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求雨

  • 奇譚怪事錄
  • 燕壘生
  • 2569字
  • 2015-05-19 11:15:05

安徽某地有個小縣,僻處深山,十分貧窮。清朝時,若有京官外放到這兒上任,同僚都會表示一番惋惜,說年兄大才,結果到了那兒,實是牛刀割雞云云,心里卻都在慶幸去的不是自己。俗話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可來這個小縣當縣官,別說十萬兩外快,連俸銀都只怕不夠用。

乾隆年間,有個名叫周泰誠的,來此地做知縣。這周泰誠是兩榜進士出身,本想放到江南地肥水美的地方,做三年太平官,也好一飽宦囊,誰知到了這個地方。來了一看,縣城里破破爛爛,實是大失所望。更倒霉的是,這年春去夏來,偏生遇上了大旱,土地龜裂,草木枯焦。眼看秋后要顆粒無收,全縣父老都焦急萬分,周知縣也極為焦慮。

那個時候遇到大旱,要么請法師來祈雨,要么就是土法上馬,求龍王、曬土地。這地方的土地據說是周倉,于是把關帝廟里的周倉像搬出來曝曬幾天,但天上還是沒有一片云影。周知縣急得焦頭爛額,有個幕客便獻計說:“老父臺,何不去求一下祥符觀的道士?”周知縣上任不久,對本地尚知之不多。那幕客便解釋說,祥符觀是本縣山中一所古觀,觀主是個名叫周清瑞的老道。這周清瑞脾氣古怪,但傳說法術通神。祥符觀前有口深潭,據說中有毒龍,每逢陰雨天便能聽得吼叫聲,是這毒龍要飛出來為害四方。而自周清瑞來此,便不曾聽這毒龍吼叫。有人去問他,周清瑞笑說那毒龍已被自己所制,不能為害了。因此,人們都傳說這周清瑞乃是地仙之屬。

周知縣是進士出身,對這些怪力亂神向來都是敬而遠之,本是不信。但這個時候,當真是病急亂投醫,也沒別的辦法了。于是召了從人,前去禮聘周清瑞。到了祥符觀,見果然是個好地方。樹木清幽,觀前一口深潭,可惜引不到田里。那周清瑞雖說脾氣古怪,但本縣父母官親來,何況還是本家,雖然仍不甚客氣,但還是將周知縣迎了進來。

周知縣見周清瑞年紀雖大,卻風度翩翩,果然有幾分仙風道骨,就說眼下旱情緊急,還望老神仙慈悲,求些雨來搭救眾生。周清瑞聽了,便說:“那些傳說都是些荒唐不經之語,我一個尋常出家人,哪有什么求雨的法術?”周知縣本來對周清瑞端架子已有一肚子氣,見他一口回絕,頓時變了臉,說:“你自稱能制伏毒龍,就算真是神仙,也當慈悲為懷,不然便是妖人。本官就算這頂花翎不要,也要治治你這妖人!”便傳下話去,說現在也不曬周倉了,就把這老神仙綁到柱上曬兩天,讓他嘗嘗大旱的苦頭,才會使出真本事來。

周清瑞見這個本家父母官一下翻了臉,頓時傻眼,忙說:“什么毒龍,那種吼聲其實是從潭邊一個洞里發出的。那個洞本來是兩頭通,雨天山風穿洞而過,便發出這種聲音,后來我堵住一頭,這聲音便沒有了。不過是故意這么說求點香火而已。”周知縣讓人看了看,果然是這么回事。雖然周清瑞是騙子,但周知縣可就下不來臺了。他惱羞成怒,便說:“既然你能騙,也給我騙點兒雨出來!”說著,他讓人把周清瑞抓了去,當真準備曬他兩天。

周清瑞哭天搶地,全無神仙風范。正在這時,觀中一個小道士突然站出來道:“我師父年紀大了,還望老父臺網開一面,由我來祈雨吧。”周知縣見這小道士道袍破舊,頭上也沒戴道冠,只是扎了個發髻。只道這小道士是舍得一身剮,救師心切,便要將他喝退,哪知,這小道士不卑不亢,道:“老父臺,我既已擔下此事,要殺要剮,也由小道一身承擔,與我師父無涉。”周知縣本來也只是找個臺階下,小道士肯出頭,他也不好硬去折騰周清瑞,便問:“你要什么法器?”小道士說:“我有自己的法器。”說著,他從壁上摘下一頂斗笠,走到潭邊,將斗笠扔下潭中。說也奇怪,斗笠一扔下潭,潭水就眼見往下退。看著潭水退下了五六尺,小道士撈起斗笠說:“老父臺,現在就去吧。”這深潭四季不涸,旱澇都是這個水位,傳說是通海眼的,但這小道士的斗笠一扔下竟會退了這許多水,周知縣亦覺詫異。

周知縣生怕這小道士滑腳逃了,自己又落個笑柄,就讓人守著他。但小道士根本沒有逃走,跟著周知縣進了城。上了城頭,小道士見四野禾田盡是干枯一片,亦是惻然,左手捻個訣,右手從背后摘下斗笠,忽然向城下一擲。尋常斗笠自是落到城下,但這斗笠打著轉越飛越高,竟不落下來,看熱鬧的人見了,紛紛說這小神仙果然有幾分道術。

眼見斗笠飛得看不見了,忽然“嘩嘩”一陣響,暴雨如注,正落在城周的田野里。雖然此時依舊紅日高照,片云亦無,但這些雨水卻是貨真價實的。農人無不笑逐顏開,大贊小道士法術高明,也有人稱頌父母官急民所急,是個青天大老爺。下了一陣,眼見田中已被水灌透,再下倒要發澇災了,周縣官正待說夠了,小道士手一招,斗笠已飛了回來。他背到背上,向周知縣作了個揖,道:“老父臺,幸不辱命。”

見這小道士還真有法術,周知縣便覺得周清瑞亦不是行騙,或許是游戲風塵罷了,便請小道士上席。小道士也不推辭,上了酒席一通吃喝,食量驚人,一個人吃掉了三個人的份兒。席上周知縣問:“小仙長用的是什么法術?那斗笠到底是什么法寶?”小道士說,也不是什么法寶,只是那斗笠不是尋常之物,其實是用一片龍鱗制成的。這龍鱗能吸盡一潭之水,所以自己將它拋入潭中時,要時時關注,生怕吸的水多了,解了旱災反而鬧出水災來。周知縣聽說是龍鱗,便想見識一番。小道士就把斗笠取下,拆開邊,從中抽出了一張足有鍋子大的鱗片來。周知縣見這鱗片很是輕巧,摸上去還有點軟,實在想不通這竟能吸下半潭水去,問小道士這龍鱗是哪兒來的。小道士笑而不語。吃完了,周知縣要送上謝儀白銀二十兩,小道士卻推辭了,說出家人不需銀兩,之后便飄然而去。臨走時說:“老父臺為地方長官,還望待民以厚。”

周知縣見小道士來去匆匆,心想真是神仙也不過如此了。這一年旱情解除,秋來得了個大豐收。周知縣抗旱有功,亦受嘉獎。秋后,城中三老提議,說要謝謝祥符觀的仙長救命。周知縣心想也是,就備了禮物去了。周清瑞上回被知縣一嚇,心有余悸,說話也謙遜了許多。寒暄了幾句,周知縣說:“上回那小仙長怎么不見出來?”周清瑞說:“那小道士本是個游方的道士,自稱姓敖,那回暫時經過此地,后來也不知云游到了何處。”

周知縣回去跟幕客們一說,一個師爺跺腳道:“可惜大人仙緣未到啊!四海龍王都是姓敖的,這小道士自稱姓敖,豈非龍王之屬?”四海龍王姓敖,傳說倒確實如此。但周知縣向來并不相信這一類無稽之談,只對那小道士甚是欽佩,時時記著小道士的臨別贈言。此后他一改初衷,事事為子民著想,官聲甚好。后忤了上司,結果三年未滿,就被罷官回家了。倒是祥符觀,因為此事,香火比以前是越發旺盛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娱乐| 夏邑县| 浦城县| 宜城市| 遂宁市| 景东| 玉屏| 靖州| 清涧县| 崇文区| 和顺县| 福清市| 淄博市| 上思县| 泰安市| 红原县| 安陆市| 绥化市| 河西区| 盐边县| 井研县| 满城县| 开远市| 永顺县| 绥江县| 扶余县| 广河县| 高青县| 马龙县| 繁峙县| 黄骅市| 云和县| 且末县| 鄂托克前旗| 南华县| 乌鲁木齐县| 宣汉县| 涿州市| 上虞市| 安阳市|