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寶寶的常見疾病問題集錦

寶寶的降生給媽媽帶來無盡的幸福感,隨之而來的責任也同樣讓媽媽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只要寶寶健康不生病,媽媽就是幸福的。

可是不少寶寶在生活中,時常給媽媽來個下馬威,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會感同身受。遠的且不多說,先從寶寶總愛睡覺講起吧。

1.寶寶愛睡覺是怎么回事

很多剛出生的寶寶,頭幾天似乎一天到晚都在睡,有時弄得媽媽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般來說,新生嬰兒每天可以睡18~22個小時。當然他們通常是會斷斷續續的醒來,然后又重新入睡,因為寶寶不可能一次睡得太多。這種情況,尤以母乳喂養的嬰兒更明顯。

一般來說,寶寶在睡眠時,臉部松弛,眼閉合著。全身除偶然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自然的活動。呼吸是很均勻的,寶寶處在完全休息狀態。

寶寶出現打瞌睡通常發生于剛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睜半閉,眼瞼出現閃動,眼閉上前眼球可能向上滾動;有時微笑、皺眉或噘嘴唇;目光變得呆滯,反應遲鈍;對聲音或圖像表現茫然;常伴有輕度驚跳。這是覺醒和睡眠之間的過渡階段,持續時間較短。

睡得多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母親的初乳比較稀淡,不太提得起嬰兒的興趣和精神。大概兩三天后,當媽媽建立了正常母乳之后,寶寶自然就會提起精神了。

育兒親子小貼士

新媽媽通常總以為剛出生的寶寶很嬌弱,擔心寶寶被凍著,就里里外外給寶寶包上好幾層,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也得包著,其實這么做會有隱患。在醫學上,有一種疾病叫“嬰兒捂熱綜合征”,就是指小寶寶因為衣被過暖或蒙被睡覺,導致體溫過高而出大汗、面色蒼白、高熱、抽搐、昏迷,甚至還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其實,即使在寒冷季節,也不要給寶寶蓋得過多,捂得太熱。一旦發生“嬰兒捂熱綜合征”,要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減少包裹,體溫過高的話可以用溫水給他洗澡。這時切忌用退熱藥退燒,以免寶寶出汗過多引起脫水,加劇病情。

2.怎樣給寶寶的面部做清潔

由于分泌物過多,新媽媽要勤于替寶寶做清潔。

給寶寶做清潔,主要是對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的面部。在臉上,眼睛最易感染,因此,清潔面部時,應該先清潔眼睛。由于自凈作用,耳垢會自行排出體外,因此,耳朵沒有必要每次都清潔。

3.如何呵護寶寶的敏感部位

囟門、頭垢及小屁股是寶寶的敏感部位,需要悉心照料。

(1)囟門

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后囟門,前囟門到1歲半左右閉合,后囟門在出生后3個月閉合。囟門就是寶寶頭部還未長合的頭骨中間的一片菱形空間,像脈搏一樣一跳一跳的。新媽媽平時都避免接觸這個部位,其實沒必要那么緊張,囟門上有很厚的一層皮膚保護著,正常洗頭是不會對它造成傷害的。

(2)頭垢

新生寶寶的頭皮上往往會有一層魚鱗般的黃褐色的污垢,新媽媽想去掉怎么辦呢?千萬不要用手去摳,那樣會傷害到寶寶的。可以用植物油或嬰兒油輕輕涂抹在污垢處待它軟化,頭垢漸漸會自然脫落。

(3)小屁股

新生兒的小屁股工作最頻繁,護理起來也比較麻煩。新媽媽在為寶寶選用尿布時,可以把傳統的布尿布與現代的紙尿褲交互使用。在白天與夏天多用純棉尿布,紙尿褲可用在夜晚。在大便后,用柔膚巾與溫水給寶寶洗屁屁,之后,再讓小屁股晾一會兒,不要立刻就包上以免局部過于濕潤。

4.寶寶偶爾打噴嚏是感冒了嗎

打噴嚏是人體的防御反應,可將進入鼻腔的異物(如灰塵、細菌、花粉等)驅趕出去。其過程是當異物侵入后,位于鼻黏膜上的三叉神經末梢向中樞報告,中樞又指令呼吸肌猛烈地收縮,將異物驅除出境。

打噴嚏是肌體從鼻道排除刺激物或外來物的一種方式。并不一定就是感冒了。

如寶寶只是出現打噴嚏的情況,并沒有發燒,新媽媽不需要給寶寶吃藥。在比較干燥的季節,媽媽視情況可以使用加濕器,或是在屋內放置幾盆清水,使室內盡量濕潤,濕度一般保持在60%~80%即可。寶寶每天所處的環境要干凈整潔、保持空氣流通,使寶寶呼吸更舒暢。

5.寶寶長馬牙是怎么回事

心細如塵的媽媽,經常會看看寶寶的口腔,生怕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現。多數新生兒的牙床上會有米粒大小的白色突起物。因為看起來很像小馬駒剛剛萌出的小牙,因而把他叫做“馬牙”。

其實,這是胎兒的一部分牙板角化形成的“上皮細胞珠”。寶寶并沒有任何痛苦,不需要治療,2~3周之后就會自動消失,不會影響寶寶吃奶和未來的乳牙生長。

媽媽注意不要自行為寶寶挑破馬牙,因為寶寶的口腔黏膜很薄且毛細血管豐富,如出現破口容易引發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癥。

6.寶寶出現脫皮是怎么回事

媽媽在給寶寶換衣服的時候,發現寶寶的手指和腳趾有薄而軟的白色小片皮屑脫落。其實,只要寶寶的飲食和睡眠沒有問題,這都是正常現象。

一般而言,新陳代謝旺盛的新生兒,出生后從浸在羊水中的濕潤環境轉變為干燥環境,其表皮角化層也不例外地成為皮屑脫落。

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各部位都可能會出現,但以四肢、耳后較為明顯。

在脫皮期間,媽媽要盡量保持寶寶肌膚濕潤,如皮膚干燥,脫皮后皮膚會出現小裂口,存在感染的可能。不要強行撕掉寶寶的未脫落的皮膚,應等待它自然脫落。如確有必要,可在寶寶的皮膚上涂些潤滑油,促其脫落。若脫皮部位出現紅腫或水泡等癥狀,則可能為病征,需要就診。

新生兒生理性脫皮的現象,屬于正常現象,不需要治療。一般在寶寶出生兩周左右出現。7.怎樣護理寶寶的紅臀才正確如果你發現寶寶出現紅屁股,媽媽們該如何應對呢?這是一個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稱為紅臀。

使寶寶發生紅臀的最魁禍首,是尿液刺激,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寶寶臀部破潰。護理寶寶的小屁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選擇易清潔、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千萬不要在寶寶尿布下墊放塑料布,因為塑料布不透氣;

其次,定時更換尿布或紙尿褲,不要讓小屁屁經常處于潮濕的狀態。一旦發生輕度紅臀,每次排大便后,媽媽要用清水洗小屁屁,并且涂上鞣酸軟膏。

夏季更應注意紅臀的發生,寶寶的體溫調節不穩定,汗腺排汗孔少,汗液不易排出,環境濕熱,更易形成紅臀。

洗尿布時應充分洗凈皂液,并用開水燙洗后在陽光下曬干,以免刺激了寶寶的柔嫩的肌膚。

8.寶寶出現黃疸怎么辦

新生兒黃疸是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的現象。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若孩子吃奶正常,體溫、睡眠均很多,稱為“生理性黃疸”。

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染;軀干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染;用同樣的方法觀察,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尿呈黃色,尿片黃染,即為重度黃染。重度黃染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足月的寶寶,如黃疸超過2周,甚至3周,黃疸延遲消退,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

據統計在母乳喂養兒中,有1%出現新生兒黃疸。母乳性黃疸,是一種特發性的黃疸,也屬于生理性的,進食母乳后就會發生。出現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

不同原因造成寶寶出現黃疸的對策:

生理性黃疸的寶寶,無需治療,且寶寶無不適癥狀。

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確需暫停母乳喂養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消退后繼續用母乳喂養。

溶血性黃疸: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癥狀輕微,只要采用光照療法即可。病情嚴重的患兒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應就醫。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一般經B超檢查即可確診,需到醫院治療,應就醫。

在孩子出現黃疸期間,媽媽應多注意黃疸的變化。如果黃疸進展加快,或皮膚黃染嚴重,呈橙黃色,尿液黃,染尿布,或出現精神不好,不愛吃奶,哭聲無力時,不可在家等待黃疸消退,要馬上送醫院。

9.新生兒結膜炎要及時診治

新生兒的免疫功能還未成熟,對病菌的抵抗力較弱,寶寶的淚腺尚未發育完善,眼淚較少,不容易將侵入眼睛里的病菌沖洗掉。這樣,就容易使病菌在眼部生長繁殖,引發結膜炎。

寶寶在出生時胎頭需要經過母親的陰道,如果陰道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淋球菌、肺炎球菌等病菌感染,就容易使他們被感染,其中一些孩子會發生“新生兒結膜炎”。

寶寶的眼睛被病菌感染后,一般在出生后5~14天發病,表現為眼瞼腫脹,結膜發紅、水腫,同時眼睛有分泌物。分泌物一開始為白色,但可能會很快轉為膿性,成為黃白色分泌物。開始可能是一側眼部感染,隨著病情發展使另一側眼睛也被感染。若未及時護理和治療,炎癥會侵犯角膜,日后影響視力發育。

媽媽發現寶寶發生了結膜炎,對所使用過的物品,特別是毛巾、手帕要進行煮沸、晾曬消毒。當眼部紅腫明顯、膿性分泌物過多及白眼球充血時,一定要及時去眼科診治,不能延誤。

10.寶寶鼻頭上的小丘疹是什么

寶寶鼻子上出現針尖大小、密密麻麻的小疙瘩。不少家長都會好奇,為什么寶寶剛出生,鼻子上就會產生小的丘疹呢?

其實,這是新生兒常見病之一,大概有近半數的寶寶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新生兒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醫學上稱其為“栗粒疹”。對此,媽媽大可不必擔心,一般也不必進行任何處理。會自然消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屏东市| 合山市| 昭觉县| 衡山县| 巴马| 宜阳县| 壤塘县| 安阳市| 萨嘎县| 嘉义县| 建湖县| 黄浦区| 阿荣旗| 隆化县| 疏勒县| 石楼县| 盐山县| 高淳县| 岚皋县| 灌阳县| 陕西省| 东宁县| 称多县| 伊宁市| 荆门市| 留坝县| 昌图县| 元氏县| 盐城市| 无为县| 新建县| 岑溪市| 海阳市| 福安市| 云浮市| 萝北县| 平利县| 古交市| 贵德县| 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