。在一天深夜中,胡佛悄悄地來拜見他,有意向國防部長透露他和FBI剛剛發現的一份秘密報告。這份報告指出:一位石油大亨的兒子與國內某位高官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涉及到武器運輸及金錢賄賂方面的問題。石油大亨兒子的一位助手現在已經被FBI控制住,在對他的調查和審問過程中,他向FBI說出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美國國防部長大為驚訝,他辯解自己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為石油大亨的兒子牟取利益。可胡佛告訴他,秘密情報已經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些情報一旦公開,美國國防部長百口莫辯,一定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正是由于美國國防部長和石油大亨兒子之間的這種不可告人的秘密,才使得美國國防部長對胡佛無可奈何。第二天,這位國防部長發表了一份書面聲明,在這份聲明中他不支持議員和民眾對FBI局長的指責,并要求胡佛繼續留任。圣誕節期間,美國國防部長還打來電話祝胡佛節日快樂,并向美國各界公開而堅定地表達了對胡佛工作的肯定。沒過多久,顯赫一時的FBI局長由于疾病離開人世,這名國防部長壓在心頭的疑慮也消退了。但是在國會上他這樣評價胡佛:他的離去是FBI的一大損失,自他任職期間,他為FBI帶來了希望,他是FBI的領軍人物,在工作過程中,他認真負責,作為FBI的局長,胡佛先生擁有赤誠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獻精神,無人可比。可以說,在他生活的年代里,他是一個傳奇,在美國他也是個傳奇人物。
從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FBI局長的工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掌握美國生殺大權的人物,任何事情只要被他抓住把柄,他就會盡一切力量把事態擴大到最大。他在對FBI培訓的時候,把心理教育放到了第一位,他要求所有聯邦警察要做到效忠于他。如果在訓練過程中他發現某名聯邦警察總是抱怨訓練的辛苦并對他作出不恰當的評價時,他會堅決把這名聯邦警察逐出FBI的隊伍,如果事態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對這名聯邦警察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多聯邦警察都非常懼怕這位嚴厲的局長,在他們看來,他就是一個危險人物。在政治上他可以不受美國司法部的管束,而直接和總統等高級官員面談,在某些情況下,有些高級官員也會對這位FBI局長敬畏三分。
很多聯邦警察至今還記得在他們第一天參加FBI培訓的時候胡佛局長說的一句話:來到這個賦予你們權力和義務的地方,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你們需要快速成長起來,因為在這里沒有弱者,只有強者。如果某個人沒有跟上節拍的話就一定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只有做到對國家的忠誠和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在這里實現你的理想。胡佛就是通過這樣的心理暗示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聯邦警察。
6.FBI在調查取證期間充分應用了心理學
FBI一直遵守嚴格的訓練,并通過學習心理學方面的技能,準確找出案件的線索。FBI的實際調查取證過程同樣也是嚴格的,并廣泛運用心理學的知識。FBI通過攻心術可以及時發現犯罪嫌疑人的問題,并及時作出相應的判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FBI訓練有素,他們非常善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對案件進行分析。他們認為,從心理角度對案件進行分析可以提高抓獲犯罪分子的速度,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捍衛國家司法主權。從他們多年來調查取證的經驗來看,他們擅長通過對犯罪分子心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案件的根本原因,這種方法使他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在調查取證的時候也更有針對性。
FBI在對犯罪分子調查的過程中,不僅使用一些必要的調查工具和測試工具,還會借助于一些比較高深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根據被調查人所表現出來的一些信號對他們作出判斷。被調查人反饋的信號可以作為FBI重要的參考證據,這些方法的有效性也得到了FBI的驗證。首先,當FBI在與被調查人溝通的時候,會從被調查人的話語中得出答案。一般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以后往往不會主動說出自己的姓名和家庭背景等信息。FBI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當犯罪分子犯下錯誤的時候,不僅會逃跑到很遠的地方,還會對自己的身世避而不談。當有人問及他們的姓名和家庭情況時,他們顯得非常緊張,要么不做出任何回答,要么胡亂編造一個姓名或家庭。在普通人的眼中也許可以僥幸逃過,但是在FBI眼中他們就沒有那么幸運了。當FBI問及這個人的姓名及家庭情況時,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個人是否存在說謊的嫌疑。當被FBI問到姓名、住址之類的問題時,犯罪嫌疑人往往會表現出慌亂的表情,他們反復說著一些語無倫次的話,這樣就可以初步判斷他們存在一定的嫌疑。FBI曾經對美國一位高層進行過調查,這名高層由于陷入桃色事件而受到FBI的調查。在詢問他的時候,這名高層絲毫不承認與桃色事件有關,桃色事件的當事人的名字或者一些其他信息也是只字不提。
面對狡猾的被調查人,FBI還會采用這樣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不停地問被調查人同樣一個問題,在此期間觀察被調查人的言行舉止。FBI在第一次問被調查人問題時,狡猾的被調查人可能還不能露出馬腳。此時不要著急,隔一段時間以后FBI會繼續問被調查人同樣的問題。當被FBI問了一遍以后,被調查人會產生僥幸的心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已經擺脫了他們的詢問,不用再擔心什么了。其實不然,FBI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被調查人實行一種測試。他們認為,第一次詢問時,被調查人會說出事先編好的謊言,此時的謊言在一般人看來可能天衣無縫,但是這只是FBI故意使用的心理戰術。當被調查人放松的時候,FBI會繼續問他們同樣的問題,只是在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在這個時候,被調查人會被FBI突如其來的詢問弄得摸不清頭腦,他們中的某些人可能會大發雷霆并不予回答,有些人可能會無意識中說出了事情的真相,此時這部分人會說:“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我還是向你們說出真相吧。”而對于那些勃然大怒,甚至想作最后反抗的犯罪嫌疑人,有經驗的FBI也能從中洞察出這些被調查人的異常,并開始對他們采取下一步的行動。
FBI發現,讓被調查人指認他們作案時遺留下來的證據時,他們表現得非常煩躁并開始大喊起來,語調突然提高,情緒激動,FBI根據這些判斷出他們的心理防線已經遭到破壞,正在進行最后的反抗。很多時候,FBI也可以通過對犯罪者表情的觀察得知他們有沒有在撒謊。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表情會隨著外部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而改變。FBI提供了一份關于美國副國務卿被調查時候的影像資料,在這段影像中,FBI調查人員對這位美國副國務卿進行訊問的時候,當被問及一個和他有關聯的人的姓名及圖片的時候,只見這名副國務卿眉毛略微地動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接下來的訊問過程中,這名副國務卿曾出現了好幾次這樣的情況。FBI由此判斷出這位副國務卿隱瞞了什么,于是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采取同樣的辦法迫使這名副國務卿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更為有趣的是,FBI通過多年的辦案經驗得知,人在說謊的時候,不僅可以從面部表情中察覺出他的異常,還可以通過受訊問人的鼻子看出一些端倪。他們認為,當人在有意隱瞞事情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去抓鼻子。他們發現,某些人只要說謊,鼻子就會增大,而有些人在撒謊的時候,鼻子連同臉頰會通紅,從遠處就可以看到他們的這種變化,然而普通人并不會留意這些變化,但是FBI會從這個看似微妙的變化中判斷出這個人沒有說實話。
美國一位在FBI工作長達30年的有著豐富經驗的FBI,通過自身實際經驗向其他FBI不停地傳授著攻心術方面的內容,并把一些方法編著成教科書發放給每個FBI,他教導其他FBI如何透過眼神、肢體動作來看透要調查人的內心世界,并及時準確抓住這些犯罪分子的心理,盡快突破他們的心理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