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迷信:一種夢境的外延

何謂迷信

郭德綱的相聲中說,迷信就是你迷迷糊糊就信了。這樣的說法雖然是為了讓觀眾發笑,但是細想起來也不無道理。

其實,“迷信”的含義更多地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論上,人類對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著“迷信”的觀念,即使是在科學領域,同樣存在著“科學迷信”。

但科學與迷信、信仰或宗教有著重要區別。科學在本質上要求懷疑主義,并在實踐中公開倡導懷疑主義。懷疑主義要求分析型思維及批評型思維,要求懷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經證實的事物。對已經證實的事物,也要懷疑其時空的局限性及觀察的準確性。未經證實的理論稱為假說或猜想,而假說或猜想完全有可能被證明是假的。假的假說或猜想必須被拋棄。

迷信,本來是指人們對事物盲目信仰或崇拜,如迷信書本、迷信金錢、迷信人等。

認識是有限的。人面對巨大的未知空間時,往往會提出自己的解釋。古人懾服于雷霆之威,于是提出自己的解釋——“雷神、天庭”,并對此頂禮膜拜,后人稱之為迷信。狹義的迷信,按照我國新中國成立以后約定俗成的習慣,是專指人們相信星占、卜巫、風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為。

現代人普遍認為迷信是由于沒有判別能力,對事物本質分辨不清,而對某些事物發生特殊的愛好,并確實相信,進而自相信至信仰,甚至到崇奉、毫不懷疑的地步。迷信的人往往由某種事物或現象媚惑而醉心,進而沉醉于此,深信不疑。迷信的人還往往隨意放任,盲目地將“信仰”和“崇拜”的事物和說法付諸積極不懈的行動。

科學與迷信之爭

有人認為,我們的科學無非也是對未知的種種解釋。至于解釋的是對還是錯,只有上帝才知道。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有人迷信地心說、日心說,有人迷信牛頓力學,有人迷信唯物論。

但是,也有人認為科學的根本不是對未知的解釋,這應留給哲學(包括科學家相信的各種哲學),科學告訴我們“怎么樣”,給出事物變化的種種預測。對科學的一味相信,也同樣是一種迷信。科學之所以為科學是由于任何科學要求結論必須確立在嚴格的實驗證明基礎之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我們有理由要求所有從事科學工作的人保持務實謹慎的態度,嚴格區分理論與結論。反之,盲目相信科學將成為新的迷信。

科學是對一定條件下物質變化規律的總結。今天的科學,已經不是早期的“分科的學問”的定義了,我這樣定義,最符合達爾文的科學思想觀。

科學必須是能夠達成公認、可交流、可驗證、可證偽的要求。科學是可以禁得住實踐檢驗的。

但是科學的規律與條件是密不可分的,不滿足條件,則可能得不到科學預言的結果。如果出現不符合科學規律的情況,那么很可能是進行科學總結時沒有注意限制條件,或實際條件超出了科學規律的范圍。

亞里士多德的重物先落說已經證偽,但是我們加上限制條件:在受到相同的,與運動方向相反的阻力條件下,兩物體在同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則較重的物體先落到水平地面。嚴格地限制一些條件,才能使得我們的結論更有保證,因此科學從沒有拋棄任何有實驗證明的理論,只是在接近真理的過程中,給原理論增加多種以前沒有考慮的限制條件。

迷信是不希望聽者去驗證,只希望聽者接受講述觀點的傳播形式。如果讀者不能驗證,就不是科學普及,而是讓讀者增加點“據說”的迷迷糊糊相信的可能,是迷信的傳播方法。迷信不一定是錯的,每個人都不是全才,都會或多或少地迷信權威、專家,所以迷信不可怕。但分不清科普和迷信,就可能分不清科學和假科學。

近幾年來,首先是偽科學方面把現代社會對科學的信任說成是“迷信科學”。近來,也有一些人把人對科學的信任和迷信鬼神等量齊觀,認為二者在心態上沒有什么差別。他們認為,迷信就是“入迷(執著)的相信”。這不僅不符合迷信這個概念的本義,也不符合生活實際。

迷信不是一種心態,而是認知的迷失。

由于人們的立場不同,所指稱的迷信內容也不同。在基督教看來,不信仰基督教而信仰別的宗教,就是迷信。其他宗教,也是一樣。也就是說,迷信的本義,乃是“相信了錯誤的東西”,而不是“入迷的相信”。

在特異功能、偽科學興盛的時期,我們把相信特異功能稱為迷信。因為在我們看來,特異功能是不存在的,是不可相信的東西。偽科學方面則反唇相譏,把對科學的信任也叫做迷信。這就像互稱敵人一樣,不過是立場不同罷了。

偽科學方面把對科學的信任稱為迷信,帶有一種非常虛偽的性質。第一,他們一面把對科學的信任稱為迷信,一面又在冒充科學。第二,他們歪曲“迷信”的本義,把迷信解釋為“入迷的相信”,因而把迷信鬼神和“球迷”、“戲迷”等量齊觀。

不少宗教都反對迷信,其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信仰。對于自己的信仰,則是虔誠、篤守和堅定不移的,被認可和提倡,而不認為是迷信。宗教與宗教之間,也會彼此視為迷信,其意義也是指對方相信了那不該相信的東西,并不是指他的篤誠。

那么,科學是不是應該相信的東西呢?

有人認為,科學給人類帶來了福氣,但也給人類帶來了禍害,如環境污染、核軍備競賽等,都使人類面臨著自我毀滅的威脅。所以對科學不能堅信,而只能半信,將信將疑,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這種說法得到了不少贊同,但卻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如果不帶偏見,而且稍微動一動腦筋,就會發現,行善還是作惡,都是人的事情。有先進的工具,人們就借助先進工具;無先進工具,就借助落后工具。假如沒有工具,人們也不會只有善行,照樣也會作惡。

無論給科學多少定義,給人類提供正確、可靠的知識是科學不容爭辯的唯一功能。

科學在生產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錯誤。然而科學之所以為科學,就在于它不斷否定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使之趨于正確。而且科學從不掩飾自己會犯錯誤,并實事求是地說明自己所提供的知識的可信程度和適用范圍。科學的坦白和真誠,也是贏得社會信任的基本原因。

科學提供的知識,是可靠的知識。對這種可靠的知識和生產可靠知識的科學,不僅應該相信,而且應該堅信。這種堅信不僅不是迷信,而且是人們應該努力加以培養的美德。

把對科學的這種信任和執著稱為“迷信”,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假如一面自認為是從事著科學或與科學有關的工作,一面又對科學三心二意,將信將疑,甚至把對科學的篤信視為迷信,這樣的人,一定會迷失正道。道理很簡單,因為要獲得正確的認識,除科學以外,再沒有別的道路可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临海市| 利津县| 那曲县| 山东| 新兴县| 古田县| 平邑县| 南通市| 札达县| 西贡区| 玉林市| 齐河县| 农安县| 扎囊县| 揭阳市| 北辰区| 新密市| 五常市| 徐闻县| 湟中县| 中山市| 栾城县| 金华市| 柳州市| 乌审旗| 开江县| 北碚区| 庄浪县| 蒲城县| 杂多县| 岳普湖县| 阜新市| 安宁市| 水富县| 资溪县| 武山县| 柳江县| 海口市| 额济纳旗|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