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在企業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時候,企業不能很好地采取,或者是沒有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企業經營者思想守舊,或者是因為企業決策者固執己見,是最常見的。企業缺乏這樣的尋求“新”的能力,使得企業在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時,喪失了競爭能力。與創新相反對應的,恐怕就是一般所講的企業“行為慣性”。
行為慣性,顧名思義,是指習慣性的不采取行動,“靜觀其變”,說得好聽點,就是“以靜制動”;或者是指不能及時改變目前的固有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企業經營戰略等,估計不到未來的形式,或者是反應慢半拍,一切照舊運作。行為慣性往往會造成企業執著地堅持一些過去、曾經為企業帶來成功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或是認為過去成功過的經驗,只要堅持依然能夠有效。
為了強調創新對于企業的重要性,舉兩個事例。分別是勞拉·阿什雷公司的事例與麥當勞公司的事例。相信這兩個事例已經被很多人所熟知了。首先,勞拉·阿什雷公司。這家企業當初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生產女性裝飾用品。這家企業的創始人—勞拉,是一位自小在英國威爾士長大、懷有強烈英國懷舊情結的女士。1953年,與其丈夫伯納德共同創立了勞拉·阿什雷公司,目的主要是想通過其產品來營造一種英國的懷舊情結。企業成立之初,該企業的產品受到了很多女性的追捧,這些70年代的美國女性大多有著曾經在英國的生活經歷,該企業的產品成功喚起了這些女性的浪漫情節,滿足了她們的懷舊情懷。勞拉·阿什雷公司乘勝追擊,通過其懷舊產品很快就從一家小作坊發展到了一家擁有50個專賣店的大企業,同時,勞拉·阿什雷也成了國際知名品牌。
將產品風格緊密聯系于懷舊情結,正是勞拉·阿什雷公司一經創立就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其創始人勞拉認為,美國在60年代充斥著性、毒品和超短裙,她創立該企業,并且擴大企業經營業務的目的不是為了謀求公司利潤的最大化,而是為了推廣英國傳統價值觀。因此,自企業創立之初起,勞拉和她的丈夫就一起親自嚴密控制著公司的設計、產品生產直到銷售的全部環節。夫婦兩人在英國威爾士建立了生產和銷售中心,并在其全部的產品上印上“威爾士制造”的字樣。對其雇員,勞拉夫婦給予了優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這樣的做法緩和了英國在70年代所出現的關系,由此該企業擁有了一大批忠于其產品價值觀的忠實員工和客戶群。
勞拉去世以后,其丈夫伯納德仍沿著妻子勞拉所創立的經營模式繼續發展著該企業。然而這時候,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謀求工作,女性越來越多地傾向于職業服飾,這導致了女性裝飾用品潮流的改變。到了80年代,這一狀況尤其明顯,原來勞拉·阿什雷公司的競爭者都將該企業作為榜樣追隨,對其產品也爭相效仿,但在這個時候,更多的競爭者開始嘲笑勞拉·阿什雷公司,認為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不是現代職業女性所適合的,而是更加適合農村婦女,早就過時了。的確,這時的女性裝飾行業早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緊接著,關稅壁壘的逐步瓦解,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將都將生產基地投設到海外,或者甚至將生產全部外包以便削減成本。
而勞拉·阿什雷企業的經營者卻堅持認為,曾為其帶來成功的企業經營戰略現在依然奏效,他們仍然生產著企業生產幾十年的、現在看起來已經陳舊不堪的老式飾物,并且堅持自己生產,可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是日益下降。
面對市場的巨大變化,勞拉·阿什雷公司沒有麻痹,終于還是選擇改變一些什么。80年代末期,曾經有一家管理咨詢機構,對于勞拉·阿什雷公司,清楚地提出過該公司所面臨的挑戰,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應措施。于是,勞拉·阿什雷公司在認識到必須適應變化才能繼續發展下去時,立即采取行動。他們物色了好幾個新的首席執行官,并且要求每一位都必須針對企業的發展提出提高銷售和降低成本的改革方案。
這些新的首席執行官提出的改革方案也開始采取一系列的行動,但結果卻都沒能夠改變公司的發展狀況。勞拉·阿什雷公司一直都忽略了這樣一些問題,到底勞拉·阿什雷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要成為一個什么層次的品牌?僅僅是制造商還是一個零售商,或是一家集生產和零售一體的專賣店?這些問題是勞拉·阿什雷公司方向性的戰略問題,卻一直沒有能夠得到確定。而且,所有的改革方案也都沒有按照市場的現狀特點進而改變公司的傳統價值觀。勞拉·阿什雷公司一連七任首席執行官,但都未能阻止企業業績下滑的趨勢。
可見創新對于一家企業的重要性。面對市場變化,勞拉·阿什雷公司沒有意識到隨著變化而變化才能夠使企業真正立足,他們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也正是由于企業經營者陶醉于或是對過去的企業經營戰略太過于堅信與信賴,沒有意識到一切都有在改變,才造成了勞拉·阿什雷公司最后的失敗。其實,原有的企業經營戰略中加點變化,流程更新一些、再加點創新就可以再次成功,過去為公司帶來成功的戰略就不會成為擋住發展的桎梏,最初的企業發展價值觀也不會變成刻板的教條。
另一個不肯強調創新,一味堅持陳規的例子就是麥當勞。
90年代初,麥當勞創立的企業精神就是要使麥當勞在世界各地的漢堡包都具有一樣的品質,并致力于建立全球統一標準化生產作業流程。由此,麥當勞還專門制作了每一工作流程的操作指南,厚達750頁。這些操作指南列出了漢堡包制作的詳細流程和標準。麥當勞全球統一的品質,成功吸引客戶,擊敗了競爭對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仿佛都變了,麥當勞的經營開始面臨困境。人們的口味及健康需求不斷發展變化,而麥當勞卻依然不肯面對這一變化趨勢,一味堅持自己的產品標準,而其競爭對手,如肯德基,不斷地在食品種類及口味上下工夫,不斷推陳出新,吸引人的眼球也滿足人的胃口。麥當勞就這樣被奪走了大批的顧客。面對變化,麥當勞卻依然堅持全球統一的菜單、制作工藝和流程等,雖然這一點堅持品質的精神值得推崇,過去也曾是麥勞的競爭優勢,但如今客戶需求多樣化,這一流程卻阻礙了麥當勞企業緊跟市場發展。
過去的企業經營戰略擁有一系列明確的戰略、生產流程,建立了多方面的聯系,形成了固有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發展理念,這使得企業經營者相信,只要堅持這樣的經營戰略,企業就可以和過去一樣再次成功。而企業經營者不能忽略的是,一旦企業的經營模式取得了成功,那么就會有其他企業不斷模仿。
通過這兩個事例就可以看出,企業發展中創新對企業的重要。當企業采取一些新的發展措施時,或許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反應,但只要有對的策略和計劃,企業就能堅持下去并取得成功。
創新是艱難的,尤其是當企業試圖改變原有的順暢工作流程時,員工很可能會有抵觸情緒產生,不愿意改變。因為,企業發展的任何一步流程發生改變,企業員工都必須從頭開始學習,重新適應,那么,目前的勞動強度也會加大,而且工作效率也會相應降低。但企業發展戰略跟隨環境變化而變化,每一部門的流程也不能一成不變。如果僅僅因為企業員工對現有技術操作熟練,配合默契就不采取創新變化,讓大家墨守成規,就有可能使企業的整體得不到發展。
因此,要特別注重企業創新上上下下意識的培養,也要借助一些工具和科學的培訓方法,讓員工具有創新能力,幫助他們改變、適應。同時,企業文化其實就是為企業員工創新精神的培育做準備。好的企業文化孕育了企業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