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智慧之路
- 命運的主宰(讀透人生之二)
- (英)詹姆斯·愛倫
- 1373字
- 2015-06-11 15:15:50
智慧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它總是樂意接受那些已厭倦走布滿荊棘的愚昧之路的人們。沒人可以被阻擋在智慧大門的外面,除非他本人想阻擋自己。
智慧之路是至高之路,走上這條道路的人們,內心所有的懷疑和動搖將煙消云散,他將獲得真正的知識,在人生旅途邁出堅實的步伐。
智慧是如此的鎮定、沉靜和美麗,以至于在這個世界的刺激與愉悅中,在人類激情的漩渦中,它的確很難被發現。它之所以難以被發現,并不是因為它無法被理解,也不是因為它比較復雜,而是因為它不愛自我炫耀,它樸實無華,因為具有私心的自我是如此的盲目、魯莽,如此地妒忌智慧的正確與快樂。
智慧是私心的大敵
智慧常被那些有私心的人們拒之門外,這是因為它總以譴責的形式,去觸及他們內心的自私,品德低下的人自然無法承受它毫不留情的譴責。只有當一個人的私心被消滅時,他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智慧,正是由于這一點,正是由于智慧是私心的大敵,私心才起來反叛,它不甘心被智慧排擠,甚至被智慧消滅。
愚蠢之人被他狂熱的激情和他個人的欲望所左右。每當他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并不去問“這樣做正確嗎?”而只是考慮他從這件事中獲得多少享樂或個人利益,他并不能支配自己狂熱的激情,也不會按固定的原則做事,他只是自己欲望的奴隸,他的人生道路完全由他的欲望所引導。
智慧之人能夠克制他的激情,拋棄所有的個人貪欲。他從不按自己的沖動與狂熱的激情行事,而是非常冷靜的去考慮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并會按正確的去做。他總是深思熟慮,冷靜沉著,用最高尚的道德準則去指導他的行動。他能夠超越快樂與痛苦。
智慧就是正確地行事
智慧無法在書本上或旅途中發現,也無法在學習中或哲學里找到,它只有通過實踐方可獲得。一個人可能堅持不懈地閱讀最偉大的賢人所定的規則,然而如果他不凈化自己的心靈,做到自我克制,他將永遠擺脫不了愚昧。一個人可能非常熟悉最偉大的哲學家的作品,然而只要他繼續依附于他狂熱的激情,他就無法獲得智慧。
智慧就是正確行為,非常正確的去做事;愚昧就是錯誤的行為,非常錯誤的去做事。如果一個人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并且不去擯棄這些錯誤,那么他即便閱讀再多的著作,即便整天潛心研究,到頭來也只是徒勞一場。
智慧對徒勞之人說:“不要贊揚你自己?!睂︱湴林苏f:“做人要謙卑?!睂蹅鞑チ餮则阏Z的人說:“管住你的舌頭。”對動輒發怒的人說:“壓住你的怒氣,”對充滿怨恨的人說:“寬容你的敵人?!睂ψ晕页聊绲娜苏f:“凡事要有節制,”對不純潔的人說:“消除你內心的貪欲。”對所有的人說:“意識到小小的過錯,忠實地履行你的職責,而且永遠不要妨礙他人履行職責。”
消除私心
這些事情都非常簡單,做起它們來也并不復雜,然而一旦到了需要消除私心的時候,一個人內心的自私傾向就會對它們持反對態度,而且會負隅頑抗。這是由于自私者喜歡過那種充滿刺激與狂熱的生活,憎恨智慧的鎮定與平靜,這樣一來這些人仍舊擺脫不了愚昧。
然而,智慧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它總是樂意接受那些已厭倦走布滿荊棘的愚昧之路的人們。沒人可以被阻擋在智慧大門的外面,除非他本人想阻擋自己;不依靠自己的努力,任何人也無法獲得智慧。一個人只要準備誠實地對待自己,檢驗他到底多么無知,直面他的錯誤,認識并積極糾正他的過錯,而且愿意去履行讓他自己獲得新生的職責,那么他定能找到智慧之路。他邁著謙卑而恭順的步伐,在合適的時間定能得到拯救,過上甜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