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生愿景:命運的動力
- 掌控你人生的命脈玄機:命運
- 高朋
- 1573字
- 2015-06-02 14:48:42
愿景就是人生目標,就是我們命運的終點,是我們想要達到的一種人生境界。愿景可以是理想化的,也可以是理性務實的,但重要的是,你必須制定一個較高的愿景,來激勵自己不停地努力,才能推動命運向更高的高度攀登。
在和哈佛大學教授加西亞的一次聊天中,我們談到了愿景的力量。他說:“假如我們在一個平行的時間維度談論愿景,是感受不到它的巨大能量的。只有在一個縱向交叉的維度中,回看我們人生的前幾年和最后幾年,才能驚訝地發現一個明確的愿景對于人生有多么重要。它堪稱一部汽車的導航儀,指引著汽車前進的方向,讓人不會迷路,帶我們實現人生旅途的價值。”
人生如果沒有這樣的“導航儀”,第一,你可能迷路,走到錯誤的地方,然后在不斷的拐彎和選擇中浪費寶貴的時間,甚至消耗掉半生的時光;第二,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百無聊賴,沒有奮斗和努力的緊迫感,也收獲不到成就感,做什么都體驗不到自身的價值。
早在幾十年前,哈佛大學就做過一項調查。一個精英小組為了研究愿景對于人生的影響,特意對一群大學畢業生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他們把這項調查命名為“愿景與命運的關系”,每位參加調查的學生都簽署了一份責任協議,無條件并且隨時提供個人的全部信息,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供調查人員進行系統分析。
在這些人離開校園前,他們首先對于“人生愿景”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說明自己對于未來的打算。結果發現,其中27%的人沒有什么人生目標,認為自己畢業后再說,現在不想計劃太多;另外超過60%的人則屬于糊涂蟲,雖然有一定的想法,但卻模糊不清,沒有形成明確的打算;有不到10%的人有清晰但卻比較短期的目標,也就是針對未來兩三年有一定的計劃;只有最后3%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清晰而且長遠的目標,做好了詳細的規劃。
20多年后,這群學生再次接受了采訪,并反饋了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態,結果發現:
第一,那些沒有愿景的27%的人,他們這些年來的命運大多十分坎坷,自認為是失敗的。一事無成,沒有做出過什么自豪的成績,并且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拿著最低的薪水,對于未來也看不到希望。有很多人甚至已經絕望了,放棄了努力,因為人至暮年,時間已經來不及。
第二,那些愿景模糊的60%的人,他們也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雖然不至于像第一類人那樣活在社會的底層,但卻總在埋怨現實沒有機會讓他們施展才華,抱怨目前的工作一點也不順心如意。
第三,那些有著較為清晰但卻是短期愿景的10%的人,他們的命運如何呢?調查人員發現,大多數人已經成為中產人士,生活過得很好,家庭美滿幸福,但也僅此而已。由于他們沒有在擅長的領域內做更多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也就比較有限。雖然畢業于哈佛大學,但也只能成為比較高級的白領,事業的發展早就遇到了瓶頸。
第四,那些愿景長遠且十分清晰的3%的人,他們的命運完全不同。調查人員發現,這些人在20多年的奮斗中,早就攀升到了社會的上流階層,多數人是企業的高管,甚至擁有自己的企業。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了強烈的斗志,方向感也很強,因此成為了社會的精英和財富的擁有者。
最后,調查小組的結論是:人的命運總是由它最初的目標決定的。
你有什么樣的愿景,就有什么樣的人生
盡管許多人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確立什么樣的目標。但是在具體實施時,環境的局限性束縛了他的欲望,并使他降低了自己的愿景,從而也削弱了他的潛能,使他最后發揮的才能遠不如潛能的一半——有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還有些人則過于安逸,他們的人生“安穩如山”,在工作中安于現狀,在生活中缺乏變化與激情,沒有奮斗和進取的精神。這樣比較低的愿景,就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也是枯燥與平淡的,命運的走勢也非常平庸。
愿景可以改變,但我們只有一次機會
為什么這樣講?因為一個眾所周知的現實:人生苦短。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你有很多掉頭的機會嗎?沒有,因為在你掉頭轉向之時,別人很快把你甩在了身后,再想追上就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