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月,曾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的好萊塢女影星簡·懷曼向法庭起訴,要求與自己的丈夫、演藝事業無大起色的好萊塢演員羅納德·里根離婚。在法庭上,她提出的離婚理由是:“里根自擔任演員協會主席職務后,對政治活動越來越感興趣,并因此忘掉一切。這也就使我們的婚姻失去了一切支柱?!弊罱K,法庭判決他們離婚。
此時里根已出道十余年,但其演藝生涯并不十分成功,起碼不能說出色。他辛辛苦苦拍了幾十部片子,卻一直是二流演員;不得不接受制片商指定的角色與片酬,無法像那些令他艷羨不已的“大腕”們對角色左挑右挑、對片酬一再要價。許多年后,他對這段經歷還耿耿于懷,最能激怒他的莫過于譏諷他只是個平庸的演員,曾憤憤抱怨說:“《紐約時報》真不是個玩意兒,老把我說成是二流演員。”不過,雖然演藝之路平平,但他對公共事務的興趣卻與日俱增,并在這方面初顯才華。開始從影時,他就參加了電影演員協會,由此開始漸漸涉足工會事務。好萊塢是個聲色犬馬、魚龍混雜的世界,在這種復雜環境中,里根不僅要代表演員為了演員的利益與資方艱苦談判,在麥卡錫時代代表演員處理與政府的關系,還不得不與深深插手演藝界的黑社會打交道,更要處理演員彼此間的一些矛盾、糾紛,同時還必須面對工會內部的鉤心斗角、爭權奪利。這些事情他都能妥善處理,并極大地顯示和鍛煉了他的政治才干,終于當上協會主席、電影委員會主席。但正是這導致他婚姻破裂的“主席”,卻是他以后走向政壇、最后當上美國總統的關鍵一步。
里根的例子再次說明了一個道理,專業水平與問政能力并不總是、甚至經常不是成正比。不少專業水平高者往往心無旁騖地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并無從政的熱心,當然亦無從培養其問政能力。例如,巴塞羅那奧運會跳水冠軍孫淑偉、雅典奧運會跳水冠軍胡佳等都是廣東省政協委員,但都因忙于訓練與比賽,兩年以上未參加省政協全體委員會議。而孫淑偉已經當選了兩屆政協委員,他坦承在擔任第八屆省政協委員的幾年中自己抽時間也僅參加了兩三次會議;當選第九屆省政協委員這3年多時間里,他根本沒時間參加省政協的任何會議。在2006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鞏俐、張藝謀等告假缺席,張藝謀正忙于導演《滿城盡帶黃金甲》,鞏俐則在美國為電影《邁阿密風云》配音,均不克分身,而這已是鞏俐連續兩年缺席全國政協會議。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無疑都有杰出的成就,但明顯對問政沒有興趣與熱心。對他們來說,起碼政治遠不如自己的專業重要。此事的新聞性可能已經過去,但說明的問題卻很重要,因此仍值得反復思考、討論。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擔負著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重要職能。而這三項職能都要通過政協委員的活動來體現。具體而言,政協會議是各界別、階層通過政協委員在政協會議上代表界別和階層利益,反映界別和階層意愿的最重要渠道;作為各界別代表的政協委員在政協會議上的彼此溝通、交流、對話甚至互相批評,是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重要方面。如果委員不參加政協活動,政協的三項重要職能均將“落空”?;蛟S由于在過去、尤其是在極左的年代,政協的作用曾經受到削弱(在“文革”中事實上被取消),所以“政協委員”曾更多地被視為一種“榮譽”,作為一種對有突出貢獻者的獎勵。
然若縱觀“新時期”以來的我國政治進程和政協發展史,明顯可以看出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確實越來越重要。在不久前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中,中央已正式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規定國家和地方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協商,政協的作用更加重要。而這對政協委員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用越重要,責任便越重大。其實,參加政協會議僅是委員履行其最起碼的職責,一個合格的委員應該有相當的時間、精力積極參加有關視察、調研等活動,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保持與所在界別和階層的密切聯系,切實反映其利益與訴求,對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還必須經常學習政治、法律知識,提高自己的參政議政水平與能力……所有這些,都將使委員的“專業”大受影響。而當一年一度的政協會議都不能保證參加時,遑論其他!
按照有關規定,政協委員應“在本界別中有代表性,有社會影響和參政議政能力”?;蛟S是慣性使然,以往在政協委員的產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過于注重專業成就而對其參政議政能力注意不夠的傾向。隨著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委員的參政議政能力便更顯重要。而政協委員則應在其位謀其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雖然不必因政治而“忘掉一切”,但必須妥善處理“公共事務”與“個人事業”的關系。當然,政協委員究竟具體應該如何產生,是一個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發表于《領導文萃》,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