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第六計知恩圖報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

那時候,他時常往城外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做工。

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地接濟他,給他飯吃。

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地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

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1000兩來答謝她。

“一飯千金”這句成語就是出于這個故事。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鸚鵡救火

《論語》有這么一段話:古代父母死了以后,要守喪三年。孔子有一個弟子說三年時間是不是太長了,能不能改成一年?孔子沒有說可以不可以,他只說你這樣做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你這樣做就好了。意思就是說你做還是不做,就是看你自己是不是心安。為什么規定三年?因為每個人都有三年時間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如果你有這個感情,父母去世這段時間,讓你吃肉你也不香,讓你欣賞樂舞,你也不高興。這是出自內心的感情。

道德的要求,基礎是在你能不能心安。有些人做了見義勇為的事情,記者去采訪他,說你當時怎么想的,其實他就一句話:換了別人也會這樣。他就覺得我應該這樣做,真正見義勇為不會想到我這樣做了以后會有什么樣的回報。如果是那種人,他就不做了。當你受了別人的恩惠,想著要不要知恩圖報的時候,基礎也是心安。

有一只鸚鵡,離開家去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飛了幾天,它又累又餓地來到了一座山林,打算在這里暫時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這只來自異鄉的鸚鵡,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個山林,把這個消息告訴給所有的動物:“快去看哪,來客人了,來客人了!”動物們為鸚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鳥兒們唱起動聽的歌,小鹿們翩翩起舞,小猴們為鸚鵡采來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漿果,讓它吃了個飽。

鸚鵡面對這一切,十分感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所有的飛禽走獸都待鸚鵡特別好,鸚鵡也盡自己的能力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歡它。

雖然生活得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鸚鵡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于是它向大家告別說:“這么多天來,大家對我的照顧,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須回家去了,希望你們多多保重。”動物們依依不舍地把鸚鵡送了一程又一程,還是不得不兩下分手了。

過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這場火燒得可厲害了,烈焰滾滾,映紅了半邊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見。

山林中的動物們無處逃竄,死傷無數,情況讓人慘不忍睹。

鸚鵡遠遠地望見了這邊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辭勞苦地日夜趕路,趕到了著火的山林邊。它一次次地飛到附近的河邊,將羽毛在水中沾濕,然后把水灑向山林。也不知這樣來來回回飛了多少趟,鸚鵡累得頭昏眼花,幾次險些被熱浪吞沒,身上的羽毛也被燒焦了,但是火勢一點也沒有減弱,反而越燒越旺。鸚鵡毫不氣餒,還是不斷地灑著水。

天上的天神看見了,就對鸚鵡說:“你也太自不量力了,憑你用羽毛灑的那一點水,是根本撲滅不了山火的,你這是何必呢,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

鸚鵡回答說:“我知道也許幫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經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動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為它們竭盡全力,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被活活燒死!”天神聽了這番話,很受感動,立即撲滅了山林大火,鸚鵡的朋友們終于得救了。

鸚鵡的這一行為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重感情、講信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朋友、親人遇到危險或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不遺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打魚郎船槳救國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要帶領吳國的士兵去攻打鄭國。

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

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魚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魚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打魚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支劃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吳國去。”是什么樣的船槳那么厲害呀?沒有人相信打魚郎的話。打魚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到吳國的兵營去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

伍子胥看到打魚‘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

打魚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支船槳救了你呀。”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魚的人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么會來這里呢?”

打魚‘郎說:“還不是因為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魚的人通通被叫來這里。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只要誰能夠請伍將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

伍子胥帶著感激的語氣說:“因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夠活著當上大將軍。我怎么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伍子胥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通通帶了回去。

打魚郎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魚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魚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100里的土地!

伍子胥為了報答打魚郎爸爸的幫助,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魚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

桂員外途窮懺悔

明代時,蘇州有個施濟,富而好義。同學桂富五經商虧本,正欲自盡時,施濟贈銀300兩,并讓他住到家傳舊屋中。桂富五住下后,掘得藏銀1500兩,偷偷運出,在會稽置辦了家產。

施濟死后,桂富五脫身去做生意,后來施家家道中落,施濟的遺孀和孤兒施還去投奔桂富五。桂富五盡忘前恩,只贈銀20兩,施家母子怏怏而回。不久,施濟的兒子施還發現了父親埋銀清冊,除桂富五住過的屋之外都一一掘得。

且說桂富五發財后,又派仆人尤滑稽去謀官,被騙去銀錢30兩。

桂富五正打算殺掉尤滑稽,他神思恍惚,覺得自己從一小洞鉆到尤家,忽然變成了狗,見妻兒也是狗形,猛然驚醒,原來是作了個夢。桂富五急返家里,果然妻兒都已死去,且都已到施家脫胎成狗。

桂富五只好到施家懺悔認罪。

有因就有果,萬事皆有因果報應。做人應有做人的準則和規范,以善為本,以誠為本,以義為本,以德為本才是做人的根本。桂富五重小利忘大義,得到了原有的報應,可見天理不爽。

忘恩負義

唐玄宗的時候,魏知古起家于一般官吏,受到姚崇的引薦和重用,二人同時升為宰相。不久,姚崇請魏知古代理吏部尚書,負責到洛陽選拔士曹,作為吏部尚書宋璟的門下赴職。魏知古心中懷恨姚崇,想找個機會報復他。

當時,姚崇的兩個兒子都在洛陽任職,魏知古到洛陽選士,二人就依恃自己父親的權勢,多方示意請魏知古關照。

魏知古回到京城,把這事告訴了皇上。一日,玄宗召見姚崇,問:“你的兒子有才干嗎?都做了什么官,又在哪里任職呢?”姚崇揣摸出玄宗話里的意思后,就說:“兩個兒子都在洛陽任職,他們言行不謹慎,此次一定拿什么事去拜謁了魏知古,然而臣還未來得及問這事。”

玄宗本來想試探姚崇,看是否袒護兒子,聽姚崇這樣回答,很高興,他說:“你怎么知道?”

姚崇說:“魏知古貧賤時,是我引薦了他,才達到今天的榮耀顯達地位。我的兒子愚蠢,推想魏知古必能報德,會容忍他們的非分行為,因此一定拜見過他。”

玄宗欣賞姚崇不偏袒自己的兒子的過錯,反而鄙薄魏知古的無情無義。不久,玄宗罷免了魏知古的職務,姚崇還為魏知古求情,又任他為工部尚書。

且不論魏知古與姚崇誰是誰非,專從人情上講。人之常情是:“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魏知古是姚崇提拔上來的,他應向姚崇報恩,他完全可以不答應姚崇兒子的要求,私下里向姚崇說明這件事,讓姚崇教訓兒子,他不應該跑到皇帝那里告狀。

姚崇是一代名相,正受到唐玄宗的重用,魏知古忽視了這一點,當然會失敗。姚崇的回答很機智,他從人情方面打動了唐玄宗。

唐玄宗很有人情味,認為魏知古是忘恩負義之士,就討厭他了。

賈雨村屢負恩公

《紅樓夢》中的甄士隱曾資助過窮儒賈雨村。賈雨村進京中了進士,又升任知府,旋即因貪污侮上被革職,到林如海家做私塾教師。林如海妻亡故,遂起意讓女兒黛玉進京依附外祖母,又得知賈雨村欲圖謀復職,遂修薦書讓內史賈政為之周全,并讓賈雨村隨黛玉進京。賈雨村補授了應天府知府后,即碰到薛蟠為爭奪甄香蓮而打死香蓮情夫馮公子的案子。甄香蓮是甄士隱的女兒,賈雨村不思報恩,亂判此案,致使香蓮父女永隔,有家難回,客死薛家。賈府有恩于賈雨村,但當賈、寧二府遭受查抄時,賈雨村當時地位已高,不但不從中保全,反而巴結賈府政敵忠順王,煽風點火,助紂為虐,落井下石。但是,賈雨村最后也在宦海中沉淪,被撤職監禁,身陷囹圄。

“恩怨觀”是考核人的修養水準的標志之一,恕人克己、知恩圖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以上幾例都在解說忘恩負義,然而人們多因糊涂、愚魯,并不能深入地懂得這些道理,從另一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人生的一大困惑。人們往往只看眼前,只圖虛榮,只知道為己,至報應來臨又悔之晚矣。

所以古往今來的圣賢多有精辟的警句,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請記住:“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德令哈市| 开平市| 麦盖提县| 顺平县| 蒲江县| 平和县| 军事| 莱西市| 乳源| 福贡县| 穆棱市| 洛隆县| 凤城市| 都匀市| 伊春市| 昌乐县| 两当县| 淮北市| 涟源市| 区。| 巩留县| 吉木乃县| 花莲市| 交口县| 延吉市| 封丘县| 安阳县| 江永县| 汉川市| 色达县| 自贡市| 孟津县| 高邮市| 平定县| 喀喇沁旗| 安国市| 定结县| 博白县| 滕州市|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