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會正確閱讀(1)
- 快速閱讀力訓練手冊
- (美)沃爾特·皮特金
- 4284字
- 2015-06-11 14:39:02
正確閱讀的必要條件
首要而必要的條件是具備精力集中和全神貫注地讀書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就不能正確地閱讀。當然,為了記住和理解所讀的內容,記憶力也是必要的。常常會聽到有人這樣抱怨記憶力的衰退:“我讀兩三行或一小段,再往下時,讀著后邊的,已經忘掉了前邊的,甚至連談論的是什么問題也記不得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通常有兩種:1.神經系統的毛病,如精神衰弱和神經衰弱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馬上去找醫生。
2.注意力減退。我們記不住,往往是因為思想經常溜號,注意力集中不到讀物上,有時我們會發現與書無關的想法和沒有吃透的書本內容并行存在。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也有兩種:或者同樣是有病,或者是有壞的習慣。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同壞習慣、注意力的病態衰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作斗爭,主要靠練習注意力的集中,并對它加強訓練。例如,最初取只有兩三行的一個段落,集中全部注意力去讀,直到使這一段的意思對讀者來說非常清楚而透徹為止。做到這一點有時需要連續讀幾遍。當兩三行的段落達到這個要求時,可以開始逐天增加行數。練習要天天進行,如果注意力減退得并不那么嚴重。當然,要從較長的片斷開始練習。
思維與想象
讀書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當然,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大多數人沒有認識到想象力的全部重大意義。在這個問題上應當多說幾句。想象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代替我們親身的經驗。我們的經驗是很有限的,甚至就是那些到處游歷,見多識廣的人也不例外。想象能使我們用別人的眼睛(這些眼睛往往是比我們的好)看到我們沒有見過的東西,同人們一起體驗那些我們沒有親身體驗過的東西。這真是像飛毯的故事一樣。只要學會駕馭它,就能照它的意愿隨時飛往任何地方。譬如說,一個人正在讀非洲游歷,他又是一個善于正確想象的人,難道他不就是和作者一起游歷嗎?他和作者一起看、一起聽、一起感受、一起生活。正在讀一本歷史書的人,他就如同飛到宛如古代的一個真實的國度,過著古時候人們的生活。
要善于想象,當哪里需要想象時,就“盡力”開動腦筋,敞開去想象。這意味著無限地延伸自己的狹隘經驗,從而吸取別人的經驗為己有。這就是想象的意義,這就是很少有人能夠正確運用的想象力量。許多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開動腦筋想象,但僅僅是按照所讀過的來幻想自己的未來。這種類型的青少年讀者常為麥因·李德之類的作家所吸引,幻想自己將來在同野獸或吃人肉喝人血的魔王的斗爭中建立功勛。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不必要的細節”,如對外表的刻畫,有時對大自然奇異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生活習慣的特征的描寫等等,或者完全不看就翻過去,或者只是“走馬看花”地一看而過。這樣安排閱讀是完全不正確的。只要讀者一旦醒悟,他便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會使自己失去什么!
當然這里應當嚴格地堅持正確閱讀的主要原則:要使閱讀方法適合于閱讀的目的。例如,有些經驗人們最好不要利用;也有些書,在讀它們的時候,最好不要過多地去想象。因為這將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并將毒害我們的心靈。但是在閱讀那些以自學為目的而選出來的書時候,應該永遠竭盡全力地進行想象。
對正常閱讀的內在干擾
這種干擾或是由于讀者的心理特征,如常見的急躁心理、思維懶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缺乏想象力等等,或者甚至是由于不良的習慣。
上面指出的問題中最主要的是急躁心理,讀者沒有耐心觀察人物的思想、行為等發展過程。他總想馬上知道結果。于是他整頁整頁地略過去,一股腦兒地往后翻閱,想先看一下“結局如何”等等。有時這樣做并沒有帶來多大害處,但有的時候卻破壞了對一本書的整體閱讀,因為這樣一來削弱了閱讀的興趣。如果“一個勁地往后翻”不是由于某些特殊的想象所引起的,而只是由于急躁情緒的話,那么必須避免這樣做。
思維和想象的懶惰
許多讀者在閱讀時,在不同程度上所固有的最嚴重的干擾是思維的懶惰和想象的懶惰。冥思苦想對我們來說是件傷腦筋的事。例如,在書中遇到描寫的段落,為了把作者所描畫的東西生動而連貫地想象一下,有時是很費勁的。我們“懶得”費勁,描寫對我們也就等于白費了?;蛘咴跁形覀冇龅搅瞬欢牡胤?,為了把它搞懂,應當集中全部精力和思想,有時也許只要稍微努力就行了。但我們“不想”花費點氣力就往下讀了。當作者論證什么的時候,我們應該分析他的論據。但這樣要求思維處于一定的緊張狀態;于是我們很快就滑到下面不需要這種努力的地方去。用最低限度的努力使思維和想象處于最低的緊張程度的情況下進行閱讀,這是一種常見的傾向性,然而這正是高效閱讀的最大阻力。
一個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是熱愛勞動的,甚至在閱讀和學習方面也是如此。例如,他常常讀一些巨著,耐心地整頁整頁地死記硬背,不僅如此,只要是不需要進行緊張的思維,他還準備成卷地背誦!正是由于這一點“死記硬背成癖”代替了正確閱讀。所以這不能完全歸咎于注意力的懶惰。因為注意力在其他活動領域中進行得很好。例如,有的人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毫無錯誤地計算和抄寫龐大的數字表格,但只要稍一涉及思維和想象,他就無能為力了。
這就是說,每個渴望好好讀書的人都必須與這個妨礙進行深入閱讀的最大的敵人作斗爭。它對自學的害處特別大。同它作斗爭就像同各種懶惰作斗爭一樣,首先你要認真進行,也就是說,要記住克服注意力的懶惰,堅持不懈。在這里就是要用習慣去戰勝本性,而習慣又是由一系列不斷重復的行為養成的。
壞習慣
首先,主要是在注意力減退方面出現的一些現象是屬于壞習慣。例如,一邊讀書,一邊想其他事情的習慣。有些人的注意力本身活動很正常,但是漫不經心、粗枝大葉的閱讀惡習破壞了注意力的集中,關于這方面的情況,上邊已經提到了。
只慣于飛快地瀏覽是很有害處的。因為養成這樣一種習慣,能導致不會細嚼慢咽地讀書。當然,這種習慣是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例如,慣于“囫圇吞棗”地讀書可能養成上述的習慣。假如你經常在一天之內閱讀400頁,當然,閱讀就不可能深入而全面。然而有時還需要培養這種習慣。例如,有時為了評論和介紹書的內容,不得不瀏覽大批書籍。這是評論家和新聞記者的責任。
但是不管養成上述壞習慣的原因是什么,我們都必須同它的影響作斗爭。必須逐漸地拿自己養成全面深入地閱讀那些必需的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好書的習慣,要擠出時間來讀這些書?!柏澙返亍弊x書的習慣同樣是非常有害的?!柏澙贰遍喿x的人很久不讀書也行,但是他要一開始讀起書來,就達到如癡如醉、頭昏腦漲、精疲力竭的地步不可。這種做法的害處有多大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一般的“囫圇吞棗式的”讀書也是有害的。它不僅僅會使人養成愛走馬觀花地翻書和膚淺潦草地閱讀的壞習慣,而且還能夠直接促使記憶力、注意力和意志的衰退。我時常聽到一些“貪讀者”抱怨記憶力的衰退??偠灾ⅰ柏澴x”得越多,消化得越少。
半途而廢的讀書習慣
這種習慣能使意志衰退,所以是很有害處的。因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的優秀品質之一,就是把自己著手干的任何事情堅持干到底。當然,有時也難免要破例。如果開始讀一本,發現其中的內容一點也讀不慣,既然什么也不懂,還要硬著頭皮去讀它,將是不明智的。一般在開始進行全面閱讀之前,預先翻閱一下我們所不熟悉的書的內容,能夠防止這種半途而廢的情況發生。自學時,在正確選擇書籍的情況下,不允許類似的違反閱讀規則的現象發生。總之,不按規則的一些個別情況,即沒等把書讀完就丟開是可能有的。這種習慣無疑是有害的,但是有些人確有這種習慣。
在閱讀時略去一些地方不讀,恰恰也是經常不可避免的,甚至也是必要的,但只有在證明略去它們是符合閱讀目的的情況下,才能這樣做。當省略違背了正確的閱讀目的情況下,才能這樣做。當省略違背了正確的閱讀目的,或者干擾它的實現時,不完全閱讀就變成了習慣。這種習慣或者是不加分析地放過一切所謂“沒有興趣的地方”,即在讀小說時放過描寫、歷史情節、評述和議論等;或者是在讀科學內容的書籍時,只讀對當時“感興趣的”章節。
自學選書一般準則
自學的人應該讀什么書呢?解決這個問題不是我的任務,應由專家去指導。但是對此不能不提出幾點總的看法。
1.不要讀得太多,即當閱讀的數量開始影響質量時,應該寧可注重質量,壓縮閱讀的數量。
2.既然情況有可能,那么就只讀能夠找到的最好的書籍。
3.從中選擇最急需和最必要的書。有些人建議:“千萬不要讀你們不感興趣的書”,這種看法無疑是錯誤的。書是否有趣味,這是次要的問題。首要的問題是需要它還是不需要它。假如你是一個自然科學家,文學史對你沒有興趣,但這不是說你不應該去讀它。為了豐富知識讀它也是必要的。當然特別需要的是專業方面的書籍。
4.不要讀那些對我們來講過于容易或過難的書籍。選書的內容既是我們能夠理解的,但同時又必須花一定的精力。關于這一點前邊已經講過。應當記住,如果“一本書吃了讀者頭腦的閉門羹”,那原因往往不在于書,而在于讀者沒有做任何努力,以便使它“不被拒之于門外”。思維的懶惰和不善于讀書才是產生這種值得惋惜的現象的常見原因。
5.閱讀時一定要盡可能按照計劃進行。在開始研究某一門科學時,這樣做尤為必要。最好先從簡明的教科書開始,然后研究寫得好的教程。讓這些書作為開始學這門科學的基礎書籍吧。如果需要,然后再去研究各種專題的最主要著作。如果一個不懂邏輯學的人開始就讀康德一類人物的著作,從中受益將是很小的,只不過搞得“腦袋一團糟”罷了。但是關于讀書的計劃問題不是我的任務。
鼓舞人心的書籍
依我看來,這樣書是必需讀的。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傾聽號召我們奔向偉大目標的呼喚。它們是使人精神振奮、充滿希望和朝氣蓬勃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些東西在書里都能找到,如果一個人不善于這樣做,是非常遺憾的,他的損失是很大的。讀這樣的書必須用有效閱讀的方法,要反復地讀它們--完全應該如此,這是不容批評的。全部任務在于汲取書中的思想和情緒,為它們感染,并加以體驗。這些書常常要去尋找、探索。在這方面不是任何一本書對每一個讀者都是適合的。
如果你找到合適的書,就用消極閱讀的方法去讀吧。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劃上記號,或抄入到專用的筆記本里,這樣便于以后容易找到它們進行閱讀,要反復地讀,加以消化,從而使我們保持活力,吸取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鼓舞力量,使自己受到教育。假如我們不給自己定個原則,即在每次閱讀之后想一想怎樣把我們得到的動力,受到的啟發,引起的渴望應用在事業上,應用在我們當前的生活環境中,如果自己不盡快地把它們付諸行動,書帶給我們的益處不僅比較小,有時甚至會帶來害處。這是因為使思想變成行動是良好習慣的基礎,不付諸實踐的思想--常常是產生“幻想家”的開始。
藝術作品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