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做人從修身開始(13)

有的人很早就接受了自己,有的人至死都無法接受自己。

誰都想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想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我們總期望著自己更漂亮些,更動人些,因為美麗不僅帶給我們感官的愉悅,還會讓我們本能地自信。

盡管我們知道,相貌、性格和生命一樣,都是我們所不能自由選擇的,然而,對于自己的不滿意,卻時刻折磨著我們。丑陋使我們不敢大聲講話,不敢仰起頭走路,不敢面對他人的注視,在美麗的人面前,我們更本能地感到自卑。你總希望有一天,魔鏡會突然出現,說你是天下第一美人。

性情也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雖然我們并不對自己的容貌與性情負完全的責任,但我們卻不得不每日面對它。蘇格拉底能夠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才宣稱自己自知其無知。我們雖不能像蘇格拉底那樣,自知自己無知,但接受自己是無知的,卻是可以做到。

接受自己,有多種方式,因為,世界上有照臉的鏡子,但沒有照心的鏡子,也因為,這都是自己的私事,別人可干涉不上。

比較世俗的一種是若隱若現。對自己的優點,我們不去自己挑明,而千方百計誘導別人說出,雖然只是說的人不同,可這其中的奧秘就很深了。自己說的,那叫自我吹噓,叫逞能;別人說的,是“客觀”,是“實事求是”。聰明的人最善用這一招,臨了還會讓對方說一句,你真謙虛。

對于自己的缺點,我們難以接受,更不愿意被別人指出,尤其是當眾指出。領導每次作完報告都要說“歡迎批評指正”之類的話,你可千萬不要當真。這意見不能“指”,更不能“正”,只能當作沒有,最好本來就沒有。不然,你肯定會免費獲得許多“小鞋”穿。

比較聰明的一種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自己知道了,自己覺察出問題,神不知鬼不覺地改掉,這才是上上之策。

明智的做法就是,三緘其口。不要那樣不厭其煩地告訴別人“我還有點自知之明”,那其實是在自欺欺人,一味地想要改變自己,求全求多。內向的人,希望自己能開朗些,外向的人希望自己深沉些,直率的人希望自己圓滑世故些,圓滑世故的人希望自己簡單快樂些,都是不易的。

做人要接納自己,不要掩飾自己,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渾渾噩噩,得過且過,也不要我行我素,剛愎自用。接納自己,實質就是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優點,我們便多一分自信,接受自己的缺點,我們便多一點理智。表現得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平和,不做作,不炫耀。

接納自己需要勇氣,也需要毅力。接納自己,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人長大、成熟的過程。這當然是一個痛苦的經歷,因為我們會逐漸發現,自己不是那樣完美,也不可能變成理想的自己,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直面自己的優點需要勇氣,直面自己的缺點更需要坦誠,需要包容。

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明白自己想做的不一定就能做,明白自己做的不一定全能做好,我們便會自信、自制、自強,生活便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相反,斤斤計較于自己的缺點,不原諒自己的失誤,則會使我們沮喪、自卑。

接受真實的自己,客觀地對待自己,我們就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人生,善待一切。

只有你才是你生命真正的重心

不懂得珍愛自己的人,也不會真正懂得去珍愛別人。人的一生總要有個重心,你把什么當作自己生命的重心呢?事業,愛情,親情,友情……總之,是他人,還是自己?

我們都曾聽過:某人為了遷就父母的想法,選了一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或者娶了自己不愛的人,要么是從事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某人看別人在商場中大發利市,便盲目跟從,結果經營不善,虧損累累……所有這些都是源于你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夠承擔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所以你才努力地把自己的一切依附于別人。事實上,如果連你自己都不能肯定地相信自己,別人的鼓勵是根本產生不了什么作用的。別人的想法永遠不能完全代表你自己,你也絕對有權去決定要不要接受別人的意見或是受不受別人的影響。

把自己當作生命的重心,說通俗些就是倡導人“自私”,雖然這與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仁”道大相徑庭。

我們中國人素來以“愛人”為美德,而以“愛己”也就是“自私”為恥。“愛己”就會遭人議論,為人不齒。

其實,“自私”不是件壞事。做人要“自私”,但不吝嗇、不損人。“自私”,就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做事情,也就是以自己為中心、重心。

“自私”也并不是件見不得人、不光彩的勾當。相反,一味妥協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像童話里那只善良、軟弱的仙鳥,為報答救命恩人,每次都拔下自己的一根羽毛,滿足他的需要。終于,在嚴寒的冬夜,沒有了一根羽毛的它凍死在廣場的雕塑上。它至死也不會明白,正是它的所謂“善良”、“愛人”,才培養了對方的貪欲和惰性,也使它失去了生命。人不也是這樣嗎?

就如愛人,把愛情作為生命的中心,把自己的全部交給所愛的人,生命就不再屬于自己,而愛人也會因此背上沉重的負擔。愛情本來就是兩顆獨立的心相互碰撞的結晶,試想只剩一顆躍動的心,愛情的火焰還能燃燒多久?倚靠著別人過一時還行,一輩子呢?

就如親人,年少時我們有長輩的呵護疼愛,年老時我們有兒孫的孝敬關愛,但他們都曾經或都將會有自己的生活,都將離我們而去。

事實上,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重心,只有自己才完全屬于自己,無論年少年老,無論得失成敗,都是自己。苦也罷,累也罷,為著自己,無怨無悔,勤勤懇懇。

當我們把自己作為生命的重心時,我們就把自己當作知己,當作朋友,我們和自己談心、交流,監督自己,懲罰自己,獎賞自己,安慰自己,沒有偽裝,沒有隱私,獲得靈魂的安寧,接受正義的審判。為自己的快樂而快樂,為自己的憂傷而憂傷。

只有你才是你生命真正的重心,也唯有你才能給自己最有力的肯定,那才是你成長中的突破,潛能開發的最佳基礎。

命由己造,你是自己的命運之神

美國作家喬治·巴伯在《讓你生活得更好》一書中寫道:“100個21歲的人中,有66人將活到65歲。這66人中,只有1人能成為大富翁。有4人將相當富有。有5人在65歲時還在靠工作謀生。其余56人的吃飯問題還要依靠家庭、養老金、社區或社會福利來解決。”

不可思議嗎?但確實如此。這些數字來自于一家最大的保險公司的記錄。這樣的統計數據必然是真實可靠的,保險公司每年數百萬美金的命運就押在這些數據的準確與否之上。在美國社會是這樣,在我們身邊這種成功概率可能更低。

從現在起10年、20年或30年之后,你會成為這100人當中的哪一種呢?屈指可數的幸運者之一?除非你能使好運降臨到你頭上,否則真是不易實現。

你可以在65歲和以后都仍享有極好的健康,你可以一直到老都仍享有寬松的經濟狀況。

你可以使自己成為為數很少的幸運者當中的一個,你不必整個一生都成為厄運或環境的奴隸。

有一種辦法可以讓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一種完全與人類最高的渴望統一的辦法。那就是在你樹立起自己的目標后,就堅信自己可以達到,在你21歲的時候,讓自信在你心中扎根。

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境遇不滿,他們無法找到獲取力量的源泉。其實。左右境況的力量就在每一個人的體內。在你身體之中沉睡著的一個巨人已等著你的召喚。它就是你的自信力,而對它來說沒有不可能的事情。你唯一要做的便是喚醒它,而它會除去你身上那些無形的鎖鏈,并告訴你如何使夢想成真。一旦你知曉了這些秘密,你的一切有關向上、成功和健康的愿望都會成為現實。

“我是命運的主人”。只有當你了解了這一點,你才會取得人生全部的成功。你的命運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創造著自己的命運。從現在起的半年或一年之后你是什么樣子,取決于你今天的所思所想。那么現在就作出選擇吧。

有一些人相信,一個人一生的事,是在呱呱墜地的時候就已經由上天決定好了,跟個人的努力完全無關。在這些人眼里:富翁是天生的,一生下來他便是個富翁;領袖人物是天生的,他們降生時一定帶點兒什么征兆;中等人是天生的,他們只落得一生溫飽;強盜歹徒是天生的,他們是魔鬼的工具;一生受苦的人也是天生的,他們是世人的奴隸。這種宿命論使這些人不去做事,像一條懶蟲似的生活著,等待著好運或是厄運降臨在他們的身上。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著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也許,神是偉大的,但神會給我們什么呢?

我們祈求力量,神便給我們困難去克服,使我們變得強壯……

我們祈求智慧,神便給出問題讓我們去解決……

我們祈求成功,神便給我們大腦和強健的肌肉……

我們祈求勇氣,神便設置障礙讓我們去克服……

我們祈求愛,神便指引我們去幫助需要關愛的人……

我們祈求榮耀,神便給我們創造榮耀的機會……

從神那里,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我們祈求的東西,但卻得到了所有必須具備的東西。然后,我們需要做的是:毫無畏懼地生活,直面所有的障礙和困境,并充滿信心地去克服。

所以,對一個人來說,他自己才是自己的命運之神。

永遠都相信自己,這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那么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把握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宰

你不是宇宙的主宰,但你是自己的主宰。

你已經認識了你自己,深刻地了解了你自己。你就應該喜歡你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進而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你就是你,世上不會有第二個你。只要你夠坦然地說:“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就夠好了。然后掌握好自己,發揮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命運的主宰!”這是一個新趨勢。在西方社會,做自己命運的主宰已經是至高無上的價值觀。

許多人會主動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卻沒有想到要完善自我,于是他們的環境仍然沒有改變。那些勇于接受命運考驗的人,總是做自己思想和行動的主宰,從而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正像歌德所說:“誰要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生活中有的人卻不能主宰自己,有的人把自己交付給了金錢,成了金錢的奴隸,有的人追逐權力,成了權力的俘虜,有的人經不住生活中各種挫折與困難的考驗,把自己交給了別人。

做自己的主人,就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不能成為權力的俘虜,要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自己的本色,否則便會丟失自我。過于熱衷于追求外物者,最終可能會如愿以償,但卻會像差役一樣把最重要的一樣給丟了,那就是自己。

我們有權力決定生活中該做什么,不能由別人來代作決定,更不能讓別人來左右我們的意志,而我們自己卻成了傀儡。其實,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別人并不見比你高明多少,也不會比你更了解你的實力,只有你自己的決定才是最明智的。從現在起,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讓別人來控制了你。

達爾文當年決定棄醫從文時,遭到父親的嚴厲斥責,說他是不務正業,整天只知道打獵捉耗子。在他的自傳上寫著:“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說我資質平庸,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務正業、與聰明不沾邊的人,卻成了生物進化論的發現者。

我們應該做命運的主人,不能任由命運擺布自己。當我們面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困難、病痛時,如果被打敗,讓這些生活的絆腳石主宰了自己,整天專注于病痛的折磨上,使自己的日子只有痛苦,而沒有快樂,那便是喪失了自我。真正的命運的主人,是能夠戰勝病痛的,是不會向命運屈服的。像貝多芬、莫扎特、梵高等等,都是我們的榜樣,他們生前都沒有受到命運的公平待遇,但他們沒有屈服于命運,沒有向命運低頭,他們向命運發出了挑戰,最終戰勝了它,成了自己的主人,成了命運的主宰。

挪威大劇作家易卜生有句名言說:“人的第一天職是什么?答案很簡單: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認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這樣,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吧!

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命運要靠自己去奮斗努力。有自主力的人,絕對不被動地聽從命運的擺布,而是主動地去創造自己的命運,當自己命運的主人。

第6節做一個個性非凡的人

——因為不同,所以卓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乐都县| 淅川县| 施甸县| 明星| 博罗县| 玛纳斯县| 通海县| 沈丘县| 莎车县| 新巴尔虎左旗| 芮城县| 黄山市| 汶川县| 康马县| 寻甸| 双城市| 房山区| 哈尔滨市| 韶山市| 崇阳县| 陇西县| 竹北市| 公主岭市| 阿克陶县| 绿春县| 林口县| 渝北区| 马鞍山市| 静宁县| 乌拉特中旗| 陵水| 阜平县| 和林格尔县| 白银市| 黄浦区| 乡宁县| 武宁县| 嘉峪关市| 南投市|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