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培養女孩謙虛 不驕傲的做人處事態度

《易經》云:“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意思是:凡是自滿的人總會有吃虧的時候,而謙虛的人總會受益,這是天道;對于大地萬物,越是長在低洼的地方,越能夠得到水的滋潤;鬼神也常常給驕傲自滿的人找麻煩,而會尊敬和幫助謙虛的人;人道更不例外,對于驕傲的人,大家都不喜歡他,而對于謙虛的人,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所以,“謙”這一卦,只有吉利,沒有兇災,這是做人的重要原則。

對于一個成長中的女孩而言,從小具備謙虛的品質,可以幫助她一生獲益,獲益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自身的學業會不斷進步,人際關系越來越好。

如果女孩在學習中總覺得自己學得還不錯,掌握的知識也足夠多了,那么她就會滿足于現狀而不求進步,一旦求知欲下降,努力動力也會隨之消失。而謙虛的女孩總覺得自己學得還不夠好,于是會積極奮進,不斷向上。所以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在人際交往中,謙虛的女孩會平等、友善地與對方相處;而傲慢的女孩總是會強勢地壓倒對方,言語間還會流露出對他人的不屑,對方感覺不到被尊重,自然不愿意同她交往。這就是“滿招損,謙受益”的原因。

另外,謙虛的女孩在遇到困惑時,會耐心聆聽長輩和朋友提出的意見,并根據自己的情況予以采納;而傲慢的女孩,根本不會把對方的意見放在心上,即使意見很寶貴,對她而言也是無稽之談,最后受損失的還不是女孩自己?所以,俗話說:“福在受諫。”傲慢的女孩沒有福,謙虛的女孩,一生都會福氣多多。

那我們如何教女孩學會謙虛做人處事的態度呢?

首先,做謙虛謹慎的父母。

女孩的道德品質大多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我們如果為人謙虛謹慎,女孩就沒有學習和練習“傲慢”的機會和平臺。即使她受到外界影響,有了自滿的傾向,謙虛的我們一定會靈敏地感受到她的偏頗,自然會及時引導她回到正軌上來。

那么,我們平時在與人交往中,就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對方的短處,也要不用自己的“對”去反襯對方的“錯”,更不要因自己有能力而去為難能力不如自己的人。當我們真正看到自己的問題和毛病時,就不會驕傲自滿,因為還有很多缺點等待我們去克服。我們更不會因他人的夸獎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別人的貶低而一蹶不振。因為自知,所以謙虛。

如果我們具備了這個寶貴的品質,女孩自然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其次,不要過度表揚女孩。

我們在教育女孩的時候,鼓勵和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鼓勵和賞識的標準,一是要實事求是,二是要看她的需要。如果女孩缺乏自信,并總是有失敗的體驗,我們就要善于發現她的優點,并實事求是地肯定她、鼓勵她。但是,如果她原本已經很自信、很優秀,我們就要慎重使用贊揚的語言,盡量使她既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又不會驕傲自滿。

再次,幫助女孩全面了解自己。

一位母親為防止女兒驕傲,特意給女兒寫了一封信:

孩子,你身上有很多優點,經常得到別人的稱贊,媽媽心里備感欣慰。讀經班的老師說你非常優秀,上課認真,積極發言;繪畫老師夸你畫畫有靈氣。因為你的努力,媽媽感到很幸福。

但是,在受到表揚的同時,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繪畫老師夸你有靈氣,是指你繪畫的題材非常新穎,但你一定有一些方面沒有別人做得好,比如線條的流暢性、細心和認真程度等,這些都是你需要提高的地方。在讀經班上,你聽課認真、發言大膽,但你周圍是不是也有同學在其他方面比你強呢?

媽媽讓你想這么多,是提醒你要時刻做一個謙虛的孩子,要認識到自己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這樣自己才會不斷飛躍,不斷成長。古人很早就說過:水滿則溢,器滿則傾。當一個人驕傲自滿的時候,就不會再進步了。

我們成年人都難免會因聽多了稱贊而驕傲,何況一個未滿13歲的女孩?因此,我們要幫助女孩看清自己,讓她不僅僅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當她總覺得自己某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就很難傲慢起來了。

最后,增長女孩的知識與見聞。

女孩很有可能因自己是集體中的佼佼者而驕傲,但是出了這個集體,世界還很大,就像井底下的青蛙之所以以為天空就那么大,是因為它沒有到井外看一看。所以,當女孩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優秀得無人能及的時候,我們就要帶她出去走走,接觸更多更新的人、事、物,并引導她進入未知的世界。在這個增長知識和見聞的過程中,她會發現自己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空氣中的一粒塵埃,她就不會因無知而驕傲自滿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界市| 岐山县| 思茅市| 阿拉善左旗| 民勤县| 闻喜县| 开阳县| 崇明县| 封开县| 城口县| 吉木乃县| 孝感市| 嘉义县| 班戈县| 攀枝花市| 武穴市| 井研县| 宜兰县| 黑龙江省| 张家界市| 九龙县| 涪陵区| 玉门市| 樟树市| 仙游县| 苏州市| 襄城县| 平江县| 长汀县| 项城市| 汪清县| 定西市| 金乡县| 含山县| 崇明县| 石棉县| 涟水县| 山丹县| 达孜县| 连江县|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