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拖延”是成功的絆腳石(2)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靜止,人的熱情也是如此。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做事永遠都只有“三分鐘熱度”,剛開始時興趣高漲,做事無比積極主動,可還沒等進入工作正題,他們就如泄了氣的皮球,再也提不起半點興趣,原本的熱情和積極心態也早已丟進了太平洋。

缺乏工作熱情與拖拉是一對孿生姐妹花,一個沒有工作熱情的人,往往缺乏足夠的工作動力。而沒有精神動力的支撐,必然會產生拖拉的壞習慣。如果你在平時的工作中總是拖拉成性,哪怕是給自己制訂了工作計劃,還是依舊拖拖拉拉,根本沒有半點改觀,甚至還總是滋生出“辭職算了”“反正我就是不想干了”“工作真沒勁”“現在就能看到60歲時的日子,活著還有什么意思”等消極厭世的想法,那么這時候你就需要反思一下:這些情況是不是因為缺乏工作熱情所致?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工作和疑難問題都會產生抵觸情緒,這是一種正常心理反應,但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消極情緒占領整個心理領地,那么必定會“未衰先老”。反之,如果我們懂得了“熱情”的巨大價值,并能夠運用“杜利奧效應”來維持工作或生活熱情,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那么世界上將沒有什么是不可征服和戰勝的。

小故事

在全球聞名的金融中心華爾街,盤踞著不少國際金融大鱷,這里是大筆資金的匯集管理中心,也是金融類雜志的重點銷售區域。幾乎每天都有數不清的金融雜志推銷員來這里尋找商機,但他們大多鎩羽而歸,唯獨大衛的《金融周刊》在這里頗受歡迎,這與他熱情積極的工作心態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

實際上,在大衛之前已經有一個推銷員來推銷過這本雜志,不過他神情沮喪,一直在強調想從訂閱費里賺取傭金,實在無法讓人產生興趣,所以根本沒能拿下這片市場。那么,大衛又是憑借什么征服了客戶呢?

同樣是一本雜志,為什么先推銷的人灰頭土臉,大衛這個后來者反而撿到了大訂單呢?實際上這與大衛獨到的推銷方法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走進客戶的辦公室,他不會喋喋不休地直接推銷雜志,而是用熱情洋溢的語氣由衷地贊美對方。如果對方的桌子上正巧放著雜志或報紙,大衛就會毫不吝嗇地微笑著贊嘆:“看得出,您非常喜歡閱讀?!?

沒有人會拒絕他人善意而熱情的贊美,就是靠著這種“曲線救國”的銷售模式,大衛成功吸引了客戶的注意,使他們愿意停下手中的工作來聽聽大衛接下來會說些什么。如果你認為大衛趁此機會就開始直截了當地推銷自己手中的雜志,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他不會催促客戶去訂閱,而是憑借著自己愉快的笑容和真正熱情的語氣,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并在不知不覺中把話題轉移到雜志的訂閱上來。

一次,大衛走進一個潛在客戶的辦公室??吹綄Ψ阶雷由蠑[放著愛默生的論文集,他當即眼睛一亮,與對方談論起了其中的“論報酬”一文。大衛熱情洋溢的笑臉和津津有味的談話很快就讓客戶產生了認同感,隨后他不著痕跡地談到了對方的閱讀習慣,都會訂閱哪些雜志,為什么會喜歡這些雜志等問題,在了解了客戶的閱讀習慣后,自然就輕而易舉地找到了銷售切入點,從而贏得了訂單。

大衛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優秀的金融雜志發行員,其關鍵就在于他滿腔熱情的工作態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毫無熱情可言,疲憊與頹廢寫在臉上,又怎么可能贏得他人的好感,成為人見人愛的社交達人呢?

熱情能幫助我們在更少的時間里完成更多的事情,會讓我們整個人都變得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只要有了熱情,我們就會不自覺地積極起來。早晨起床不再困乏,因為一覺醒來就會迫不及待地自己發動起來;工作也會變得積極起來,再也不會拖拖拉拉,因為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對生活和職業充滿了渴望與憧憬。

既然熱情有助于改善拖拉的惡習,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拒絕熱情起來呢?可是熱情究竟來自于哪里?背后有著怎樣的心理玄機?怎樣才能變得熱情洋溢起來呢?

學會避免“杜利奧效應”

仔細回想自己的心理歷程,每個人都有過或者曾經有過“熱情洋溢”的感受:小時候只要考試得了獎狀,什么不開心的事都會扔到腦后,即便老師布置了很多作業也能有滋有味地積極完成,這是對學習的“熱情”;情竇初開時,只要見到心儀的他或她,我們馬上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神采奕奕,這是追求愛情時的“熱情”;初入職場,需要學習的職業技能很多,有時候為了工作連續幾天加班,甚至是通宵堅守崗位也絲毫不覺疲憊,這是對職業、對工作的“熱情”。

盡管每個人都曾有過“熱情”的感受與經歷,但遺憾的是,這種“熱情”并不一定能持久。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來講,“熱情”源自于對生活、對職業的真誠熱愛,一個厭惡自身職業的人對待自己的工作是不可能有絲毫熱情的。正是因為內心深處的抵制,所以才會拖拖拉拉,能晚點完工就絕對不會積極主動。由此也不難看出,“職業倦怠癥”和“拖延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缺乏“熱情”引起的。

“杜利奧效應”往往會使人陷入精神狀態不佳、工作效率不佳、一切都不佳的惡性循環之中,要想改善工作拖延、倦怠等狀態,就必須學會克服“杜利奧效應”。那么,具體來說,怎樣才能重拾生活和工作的“熱情”呢?

1.苦中作樂,樂觀的人最“熱情”

做事提不起半點興趣,多半是因為遇到了困難,產生了心理上的挫敗感,如果不能改變這種受挫后的悲觀心理狀態,我們就只能繼續糟糕墮落下去。世界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過:“世界上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實際上,工作和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有些人總是拿自己的缺點與他人的閃光點相比,這樣自然會灰心喪氣。挫折和困難每個人都會遇到,悲觀者總是對現狀產生種種不滿,每天除了抱怨就是抱怨,以至于到最后把生活搞得一團糟。而有些人則懂得苦中作樂,他們善于發現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即便遇到挫折也會用樂觀的心態將其轉化為積極自信的力量,并用這種力量迅速感染周圍的人,從而產生人脈聚合效應,這就是“熱情”的力量。

很多時候,既然生活中的無奈無法改變,那么不如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遇到職業發展瓶頸時,或陷入越來越嚴重的拖延癥中時,一定要善于苦中作樂,懂得在枯燥無趣而又機械單調的工作中尋找樂趣。只有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我們才會產生激情與熱情。

2.告訴自己“我能行”,自信的人最“熱情”

態度也能決定命運,如果你終其一生都在用“失敗者”“懷才不遇者”“哀怨者”等來定義自己,那么你真的就會成為這樣的人,永遠都不要懷疑“心理暗示”的力量。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熱情并非像石油一樣屬于消耗性資源,而是像陽光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我們能夠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去疏導自己,就能夠激發出內心潛在的熱情。杜利奧借助自己提出的“杜利奧效應”所傳達的是一種態度,即對工作或生活的態度;也是一種思維,即擁有信念比擁有才能更重要的思維。才能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任何人都能做到,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信念的指引下時刻保持“熱情”。

不妨每天面對鏡子練習微笑,反復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即便面對質疑或打擊挫折,也要保持自信的姿態。這種自我暗示法簡單易行,但并不代表作用不大。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往往能夠增強人的自信心,促使自己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從而帶來熱情、快樂和成功,甚至會產生不可思議的結果。

人生起起落落,很多事憑借我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卻可以通過熱情讓自己敞開心扉,重新收獲一片綠洲。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關鍵就在于他們擁有熱情積極的心態。熱情的潛在價值往往勝于金錢和權勢,它能夠摧毀懶惰與拖延,掃平悲觀與陰霾,從而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人生。

三、超限效應:快樂的痛苦代價

了解“超限效應”

電視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對于其中形形色色的廣告,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真討厭,怎么又到廣告了!”

“每天都在播這些廣告,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看個連續劇也這么煩,廣告比電視劇還長!”

……

盡管人們對待廣告的態度并不完全相同,但絕大多數人對廣告似乎都沒有什么好感,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實際上,人們討厭看廣告往往并不是因為廣告片不招人喜歡,因為從觀眾的角度來說,其中有不少廣告是極具創意的,第一次亮相時也確實能讓絕大多數觀眾產生賞心悅目之感;但哪怕是再好的廣告,如果總是在短時間內進行大密度“轟炸”式宣傳,也必定會引起觀眾的厭惡與反感,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超限效應”。

所謂“超限效應”就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天天看到同一則廣告會產生厭惡抵觸心理;天天被母親嘮叨,總是會忍不住想頂嘴;明明只是一件小事,但如果老師或領導三番五次地反復批評,結果不但不想改正,反而會破罐子破摔……適當的刺激是好事,但如果刺激過了頭,往往就會“過猶不及”。

從本質上來講,“超限效應”所傳達的核心信息就是“度”,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個合適的“度”。如果一不小心越界,說不定就會與自己所預定的目標南轅北轍,甚至會好心辦壞事。電視中的廣告宣傳本意是為了提高產品知名度,給消費者留下好印象,從而促使人們產生購買欲望。在適當的承受范圍內,廣告可以吸引觀眾注意自己宣傳的產品或所提供的服務,但一旦“過度”則會令人厭煩,也會連帶著厭惡其產品或服務,結果不僅不能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反倒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實在是得不償失。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但為什么大家還是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超限效應”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掩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為人處世中自然缺少換位思考,也不會十分注重方式、方法,于是便會陷入“超限”的泥沼而無法自拔。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這種感受:“每天都在忙東忙西,但忙來忙去卻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看不到成果,也達不到目標,似乎做多少都是無用功?!睘槭裁磿霈F這種情況呢?明明沒有偷懶半分,卻拖延下了一大堆工作,這是因為我們所做的都是“超限”行為。從工作效率的角度來看,“超限”部分的工作以及所付出的汗水、努力等都是“吃力不討好”。如果不能避免這種愚蠢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我們的工作只會越忙越多,越勤快就越是南轅北轍。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超限效應”,只有建立在一定范圍內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有回報的,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適得其反。

小故事

王博是一家藥品連鎖門店的店長。在上級領導的眼中,他是個嚴謹認真的管理者;但在員工的眼中,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黑面閻王”,其嚴肅和鐵面無私程度稱得上“人見人怕”。

藥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一旦出錯說不定就會鬧出“人命”,因此王博為藥店制定了十分完善且嚴格的管理制度,并三令五申地要求員工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新規定下發之后,店員們盡管嘴上沒有說什么,但心中微詞頗多。店員們有了逆反心理和刻意的抵觸,自然也就無法做到嚴格遵守新規定,于是很快就有一位女店員“撞到了槍口上”。這名店員在銷售處方藥時沒有按照藥店規定的“雙人復核制度”進行再次核對,而是想當然地直接把藥品銷售給了顧客。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小失誤,給門店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回到家后,顧客發現自己買到的藥品和當初購買時報出的藥名根本不符,盡管外包裝看起來十分相似,但確實不是同一種藥,于是一氣之下便找到藥店要求退還,并向王博這個店長投訴了拿錯藥品的女店員。得知此事后,身為店長的王博十分氣憤,處理完顧客投訴后,他專門把犯錯的女店員叫到辦公室狠狠批評了一頓,并按照藥店規定,對該店員進行了罰款200元的處理。

下屬犯錯,上司進行必要的批評和教育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遺憾的是,王博并不懂得什么叫“點到為止”,反而變本加厲。在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每次早會,他都會把該名女店員作為“犯錯的典型”批斗一番,并告誡其他員工在銷售處方藥時一定要“引以為戒”。女店員犯錯后本就心懷愧疚,有悔改之意,但誰知道店長總是喋喋不休地“揭人傷疤”,作為下屬的她又敢怒不敢言,最后破罐子破摔,選擇了辭職。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管理者,批評教育下屬時一定要掌握合適的尺度,切不可讓“超限效應”害了自己,如果王博能夠早點意識到自己的批評“過了火”,也不會致使女店員辭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上栗县| 高台县| 青神县| 墨脱县| 石泉县| 沙河市| 丰镇市| 阿荣旗| 布尔津县| 兴安盟| 方山县| 呼伦贝尔市| 都匀市| 车险| 历史| 桦南县| 泰顺县| 长岭县| 广河县| 澄江县| 邵阳县| 沙河市| 南川市| 登封市| 天津市| 安新县| 临沂市| 招远市| 肥东县| 游戏| 十堰市| 正阳县| 望奎县| 观塘区| 许昌县| 新和县| 上思县| 基隆市| 三门县| 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